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4593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8课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导学案

(5-8课、习作、语文园地)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新课导入

1.师:

(出示豌豆图片)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它的名字吗?

(豌豆)

2.师:

豌豆是一种植物的种子,还是一种粮食作物。

我们在《植物妈妈有办法》里曾经介绍过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你们还记得吗?

能不能背一背?

3.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将会发生什么故事。

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4.出示课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5.走近作者:

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豌、按、僵”等10个生字,会写“豌、按、适”等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二)过程与方法

1.边读边质疑提问,体会童话美丽。

2.朗读感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交流感受,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三、字词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wāndòuànzhàoshūshìyúkuài

(豌豆)(按照)(舒适)(愉快)

2.理解词语意思。

僵硬:

指不灵活;肢体不能活动自如。

预感:

在某件事发生之前的感觉。

揭晓:

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来。

囚犯:

指关押在监狱里的犯人。

洋溢:

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3.比一比,组词语。

抢(抢夺)曾(曾经)玻(玻璃)愉(愉快)

枪(枪弹)增(增加)波(波浪)输(输赢)

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1)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一边读一边批注,标注自己提出的问题。

2.学习提示:

(1)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2)再读课文,抓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同座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4)班级交流,说说读文的感受。

3.梳理小结:

课文讲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子的故事。

五粒豆子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结局。

那只“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豌豆,掉进缝隙,努力生长并开花了,陪伴着生病的小女孩慢慢好起来。

六、精读领悟

(一)理解故事,感受母爱

1.问题引领: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

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

(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2.学习提示: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点名分段读文。

(3)小组展开讨论。

(4)汇报交流。

(5)分角色读读即将分开时五粒豌豆说的话。

注音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指名读、分角色读。

指导朗读:

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板书:

第一粒:

飞向世界;第二粒:

飞进太阳;第三、四粒:

飞得最远;第五粒: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6)讨论交流,五粒豌豆分别是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

自高自大。

(PPT出示)

(板书:

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

满足现状(PPT出示)

(板书:

满足现状)

第五粒豆:

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PPT出示)

(板书:

随遇而安)

(7)交流同学们读文质疑(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预设:

①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长得很好,为什么?

虽然豌豆生活的环境狭小,但是它并没有抱怨,它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说明它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所以它还是长得很好。

②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因为母亲从豌豆苗身上看到了希望,她希望豌豆苗快快成长,长成一个小花园,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快乐。

所以她把这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

小组讨论,交流感受。

(板书:

爱)

③“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为什么母亲不相信,还是这样做了?

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爱的体现。

④你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

……”这一段?

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

(让学生体会到:

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⑤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怎样了?

(板书:

被吃掉了,落到脏水沟里)

3.梳理小结:

当小豌豆开出粉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

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归属。

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的两次表态是幽默的讽刺。

全文读起来十分有趣味。

(二)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

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2)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学生将要说的写在小本子上。

七、巩固提高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豆荚(jiájiā)僵硬(qiāngjiāng)囚犯(yīnqiú)

2.填上适当的词语。

(小小)的顶楼(穷苦)的女人(温暖)的太阳

3.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并写下来。

(1)穷苦的小小的一个在这个顶楼里住着女人

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

(2)五粒豌豆一粒最了不起的我是中

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4.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理解正确的一项(C)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

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5.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照样子写句子。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反问句)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

八、比较阅读

小鸟与大树

从前有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叫大树,鸟儿。

它们在一个安静而和谐的大家园——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

这对好朋友经常互相帮助。

每当大风雨来临前,大树就会展开自己的双臂,让鸟儿飞进来躲避大风雨。

大树还大度地容许鸟儿在自己身上安家。

当大树寂寞的时候,鸟儿总会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起动听的歌曲,逗大树开心。

小乌鸦每天都藏在一个角落里,看着鸟儿与大树玩得那么开心,眼红了起来,就下定决心让它们闹矛盾。

一天,乌鸦笑眯眯地走过来对大树说:

“大树哥哥,你好,你知道吗?

你那个鸟儿妹妹一直都在占你的便宜,在你身上安家,让你为它挡风雨,而它只逗你开心而已。

”大树笑了笑说:

“那又怎么样,好朋友之间不就是要互相帮助吗?

