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329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_精品文档.doc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

  一、基本概念

  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其操作速度比推拿速度慢,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1.关节的生理运动

  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

  2.关节的附属运动

  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叫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

一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其它人或对侧肢体帮助才能完成,如关节分离,髌骨的侧方移动等。

  任何一个关节都存在着附属运动,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活动时,其生理及附属运动均受到限制。

在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通常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而附属运动的改善,又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二、基本方法

  1.摆动

  骨的杠杆样的运动叫~,即生理运动,摆动时要固定关节近端,关节远程做往返运动。

摆动必须在ROM>60%(正常时)才可应用。

例如,肩关节前屈的摆动手法,至少要在肩前屈达到100°时才应用,如果没有达到这一范围应先用附属运动手法来改善。

  2.滚动

  当一块骨在另一块骨表面发生滚动时,两块骨的表面形状必然不一致,接触点同时变化,所发生的运动是成角运动,其滚动的方向总是朝向成角骨运动的方向,常伴随着关节的滑动和旋转。

  3.滑动

  当一块骨在另一块骨上滑动,如是单纯滑动,两骨表面形状必须一致,或是平面,或是曲面(两骨面的凹凸程度必须相等)。

滑动时,一侧骨表面的同一个点接触对侧骨表面的不同点。

滑动方向取决于运动骨关节面的凹凸形状(凸出—滑动方向与成骨角运动方向相反;凹陷—骨动方向与成骨角运动方向相同)

  关节表面形状越接近—滑动就越多,关节表面形状越不一致—滚动就越多。

临床应用时,由于滑动可以缓解疼痛,合并牵拉可以松解关节囊,使关节放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因此应用较多。

  4.旋转

  旋转是指移动在静止骨表面绕旋转轴转动,旋转时,移动表面的同一点作园周运动。

  旋转常与滑动,滚动同时发生,很少单独作用。

  5.分离和牵拉

  分离和牵拉称为牵引。

  分离:

当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分离或关节内牵引。

  牵拉:

当外力作用于骨长轴使关节远程移位时,称为长轴牵引。

  区别分离—外力与关节面垂直,两关节必须分开。

  牵拉—外力与骨长轴平行,关节面可以不分开。

  三、手法分级:

  1.Matland分级标准

  Ⅰ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

  Ⅱ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起始和终末端。

  Ⅲ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Ⅳ—治疗者在病人关节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2.手法应用选择

  ⅠⅡ级—疼痛Ⅲ—疼痛+关节僵硬Ⅳ—粘连,挛缩,手法分级可用于关节的附属运动和生理运动。

附属运动—Ⅰ—Ⅳ均可用。

生理运动—ROM>正常60%才可应用,多用Ⅲ—Ⅳ级,极少用Ⅰ级。

分级范围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变化。

  四、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1.治疗作用

  

(1)生理效应:

力学+神经作用。

  力学作用:

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的营养,缓解疼痛,防止关节退变。

神经作用:

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相应的释放,提高痛阈。

  

(2)保持组织的伸展性。

  关节松动术,特别是Ⅲ、Ⅳ级—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保持或增加伸展性,改善ROM。

  (3)增加本体反馈

  关节松动以提供下列感觉信息:

关节静止位置和运动速度及变化,关节的运动方向,肌肉张力及变化。

  2.临床应用

  

(1)适应症:

任何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包括:

a.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b.可逆性ROM↓,c.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d.功能性关节制动。

对于后两者主要是维持现有ROM。

  

(2)禁忌症:

ROM过度,关节肿胀、炎症、肿瘤及未愈合骨折。

  五、操作程序

  1.病人体位:

舒适、放松、无痛的体位。

  2.治疗者的位置:

治疗应靠近治疗的关节,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一手松动另一端。

  3.治疗前评估:

找出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及其程度)。

  4.手法应用

  

(1)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

可以垂直或平行于治疗平面。

治疗平面是指垂直于关节面中点旋转轴线的平面。

分离—垂直于治疗平面;滑动和长轴牵引—平行于治疗平面。

  

(2)手法操作程度,应达到关节活动受限处。

疼痛—达痛点,不超过痛点。

僵硬—应超过僵硬点。

手法平衡,有节奏,持续30秒~1分钟。

  (3)治疗反应:

轻微疼痛—正常反应。

24小时仍不减轻,甚至增加说明治疗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