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2346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主题活动米.docx

大班主题活动米

大班主题活动:

常州市翠竹幼儿园顾晔朱俊

一、主题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我们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即使知道的也只是说“饭是用米烧的”,那么“米”是那里来的呢?

孩子们又不知道了,大多数孩子从家长的口中只是了解到:

米是用稻子打出来的,而稻子又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可孩子们连稻子都没有见过有怎么能进一步了解呢?

正是因为“米”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

因此我们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生成了这个《米》的主题,同时也为了让幼儿知道:

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主题总目标

1、利用地方资源,初步知道米的种植、生产过程、以及种类,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成品,了解米营养价值

2、在收集、品尝各种米及其相关制品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日新月异。

3、在欣赏图片、古诗等活动中,感受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能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三、主题网络

四、资源利用

1、社区资源利用:

带领孩子参观超市中的卖米专柜

2、信息资源:

引导幼儿收集关于主题的图片资料、录象资料和网上信息等

3、家长资源:

协助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米,欣赏乡下看看收割的景象。

帮助孩子填写一些活动调查表、制作一些操作材料

4、物质资源:

大家一起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米、各种材料制成的“起米”工具等、一些农具的模型或图片

五、关键活动

活动1:

各种各样的米(科学)

活动2:

小小品尝会(综合)

活动3:

米家族(数学)

活动4:

鼓上的小米粒(音乐)

活动5:

“米”画(美术)

活动6:

古诗欣赏《悯农》(语言)

活动7:

起米(科学)

六、主题环境创设

类别

创设情况

相关材料

1、创设一个由“种子”到“饭”网络图的墙饰,张贴幼儿对米的了解的调查表

2、各种米的图片照片等,农民伯伯劳作图

3、将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布置在教室区角。

1、布置墙饰的材料。

2、各种米的相关图片。

3、幼儿作品和调查表。

展示区

各种各样的米和一些农用工具,将幼儿与家长一起用各类材料制作的“起米”工具和自制的播种收割根据,布置一个农场,随时供幼儿观察和学习。

工具模型或图纸

科学区

比较各种不同的米,了解米的种类和名称,并能说出米的种类和名称

1、记录纸、水彩笔

建构区

运用各种材料制作起米工具

碗、木杵、筷子等

表演区

1、表演故事“收获”。

2、音乐表演“农村曲”。

1、头饰:

农民伯伯、种子、秧苗、稻、稻子、米、饭

2、录音机、磁带。

益智区

1、能够比较不同米的长度、形状等,并做适当的记录。

2、游戏:

“谁抓得做”

1、各种米。

2、有直线的纸等。

3、白纸、笔、大体积玩具等。

美工区

1、绘画活动:

美丽的田野、米画等

2、泥工:

米制品。

1、白纸、水彩笔、蜡笔

2、泥工

3、剪刀、胶水

七、主题的组织与实施

活动1、各种各样的米(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米的种植生产过程,对米产生探究的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米,感受科技日新月异下的米的多样性。

3、懂得农民种粮食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米的生长过程图片

2、布置好的米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对米的了解

师:

小朋友,你们看:

这是什么?

(出示米)

你们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吗?

(幼儿自由讨论、猜想)

(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米的种植生产过程

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米到底从哪里来的。

(幼儿观看录象)

师:

通过刚才的录象,你们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小图标)

稻子——秧苗——成熟的稻穗——收割——脱粒——去壳(起米)

师小结:

从稻子到我们手中的米,这中间要经过很多复杂的工序,是由农民伯伯半年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因此小朋友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想到农民伯伯的劳动,我们要爱惜粮食,决不能浪费!

(三)、参观“米店”,初步了解米的多样性

师:

小朋友除了了今天看到的白米,你还见过或者吃过那些米呢?