何必这样斤斤计较呢?

”乌鸦的挑拨失败了,转身又去找鸟儿说:

“亲爱的鸟妹妹,你多么可爱啊!

在你的朋友寂寞时,你整天想尽办法逗它开心,弄得自己的声音都沙哑了。

”鸟儿焦急地说:

“真的吗?

我不能让我这么美丽的声音沙哑,我得赶紧和大树绝交。

于是小鸟生气地飞过来对大树说:

“我要跟你绝交,我为了让你开心,弄得我的声音都沙哑了。

”大树什么也不说,因为它不想朋友间的关系弄得那么僵,心想:

“我为你挡雨,给你位置安家还说我。

”大树没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只点了点头。

从那一刻起,大树身边没有了动听的声音,而小鸟没了家,到处飞,被风欺负,被动物欺负。

这时,它们才明白没有朋友在身边的滋味,知道了朋友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最后,小鸟和大树和好如初了,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小乌鸦的诡计没有得逞。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寂寞)冷静——(焦急)小气——(大度)

2.小乌鸦挑拨鸟儿和大树的关系,文中用了什么描写?

语言描写。

3.你觉得朋友间的友谊应该怎样维护呢?

好朋友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帮助。

九、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bōlikǒngpànàixīntànchū

(玻璃)(恐怕)(耐心)(探出)

2.选词填空。

舒适适合

(1)大多数鱼类都不(适合)在陆地上生活。

(2)我们坐在新教室里,感觉既暖和,又(舒适)。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充分流露。

(洋溢)

(2)欢欣快乐。

(愉快)

(3)使人心里觉得暖和。

(温暖)

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划横线的词语造句。

(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我最喜欢的是那绵绵的细雨,因为它温柔、恬静。

5.课文段落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这儿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

我觉得外面似乎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天过去了。

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

“整个世界都变黄啦!

”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

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豆荚不久就要被打开了!

”豌豆们说。

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

”最小的一粒豌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

豆荚裂开来了。

那五粒豌豆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

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

他马上把第一粒豌豆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

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来吧!

”第一粒豌豆说完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接下来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

”在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来。

但这两粒豌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

它们说:

“我们才会飞得最远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最后的那一粒说。

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粒豌豆说。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寒冷——温暖柔软——僵硬黑暗——明亮

(2)读一读,说说这几粒豌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

第二粒豌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第三、四粒豌豆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第五粒豌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3)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一粒豌豆?

为什么?

十、佳作欣赏

十一、板书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

飞向世界被吃掉了

豌豆第二粒:

飞进太阳落到脏水沟里

第三、四粒:

飞得最远被吃掉了满足现状

第五粒: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发芽开花随遇而安

十二、动漫微课

微课1(植物图片或动画,配乐朗读)

豌豆

豌豆,是一年生草本,就是在一年期间发芽、生长、开花然后死亡的植物。

它的茎细长不能直立,须攀附支撑物向上生长,所以种植时需要搭架子。

豌豆有圆身和扁身两种,圆身的又称蜜糖豆或蜜豆,扁身的又称青豆、寒豆等。

豌豆全株绿色,光滑无毛。

叶子是完全叶,由托叶、叶柄和小叶三部分组成。

花的花萼为钟状,花朵像蝴蝶;花冠颜色多样,但多为白色和紫色。

花期6—7月,果期7—9月。

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中国的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江西等多个省区。

豌豆的种子、嫩荚和嫩苗均可食用。

种子含淀粉、油脂,可作药用,有利尿、止泻之效;茎叶能清凉解暑,还可作绿肥、饲料或燃料。

微课2(配音朗读,动漫)

五粒豌豆的故事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五粒在同一个豆荚里蹦出的豌豆的不同经历。

一开始五粒豌豆怀着认识新世界的强烈愿望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豆荚,走得远远的。

当成熟的豆荚裂开后,五粒豌豆终于来到了他们向往已久的广大世界里,他们各奔前程,有了不同的际遇。

“想飞到广大世界”的那一粒豌豆和“在地上打滚”的两粒豌豆成了鸽子的腹中餐;“想飞进太阳”的那粒掉入了水沟里,在脏水里泡得涨涨的;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那粒在窗子下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慢慢成长起来。

