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4616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九 全口义齿的制作.docx

实验九全口义齿的制作

实验九全口义齿的制作

  通过临床示教和对全口义齿的制作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全口义齿制作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全口义齿的基本理论。

一、取印模(两次印模法)

(一)目的要求:

  1.充分认识和了解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各标志名称、部位、组织特性,以及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2.掌握全口印模的范围、要求。

  3.基本掌握两次印模的操作步骤。

(二)使用器材:

  无牙颌成品托盘、印模膏、瓷碗、橡皮碗、调刀、平头钳、藻酸盐印模材、石膏、凡士林或石蜡油等。

(三)方法:

  1.托盘选择:

采用圆底无孔托盘,其形状、大小与牙槽弓相一致,托盘长度,上颌超过腭小凹2~4mm,两侧盖过翼上颌切迹,下颌盖过磨牙后垫,托盘宽度应比牙槽嵴宽2~3mm,边周高度离唇、颊、舌沟2mm左右,腭穹隆区形状要协调、合适。

个别托盘可用印模胶或自凝塑料制成。

也可利用旧义齿作个别托盘。

  2.印模膏准备:

将印模膏放入70℃热水中浸泡软化,要求内外均匀软化,取上颌时,将适量印模膏搓成团状,放置在上颌托盘,牙槽嵴区微下凹,表面光滑,印模膏略包过托盘边缘,以免脱落。

取下颌时,印模膏搓成条状,放置在托盘上,其它要求同前。

  3.初印模制取:

取上颌初印模时医生在病人的右后方,取下颌初印模时医生应位于病人的右前方。

右手持托盘。

左手持口镜或用手指牵引口角,将托盘引入口内,托盘就位时要注意不能偏斜,前牙区牙槽嵴先就位,托盘柄对准患者鼻尖,同时用两手中指在两侧65│56区按压,使托盘全部就位,然后作唇、颊、舌部的肌能运动,冷却后取出,即获得初印模,印模范围,应包括整个牙槽嵴,上颌后缘超过腭小凹至少2~4mm,两侧包括上颌结节,下颌包括整个磨牙后垫及其舌侧翼缘区,印模边缘应反应唇、颊、舌沟区的高度与形状,检查初印模范围及边缘情况,印模是否完整,有无气泡、缺损等,印模与组织面应贴合,组织面解剖形态应清晰,有一定吸力且无翘动,边缘应圆滑且有一定厚度,约3mm左右(系带区较薄)。

  4.初印模边缘修整(肌能整塑)

  

(1)初印模过长、过多、边缘过厚的印模膏应削除,使之符合要求。

  

(2)不足的边缘应加添并烤软在口内修整使之合适。

  (3)初印模边缘分区烘软作肌能整塑(通过病人主动运动或医生牵动口腔周围肌肉运动来修整印模边缘)。

    上颌分三个区:

上唇——向下内运动

    左、右侧——向前、下、内运动。

    下颌分六个区:

    下唇——向上内运动

    左、右侧向前、上、内运动

    舌侧——向前上及左、右侧方运动

    左、右舌侧翼缘区嘱患者作吞咽运动

  (4)上颌后堤区印模加压处理,用印模膏条烘软后放置在上颌印模后堤区,放入口内,嘱病人发“啊”音时,作后堤区加压处理。

  5.终印模制取(即第二次印模)

  在第二次印模前将上下颌缓冲区(如上颌腭乳头,腭隆突区,下颌隆突内斜嵴突出区)作相应的缓冲,即刮去部分初印模材料。

终印模常采用流动性较大的印模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石膏或硅橡胶印模材料。

将印模材料调拌以后置于印模膏个别托盘上,以同样方法取上下颌第二次印模,并作好印模边缘的功能修整,凝固后取出,即获得终印模,又可称功能性印模。

二、灌注模型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无牙颌模型的要求

  2.基本掌握灌注模型的操作方法及灌注时注意事项

(二)使用器材:

  橡皮碗、调刀、石膏、玻璃板

(三)方法:

