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5369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docx

统编本八上语文第期末试题

2018年下期质量检测义务教育八年级期末

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洗涤(tiáo)卑微(bēi)鲜腴(yú)琐屑(xiè)

B牛犊(dú)秀颀(qí)骤雨(zhòu)锃亮(cèng)

C.婆娑(shā)游逛(guàng)窒息(zhì)禁锢(gù)

D.蹒跚(shān)踌躇(chú)踱步(duó)诘责(jié)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虬枝畸形张目结舌意趣盎然B.濒临佃农诚惶诚恐潜嗞暗长

B.俯瞰燥热日月星晨坦荡如砥D.倦怠狼籍情郁于中深恶痛疾

3.依次填人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个体心灵、

▲民族精神、▲民众心智、▲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启迪引领安顿振奋B.安顿振奋启迪引领

B.启迪安顿振奋引领D.安顿引领振奋启迪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他的神态显得憔悴而颓唐。

B.要想遏制“诈弹”事件频繁发生,就必须强化法律的严肃性与威慑力。

法院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公布权威信息,遏制网络谣言蔓延。

C.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上,东城职校同其他职校明显不一样,他们就分道扬镳,各显特色。

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令人唏嘘感慨。

D.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解释“海市蜃楼”“沙漠魔鬼”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

要想不受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生活的诱惑,就必须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看台上,观众们屏息敛声,生怕一眨眼就错过精彩的瞬间。

B.长江,犹如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C.在赛课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D.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路,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心驰神往。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

“今俗语云桩。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

“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遵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就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規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①②⑤③C.④②⑤③①D.④③①②⑤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句中“在长期的奋斗中”做状语。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矛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借白杨树讴歌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二、积累运用(26分)

9.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每空1分,共10分)

(1)▲,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

(2)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3)▲,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4)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

(5)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曾用“:

▲,▲”形容家书的珍贵。

(6)我国古代士子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情结,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一句“▲,▲”为这种情结增添了新的注解。

(7)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明初〕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②,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

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

②天在水:

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1)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

(3分)

(2)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

(3分)

11.综合性学习(10分)

班级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网络风云瞬息万变,新兴词语也是层出不穷。

请说说下列网络流行语所代表的含义。

(4分)

(1)洪荒之力:

(2)蓝瘦,香菇:

(3)给力:

▲(4)吃瓜群众:

【活动二】中小学生在作文中经常出现网络热词,这到底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

说说你的看法。

(2分)

【活动三】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

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

弊: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秋光里的黄金树》,完成12—15题。

(12分)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

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

”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

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

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

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

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

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

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

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

“呀!

”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

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

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

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

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

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

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

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

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

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

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

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

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

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2.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2分)

13.认真阅读文章,用词语概括“秋光里的黄金树”的特点。

(2分)

14.文中划线句“这一刻就会消失”中的“这一刻”指代什么?

为什么会消失?

联系全文分析作者此时的情感。

(4分)

15.本文文尾有一句“对树充满敬意”,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从生命或自然方面写出你的理解。

(4分)

(二)阅读《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完成16—19题。

(14分)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

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

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

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

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

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

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

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

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

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

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

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

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

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

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

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

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

“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

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

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

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

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

“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

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

母亲却笑微微地说:

“枣树越打越旺。

”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⑪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

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

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

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

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

⑫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

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⑬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

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

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母亲的心。

⑭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

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⑮夜深了。

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有删改)

16.阅读第⑥-⑪段,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后两次打枣的原因。

(2分)

示例:

第一次:

无理哭闹后打枣。

第二次:

    ▲    时打枣。

     

第三次:

    ▲    后打枣。

17.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4分)

(1)“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

18.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4分)

19.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⑨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

同样是写母亲,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4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0—23题。

(14分)

【甲】

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再者,不敢纵逸。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

“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

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注释】①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②存:

抚恤。

③耽:

沉溺。

④九重:

深宫之内。

⑤存意:

用心操劳国事。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

(2)行弗乱其所为(   ▲   )

(3)犹割股以啖腹(  ▲  )(4)若耽嗜滋味(   ▲    )

2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分)

A、管夷吾举于世/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2.翻译句子。

(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23.【甲】【乙】两文中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

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3分)

 四、写作与表达(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

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

人生,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B4.A5.C6.A7.C8.C

二、积累与运用

9.

(1)居天下之广居

(2)万里送行舟(3)采菊东篱下

(4)烟波江上使人愁(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

(1)(3分)飒飒西风,强劲地吹拂在洞庭湖渺渺茫茫的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仿佛湖面上起了皱纹。

(内容1分,描写2分)

(2)(3分)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将清梦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1分),与“满船”相应,言清梦之多之重(1分),流露出诗人摆脱尘嚣的愉悦(1分)。

11.【活动一】(4分)

(1)多用来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也显示国人在过去一年中“状态很拼”

(2)“难受,想哭”的谐音(3)出力、尽力;带劲儿(4)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活动二】(2分)示例一:

不应该用到作文中去,因为运用到网络热词显然显得很生动,但太庸俗,没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示例二:

网络热词应该适度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具有时代气息,也显得比较自然。

【活动三】(4分)

(1)示例:

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倍受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2)示例:

利:

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

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阅读与理解

(一)12.(2分)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

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13.(2分)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姿式高雅优美;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                      

14.(4分)“这一刻”指代“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

此时,作者既有因黄金树“辉煌”“成熟”的一种自豪,也有因下一刻就会消失的忧伤和遗憾。

                  

 15.(4分)示例:

树也是有生命的,它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感情表达,我们人类应该把它们当作是有生命的精灵,给予他们应有的呵护、尊重,和他们和睦相处,完美融合。

       

16.(2分)蒙冤憋屈、高考落榜(1个1分,意近即可。

17.(4分)

(1)强调作用,表达“我”盼望吃枣的急切心情。

(作用、心情各1分。

(2)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修辞、情感各1分。

18.(4分)

(1)“我”的成长历程。

(2)“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老枣树(1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19.(4分)内容:

相同点都写了“我”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母亲对“我”的开导(或劝慰)。

不同点:

《秋天的怀念》写“我”瘫痪后在绝望情况下母亲想办法开导我的情景,本文画线句是写“我”蒙冤憋屈时母亲劝慰我的情景.

写法:

相同点:

都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

不同点是《秋天的怀念》除了动作和语言描写,还用了神态描写,而本文画线句子没有神态描写。

(三)20.(4分)

(1)使…痛苦

(2)违背(3)大腿(4)喜欢,特别爱好

21.(3分)B

22.(4分)

(1)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国家以及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

(2)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境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

23.(3分)同:

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

甲文强调朝廷要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谏的贤士;乙文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操劳国事。

异:

甲文还强调外因也能导致亡国的观点,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就会灭亡。

而乙文没有涉及外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