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4406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docx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综述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

《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曹克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河蚌育珠部分)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占10%(10);多项选择题占15%(5);名词解释占15%(5);简答题占30%(6);论述题占30%

(2)。

2、内容比例

专业基础知识占3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

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主要考查知识点

第一章甲壳类养殖学绪论

1、甲壳类、贝类养殖学定义。

研究虾蟹类、贝类养殖理论与应用技术

以增加水产资源与产量为目的,研究经济虾蟹类、贝类的生存、生长、繁殖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工地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措施。

2、甲壳类、贝类养殖品种与国内养殖概况(学名,分类地位,生产特性,养殖方式,养殖产量组成),重点是对虾分类。

(1)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

①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

②有优秀的养殖性能(生长快、周期短、食谱广)

③适合我国的养殖生产环境(种质、苗种、空间)

(2)分类:

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

(3)养成生产

粗养方式Extensive

半精养方式Semi-intensive

精养方式Intensive

超精养方式Ultra-intensive

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1、形态结构特点,主要生理器官

(1)虾形动物

体修长,腹部发达

①游泳虾类

②爬行虾类

(2)蟹形动物,

多扁平,腹部不发达或退化。

结构模式:

头部6节,

胸部8节,

腹部7节。

除最前端体节具一对复眼,末端尾节无附肢外,每节上有一对附肢。

步足,共五对,四对至第八对胸部附肢。

2、对虾生殖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精荚、开放式纳精囊、封闭式纳精囊、性腺)。

内部器官

 -雄性(精巢、输精管、精荚囊)

 -雌性(卵巢、输卵管)

外生殖器

 -雄性(交接器、雄性腹肢)

 -雌性(开放式纳精囊、封闭式纳精囊)

虾类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步足基部间的腹甲上

纳精囊是否覆盖甲壳骨片:

封闭式:

具一囊状或袋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大多数对虾是封闭式纳精囊,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

开放式:

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基部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西半球产的种类如南美对虾。

精荚:

精子成熟后,通过输精管下行至贮精囊,在输精管中相互聚集,外被薄膜形成簇状精子团块,交配之前被存于贮精囊中。

具封闭式纳精囊种类,交配时仅♂成熟,交配后须待卵巢发育成熟后方才产卵。

3、主要摄食器官与摄食习性(消化道与消化腺,饵料生物,食性转化)。

一、消化系统

(1.虾蟹类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食道、胃、肠以及肛门组成。

(2.贲门胃中有几丁质结构的胃磨;幽门胃内有复杂的几丁质刚毛和骨片-过滤食物

(3.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两侧各有1胃石,用于蜕皮时提供钙质。

(4.有肝胰腺,多级分枝的囊状胆管组成。

能分泌消化液入胃且食物糜能直接入腺体消化

4、内分泌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

x-器官—窦腺复合体:

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x-器官由是神经内分泌细胞集中体,窦腺是一种神经一血器官。

X-器官主要分泌物是MIH(蜕皮抑制激素)和GIH(性腺抑制激素),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发育。

y-器官:

非神经内分泌器官,不同种类形状各异,一般位于咽部。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

促雄性腺:

位于输精管末端,分泌物促进雄性腺发育及出现雄性第二征。

大颚器官:

成对分布于大颚基部,其分泌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性腺刺激素,可促进卵黄合成及卵巢发育。

 

 

5、繁殖习性(性腺发育,交配与产卵,胚胎发育,影响繁殖各阶段的内因与外因)。

影响蜕皮与生长的因子

(1)外因

温度:

营养:

盐度:

水质:

放养密度:

光照周期、强度、光质:

(2).内因

内分泌(蜕皮激素的控制)与蜕皮周期

蜕皮主要受体内激素的调控,温度、光照、饵料仅可以加速或延缓蜕皮过程,只有当外界环境因子均处于理想状态,对虾才能快速生长,从而引起蜕皮。

否则,即使蜕皮也不会正常生长,甚至出现负增长,不正常蜕皮往往也是造成对虾死亡的重要因素。

6、虾蟹类幼体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习性(生活史)。

幼体发育

虾蟹类的幼体发育复杂多样,孵化的幼体要经复杂的变态发育才能变成与成体相似幼虾、幼蟹.