  1.灌注前应检查印模表面,若有唾液的话,用清水冲洗表面干净,无积水。

若用石膏作终印模材料,则须在印模石膏表面涂肥皂水片刻后清水冲洗再灌注。

  2.调拌石膏要注意稀稠度。

灌注时石膏由高处流入,轻轻震动,避免气泡。

印模边缘部分必须完整,石膏包住印模边缘一定范围,形成约3~5mm宽的保护边。

  3.模型底座厚度不少于0.5cm,下颌舌侧两边要连成整体以免折断。

  4.脱模:

若用印模胶作初模者,脱模时用热水泡,软化后脱出模型,不要强行脱模而损坏模型。

  5.脱模后,如检查发现模型过厚,或边缘石膏过多,不合适者可作模型修整,使之符合要求。

三、托制作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托制作的要求

  2.掌握托制作的方法

(二)使用器材:

  自凝塑料粉、液、小杯、调刀、蜡匙、蜡、玻璃板、小刀、烫板、电机、磨光砂石。

(三)方法:

  1.模型准备:

  

(1)对修整后的无牙颌模型划出基托伸展的范围。

  

(2)划出后堤区并作模型处理。

  (3)划牙槽嵴顶线及其延长线至模型边缘。

  (4)标记磨牙后垫前缘标志及其中点高度至模型上。

  (5)牙槽嵴倒凹区用蜡填去。

  2.基托制作:

  

(1)蜡基托制作:

取基托蜡一片,在煤气灯或酒精灯上烤软后,叠成二层,置于模型上,上颌从腭侧向唇颊侧,下颌从舌侧向唇颊侧将软蜡片压贴于模型,要求与模型完全贴合,用蜡刀修除多余的蜡片,基托边缘圆滑,与唇、颊、舌沟密合。

  

(2)自凝塑料基托制作:

将无牙颌工作模型涂上分离剂,调拌适量自凝塑料,放置在模型上,厚度约1.5~2mm,牙槽嵴顶略薄,边缘与唇、颊、舌沟密合一致,材料凝固以后,取出磨光处理。

注意:

基托材料与模型要密合,厚薄均匀,无气泡。

  3.堤制作:

 堤一般用蜡制作,又称蜡堤,蜡堤形状与牙槽嵴形态一致,前牙部蜡堤略偏向唇侧,后牙部应与牙槽嵴顶线一致。

  

(1)要求:

    1)宽度约8mm,前部可略窄;高度为前部7~8mm,后部5~6mm。

    2)位置应在牙槽嵴顶,与牙槽嵴形状一致,牢固粘着在蜡基托上,表面应平整光滑。

    3)长度上颌至上颌结节区,下颌应在磨牙后垫之前。

    4)上、下颌堤形状应相互协调,在咬合时应均匀广泛接触,上下堤高度大致相等。

  

(2)制作方法

  从烤蜡箱中取出烘软的蜡条,或将蜡片在火焰上烘软折叠成一定宽度与厚度的软蜡条,根据牙槽嵴形态弯成马蹄形,并置于牙槽嵴顶部的基托上,用蜡匙将蜡堤与基托粘牢,并用玻璃板轻轻压,形成一平面。

四、颌位记录上架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颌位记录的内容,并基本掌握颌位记录的步骤和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颌位记录的基本理论。

(二)使用器材:

  可调节式架(Hanau氏H型或HandyⅢ型)、叉、面弓、测量角尺、平面板、蜡匙、小刀、玻璃板、碗、平头钳、回形固定针数枚、蜡片、石膏等。

(三)方法:

  1.托试戴:

检查基托与牙槽嵴是否密合,有无翘动,边缘有无过长、过厚,特别唇侧和唇、颊系带区有无压迫现象,蜡堤有无过于突出或不够丰满,如有不适处,则用石膏刀或蜡匙修整。

  2.垂直距离确定:

常用息止颌位测定法,反复测量而获得正确的垂直距离。

首先在病人的頦部最突出处和鼻尖部各作一标记线,嘱病人充分安静,或发“爱姆”“妈姆”等音,使下颌骨处于相对的安静状态位置上,用直尺或蜡条测得二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即息止颌位的垂直高度,反复多次测量此高度数据,减去2~3mm即获得病人的垂直距离。

