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概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2279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阳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宜阳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宜阳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宜阳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宜阳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阳概况.docx

《宜阳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阳概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阳概况.docx

宜阳概况

行政区划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辖县,人口70万。

目前,宜阳下辖城关镇、丰李镇、白杨镇、寻村镇、柳泉镇、韩城镇等6镇和城关乡、樊村乡、赵保乡、董王庄乡、上观乡、莲庄乡、张午乡、穆册乡、盐镇乡、高村乡、三乡乡等11乡和1个工矿区办事处,369个行政村,有汉、蒙古、回、满、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傣、土、侗、白、土家等1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8%。

1、城关镇:

位于宜阳县城中心,镇域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百强乡镇、卫生乡镇,洛阳市文明乡镇。

全镇辖解放路、红旗路、西街、沈屯、水磨头、白庙6个居委会43个居民组,辖区户籍人口6万余人。

 

    2、城关乡:

位于宜阳县城郊,全乡辖15个行政村、135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8万人。

矿藏资源丰富,年产原煤100万吨、石英砂100万吨,形成了“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

辖区内有被誉为白马寺“姊妹寺”的中州古刹灵山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寺。

 

    3、寻村镇:

位于宜阳县东北部,总面积127平方公里,东接洛阳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

辖31个行政村、303个村民组、45个基层党支部,总人口62042人。

宜阳县新城区、工业园区、香鹿山生态园全部在该镇境内。

 

    4、丰李镇:

位于宜阳县最东部,紧邻洛阳市洛南新区,环城高速、郑西铁路穿境而过,东距洛阳市政府13公里,是洛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内重要的卫星城镇、工业重镇。

总面积54.3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4.6万人。

该镇素有“宜阳粮仓”之美誉,是洛阳市的“菜篮子”,是洛阳市著名的“建筑之乡”,有省二级建筑企业两家,建筑工程队100多个,常年从业人员近万人。

 

    5、柳泉镇:

位于县城西15公里,总面积99.1平方公里,全镇辖29个行政村、306个村民组、5.6万人,为宜阳县工业重镇之一,形成了以电力、化工、建材为龙头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荣获全省卫生先进单位、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等诸多荣誉。

 

    6、三乡乡:

位于宜阳县最西部,距县城45公里处,属半山半川区农业乡。

东接韩城镇,西与洛宁县城郊乡接壤,北与高村乡相连,南与张午乡隔河相望。

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2万人。

三乡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故里,是我县优质沙兰杨生产基地,该乡的九都大蒜、昌谷大枣闻名省内外。

 

    7、白杨镇:

位于宜阳县东南部,东与伊川县接壤,南与嵩县交界。

解放初期曾为宜南县人民政府驻地。

镇域面积79.2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

白杨镇商贸繁荣,为宜阳县南部地区第一大镇,商贸云集。

化工生产、煤炭开采为其支柱产业。

 

    8、高村乡:

位于宜阳县西北,北与三门峡市渑池县交界,西与洛宁县毗邻,东接盐镇乡,南连韩城镇、柳泉镇,属浅山丘陵地貌。

全乡辖39个行政村、4.8万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烟叶产业是该乡的支柱产业,有“中原植烟第一乡”之称。

该乡裕华公司生产的黑杂粮享誉省内外,黑色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

 

    9、盐镇乡:

位于宜阳县西北部,为宜阳、新安、渑池、义马三县一市结合部,乡政府驻地距宜阳县城33公里。

全乡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耕地9283公顷,全乡辖36个行政村,225个自然村、417个村民组,总人口7.1万。

烟叶为该乡支柱产业,是豫西地区小杂粮集散地。

    10、樊村乡:

位于宜阳县东南丘陵山区,东临伊川县境,南邻白杨镇,西临赵保乡,北接城关乡,处两县四乡结合部,距县城10公里,土地面积58.9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142个村民组、2.92万人。

因明代樊姓从黄河北迁此定居而得名。

该乡煤炭资源丰富,有中型煤矿3家,年开采量在45万吨。

 

    11、莲庄乡:

位于宜阳县西部、洛河南岸,东接城关乡,西邻张午乡,南连上观乡,北隔洛河与韩城镇、柳泉镇相望,辖区面积81.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164个村民组、3.4万人。

乡政府所在地莲庄村因村南有莲花山而得名,曾是明朝兵部尚书王邦瑞的故里。

河南省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位于该乡境内。

该乡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大、销路好。

    12、韩城镇:

位于宜阳城西25公里处、洛河北岸。

南与莲庄、张午隔河相望,北靠高村乡,东接柳泉,西邻三乡。

因战国时期韩国两次迁都于此而得名。

全镇辖25个行政村、207个村民组、4.4万人,其中回民660余人,总面积85平方公里。

自古就是豫西地区的商贸重镇,曾是全国206个重点农贸市场之一。

韩城牛肉、烧鸡、羊肉汤享誉周边县市。

    13、张午乡:

位于宜阳县城西40公里处,东邻莲庄乡,西与洛宁县涧口乡接壤,南依熊耳山,北临洛河与三乡相望。

土地面积115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187个村民组、3.8万人。

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仰韶文化遗址和龙潭寺、七峪庙、七峪瀑等著名景观。

该乡铁资源贮量丰富,有选矿企业6家;水利资源丰富,有水力发电站5座。

 

    14、赵保乡:

位于宜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浅山丘陵区,东接白杨镇,西连上观乡,南与董王庄乡毗邻,西与莲庄乡接壤,东北与城关乡相交。

全乡辖23个行政村、221个村民组、3.1万人,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

赵保乡历史悠久,豫西老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老区“红赵保”名扬省内外。

 

    15、穆册乡:

位于宜阳县城西南的深山区,距县城60余公里,全乡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35个村民组、137个自然村、4416口人,为洛阳市烟叶生产专业乡。

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该乡境内,花果山山野菜属纯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享誉省内外。

 

    16、董王庄乡:

位于宜阳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接白杨镇,西连上观乡,北邻赵保乡,南接嵩县,有宜阳县“南大门”之称;全乡总面积74.5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216个村民组、3.1万人。

该乡烟叶种植、畜牧养殖为优势产业。

 

    17、上观乡:

位于宜阳县西南37公里处的深山区,南接嵩县、西邻穆册乡、北与莲庄乡和张午乡交界,东和赵保乡相望。

全乡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58个村民组、243个自然村,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6679人。

该乡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业,烟叶和花生产量人均居全县首位。

宜阳概况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西长67.8公里,南北宽47.5公里,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辖6镇11乡1个办事处,369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

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

宜阳县是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县、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2006-2007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

 

    宜阳历史源远流长。

战国时期即建县制,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乃西周召伯听政之处,战国时期韩国之都,唐朝大诗人李贺故里。

境内文物古迹及山水名胜众多,国家级森林公园花果山是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中州名刹灵山寺是洛阳白马寺的姊妹寺。

 

    宜阳交通区位优越。

紧邻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洛阳新区,距离洛阳市区25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50公里,距洛阳机场45公里,省道八官线、安虎线横穿东西,省道南车线、县道宜新路和宜白路贯穿南北,洛阳市西南环绕城高速和正在建设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穿境而过,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县城,境内已形成“两纵两横加一环”的公路网络,全县公路里程2232.2公里,居全市第2位。

 

    宜阳矿产资源丰富。

现已探明的有煤、石灰岩、铝土矿、硅石、白云岩、铁矿、重晶石、金等矿产41种。

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3亿吨、石灰岩探明储量6.5亿吨、花岗岩探明储量2079.3万立方米、白云岩探明储量3088万吨、硅石探明储量1755万吨。

 

   近年来,宜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工业兴县、产业富民”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相继引进了投资9.6亿元的龙羽5×5.75万千瓦火电项目、投资12.8亿元的黄河同力日产1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8亿元的中信重机铸铁件、投资6.5亿元的乾纳冶金年产6.5万吨铝板带、投资20亿元的昇扬硅业年产20万吨金属硅等一大批工业骨干项目,初步形成了以龙羽宜电、义络煤业为龙头的能源产业,以黄河同力、龙翔建材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以骏马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以恒基铝业、乾纳冶金为龙头的冶金产业,以中信重机为龙头的机械加工和制造产业,以前进公司为龙头的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产业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

举全县之力建设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1.9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三纵五横”的路网框架已经形成,投资1.6亿元的220KV变电站、投资6500万元的集中供气、投资5600万元的集中供热工程正在实施;投资5853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2986万元的供水工程即将动工,园区功能日益完善。

入驻规模以上企业52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跻身“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耕地面积98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3.5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35万吨以上,是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种植,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烟草、畜牧养殖、花生及油料、黑色作物、蔬菜花卉、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已发展烟叶10万亩,小麦58万亩,玉米37万亩,大豆10万亩,花生10万亩,无公害蔬菜2万亩,中药材3万亩,香花辣椒4万亩,粮经比例达到7:

3,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种植业新格局。

 