(幼儿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出示幼儿讲出的米的图片如:

黑米、小米、糯米等

师小结:

除了小朋友说的这些米我们生活中还有青米、泰国香米、糙米等,现在商店里

卖的一些米还有一些保健功能,因为科学家在种植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营养成分。

(四)、游戏:

逛米店

幼儿角色游戏:

请个别幼儿担任米店营业员,其他幼儿买米,买米的幼儿要把自己买的

米的名字和特征讲述清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们主题活动开始,通过这个活动,引起了幼儿的注意。

“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米的种植生产过程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对米的整个种植生产过程有个初步了解。

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了一些跟平常吃的不一样的米,先从在幼儿园吃的黑米粥、小米粥到后来教师提供的青米、香米等,幼儿了解到米的多样性同时又有继续想参与以后的活动兴趣。

活动2:

小小品尝会(综合)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大米的来历及用处。

2、能在集体中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并乐意与同伴分享。

3、使幼儿懂得爱惜粮食,从而激发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盘子、抹布(人手一份)

2、《大米产生》的图片

3、已完成有关米及米制品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米及米制品

1、(米饭引出 )这是什么?

用什么做的?

米从哪里来?

(看图片《大米产生》) 

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

2、与同伴交流分享记录表

师小结:

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做甜酒酿。

米除了直接做这

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处的食品。

3、(看教师示范)米磨成米粉,做出了什么?

对了。

除了糕外,你们还吃到过什么用米

粉做的食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用米做成的食品好吗?

二、幼儿品尝米做的食品

1、展示各种米制品

2、幼儿品尝,并相互交流食品的味道

三、引导幼儿在集体中交流、讲述自己所吃食品的味道

四、教师小结

1、米可以做很多食品如:

粽子、年糕、汤圆等,并口味都不同

2、幼儿知道要爱惜粮食,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

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

活动三、米粒家族(数学)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幼儿能学习制作统计图。

2、提高幼儿观察和纪录能力,尝试和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黄米、小黄米、青小米、泰国香米、黑米每组各一份。

2、大黄米、小黄米、青小米、泰国香米、黑米图若干,纸、笔每人一份。

3、统计示范图。

活动过程:

一、共同探索制作统计表

1、观察教师提供的米,引起幼儿统计兴趣

2、学习按照形状制作统计图,初步了解统计图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纪录圆形米粒和长型米粒的种类

师:

大家看看,桌子上的米粒有几种形状?

圆形的有几种?

长型的有几种?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的大统计表上做纪录,幼儿校对。

4、师:

小朋友再观察一下,圆形米粒中有几种颜色?

长型的有几中颜色?

幼儿回答,教师纪录

二、尝试合作制作统计图

1、贴米粒,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米粒图片贴在胸前。

2、幼儿尝试制作统计表,根据形状、颜色不同进行统计、纪录

3、教师巡视,个别知道幼儿点数

三、活动评价

1、把各组代表讲述自己的统计结果,并将统计表张贴在黑板上供大家交流欣赏

2、对活动中能大胆说出自己想法,和同伴合作愉快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教学反思:

班上进行米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米。

一时间,

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米。

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组织进行米的分类、统计活动。

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米都很好把它分清楚,并学习了统计纪录,体验到统计活动愉快。

教师在主题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

活动4:

鼓上的小米粒(音乐)

活动目标:

1、通过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2、感知音乐中强弱、快慢的变化并用肢体表现。

活动准备:

小米粒、音乐磁带、小鼓。

活动过程:

一、跟着鼓唱歌。

1、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2、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

请幼儿跟着鼓槌唱歌。

教师有节奏地敲鼓,幼儿用象声词“咚”唱出鼓的节奏

二、鼓的声音哪里来。

1、鼓的声音是振动发出来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出示米粒,介绍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动就会跳舞。

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轻,米粒跳得低

三、跳舞的小米粒。

1、教师边唱歌曲边敲鼓。

问:

鼓上的小米粒是怎么跳舞的?

小鼓敲得响,米粒怎样?

小鼓敲得轻呢?

