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4387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实践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实践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实践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实践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实践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实践分析.docx

《教学实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实践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实践分析.docx

教学实践分析

教学实践分析

一、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各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那么,何谓教师专业化呢?

对于教师专业化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在此摘抄了部分较为权威的观点,作为佐证。

 

胥茜指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专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一个专业成长过程①”。

刘捷也谈到: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②”。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在认知变化的同时还包括情感、价值、需要等多方面变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应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一、教师专业包括学科专业性,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作如下界定: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在其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其专业活动效果的教育品质的总和,是教师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情意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成份,是教师专业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

 

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四个方面:

(1)教育理念,包含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

(2)教育知识,包含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学情景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科研知识;(3)教育能力,包含学科教学能力、管理与评价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信息能力;(4)教育情意,包含职业理想、敬业精神、教育情感、健康人格。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个体的自我造就和自我发展 

1.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人格特征。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

儿童、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立德志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

教师是他们直接交往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高尚的道德思想观念对学生有着积极导向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教师积极的道德情感富于感染力,可以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健康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可以说,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大量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这不仅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2.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先进的专业知识。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需要形成先进的教师专业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知识除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以外,还包括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教学环境知识、自身知识和有关当代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等,这些构成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

那么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到底哪一方面知识最有核心地位,最能体现教师专业性质呢?

应该是:

学科教学知识。

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最新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是不同的两个层面,所谓学科知识,是由纸笔测验的成绩得来的,测出的只是教师对某些事实的记忆;而教学知识则由准备教案与评价、确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管理与教育政策等内容组成。

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可教性的学科知识,它包含在各学科中,具体表现为如何以最佳方式呈现特定的主题,如模拟、图解、举例、解释和示范;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该主题前的情况和困难的了解以及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策略等。

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1987年在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知识的一个分析框架。

他把教师知识分为七点:

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等。

他明确指出,学科教学知识就是教师面对特定问题进行有效呈现和解释的知识,它是前述七类知识的核心。

综上所述,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除了团队成员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外,还要培育学科教学知识,而学科教学知识正是现代教师所缺乏的一种知识。

因此,它也是优秀教师团队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3.注重反思,做一个“学者型”教师。

 

著名教育学家肖川认为“教育的探索:

从自我反思开始”。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的定位剖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自我反思包括:

审视和内省,审视的对象是教育的外部环境、外部文化、教育主体;内省的对象是自身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教育视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发展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普遍最直接的途径,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你是一个对教育教学充满热情的有心人,反思时时刻刻都可以发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发生,在与同事的交流中发生。

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在反思中发现,在发现中改进,在反思中提高。

我们相信,每一个教师经过审视与内省,将会实现“自我超越”。

 

一个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的专业发展,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后,要写教学后记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后,要写考后反思,思考成功与不足等等,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究(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科研扎记)这样可以将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教导处要求教师把每一堂课的教后记写在教案后面,并在教案中增置“教学反思”的栏目,内容包括“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课堂组织是否合理”、“反思成功的体会经验”、“反思遗憾教训”、“反思如何改进遗憾”、“反思有什么感想”等六项。

可以说,这六项“反思”都旗帜鲜明地指引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与理念。

这是一种教师自我造就、自我发展的极好方法。

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跟一个教师是否重视反思和研究有很大关系,在一线的教师做的工作,经历的实践大致相同,专业成长快的教师就是多了一份反思,多了一份研究,因此,反思和研究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

 

4.制订目标,参与教学研究。

 

一个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要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就要确定一个发展目标。

可分为二个方面,一是职称方面的,从试用期到二级教师到一级教师到高级教师,要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分阶段建立目标。

二是学术称号方面的,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这些学术称号不是轻意可以获得,每一个称号代表着一定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给自己制订一个奋斗计划,自找压力。

分阶段实现,当有目标以后,教师就会自我奋斗、自我造就、最后实现自我发展。

 

时代在变化,教材再怎么更新,总会或多或少地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此外,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会不断涌现,很多问题用过去的经验、理论来应付和解释就行不通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法,由“教书匠”成长为“研究者”。

 

三、走校本特色之路,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发展。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

我校在努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品牌实践过程中,坚持走校本特色之路,致力于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快速发展。

 

(一)结合校本实际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平台”。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并加以实施:

 

加强领导,列明对象,搭配导师,根据学校青年教师结构的特点,把近5年上岗的教师都列为培养对象,并逐人安排老教师做为他们的导师。

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

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

在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目的的条件,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竞赛”,以“五个一”(①写一个优秀教案;②写一手好字:

以粉笔字参考参评课的板书,钢笔字以总结为依据;③上一堂好课;④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⑤写一篇较有质量的教学总结。

)为竞赛内容,这一场活动,许多青年教师从中得到锻炼,成长较快。

 

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

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精心指导,对青年教师乐帮、乐导、乐带;新教师主动向老教师学习。

经过一系列活动,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教育能力明显提高,成长较快,业务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得以提升和发展。

 

(二)关注教师“两种能力”的培养,帮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有两个方面:

一是外在的影响,即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

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即是教师的自我完善自我学习。

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从旧模式的“教书匠”转化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要求,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此,学校想方设法找到突破口,充分利用校本培训机制,挖掘校本资源,培养老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1.以培养教师的良好读书习惯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认为:

一种行为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养成一种能力。

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通行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参与社会激烈的竞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我校把教师读书列入教师发展的常规要求之中,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每个学期教导处都为全校教师推荐1-2本教育理论专著,其中有《给教师的建议》、《教育走向生本》、《赏识你的学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要求教师认真研读,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或教学论文。

上交学校择优结集出版教师论文集,并从中挑选一些论文上送区级或市级参加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凡获奖者都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这样,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感受到精神的充实,品味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年来,我校已经营造出浓烈的读书氛围,创设了“你在读,我在读,他在读”的良好环境,上至校长下至老师,喜购书乐读书已蔚然成风。

每个老师都很自觉主动地读书学习,把读书学习当作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乐趣,读书学习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读书中,老师接触了更多新事物、新理念,触发了更多的思考,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了专业化素养的更高提升。

 

2.以帮助教师自我认识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不足,只有认识到新形势下新的要求,才能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方向正确,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快速而高效。

 

提倡同伴互助、提倡教师间的相互听课,由此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教师间的相互听课,以往较多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听课任务。

为了促进这种学习形式更有效的进行,我们将相互听课的视点放在发现优点和缺点及课后的交流讨论上。

听课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帮助意识,提倡研究式听课。

我们在听课时要带着问题进课堂:

哪一点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哪一点是授课老师最迫切需要改进的?

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课堂的亮点和弱点,课后交流讨论就有针对性。

展示亮点是肯定,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展示弱点是为了帮助授课老师改进提高。

关注虽然少,但深刻,我们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反对评课的“好好主义”、“空对空”投谈,力求听课收到实效。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批评能力和提高自我认识。

 

推行示范课。

利用示范课总结推广校内教师的成功课堂经验。

各科组从自己科组推出课堂教学效率高且成绩突出的老师举行示范课,通过示范课,大家一齐总结,帮助授课老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促使经验从无意识上升到有意识,促使经验上升到理论去帮助更多的人,发挥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

因此要求示范课科组要上交总结,并且将好的总结印发推广。

示范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听课教师通过对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三个历程”。

 

学校发展需要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需要规划。

学校为教师专业的发展规划了三个发展历程。

 

1.第一个历程:

站稳讲台 

具体要求是初步学会备课、讲课、说课、评课、带班管理 

写好规范教案[①课题;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使用的教学方法;⑤教具、器材(课件);⑥教学过程(包括学法指导);⑦小结;⑧练习巩固;⑨板书设计(或板书标记、幻灯片);⑩教学反思] 

明确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教学过程设计;初步学会编制目标对应的形成性练习(或考查试题);初步学会解惑、答疑;初步学会识别什么课是好课;初步了解校文化积淀,自觉追求学校课堂特色;初步学会赏识、鼓励学生;初步学会与学生沟通;初步学会公正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2.第二个历程:

做一个学生欢迎的教师 

具体指标如:

能自如开展对话教学;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知识,能将教学过程案例化;能以问题贯穿课堂;善于引发学生兴趣;善于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

 

这一历程的标志是教师自身能感受到教育教学的乐趣。

 

课堂生活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是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争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是争做一个生活质量较高的老师。

 

3.第三个历程:

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只有科研才能使一个教师得到持续的发展,也只有科研才能使一个成功的教师变得更为成功。

科研型教师的特点是:

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审视身边的一切;善于内省自身的教育教学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怀疑、不盲信权威;勇于改变自己、开放自己,不固步自封;能专注解决问题的思考,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教师通过对照三个历程,确定自己处于哪个历程,将迈向哪个历程。

 