    县城面貌日新月异。

按照巩固完善老城区、强力开发新城区的思路,突出抓好县城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积极实施县城综合整治,形成了“三纵五横”的城市路网框架,投资2620万元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投资4609万元建成八官线洛河大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用。

大力实施香鹿山生态带建设,绿化面积达到2.3万亩,形成了东西长达15公里的绿色长廊,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

倾力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洛河5.4公里县城段阳光水岸景观带开发。

搞好锦屏山沿线6公里规划开发,环城南路已经贯通,锦屏山生态保护治理工程正在实施。

目前,县城中心规划区面积27.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16平方公里,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北依香鹿山,南有锦屏山,滨河游园镶嵌在县城中间,公共设施齐全,山水园林相间,具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洛阳市“卫星城”已具雏形。

 

    2008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5.9亿元,工业总产值108.5亿元,工业增加值3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28元。

 

    今后五年,宜阳县将大力实施工业兴县、产业富县、科教强县、旅游名县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四大进程,着力培育、壮大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和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实现GDP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较2008年翻一番目标,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努力把宜阳县城建设成为全面发展、充满活力的洛阳市卫星城。

农林生产

宜阳农业基础较好,土地面积宽广,生产条件优越。

现有农业人口60万人,全县耕地面积98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60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35万吨以上,是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豫西地区畜牧大县、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

 

    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种植,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烟草、畜牧养殖、花生及油料、黑色作物、蔬菜花卉、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已发展烟叶10万亩,小麦58万亩,玉米37万亩,大豆10万亩,花生10万亩,无公害蔬菜2万亩,中药材3万亩,香花辣椒4万亩,粮经比例达到7:

3,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种植业新格局。

    

    宜阳县是传统的畜牧大县,畜牧业发展迅速,拥有豫西地区最大的韩城肉牛交易市场。

目前已建成养殖小区15个,全县注册50万元以上养殖企业53家,养殖专业户1200户,以投资1.2亿元的河南民正牧业15万头种猪生产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大壮牧业万头猪场项目为龙头的50万元以上畜牧企业16个。

 

宜阳县林业生产蓬勃发展,现有林业用地77.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7万亩,宜林地17.2万亩,全县林木蓄积量13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5.5%,为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县,2008年荣获“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称号。

主要林木品种有杨树、桐树、柏树、槐树、柳树、椿树、榆树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枣、柿子、李子、核桃、山楂等。

现有国有林场一个。

大力实施香鹿山生态带建设,绿化面积达到2.3万亩,形成了东西长达15公里的绿色长廊,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

工业经济

近年来,宜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工业兴县、产业富民”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先后建设了投资9.6亿元的龙羽5×5.75万千瓦火电项目、投资12.8亿元的黄河同力日产1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8亿元的中信重机铸铁件、投资6.5亿元的乾纳冶金年产6.5万吨铝板带、投资20亿元的昇扬硅业年产20万吨金属硅等一大批工业骨干项目,初步形成了能源、建材、化工、冶金、机械加工和制造、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

我县举全县之力建设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达11.9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三纵五横”的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变电站、集中供气、集中供热工程正在实施;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即将动工,园区功能日益完善。

入驻规模以上企业52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跻身“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

 

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9家。

2008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5.9亿元,工业总产值108.5亿元,工业增加值3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1亿元。

历史文化

宜阳历史源远流长。

战国时期即建县制,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乃西周召伯听政之处,战国时期韩国之都,唐朝大诗人李贺故里。

境内文物古迹及山水名胜众多,国家级森林公园花果山是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中州名刹灵山寺是洛阳白马寺的姊妹寺。

    宜阳人才辈出。

仅县志所载旧时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就有1000余人,客籍有显著政绩人物160多人。

如有“诗鬼”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明朝兵部尚书王邦瑞,当代著名军旅作家陆柱国,有“天下第一竹笔”之称的书法家沈安良,著名画家乔玉川等。

武则天、李隆基、刘禹锡、唐伯虎等都曾寄情宜阳山水,留下诸多诗作。

1985年9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省长何竹康等领导同志陪同下,莅宜视察,亲笔为宜阳题词: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1997年8月19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同志到我县视察旱情。

2001年12月13日,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同志到我县樊村乡安古村调研。

自然地理

宜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跨东经111°45′~112°26′,北纬34°16′~34°42′,东连洛阳,西接洛宁,南与嵩县、伊川交界,北与新安、渑池为邻。

宜阳县东西长67.8公里,南北宽47.5公里,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洛阳市总面积的11%。

全县平均海拔360米,县城海拔195米。

                    