主要幼体阶段包括:

1、无节幼体(N)

2、溞状幼体(Z)

3、糠虾幼体(M)

4、后期幼体(仔虾、大眼幼体P

第三章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1、虾蟹类苗种培育的工艺流程。

 

2、对虾育苗场的基本设施与功能。

(1育苗场场址选择:

海区的条件:

盐度25~32,最低不低于20;pH值7.8~8.4;水交换好、无污染;底质以沙质或礁石为佳;藻相以硅藻优势、甲藻少;

场基坚固,抗风能力强;

淡水水源充足

电力、交通便利。

(2育苗场包括生活区和育苗区两大功能区。

育苗区主体:

三种车间:

亲体培育/育苗/饵料培育;

四个系统:

供水/供电/供热/供气。

育苗区布局:

原则:

安全、方便、经济、减少能耗。

亲体培育、育苗、饵料培育应安静、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供水系统除从海区提水外,尽量保证自流自排。

热、电、气应安排在育苗区的下风处,且它们的工作间尽量集中。

(3配套设施

沉淀、过滤池:

按育苗水体50~100%计,需150~600m3;

供气:

罗茨鼓风机,8kw.hr二台;

供热:

热水锅炉,2吨容量(20~30m3/hr)二台;

供电:

按总用电负荷增加20%,成套设备二台。

3、育苗用水处理主要工艺与功能。

沉淀:

天然水域常受径流、降雨的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大,有机物和悬浮物多,所以一般育苗场均建有沉淀池贮水。

沉淀池可选择土池或水泥池。

一级沉淀池(面积0.3ha—1ha)

二级沉淀池(水泥池面积50m2—100m2,深2m—3m)。

过滤:

育苗用水经沉淀后需要过滤消除杂藻、有机物、敌害生物。

虾蟹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二级过滤后方可使用。

海水的消毒:

药物消毒:

氯制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碘制剂(碘伏/季氨盐碘)等;物理消毒:

紫外线发生器;生物消毒:

光合细菌等。

 

4、对虾亲本培育技术要点

一、亲体选购

亲体来源:

一是人工越冬培育的亲虾;

二是采捕海中亲虾(主要来源)。

亲体选择标准:

健康状况:

应选体壮力强的个体,淘汰身体瘦软、体色异常、黑鳃烂鳃和身粘异物以及有严重外伤的个体。

性腺成熟度:

卵巢发育正常、丰满,纵贯整个虾体背面;海捕对虾最好选已交配过的个体,雌体纳精囊饱满,可见白色精荚。

体重规格:

尽可能大规格,保证怀卵量和卵的质量。

南美白对虾雌体>60g/尾、雄体>45g/尾;

斑节对虾雌体>80g/尾、雄体>60g/尾;

5、对虾产卵孵化管理要点

二、产卵管理

刚产出的卵呈深绿色,在水中漂浮几分钟便很快下沉,属沉性卵。

受精卵的卵径为0.3mm。

1.水温

13—14℃(中国明对虾);26℃~28℃(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

2.充气

池内要连续充气,但充气量应控制在1%—2%;

3.检查

早晨检查产卵情况,鉴定卵子质量并测定产卵数量。

2.集卵与卵的清洗消毒

 

6、对虾育苗管理要点

 

7、虾苗出池与质量鉴定

、出池

*原则:

必须在育苗池中渡过最脆弱的阶段,并能适应室外池塘环境条件,即从浮游转向低栖生活。

*约1公分左右,或以客户的具体要求定。

*时机要把握好,虾苗经淡化后,自相残杀造成的死亡率大大上升,如罗氏沼虾,每天可造成约10%的死亡。

密度越高,死亡数的绝对值越高。

第四章虾蟹类的养成技术

1、养成方式与特点比较。

粗放养殖:

鱼塭养殖/人工生态系养殖/半蓄水养殖

池塘养殖:

潮差纳排水/淡水添加/覆膜高位池/封闭式循环过滤养殖

工厂化养殖

网箱或围拦养殖

池塘综合养殖

2、对虾池的基本要求。

(1面积、水深与形状:

养成池:

面积0.33~1hm2;水深2~2.5m,保水1.8m以上;形状以长方形,长宽比3:

2为佳。

暂养池:

面积100~200m2,水深1~1.5m。

贮水池:

面积2~5hm2;水深2~2.5m。

用于沉淀、消毒、蓄水。

(2池堤:

以抗台风、抗历史最高潮位和保水为原则。

外堤(防护堤):

石或混凝土建造,高度应能防30年最高水位加最大台风波高为限。

内堤:

采用水泥护坡,防崩塌和渗漏

(3进排水系统:

养殖场建立独立的进排水沟渠;每口池塘有呈对角排列的进排水口,尽可能自动排干。

(4池底:

一般要求覆沙,厚度30cm以上。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覆膜或硬底结构,防止池底泛酸或渗漏。

(5边坡:

一般斜率为45度左右,用薄膜覆盖或水泥板墙。

(6增氧机的设置与使用

作用:

增加溶氧;改善水体分层现象;有利于排污。

增氧设备:

水车式、射流式、充气式和微管式

3、基础饵料培养的原理与方法。

基础饵料的种类:

天然虾蟹类一般以底栖小型动植物为食,常见的有藻类(底栖硅藻、蓝藻等);原生动物(有孔虫);甲壳动物;多毛类;昆虫幼体;贝类幼虫。

其中后四种为对虾的重要饵料。

施肥:

施肥的目的是培育底栖动物,肥水的好坏应以控制底栖丝状藻类“土皮”生长为前提。

一般入水后应马上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50cm为宜。

即保证光能透入底部有利于底栖动物快速生长,又能控制青苔等丝状藻类的疯长,

肥水的原则:

水色:

养成池放苗前水色控制茶色(红棕色)、淡绿、翠绿、浓绿(绿豆青)为佳。

暗绿、白浊、黄色、酱油色为老化水或异常藻类生长状况,应重新培水或换水。

刚毛藻(青苔)、浒苔、沟草喜在清澈的虾池中生长,若大量繁殖,对虾苗放养存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放苗前应采用药物清除或控制水的透明度

4、中间培育的原理与方法。

指将全长1厘米的虾苗,在小型池塘培育达到全长2.5~3厘米的大规格虾苗的过程。

意义:

大规格虾苗成活率高且稳定,提高饵料利用率,减轻养成池污染。

5、对虾配合饲料的质量要求。

1.饵料系数=摄食量/增重量

1.2-1.6,2以下

2.诱食性能

3.水稳定性

4.外观

色泽一致,表面光滑,大小一致

6、基本投饵量计算方法。

基本量=个体理论摄食量×估计存虾数

7、投饵管理要点。

投饵管理原则

“少量多次、日少夜多、均匀投撒、合理搭配、先粗后精、交替使用”

 

1.基本投饵量计算

基本量=个体理论摄食量估计存虾数

2.投饵量的调整:

A.摄食检查

肠胃:

每次投喂后1~1.5hr,2/3的虾饱胃为宜;

残饵观察:

1米水深处的饲料台2~3hr无残饵;

温度与气候

水温高于32~34°C或低于12~18°C少投;晴天多投、大风雷雨天少投;

生长速度:

生长比速0.8~1mm/d为一般生长状况,1.2~1.5mm/d为快速生长状况;

水质:

水色发黑、发臭应减少投喂;

3.投饵次数:

虾类具有连续摄食的特点,一般摄食后4~5小时空胃,因此尽可能保证以“少量多次”为原则。

据试验报道,中国对虾每天6次投喂比2次投喂的生长速度快72%。

一般来说,早期2~4次/天、中后期5~8次/天比较合适。

早晚多投,投饵占日投饲量的60%以上。

4.投饵方法:

全池均匀投饲;

H水<1m的区域应多投(早期0.3~0.5m,中期0.5~1m,后期1~1.5m)

投饵盘和食台

8、底质调控的原理与方法。

底质的改善:

虾蟹类属底栖动物,一般在池底活动和觅食,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

高密度放养条件下,残饵、粪便、死亡的生物有机体等沉积池底,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物对虾蟹生长极为不利。

底质的调控方法:

人工排污

定期施入底质改良剂:

沸石粉20~30kg/亩;

麦饭石50~100kg/亩;

膨润土50~100kg/亩;

双氧水10~20*10-6,池底深施。

每15~20天施入一次。

9、常见疾病类型与病因(病毒病,细菌性病)。

一、对虾主要疾病种类:

病毒病:

对虾杆状病毒(BP)、白点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微小病毒(HPV)等。

细菌性:

红腿病(弧菌、单胞杆菌);白斑病(弧菌);烂鳃病(弧菌);黑斑病(弧菌、单胞杆菌)。

真菌病:

肿鳃病、水霉病

其它:

肌肉白浊病(未知);固着纤毛虫病(钟虫、聚缩虫、累枝虫);软壳病(营养不良)。

10、传染性流行病分类、发病特征、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

①白斑综合症

病原: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症状:

WSS的典型症状特征是病虾甲壳内侧出现0.5~2.0mm的白色斑点。

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约3-10天,死亡率可达100%。

初期:

虾群食欲欠佳,摄食量下降,胃不饱满,全空或半空的虾体比例较多,反应迟缓,体质虚弱,间断浮出水面;

中期:

病虾静卧池底,胃肠空虚,头胸甲及腹甲易被揭开且不粘连真皮,揭下的甲壳上有的有0.5~2.0mm的白斑;

后期:

病虾对外界反应极度迟钝,大部分虾体甲壳略有发红,腹节肌肉白浊,虾血淋巴稀薄,不凝固,死亡迅速增加,。

WSSV传播过程:

1988年首次在台湾发现后,从闽浙蔓延至全国沿海各地。

1993年,我国养殖对虾因暴发白斑综合征,导致巨大经济损失。

1994-1995年在泰国、印度、朝鲜、马来西亚、日本和太平洋海岸国家造成暴发性流行。

1995年,西半球也报道了WSSV。

WSSV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

经口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感染方式,黄健等用病虾肉和饲料混合喂健康对虾导致对虾发生WSS。

何建国等用发病虾肉和发病虾池内的浮游生物饲喂健康对虾,均诱发急性WSS。

垂直传播:

Lo等、包振民等用光镜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和原位杂交相结合,检查了WSSV在发病对虾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虾的精巢、精荚、卵巢中都发现了WSSV。

诊断方法:

(1)现场观察症状;

(2)T-E染色法;核肿大和嗜两性着色病变(3)电镜超薄切片法;感染较重的细胞中,胞核内几乎充满病毒粒子

(4)ELISA法;WSSV的多克隆血清,对虾血淋巴和鳃等组织中的病毒,

(5)核酸探针技术;WSSV核酸探针

(6)PCR技术等。

WSSV基因组序列,目前PCR技术已成为WSSV监测、诊断以及亲虾或虾苗检测的最常用方法;也是目前最特异、最敏感的方法。

②托拉(Taura)综合症

病原:

托拉(Taura)病毒(TSV)。

症状:

14-40天,体重在0.05-5.0克的幼虾,易感染该病毒,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急性感染者,绝大部分病虾红须、红尾,尾扇边缘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摄食或少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病虾蜕壳即死亡;慢性感染者,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生长受影响,但是不能摄食,死亡不严重。

幼虾易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较高;而成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诊断方法:

A.现场症状;B.电镜超薄切片法;C.PCR技术等。

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对虾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主要是实施健康养殖管理,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和进行综合预防。

A.彻底清污消毒;清污后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或漂白粉25千克(含有效氯30%)等消毒剂消毒;

B.使用无特定病毒感染的健康虾苗,并控制放养密度;

C.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毒水源,应用有限水交换系统。

D.使用优质饵料,如发现池虾带病毒但尚未发病,应采取增氧措施,保证池水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在饲料中添加0.1%-0.2%稳定性好的维生素C或可增强对虾免疫的药物;