  3.平面确定:

在上颌蜡堤上确定,要求平面要平,前牙区平面应在静止上唇以下1~2mm,如不足者用蜡加,过长者削除、烫平。

然后用平面板检查整个蜡堤平面,在左右方向应与瞳孔联线平行,前后方向应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调整检查直至合适为止。

总之平面应尽可能平分颌间距离,如下颌牙槽嵴条件较差时,可酌情降低平面,以利于下颌义齿固位。

上颌平面确定以后,应校对垂直距离,并使下颌蜡堤平面与之相吻合,即戴入下颌托,使咬合时上下蜡堤平面前后、左右均匀接触,此时两标记线之间的距离低于所需垂直距离2mm左右,然后用软蜡放置在下颌堤上,嘱病人作正中咬合,并测量两标记线之间距离,直到所需垂直距离为止。

注意下堤后牙高度与磨牙后垫中点高度一致。

  4.水平颌位的确定:

  

(1)下颌后退接触颌位建方法:

哥特氏弓顶点。

  

(2)肌力闭合道终点建方法:

可利用各种方法诱导下颌后退。

临床常用吞咽法,辅助法或磨牙区咀嚼诱导法等,如嘱病人舌尖向后上卷起,然后请病人逐渐闭口作自然吞咽动作;闭口时医生亦可用右手推病人頦部,以便帮助下颌后退但切不可用暴力;也可嘱病人自己作二侧磨牙区咬合运动,以便主动将下颌后退获得正中位。

测定时亦须反复多次检查,并在上下蜡堤唇侧划出正中线和口角线,以便检查每次正中位是否重叠一致。

正中位确定后,在上下蜡堤上再划出唇高线,唇低线。

  5.转移颌位关系,上架:

  

(1)架准备:

本实验采用HandyⅢ型架,使用前先将架前伸髁导斜度调节至25°,切导斜度采用15°。

  

(2)转移颌位关系,上架:

    ①确定髁突位置作出标记;

    ②插叉,把烧热的叉插入上颌蜡堤内,叉中线对准上颌托中线,两翼离蜡堤平面3mm左右,且要平行平面,

    ③调节面弓将已插入叉的托戴入患者口内,嘱病人作正中咬合,将叉柄套入面弓体内,调节面弓二侧髁梁使其刻度左右对称,弓体前部与平面平行,中线一致;

    ④固定连接上颌托在面弓上;

    ⑤转移上颌位置:

借助面弓,转移上颌位置,髁梁套于架两侧髁轴的末端,堤的中线对准咬架上的切导针,蜡堤平面与切导针上标志线“切沟“平行;然后将上颌模型放入蜡托内,使其密合,用石膏固定上颌模型于架的上颌体架环上,待石膏凝固后取上面弓叉;

    ⑥将上下托戴入病人口内,用回形固定针固定上下托于正中位;

    ⑦按正中位记录将下颌模型用石膏固定于架的下颌体架环上。

  6.前伸关系记录,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用一厚约3~4mm的软蜡条放下颌蜡堤平面上,嘱病人下颌向前伸4~6mm闭,获得前伸记录,将托放回架上,前伸记录准确地放置在下颌托的堤平面上,放松固定正中位的螺钉,使架上体后退到前伸位,然后调节髁导斜度使之相适合。

左右两侧应分别进行。

  7.侧向位记录,调整侧方髁导斜度。

  

(1)用软蜡录:

嘱患者分别作左右侧向移动4~6mm咬合,即可获得左右侧方髁导斜度,凭此记录分别调整好架两侧侧方髁导斜度。

  

(2)侧方髁导斜度也可用公式计算而获得:

  8.切导斜度的调节一般为0~15°

   颌位关系转移至架后,即将架回复至正中位,并固定正中锁,以待排牙。

五、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人工牙选择的要求。

  2.掌握人工牙排列的原则与正常颌弓的排牙方法。

(二)使用器材:

  架(已作颌位转移)、蜡匙、雕刻刀、玻璃板、咬合纸、人工牙等。

(三)方法:

  1.人工牙的选择:

  人工前牙的选择:

大小即长度根据颌间距离、唇高线、唇低线,宽度根据颌弓宽度大小,口角线等。

人工前牙形态应参照面形,与面形倒置,颜色应根据患者年龄、皮肤颜色,此外应考虑性别等。

人工后牙的选择:

人工后牙近远中总宽度应等于下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人工后牙牙尖斜度应根据牙槽嵴宽窄条件决定,一般牙尖斜度为20°。

牙冠唇面高度根据颌间距离大小,尽可能选择唇面长一些,有利于美观。

  2.人工前牙的排列:

  每个前牙排列的位置关系见下表。

  

(1)上颌前牙的排列:

在上下颌模型上均匀涂布海藻酸钠分离剂,以正中线为依据,在上颌蜡堤唇侧,相当于二侧中切牙的位置上,用热蜡匙去除适当的蜡,然后将二侧中切牙正确位置排列,此时应注意:

二中切牙的近中面与正中线相一致,颈部靠近上颌牙槽嵴顶,切缘在平面上并位于下颌牙槽嵴顶的唇侧,如颌间距离较小,牙颈部已与模型接触而妨碍排牙时,可用小磨石将牙颈部稍稍磨短,按同样方法排列上颌侧切牙和尖牙,排好后应仔细检查前牙弓的弧度是否整齐一致,中线是否正确。

  

(2)下颌前牙的排列:

先将下颌中切牙,要求牙颈部位于下颌牙槽嵴顶上或微向唇侧,切缘超过蜡堤平面并与上颌前牙有适当地覆盖、覆关系,唇面微向唇侧倾斜。

1│1间的中线与上颌正中线相一致。

按同样方法排列侧切牙和尖牙。

上下前牙的覆一般约1mm,覆盖3mm左右。

下颌后牙的排列:

一般先排第一磨牙,而后第二磨牙、第二双尖牙,最后排第一双尖牙,如空隙不够时,可将第一双尖牙的远中面稍加磨去。

排列下颌后牙时,要求与上颌后牙有紧密的正中接触关系。

(2)方法:

①先在下颌模型上相当于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槽嵴顶处,用铅笔作标记,并将此二点相连,再向后延伸到模型的边缘上。

②将下颌基托放回模型上,根据模型上的延伸线在堤平面上画出标记线、此线即代表牙槽嵴顶的位置,作为排列上后牙的参考。

③用蜡刀削去一侧上颌堤,亦可将原堤切去,换以烘软的蜡条。

用蜡匙烫软蜡堤,在相当于第一前磨牙的位置,排列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长轴位于上颌的牙槽嵴顶上,舌尖对准下颌牙槽嵴上所画的标记线,然后根据后牙排牙顺序,依此排列各上后牙,见表。

④上后牙排列完成后,去除下堤、按确定的正中关系,依6、7、5、4的顺序排列下颌各后牙。

⑤全面检查各牙位置是否合适,咬合关系是否恰当,特别要注意舌侧是否已紧密接触,尖窝相对。

六、调整平衡及选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平衡的理论及调节方法。

2.掌握选磨的目的要求,原则及方法。

(二)使用器材:

蜡匙、雕刻刀、砂石、红蓝咬合纸、蜡片

(三)方法:

1.前伸平衡的调整。

放松两侧正中锁固定螺丝,让架上颌体向后,即下颌作前伸运动,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1)前牙切缘接触,后牙相对亦接触,至少左右各有一点相接触,以便有三点接触,推上颌体向后时,切导针的尖端与切盘面始终保持接触,这种情况表明已达到前伸平衡。

(2)前牙切缘接触,而后牙相对頰牙尖不接触,这表明牙尖工作斜面斜度过小,不能适应髁导斜度。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考虑通过增加补偿曲线曲度或牙尖工作斜面斜度增加,其次可考虑减少切道斜度。