    宜阳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

地理区划大致可分为洛河川区、宜北丘陵区、宜南丘陵区、白杨和赵保盆地、宜西南山区五大区域。

宜北属秦岭余脉,宜南属熊耳山系,境内有花果山、灵山、锦屏山等22座知名山峰。

花果山主峰海拔1831.8米,为全县最高峰。

 

    宜阳水系属黄河流域,全县大小河流及山涧溪水360多条。

境内主要河流有洛河及其九大支流,洛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干流长68公里,常流量为5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5400立方米/秒。

有各类渠道112条,其中灌溉万亩以上的干渠7条,主要有利济渠、宜洛渠、新丰渠等。

全县水资源4.49亿立方米,主要水产品有鲤鱼、鲶鱼、鲢鱼、鲫鱼、鳝鱼、草鱼等。

全县大小水库19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2910.3万立方米。

最大的水库为寺河水库,库容为1050万立方,是全县唯一一座中型水库。

 

    宜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年均气温14.8℃,地温平均12.8℃,年降水量500毫米~800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全年日照在1847.1~2313.6小时,日照率为47%,冬季因受蒙古高压控制,多偏北风。

夏季多偏东风,平均风速为25米/秒。

全年无霜期平均228天,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分潮土、褐土、棕壤土和水稻土4个土类,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豆类、棉花、烟叶、芝麻、红薯、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和蔬菜。

药用植物种类达2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10余种。

血参、柴胡、丹皮、防风、茱苓等药材产量较大。

家畜家禽以猪、牛、羊、鸡居多;野生走兽以羚羊、豹、狼鹿、獾、狐狸、野猪为珍奇;飞禽以雉鸡、黄鹂、布谷、喜鹊、八哥为稀有。

此外,还有水生动物鱼、虾、蟹及两栖类和少量爬行类动物等。

物产资源

 宜阳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石灰岩、铝土矿、硅石、白云岩、铁矿、重晶石、金等矿产41种。

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3亿吨、石灰岩探明储量6.5亿吨、花岗岩探明储量2079.3万立方米、白云岩探明储量3088万吨、硅石探明储量1755万吨。

 

    煤:

探明储量1.3亿吨,主要分布在城关镇西街村,城关乡马庄、焦家凹、庙沟、黄沟、乔岩村,樊村乡的马道、刘沟、沙坡村和白杨镇西马村。

现有以义络煤业为代表的煤炭开采企业14家,煤炭年产量300万吨。

 

    石灰岩:

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城关乡灵山、八里堂、庙沟、黄沟、周村、庙村,白杨镇上石板沟,樊村乡金家疙瘩、鹿角岭、马道、老庄,城关镇锦屏山,丰李镇石门。

石灰岩探明储量6.5亿吨,估计远景储量在28.4亿吨,年开采量100万吨左右,现有黄河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洛阳第二水泥厂、高桥水泥有限公司、宜铁水泥厂等生产企业。

 

    石英砂:

即硅石,为宜阳优势资源,其中石英砂岩储量1755万吨,脉石英储量为1063万吨。

硅石主要分布在张午乡的花庄村,上观乡下观村,樊村乡的宋坡、虎庙、香椿沟村,城关乡的张李沟、八里堂、周村,白杨镇的半坡山、漫流村,赵保乡的张山村等区域。

目前拥有昇扬硅业年产20万吨金属硅等工业企业。

 

    铝矾土:

地质储量780.5万吨,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城关乡的李沟、焦家凹、黄沟,城关镇的锦屏山,樊村乡的马道,赵保的长岭,估计远景储量2000万吨。

目前拥有恒基铝业等工业企业。

 

    白云岩:

探明储量3088万吨,具有一定的远景规模。

 

    花岗岩:

探明储量2079.3万立方米,有豆沙绿、万年青等十余种品种。

 

    铁矿:

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多为中品位。

现已有数家铁选矿企业进行开发,估算远景储量3013.42万吨。

 

    重晶石:

区内矿点小型分散,保有储量为76.75万吨,品位、规模均具工业开采要求。

 

    蛭石:

初步估算地质储量为867.5万吨,有小型开采。

 

 

  

花果山绿色保健食品

花果山绿色保健食品

 

  香菇柿醋:

以花果山特产柿子和香菇为原料,精酿而成,系绿色调味品,色泽棕红透亮,口感绵软醇厚,酸中夹带香甜,回味悠长。

 

    香菇酱油:

以花果山特产黄豆、香菇为原料,固态发酵面成,色泽黑中透红,酱味浓郁,营养丰富。

 