E.保持虾池环境因素稳定,出现病症时,停止换水,应用有益细菌,调节池内藻相,减少对虾惊扰;

11、生态防控原理与技术

SPR种苗生产工艺

(1SPR生产原理

在SPF家系中选育对特定病原又有抵抗力的个体/群体/家系

进行杂交选育

(2生产工艺

由SPF亲虾杂交、选育而来

(3目前美国有生产

抗TSV病毒:

69%(SPR):

31%(SPF)

抗IHHNV病毒

(4SPF和SPR种苗的特点

SPF

只是不带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病原,不意味着不生病

不是可遗传的性状

对其他病原不会有易感性

总会减少得病的风险

SPR

通常只抗某种特定病原(如陶拉病毒、IHHNV)

与抗逆性不同

自身可携带或不携带病原

(5SPF和SPR种苗应用的局限

SPF苗种不能保证避免病毒病

理由1:

单一SPF的局限

理由2:

环境通常难以彻底消除病原

好的效果依赖环境等其他条件得到满足

工厂化养殖是可能的出路

封闭水源(如地下水)成功机率较大

SPR苗种有一定抗病力,但对其他病原通常没有特殊抵抗力

SPR苗种可能带有病原,或许会成为病源

第五章河蟹的养殖

1、河蟹的分类。

中华绒螯蟹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绒螯蟹属

中华绒螯蟹

日本绒螯蟹

合浦绒螯蟹

直额绒螯蟹

狭额绒螯蟹

2、河蟹性腺发育和繁殖过程的基本特点。

性腺发育:

“黄蟹”:

由大眼幼体蜕变的幼蟹,在淡水中生长16个月左右,经过许多次蜕壳,个体增长显著,但尚未到性成熟阶段.

“绿蟹”:

“黄蟹”最后一次蜕壳后性开始成熟的河蟹;

性腺发育与繁殖活动:

  自寒露至立冬,河蟹开始生殖洄游,这一阶段性腺发育迅速。

  立冬以后,性腺完全发育成熟,此时的河蟹经交配,不久,雌蟹即可产卵。

如果外界环境条件得不到满足,卵巢就会逐渐退化。

3、仔蟹与蟹种培育原理与关键技术。

 

4、性早熟蟹种的成因与管理

1)积温过高

人工养殖比天然生长期长30~40天

水体水温:

室内水泥池夏秋温度>池塘、湖泊

水位太浅:

20~50cm

无遮荫物

全球气候变暖

2)营养过剩

池塘中天然饵料丰富

投苗量不足

投喂过量或饲料中动物蛋白偏高

饥饱不匀

3)水质问题

水质恶化、老化

盐碱地区

4)品系问题

近亲繁殖

亲蟹小型化

5、生态养殖成蟹原理与关键技术

生态养蟹:

生产原理:

通过“种草、投螺、稀放、配养、调水”等技术措施,人工营造并维护好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使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尽量趋干平衡。

配养模式:

年初投放蟹种300只〜500只/亩,科学搭配放养鳜鱼、翘嘴红鮊、青虾、花鲢、白鲢等名特水产,

产量表现:

亩产河蟹60kg、青虾30kg、优质鱼类100kg,亩效益可达2000元。

池塘环境调节

①水草栽培,2月~3月栽种伊乐藻、黄丝草,亩栽48公斤;3月~5月分期播种苦草,亩种苦草籽100公斤。

在河蟹生长的夏季阶段,移栽金鱼藻和轮叶黑藻,亩栽185公斤,在池塘水体中形成至少三种以上的水草种群。

确保水草覆盖率在中后期达到60%以上。

②螺类投放,清明前每亩投放螺蛳160公斤。

确保河蟹从蟹种到商品蟹生长过程均有适口的鲜活天然动物饵料,既可节约人工配合饲料,又可确保河蟹的生长。

同时,能够清除残饵,提高水体的自体净化能力。

第六章贝类增养殖概述(不考)

第七章养殖贝类的生物学(食性分类、生态类型)

贝类的摄食方式依种而异,主要与其摄食器官的构造有关。

归纳起来可分为下列3种类型。

  