(四)开拓“四条有效途径”,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校在创建“学习型学校”过程中,为教师的持续发展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化发展创设了三条有效途径:

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和团队互助。

 

1.专业引领。

为避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偏离方向和陷入盲目状态,学校实行专业引领,主要是通过学校自身引领、市局教研引领、高等院校专家引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正确引导。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教导处总结出教学成功的经验,富有建设性提出大朗中学教学四个原则:

趣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挑战性原则。

这四大原则引领着教师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刘良华博士认为:

“最受学生喜爱欢迎的老师就是品牌学校的老师。

”因此,学校又因势利导推出了“学生评教问卷调查”制度,要求学生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引领。

学校从问卷中,摘录成功的秘诀和学生建议老师改进的教学行为,汇编成册,供全校教师学习。

通过“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活动,我们发现:

学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学生们的心声引领着教师自觉地朝“最受欢迎”的角色发展。

 

学校引领的另一个方面是骨干教师引领。

学校对新教师的发展提出要求:

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培养教学能力,五年成为科组骨干。

挑选经验丰富、热情、爱岗敬业的骨干老师帮扶引领新教师成长。

 

同时,我们重视教育专家对学校教学的引领,经常邀请教研室专家来校调研,指导开展课例研究、新课标论坛等。

另外,我们经常邀请教育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层面上对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引领。

 

2.团队互助。

团队互助通过开放的团队学习与反思,促使团队成为学习型的团队。

通过团队互助,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乐园。

 

班制互助——定期召开“班级研讨会”,参加人员有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代表。

与会人员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措施,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付诸实施。

“班级研讨会”最大的作用是促进科任互助、师生互动,最终团结起来,共谋学生的最大发展。

通过四年的“班级研讨会”的操作实施,培育了一大批精干的班主任和“班主任式”的科任教师。

 

科组(备课组)互助——定期召开“科组(备课组)研讨会”,开展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讨论教材处理,重难点把握,课时划分,练习编制,共同开发、利用、共享教学资源,交流经验,促进科组(备课组)老师团结与发展,共谋科组教学质量的最大提高。

 

级组互动——定期召开“级组研讨会”,参加对象是级组的全部教师。

分析级组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开展案例研究,交流经验,促进级组老师的团结协作,关心级组发展,谋求级组的最大发展。

 

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学习型人才的需要。

学习型学校的创设必然要靠一个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团体。

所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习型学校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3.制度建设。

教师队伍的成长,制度建设是关键。

当前,国家已经着手完善了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制度等,以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受到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和侵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提高教师生活待遇、保障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应鼓励教师乐观展望前景,同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要求。

如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评价、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等,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学校科学的制度管理下分阶段、有序地推进。

 

4.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现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校本教研无疑是一种既实用又有效的研究形式。

 

我校的教研活动,做到:

① “四定一检查”。

实行点名计勤,教务处进行检查登记。

②规范教学研究内容。

内容如: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提高的方法;如何构建适合本校实际课堂教学模式;如何防止初中学生过早分化;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方法;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等,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首先要把教研作为一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因为它是以单个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其次,要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以及在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三,加强对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关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力量。

离开了专业引领,校本教研往往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运作,研究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校本教研甚至会出现机械化、形式化和平庸化的危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害无益。

 

(五)加强教学常规“五大管理环节”,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市教育局颁发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完善教管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使其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五个有效”。

以《意见》规范教师行为,精心施教,实施有效教学,努力做到“五个有效”:

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辅导、有效评价。

 

2.“五个环节”。

严把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

备课——抓实效性,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法,备学生;上课——抓效益性,要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努力提高45分钟的效益;作业——抓规范性,作业布置要精选、适中;辅导——抓针对性,辅导功能应体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考试——抓科学性,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对试题认真检查、把关。

 

3.“五个校正功能”。

全面启动教学工作“五个校正功能”:

①听课评课。

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力求在全校营造一个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好培养青年教师为根本目的的听评课活动的氛围;②常规检查。

教务处于上半学期适当时间和期末对全校教师的教案、教学后记和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批改和听评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③问卷调查。

组织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应情况;④学生座谈。

召开学生“学科代表”培训大会和学情调查交流座谈会;⑤考试分析。

坚持对考试的质量进行认真分析,并制订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另外,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听评课活动,以培养青年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

教师间形成了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听课评课的良好风气。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有效的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实践证明,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实施有效管理,教师得到有效训练,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将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选择那些易行又有实效的方法,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努力促进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专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