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215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哲学第六课课堂练习题及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第六课练习

一.选择题

1.(2020年海南高考)2020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第秋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

“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0广东高考)“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伪,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表明

A.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3.(2020宁夏高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

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

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4.(2020海南高考)“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A.阶级性B.反思性C.实践性D.科学性

6.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

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泰戈尔说: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

”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8.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

9.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0.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知是行之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1.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

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2.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13.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

这表明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4.赏析数学美,欧拉给出的公式:

V+F-E=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

世间的简单多面体有多少?

没有人能说清楚。

但它们的顶点数V、面数F、棱数E,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

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简单多面体的共同特性,能不令人惊叹!

这表明

A.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B.规律具有一般性、稳定性

C.感性认识是凌乱的、不可靠的D.真理等于科学的理性认识

15.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

”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B.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6.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蓬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书是知识的源泉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D.要爱护环境

17.从英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到利用上皮细胞克隆出牛,再到今天科学家可以利用原位干细胞再造器官组织,生命科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活动

1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际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

之所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因为

A.理论都有一套科学的体系       B.理论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

C.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D.理论离开实际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19.(03年全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020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经过一个多月的测量确定,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为8844.43米,1975年公布的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事实上,这次测量产生的高度变化,是由测量技术的改进得出的精确高度,珠峰高度究竟是升高还是降低还不能确定。

这说明

A.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化是客观的

B.人们的认识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C.人们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珠峰的高度随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21.“十一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22.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才能获得B.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改造世界离不开认识世界

23.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B.认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C.认识的根本任务和目D.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4.“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说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

25.“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6.据专家介绍,消费4000张贺卡就等于毁掉一棵大树。

为了保护环境,元旦前后,一些大、中、小学开展了“减卡救树”活动,倡议“少寄一张贺卡,多留一片绿色”。

这件事情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27.由于物质世界是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多层次的世界,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①不断深化认识②不断扩展认识③不断把认识向前推移④不断地运用认识指导人们的行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8.胡锦涛同志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这段话表明

A.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识总是有错误的B.我们党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C.认识总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D.认识来源于实践

29.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又把邓小平理论郑重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B.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的

30、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31.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竟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此后,输血医疗手段也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濒临死亡的一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导致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液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32.2020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

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从7月份开始,我国正式进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

l0月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接种几十万人,还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