    以上两种食品,长期食用有软化血管、降压、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美容黑发、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

 

    山野菜系列:

花果山保鲜山野菜系列,主要品种有珍珠花、野人苋、木兰芽、灰灰菜等,采用植物生化保鲜和真空包装技术精制而成。

产品无公害,不含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色素,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用方便,清鲜味美,是改善食欲结构和宴宾馈赠之佳品。

花果山山珍系列

    花果山山珍系列有黑木耳、香菇、猴头、银耳、蜂蜜、核桃、毛栗、鹿茸菌等10余种花果山土特产品组成系列,天然纯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花山玉米糁

    花山玉米糁属本科玉米属,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花山地区,气候冷凉,雨水充沛,空气新鲜,生长期180余天,所产玉米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用其石碾、石磨加工而成绿色食品,糁质硬,外观黄亮,做饭、汤,口感光滑,味醇香,久食不厌。

后庄卤肉

    后庄卤肉发祥于宜阳县城关乡后庄村,驰名于宜阳和洛阳各地,它选料考究,制作工艺独特,配料亦有别于其它卤肉。

主要风味特色:

色泽金黄透红,肉味醇厚浓香,肉质鲜嫩可口,食后回味悠长。

特别是卤猪肘,肉质香厚,肥而不腻,是家庭食用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韩城羊肉汤

    韩城羊肉汤,讲究的是鲜、肥、清、辣四个字。

它不是单纯的一道汤,而是一种小吃形式,一种饮食风俗。

一锅上好的鲜汤,可烩肉,可泡馍、可加菜、适应性颇大。

在郑州、洛阳、三门峡和豫西的大部分县市,“韩城羊肉汤”的招牌随处可见。

灵山花米团

    灵山花米团属手工艺制品。

普通大米机制化,搅拌玉米糖稀和少量蜂蜜,搅拌均匀,用木制碗状模型“峦”成圆球型,晾干密封即成,全村专业加工户有20余家,已成为灵山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灵山寺的主要贡品,其特点是:

色泽洁白,食味甜香,品种多样,规模较大。

九都大蒜

    “九都大蒜”主要产于宜阳三乡、韩城两地。

其特点是:

瓣大、皮白、味浓、产量高,易贮藏,抗病虫能力强,全县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年产量5000多吨。

不仅在豫西驰名,而且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澳门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韩城牛肉

    韩城牛肉位于韩城镇窑湾村,是我县回族聚集地,具有传统屠宰肉牛加工其制品的经验。

目前已成豫西地区最大肉牛和牛肉的集散地。

韩城牛肉以质地细嫩,瘦肉率高,肉质细腻而闻名。

价格低,品种齐全,远销郑州、武汉、太原、上海等大中城市。

宜阳县名的传说

历史上,凡是称“阳”的地名,都坐落在当地的山之南麓或河之北岸;凡是称“阴”的地名,都坐落在当地的山之北麓或河之南岸。

而宜阳县城,为什么坐落在锦屏山北麓洛河南岸这个应称“阴”的地方呢?

 

相传很早以前没有宜阳县。

某年初春,一个在洛阳坐天下的皇帝,由河南府尹陪同,带着信臣宠妃,乘龙舟沿洛河逆水西游。

行至灵山,见这里河水清澈见底,山间松柏苍茏,林中猿啼鹿鸣,寺内香烟缭绕,就对河南府尹说:

“此乃神仙福地。

朕欲在此单设一县,专供皇亲来此游猎。

你可在距灵山三五里选依山傍水之处建造县城,完工后朕将亲自斟酌县名,并有重赏。

 

    府尹认为这是个升官发财的良机,即派人勘察设计。

因他把皇帝说的“三五里”错记为“三个五里”,于是就在灵山以东十五里的锦屏山北、洛河以南这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大兴土木。

县城建好,府尹上殿面君,一来请皇帝定县名,二来邀功请赏。

他先呈上绘制的方位图,又呈上三尺素绢。

皇上看罢方位图,认为这个地方属“阴”,县城适宜建在称“阳”的地方,因而便信手掂起朱笔,在那三尺素绢上写了“宜阳”二字。

这本是对府尹的一种训示,怎奈府尹不懂这些,反认为这二字是皇上钦定的县名,急忙磕头谢恩。

那时有“君无戏言”的规矩。

从此,就把这里称为宜阳县。

甘棠召伯听政的传说

 

    在宜阳县城以北的甘棠村,有一通高大的石碑,上刻“召伯听政处”五个大字。

甘棠村村名就来源于召伯听政的传说。

 

    召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