(3)前牙不接触,而后牙相对颊牙尖接触,这种情况表明牙尖工作斜面斜度过大,补偿曲线曲度大,或者切导斜度小。

这种情况,首先考虑升高下前牙,加大切道,以求得前伸平衡。

(4)上下前后牙在前伸位时,只有少数牙齿不接触现象,这表明只是各别牙齿位置不适当,可以用个别调整的方式来处理。

2.侧向平衡调整:

在架上推上颌体向两侧运动时,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1)工作侧的上下颌牙的相对颊尖有接触,而平衡侧的上颌舌牙尖与下颌颊牙尖接触,切导杆与切盘亦接触,这种情况表示已达到侧向平衡。

(2)工作侧颊尖早接触而舌尖不接触,即表示横曲线曲度小,应将上颌牙的颊牙尖抬高一些,以增加横曲线曲度。

(3)工作侧舌尖早接触而颊尖不接触,即表示横曲线曲度大,应将横曲线曲度减少。

(4)工作侧舌尖和颊尖都接触而平衡侧的异名牙尖不接触,即表示平衡侧横曲线曲度小,应将横曲线曲度加大。

(5)平衡侧的牙尖有接触而工作侧颊舌尖均不接触,即表示平衡侧横曲线曲度大,应将横曲线曲度减少。

(6)经反复调整仍有少数牙尖有早接触,可用磨改牙尖方式来调整。

而上述(4)、(5)两种情况调节上下尖牙的覆覆盖关系也可达到平衡。

3.人工牙列的选磨:

(1)原则:

先调正中,再调侧及前伸平衡,保护功能尖及斜面。

(2)方法:

1)正中早接触的选磨:

用蓝色咬合纸置于上下牙列间,咬合数次,若发现某功能尖有早接触印迹,则换用红色咬合纸于上下牙列间作侧向检查,在平衡侧发现该牙尖仍有早接触,则应选磨该功能牙尖,否则磨改对牙窝或非功能尖及其有关斜面。

2)侧向运动早接触的选磨:

工作侧早接触——选磨非功能尖,及其斜面

平衡侧早接触——选磨功能牙尖的有关斜面

3)前伸运动早接触的选磨

前伸运动前牙不接触,后牙早接触的选磨——应选磨上颌后牙牙尖的远中斜面或下颌后牙牙尖的近中斜面。

前伸运动前牙早接触,后牙无接触——若蜡型阶段,可重排前牙,减少覆;若义齿已制作定,则选磨下前牙切缘唇侧斜面,或上前牙切缘舌侧斜面,或上下前牙切缘,要视具体情况处理。

七、义齿蜡龈雕塑、蜡型试戴、装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全口义齿蜡龈雕塑的方法和要求。

2.掌握全口义齿蜡型装盒的步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二)使用器材:

蜡匙、雕刻刀、型盒、橡皮碗、调刀、石膏、蜡片

(三)方法:

1.龈雕塑:

(1)将排列完成已作过平衡调整及选磨的人工牙列固定在正中位。

用蜡匙将液化蜡加在牙龈区,待冷却。

(2)用雕刻刀修正假牙龈缘,牙颈线的高低部位,根据年龄及牙冠生理特点来决定。

(3)用雕刻刀与牙冠表面形成45°,雕刻牙龈形态、根部略突,牙龈乳头区略凹、唇颊面的牙龈区应形成自然高低起伏的形态

(4)基托有一定厚度,但颊侧基托在牙龈缘与基托边缘之间应作成凹面以利义齿固位。

(5)用蜡刀去净牙冠表面及面的余蜡,并用小火将蜡型表面烘光,或用软布擦光洁蜡型表面,准备试戴。

2.蜡型试戴(试排牙)

试戴不仅是最后确定假牙的颜色、形状、大小合适,同时检查牙的排列是否合乎功能、美观与发音上的要求,如上下颌正中线是否对齐,与面部中线是否一致,上唇丰满度是否合适,正中关系是否正确等情况。

并征求病人意见,以求达到病员满意。

如发现正中关系有错误可及时纠正,重取记录,重上架。

3.装盒:

(1)蜡型试戴合适后,将义齿蜡型放回模型上,蜡基托边缘与模型之间用蜡封闭。

注意唇颊沟要用蜡充满,修整牙龈和蜡基托,然后进行装盒。

先将石膏模型从架上轻轻取下(切勿敲断)。

入型盒后假牙最高点至少低于上层型盒边缘5mm,唇颊沟蜡基托边缘与下层型盒边缘平齐。

(2)调拌石膏,注入下层型盒2/3。

将模型轻轻压下,使蜡基托边缘与型盒边缘平齐或稍低。

蜡型表面及蜡边缘尽量暴露,所有石膏面成斜坡,不能有任何倒凹产生,否则开盒去蜡时石膏容易断裂。

去除周围多余石膏,表面用毛笔涂擦光滑。

(3)石膏凝固以后,在石膏表面涂肥皂水,然后放好型盒上部,再调拌石膏,从型盒边缘逐渐倒入,并轻轻震动之,排出空气,使石膏均匀地流向各处。

石膏注满后,盖上型盒盖,在压榨器上轻轻加压,要求上下二层型盒紧密接触,然后去除压出的多余石膏。

八、去蜡、充填塑料、热处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去蜡、充填塑料、热处理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2.了解基托塑料的性能和充填、热处理时的注意事项

(二)使用器材:

水壶、基托塑料粉、液、杯、调刀、压榨器、铁夹、锅、玻璃纸、分离剂、石膏切刀、雕刻刀。

(三)方法:

1.去蜡

型盒内石膏完全凝固后,将型盒浸入沸水中3~5分钟,使蜡软化,取出型盒,用石膏切刀将上下型盒四周分开后,轻轻分开型盒,去除软化的蜡基托,余蜡用沸水冲干净,如有部分假牙脱落,注意切勿冲失。

修整尖锐的石膏边缘,如打开型盒时有部分石膏折断,应对正确后用粘固粉粘牢,仔细检查假牙有无移位。

清洁型盒外围。

根据临床所确定的后堤区,在模型上加以刮除(若临床印模对已作后堤区加压,可不需作模型刮除)。

2.充填塑料

采用普通基托塑料,充填方法如下:

(1)根据基托厚薄大小,调拌适量塑料,其用粉量一般上颌为25~30克,下颌在20~25克之间,单体与聚合体所采用的调比例约1:

3(容量比)一般可按所需量先放粉于调杯内,再加单体至刚湿润为宜,用不锈钢调刀调和均匀,然后再加盖以免单体挥发。

(2)调和后变化:

粉被单体溶胀,由湿砂期逐渐按稀糊期——粘丝期——粉团期——橡胶期——坚硬期等阶段变化。

粉团期又称可塑期,粉基本被单体溶胀,无过剩单体存在,粘着感消失,呈可塑的粉团状,此时为填塞于型盒的最适宜时期。

临床操作必须掌握此期,从开始调和到粉团期,在常规的粉液调和比例时,室温20℃左右,历时10~15分钟之间。

室温高历时短,室温低历时长,整个粉团旗(即粘丝期末至橡胶期初)在室温20℃时历时5分钟左右,室温高则同样历时短,室温低时历时较稍长。

因此必须掌握室温高低,尤其要注意在夏季操作时塑料反应较快,以免来不及填入型盒。

(3)充填:

整个操作应该在粉团期内完成,在进行填胶前,如假牙系塑料牙,为使塑料牙与所填塑料充分结合,要求在充填前先以牙托水处理假牙3分钟左右,使假牙与塑料的接触面被牙托水充分溶胀,但也不宜涂之过多。

假牙处理完毕,以湿玻璃纸将粉团状调和物均匀搓揉,挤去气泡,上颌搓成圆团状,下颌搓成条状,加压纳入型盒(有假牙部分),使塑料填满整个空隙,然后盖好上盒,在压榨器上均匀而缓慢加压,力量要逐渐增加,不可骤然猛压,以免模型压坏造成基托变形。

