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658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练习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加碘盐

C.酸牛奶

D.不锈钢

2.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Hg+O2↑

B.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

SO2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2H2O2=2H2O+O2

D.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Fe+CuSO4=Cu+FeSO4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4.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不易溶于水

C.能液化

D.能支持燃烧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白烟

6.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

A.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

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7.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8.相比环境恶劣的太空,地球却是生命的绿洲,从我们生活的地表,到山巅云层,直至宇宙边缘,是空气庇护着我们。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

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C.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10.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B.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D.镁+氧气

氧化镁

11.规范合理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后的胶头滴管可直接再吸取氢氧化钙溶液

B.为减少实验误差,在量筒内溶解氯化钠

C.为防止产生的液体洒落,加热硫酸铜晶体时将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D.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需的氧气

12.实验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B.

量取44mL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稀盐酸与镁反应

13.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到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KClO3开始分解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曲线c代表KCl

D.曲线d代表MnO2

14.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瓶

C.量筒

D.集气瓶

15.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食盐固体

B.

滴加稀盐酸

C.

加热水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填空题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些黑色粉末,是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于是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实验设计】:

小红猜测:

黑色粉末是CuO.她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取适量该粉末放入玻璃管中,打开K通入CO,排尽空气后加热.

【实验现象】

 

现象

A装置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装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黑色粉末是CuO.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1)小芸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__;小芸还认为小红的实验结论是有欠缺的,她认为该黑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经过反思,改进了实验并确认了黑色粉末的成分.请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关闭K,②取适量该粉末放入玻璃管中,③加热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17.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习化学从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开始。

(1)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__________(填标号)。

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

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

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

(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CO2、SO2、N2等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以上_____(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甲同学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若使用F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

(4)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

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O2;

猜想II:

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

猜想III:

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

请说明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_____。

20.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

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

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中所含的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

而C实验与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四、推断题

21.A、B、C、D、E、F、G和H均为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②的前后没有改变。

气体D能供给呼吸,G是淡黄色固体,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图中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⑴物质H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①和②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⑶E和F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利用氢气(H2)和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N2)可以合成氨气(NH3),下列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1)根据下表中各物质的沸点,如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的范围之内。

物质

H2

N2

NH3

沸点/℃

-252

-195.8

-33.4

(2)用“〇”表示氢原子,“

”表示氮原子,“

”表示催化剂,观察下列微观图,合成氨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顺序为_____(将下面三张图用序号排列)。

(3)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氢气和另一种常温下为气态的有毒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生产中N2、H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H3。

将降温分离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目的是_____。

A充分利用原料       B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六、科学探究题

23.某兴趣小组对KCI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I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KCI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1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5)要比较KCI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3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24.小江同学从与医生的交谈中获悉:

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氧气。

问成年人每分钟大致需要空气多少升?

在标准状况下,8L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氧气的密度=1.429g/L,按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计算)。

(答案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四、推断题

1、

五、流程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