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2882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docx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

大连科技学院

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数据库课程设计

起讫日期2016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11日

 

学生姓名姚伟奇专业班级计算机(Z)13-1班

指导教师史原职称副教授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11日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与成绩

学号

1306220232

姓名

姚伟奇

专业班级

计算机(Z)13-1

编号

考核项目

分值

评分

备注

1

平时工作态度及遵守纪律情况

10

2

选题(考虑重复、新颖、独创)

20

3

绪论

10

4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0

5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0

6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10

7

数据库操作

10

8

文档(内容、结构、排版)

20

总评成绩

 

综合评定: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2016年11月11日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化慢慢替代了企业管理的传统管理手法,采用管理系统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图书馆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

为了提高日常的图书管理效率,本文针对通常的图书管理流程,设计了一个图书管理系统。

本系统中包含六个功能模块:

图书馆基本信息,借书,还书,读者维护,图书维护,管理员维护。

关键词:

电子信息化管理效率图书管理系统

 

目录

1绪论1

1.1课题简介1

1.2设计目的1

1.3设计内容1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2

2.1局部概念结构设计2

2.2全局观念结构设计3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5

3.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5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6

4.1数据库建库6

4.2数据表的建立7

5数据库操作9

5.1添加操作9

5.2修改操作9

5.3查询操作10

5.4删除操作10

课程设计总结11

参考文献12

1绪论

1.1课题简介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1.2设计目的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的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的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

(1)检索速度慢、效率低。

因为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多、数量多,将藏书准确地分门别类,快速检索,手工进行非常困难往往是终于查到了书的信息,馆中没有此书或已被别人借走。

图书馆的规模越大,这个问题越突出。

(2)借书、还书工作量大。

借书、还书频率越大,说明图书馆的作用越大,然而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借书、还书登记、实存图书的更新以及借出图书超期、遗失等的处理,其工作量之大,往往是人工操作所难以胜任的。

而且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

(3)图书统计工作难、藏书更新不能及时完成。

图书馆的图书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添加和更新,然而由于藏书数量及图书种类越来越多,加上自然损耗,人为破坏,使图书的统计工作难以及时完成,藏书的更新也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藏书的知识结构得不到良好地控制。

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

使图书管理者便于对图书和读者的管理。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图书、借阅、查询、删除和管理员的信息等。

使用该系统之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管理读者的登记、图书的购入、借出、归还以及注销等;还可以查询某位读者、某本图书的借阅情况,对当前借阅情况给出一些统计,给出统计表格,以全面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

1.3设计内容

此图书管理系统共设计四张表,分别是出借信息表、管理员、借书者信息表和图书基本信息。

出借信息表中有:

书号、学号、结束日期和允许借书时间。

此表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出借信息表

管理员表中有:

工作号、管理员姓名、性别和工资。

此表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管理员表

借书者信息表中有:

学号、姓名、性别、学院和班级。

此表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借书者信息表

图书基本信息表中有:

书号、学号、借书日期和允许借书时间。

此表结构如图1-4所示。

 

图1-4出借信息表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1局部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概念结构的设计方法有两种:

    

(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需求由一个统一机构或人员设计一个综合的全局模式。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小型或不复杂的系统设计,由于该方法很难描述复杂的语义关联,而不适于大型的或复杂的系统设计。

(2)视图集成设计法:

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首先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模式设计,建立各个局部视图,然后将这些局部视图进行集成,最终形成整个系统的全局模式。

2.2全局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概念设计是使用E-R模型和视图集成设计法进行设计的。

它的设计过程是:

首先设计局部应用,再进行局部视图(局部E-R图)设计,然后进行视图集成得到概念模型(全局E-R图)。

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方法:

(1)自顶向下。

这种方法是从总体概念结构开始逐层细化。

如教师这个视图可以从一般教师开始,分解成高级教师、普通教师等。

进一步再由高级教师细化为青年高级教师与中年高级教师等。

(2)自底向上。

这种方法是从具体的对象逐层抽象,最后形成总体概念结构。

(3)由内向外。

这种方法是从核心的对象着手,然后向四周逐步扩充,直到最终形成总体概念结构。

如教师视图可从教师开始扩展至教师所担任的课程,上课的教室与学生等。

视图集成的实质是将所有的局部视图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概念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各个E-R图设计中的冲突。

 常见的冲突有以下几类:

(1)命名冲突。

命名冲突有同名异义和同义异名两种。

如教师属性何时参加工作与参加工作时间属于同义异名。

(2)概念冲突。

同一概念在一处为实体而在另一处为属性或联系。

(3)域冲突。

相同属性在不同视图中有不同的域。

(4)约束冲突。

不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约束。

视图经过合并形成初步E-R图,再进行修改和重构,才能生成最后基本E-R图,作为进一步设计数据库的依据。

例如2-1:

某大学实现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课。

每名学生可同时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多位教师主讲;每位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

其完整的E-R图如图2-1所示。

(1)学生与课程联系类型是多对多联系。

(2)课程与教师的联系类型是多对多联系。

(3)学生与教师的联系类型是一对多联系。

图2-1按照学分制选课的E-R图

例如2-2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心需要如下信息:

科室:

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

病房号、床位号、所属科室名

医生:

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

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主管医生、病房号

其中,一个科室有多少个病房、多少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管医生只有一个。

其完整的E-R图如图2-2所示。

图2-2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心E-R图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出借信息表E-R图向关系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出借信息表E-R图

管理员表E-R图向关系模型如图3-2所示。

 

 

图3-2管理员表E-R图

借书者信息表E-R图向关系模型如图3-3所示。

 

图3-3借书信息表E-R图

图书基本信息表E-R图向关系模型如图3-4所示。

 

 

 

图3-4图书基本信息表E-R图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4.1数据库建库

打开数据库SQLServer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命名为“图书管理系统”如图4-1所示。

其SQL语句为:

CREATEDATABASE[图书管理系统]ONPRIMARY。

图4-1创建数据库

4.2数据表的建立

创建出借信息表如图4-2所示,其SQL语句为:

CREATETABLE[dbo].[出借信息表](

[书号][char](10)NOTNULL,

[学号][char](10)NOTNULL,

[借书日期][char](10)NOTNULL,

[允许借书时间][int]NOTNULL,

管理员信息表如图4-3所示,其SQL语句为:

CREATETABLE[dbo].[管理员](

[工作号][char](10)NOTNULL,

[管理员姓名][char](10)NOTNULL,

[性别][char](10)NOTNULL,

[工资][int]NOTNULL,

借书者信息表如图4-4所示,其SQL语句为:

CREATETABLE[dbo].[借书者信息表](

[学号][char](10)NOTNULL,

[姓名][char](10)NOTNULL,

[性别][char](10)NOTNULL,

[学院][char](20)NOTNULL,

[班级][char](10)NOTNULL

图书基本信息表如图4-5所示,其SQL语句为:

CREATETABLE[dbo].[图书基本信息](

[书号][char](10)NOTNULL,

[书名][char](10)NOTNULL,

[作者][char](10)NOTNULL,

[出版社][char](20)NOTNULL,

[原价][int]NOTNULL,

图4-2出借信息表

图4-3管理员信息表

图4-4借书表信息表

图4-5图书基本信息表

5数据库操作

5.1添加操作

在出借信息表插入一条数据如图5-1所示。

图5-1插入一条数据

5.2修改操作

在出借信息表修改一条数据如图5-2所示。

图5-2修改一条数据

5.3查询操作

在出借信息表查询一条数据“借书日期”为2013年1月4日的记录。

如图5-3所示。

图5-3查询一条数据

5.4删除操作

在出借信息表删除一条数据“书号”为“11”的数据。

如图5-4所示。

图5-4所示删除一条数据

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有接触过,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前边所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

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很实用的东西。

从各种文档的阅读到开始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亲身体验了一回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很多东西书上写的很清楚,貌似看着也很简单,思路非常清晰。

但真正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难度。

经常做到后面突然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有问题,然后又回去翻工,在各种反复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们学习并应用了SQL语言,对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删除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导入表和删除表、更改表学会了对于表的一些操作,为了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的,它涉及到的各种实体、属性、数据流程、数据处理等等。

很多时候感觉后面的设计根本无法继续,感觉像是被前面做的各种图限制了。

在做关系模型转换的时候碰到有些实体即可以认为是实体又可以作为属性,为了避免冗余,尽量按照属性处理了。

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相信自己,不能畏惧,不能怕遇到困难,什么都需要去尝试,有些你开始认为很难的事在你尝试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她并没有你以前觉得的那样,自己也是可以的。

如果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没有信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当其他人都在迷茫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坚信目标,大学毕业出去即面临找工作,从学习这个专业,到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这次实践可以给我们敲一个警钟,我们面临毕业,面临择业,需要这些实践经验,在困难面前要勇于尝试,这是这次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感想。

参考文献

[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钱雪忠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8.第二版

[2]《SQLserver2000数据仓库与AnalysisServices》.BainT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数据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王珊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