3.热处理:

型盒加压固定以后,热处理通常采用水浴加温法,先置于室温水中缓缓加温,在70℃以下90分钟,再升温至沸点维持30分钟,待自然冷却后,开盒磨光。

九、开盒,磨光

(一)目的要求:

掌握开盒和磨光的步骤和方法

(二)使用器材:

小刀、木锤或铁锤、石膏剪、裂钻、砂石、炮弹形磨石、砂皮纸、毛刷、布轮、绒轮、细石英粉、技工打磨机。

(三)方法:

1.用小刀轻轻将型盒上下层分开,以木锤敲打型盒边缘使石膏脱出型盒。

2.以石膏剪刀剪去假牙周围石膏,取出修复体时,应注意下颌托牙不能从舌侧修剪,以免基托折断。

3.用工作刀刮去多余石膏,托牙组织面的石膏可用纯圆钻轻轻磨去,但不可影响基托组织的正确性。

4.用大炮弹形粗磨石磨去基托边缘过多过厚的塑料,基托厚薄要均匀,边缘要圆纯,表面要磨平。

5.牙间歇处残留的石膏可以用细裂钻轻轻地磨去,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基托表面,最后用毛刷、绒布或布轮及细石英粉,在技工打磨机上磨光,磨光后洗干净,浸入清水中准备初戴。

6.先磨平、再磨光,整个磨平磨光过程所用磨具应由粗到细。

打磨时握牢修复体以免掉落损坏。

十、全口义齿初戴和修改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全口义齿初戴时应检查的项目和处理方法

2.了解全口义齿初戴后可能发生问题及处理方法

(二)使用器材:

各式砂石、裂钻、咬合纸、小毛巾、砂皮纸、橡皮轮、及打磨抛光用具。

(三)方法:

1.全口义齿初戴:

初戴时详细检查下列几点:

(1)平衡情况:

在两侧后牙区,用手指先后加压,检查义齿有无翘动现象。

(2)固位情况:

轻轻拉动前牙,检查托牙固位作用如何,再在前牙区轻轻加压,检查后堤区或磨牙后垫区有无封闭作用。

(3)边缘情况:

轻轻拉动唇颊部肌肉,或请病员作一般的唇颊部和舌的运动,注意基托有无松动脱落现象。

(4)垂直距离和下颌正中位置,检查方法与测定方法相同。

(5)咬合情况:

首先应检查正中咬合关系是否紧密,用咬合纸检查有无早接触点,然后检查前伸和侧向时有无平衡接触关系。

(6)其它情况:

正中线,前牙位置,面部外形,疼痛感以及发音情况。

经检查后发现问题可先作初步修改。

由于病员对全口义齿尚未习惯,口腔组织对修复体,也未能适应,因此在初戴一周左右,平稳、固位情况、咬合关系等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在初戴时不宜磨改过多,仅将确实过长过厚和显著的咬合早接触点或明显得压痛点等作初步修改即可,嘱病人试戴数日,约期复查修改,并说明试戴义齿的注意事项。

2.复查修改

首先询问病人试用义齿情况,有无松动,疼痛或其它不适情况,然后仔细检查口腔情况、粘膜系带、唇颊沟、口底等组织有无充血,擦破或溃疡等现象。

再检查修复体的固位、平稳、咬合、边缘等有无不当之处。

根据病员主诉以及检查结果,分析原因,进行修改调整。

复查时常见情况、原因及其修改方法有:

(1)基托前后翘动

①后堤区封闭不够:

可用自凝塑料加强封闭

②唇侧基托不密合:

可用自凝塑料局部加衬

③腭区缓冲不够:

再加以缓冲

④前牙过于偏向牙槽嵴唇侧:

拆除前牙重排

(2)基托左右摆动

①硬区缓冲不够:

再加以缓冲

②基托变形:

加衬处理

③后牙过于偏向颊侧:

拆除后牙重排

(3)固位不良

①基托边缘过长:

磨改边缘

②系带区缓冲不够:

继续缓冲

③后堤区封闭不够:

加强封闭

④局部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