 1、滤食   在外套膜(及水管)的配合下,籍鳃和唇瓣上的纤毛过滤作用而被动地摄取水中的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等)为食。

瓣鳃纲,如泥蚶、缢蛏、牡蛎、贻贝、扇贝。

鳃就象细筛子一样将微小颗粒筛滤下来,经过鳃丝表面分泌的粘液粘裹,纤毛的运动,使食物象传送带一样经过食物运送沟送至唇瓣与口。

饵料生物:

以硅藻、原生动物和单鞭毛藻占数量最多,尤其是硅藻。

 

  2、舐食   以齿舌带上的小齿锉食食物。

匍匐爬行运动,摄食的对象主要是海藻等植物。

   

以鲍为代表的腹足类,它是利用齿舌刮取舐食,因此被列为舐食性。

它的主要饵料为大型的褐藻和红藻等植物性饵料。

舐食性的贝类,在口腔中装有两枚硬腭片,后方有齿舌作为锉碎食物之用。

消化酶的种类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分解酶。

鲍平均每一克体重的增长,约需要8—15克的海藻营养,由此推算产一吨的鲍,就需要,提供8—15吨海藻作为鲍的食料。

3、捕食   头足纲的种类专门的捕食器官。

如乌贼有1对触腕用于捕食。

捕食的食物种类主要是水中的鱼类、甲壳类、贝类和其他动物。

以玉螺、骨螺为代表的腹足类。

捕食性腹足类饵料是瓣鳃纲和个别腹足类以及少量各种动物的尸体。

捕食性腹足类常具备强大的攻击力量,象玉螺、骨螺在吻的腹面有穿孔腺,能分泌酸性液体溶解瓣鳃纲贝壳,然后用齿舌锉食其肉。

因此玉螺、骨螺等贝类便成为养殖贝类的大敌。

 

第8章贝类的苗种生产(育苗方式定义,半人工采苗原理与关键技术)

半人工采苗是根据贝类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繁殖季节里,用人工方法向自然海区投放适宜的采苗器或改良海区的环条件,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而获得贝类养殖所需苗种的方法。

优点:

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产量大

半人工采苗的原理

几乎所有瓣鳃纲贝类在附着变态时都有用足丝附着生活的过程,然后完成变态。

半人工采苗的方法

固着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方法(牡蛎)

投石采苗

插竹采苗

筏式采苗

清礁采苗

人工育苗是指从亲贝的选择、蓄养、诱导排放精卵、受精、幼虫培育及采苗,均在室内而且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

优点:

引进新种;提早育苗,延长生长期;防除敌害,提高成活率;苗种纯,质量高,规格一致;可以进行多倍体育种,选种,培育优良新品种

 

第九章养蚌育珠

1、外套膜的结构。

位于贝壳内面,紧贴贝壳,为左右两片软的薄膜,它包住内脏团,保护内部器官。

2、淡水常用育珠蚌的品种、习性和成珠效果比较。

1、三角帆蚌(劈蚌、翼蚌)

壳大而扁平,壳质较厚,坚硬,壳后缘向上伸展,呈三角帆状,壳表面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壳内珍珠层呈乳白色、肉红色或紫色,具有美丽的珍珠光泽。

其产珠质量好,珍珠细腻光滑,色彩鲜艳,珠形较圆,但珍珠生长缓慢。

生活在水质清澈、流水较急的水域。

(二)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

俗称鸡冠蚌、湖蚌、绵蚌。

珠蚌科、冠蚌属。

前背缘冠襄小而不明显、后部长而高,后背向上斜伸展而成大的鸡冠状,具一后侧齿,无拟主齿,壳表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

育珠特点:

珠质多皱纹,产量高、生长速度快,长圆形,光泽好,多呈玉白,淡粉红色。

多栖息在水流较缓的湖泊,静水池塘中。

3、珍珠形成的原理。

1、外因的形成

河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如砂粒、小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的外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则陷入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形成珍珠。

由于这种原因形成的珍珠是以异物为核的,称为有核珍珠。

如果侵入的异物过大或粘附在蚌壳的内层,外表皮

细胞不内陷形成珍珠囊,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