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

3、幼儿试着跟唱歌曲

四、游戏:

我是鼓,你是米粒。

地板代表鼓,全体幼儿蹲在“鼓”上,个别幼儿扮演敲鼓的人,部分幼儿扮演米粒,边游戏边唱。

敲鼓的人用脚跺地板,或快或慢,或重或轻,扮演米粒的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直观地感知振动与发生的关系,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他们在活动中游戏、表演、创编,展现出了自信心。

这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机会,“小米粒”在舞蹈时既有节奏,而且表演很丰富、很多样化,孩子们用自己的想法展现出不同的小米粒舞蹈情景。

活动5:

米画(美术)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米的特性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米画的作画步骤。

2、幼儿能大胆发挥想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景。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米

2、大盘子、米,范画图片若干

3、幼儿有在沙子上画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兴趣。

提问:

在平时,我们用米来烧饭,今天老师带小朋友用米做些有趣的事情好吗?

(二)老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

提问:

你们看看让幼儿看看画上有什么,一起寻找这张画的“特别”之处,说说它与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三)老师操作演示。

重点演示作米画的步骤:

将米倒在盘子里铺平,并用手指在米中自由作画。

(四)幼儿创作。

1、引导幼儿发挥想像

2、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五)引导讲评。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说说制作时的体会,共享成功乐趣的环境。

活动反思:

米和沙有着相似处但是在做画时也有着区别,湿沙子的凝固性较强,而米却没有,因此在做米画时需要很大的面积,这样一来幼儿也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间。

同时创作米画是幼儿手指的直接接触能够锻炼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也有别于用笔做画,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如果有什么不足就是时时提醒幼儿不要把米撒到外面。

活动6:

古诗《悯农》(语言)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2、儿歌:

《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

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图片上有谁?

在做什么?

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

唉,

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

“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

阳当头照。

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

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

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

  查看全文。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

例如:

爸爸工作很辛苦。

(出示图片)妈妈干家

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

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

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

(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有话说的环境,幼儿在与环境、老师、同伴的互动中自主的、自在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此活动时我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抓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较好的发挥作品的功能。

活动7:

起米(科学)

活动目标:

    1、了解米的生产过程,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材料,采用不同方法起米。

    2、增强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一些收割程序和工具

2.物质准备:

谷子若干,幼儿前期准备工具若干,教师准备工具若干:

如磨子,碾

子,剪刀,筷子,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米的种植、生产过程,引起幼儿兴趣

师:

还记得我们的米从稻子到米要经过哪些过程吗?

幼儿边讲述,教师边出示图片

师:

从稻子到白米有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把稻子的壳去掉,在图片中我们看到现在

的人是直接把稻子放进机器出来就是白米了,可是以前的人没有这么发达的机器又是怎

么把稻子的壳去掉的呢?

幼儿猜想应讨论,师幼一起观察PPT

师小结:

在以前稻子变米的过程叫“起米”,人们都是用的很古老的工具,你们想不

想也来试着“起米”呢?

二、幼儿尝试“起米”,探索最有效的“起米”方式

1、选择工具,自由分组

拿相同工具的幼儿为一组

2、分工合作,进行“起米”

教师分派给每组同量的米,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起米”最多

3、纪录各组“起米”情况,互换工具再次尝试

工具起米的效果,幼儿检验工具,再次进行起米

三、各组展示成果

请各组幼儿代表讲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并展示成果。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教育要贴近幼儿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怎样拓展,提升幼儿经验。

于是,我鼓励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讨论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用什么材料起米,而且不会把米弄坏,这一活动孩子们马上很感兴趣,和家长讨论后带来了各种工具,有石头,瓶子,锤子,等等。

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了下来。

同时尝试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起米”(即剥开谷壳)。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合作记录,操作。

最后我们还通过网络资料展示精米厂生产米的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八、主题活动总结

“生活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我们的“米”主题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米的种植生产过程资料、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米,孩子们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的过程中学习了关于米的知识。

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探索,在充足的想像空间和时间里孩子们自主的找朋友、合作,孩子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知识发展了能力。

同时在这个主题中的音乐活动里,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探究性游戏中,幼儿与同伴的合作游戏,幼儿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我也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真正的体现出了教学相长。

在进一步认识米的过程中,我们也让孩子萌发了尊重人们劳动成果思想,培养了孩子爱惜粮食的习惯。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由于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我们虽然没有能去农村走一走看一看,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我们利用网络媒体来弥补了我们的缺憾。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孩子在城市中也感受到乡村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