他们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

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下“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的豌豆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的,因为他的发芽、开花,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生机和快乐。

 

6.蝙蝠和雷达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2.师: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

(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3.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6课。

4.板书课题——蝙蝠和雷达

5.齐读课题。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蝙、蝠、启”等12个生字,会写“达、蚊、即”等14个字。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选择适合的方式朗读课文,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2.阅读分析,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仿生关系。

3.讨论交流,能在读文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解答。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三、字词应用

1.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mínghéngshùlìjíkēxué

(证明)(横竖)(立即)(科学)

2精挑细选。

(1)竖坚(竖)立(坚)强

(2)锐悦敏(锐)喜(悦)

(3)幅蝠篇(幅)蝙(蝠)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黑;很暗。

(漆黑)

(2)形容杂乱,没有条理。

(横七竖八)

4.词语理解。

敏锐:

感觉灵敏,目光尖锐。

横七竖八:

形容某东西摆放杂乱,毫无规律。

障碍:

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

蝙蝠:

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

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

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超声波:

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兹)的声波。

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

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通顺的话说一说。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

2.学习提示: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同桌交流。

(4)班级交流,注意语句的完整与通顺。

(5)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

3.梳理小结:

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研究蝙蝠是怎样探路的,最后根据蝙蝠探路的特点发明了雷达。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课题拓展法、段落内容相加法、抓主要内容等方法。

六、精度领悟

(一)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问题引领:

(1)轻声读文,找出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2)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2.学习提示: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

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根据课文内容,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

(预设: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提出的问题。

3.梳理小结:

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他们还通过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创造了雷达,他们真了不起。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

1.问题引领:

(1)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请在书上做批注。

(2)蝙蝠到底是怎样探路的呢?

2.学习提示:

(1)请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

(2)班级交流讨论。

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蝙蝠的飞行特点:

灵巧、敏锐)

②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圈出:

还能、无论、即使、也)

(3)读读这一自然段。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讨论交流:

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5)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

把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分小组学习。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假如你就是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交流预设: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7)小结:

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同学们将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

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8)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①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自然段,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②交流:

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③你读懂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

和大家说一说。

(教师板书:

蝙蝠嘴超声波障碍物耳朵)

④你能标出超声波传播的方向吗?

(请学生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

蝙蝠超声波障碍物

耳朵

⑤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

老师读第1、3句,同学们读第2、4句。

(9)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发明了雷达。

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

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①学生自学。

②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③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天线

雷达无线电波障碍物

荧光屏

(10)集体朗读第8自然段。

(11)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梳理小结: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除了蝙蝠,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三)回读课文,通顺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七、巩固提高

1.读一读,并给下面的加点字加上拼音。

(biān)(qǐ)(ruì)(zhànɡ)(pínɡ)

蝙蝠启发锐利障碍荧屏

2.看拼音写词语。

shénɡzikēxuéjiàshǐyánjiū

(绳子)(科学)(驾驶)(研究)

3.仿写句子。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仿写比喻句)

春风就像妈妈的手,抚摸在脸上真舒服。

4.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画“√”,错的画“×”。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是一个反问句。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这是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

”这是一个疑问句。

(√)

八、比较阅读

水母的顺风耳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

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

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

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

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度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

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个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1.读文并填空。

水母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里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来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2.根据水母的什么特性,人们发明了什么?

根据水母能提前预知即将来临的风暴这一特性,人们就发明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3.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

本文先写水母的特性,再写人们根据水母研究发明的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九、检测反馈

1.比一比,组词语。

蝙(蝙蝠)竖(竖立)蝇(苍蝇)铛(铃铛)

篇(篇章)坚(坚强)绳(草绳)挡(阻挡)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仅……还……

不是……而是……即使……也……

(1)蝙蝠(不仅)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4)(因为)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设问)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比喻)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比喻)

4.课文整体梳理。

(1)蝙蝠不仅能在夜里飞行,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有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2)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5.读《蝙蝠与雷达》片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