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282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诊分诊制度_精品文档.doc

急诊科(副主任)职责

1.急诊接诊,检诊、出诊及值班工作。

2.书写急诊病人病历和填写辅助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急诊登记、统计工作。

3.重大灾害或批量伤员和法定传染病的上报。

4.负责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5.负责留观病人的诊治。

6.对危重转诊病历做出风险评估,履行签字手续,并书写院前救治记录。

7.指挥急诊抢救,重大抢救报告科主任。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8.担任住院医师、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急诊科主任职责

1.全面负责急诊科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急诊业务技术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医疗护理质量监控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和总结。

3.组织并参与急诊伤员的诊治、危重患者的抢救、复苏与监护,适时组织院前急救。

4.组织指挥大批创伤、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急诊病人的救治,及时向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5.经检查急救药品、器材的使用、管理情况。

6.参与组织员外急救小组,指定车辆,配齐药品、器材,固定位置,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7.组织本科业务学习,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和考核。

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担任教学工作。

8.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新业务和科学研究。

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

9.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严防事故、差错的发生。

1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掌握本科人员思想情况,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

11.组织院内外急救知识培训和急救演练。

12.急诊科副主任在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按分工履行主任职责的相应部分。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置,其他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应放置在指定位置,并有明确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

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急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药品,每班交接并记录。

5.无菌物品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

6.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做到及时准确记录,并做到现场评估和初步总结。

急诊院内外会诊制度

一、会诊应由有经验的医师主持,一般急症要分轻、重、缓、急依次会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迅速组织抢救;

二、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道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三、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四、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五、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粪等检验申请单,并记录在病历上;

六、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

采取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七、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遇到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

八、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应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共同会诊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分诊符合率应在90%以上。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2012年5月7日

厥脱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一、诊断要点本厥脱证非单纯之厥或脱症,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阳气或亡血伤津失血所致的气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症。

二、分期分级

(一)分期1、早期:

表现气阴耗伤证o2、中、晚期:

表现真阴衰竭或阳气暴脱或阴竭阳脱证。

(二)分级1、轻度:

神清或烦躁不安,手足不温或肢端寒冷,汗出过多,脉沉细(数)无力,收缩压降低至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

血压的1/3以上或收缩压降低30mmHg。

2、中度:

神志淡漠,手足冷至腕踝,大汗淋漓,脉象微细或虚大,收缩压在50mmHg以下,脉压小于20mmHg。

3、重度:

意识朦胧或神志不清,肢冷超过腕踝2寸以上或全身肤冷,冷汗如珠,脉微细欲绝或不能触及,收缩压在30mmHR以下。

轻、中、重度以上述三症或血压符合为制定标准。

三、诊疗措施1、宜静卧,忌搬动,采用头低脚高位,使精血充盈,滋润心脑。

2、输液救阴:

用参麦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推或4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或生脉注射液40--10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静滴。

每日视病情需要用3000毫升一5000毫升葡萄糖盐水或平衡盐液等静脉滴注。

3、回阳救逆:

参附注射液20毫升加5%葡萄糖静脉注射,每15—30分钟一次,连续3—5次。

4、开闭醒神:

清开灵注射液10毫升加5%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每隔1--2小时可重复一次,连续3—5次;或用清开灵4060毫升加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5、针灸:

神昏者,针刺人中、涌泉、足三里穴;阳脱者,用艾条灸关元穴15分钟,艾火与皮肤表面的距离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

6、吸氧:

喘促者,鼻导管氧气吸入。

脱证

【概述】

脱证是因邪毒侵扰,脏腑败伤,气血受损,阴阳互不维系而导致的以突然汗出,目合口开,四肢厥冷,甚者神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急危重症。

西医学各类休克均可参考本证救治。

休克(shock)是一组由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创伤、感染、低血容量等)引起有效血量不足,导致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组织与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

一、中医诊断要点

1.起病急骤,每见于暴吐暴泻、热毒内陷、亡精脱液等。

2.症见神情淡漠或烦躁,面色苍白或灰白,大汗出,尿少或无尿,四末不温或逆冷,舌质淡,苔白或水滑,脉微欲绝。

二、西医诊断要点

1.一般检查神志不安、忧虑、躁动、抑郁,皮肤湿冷,黏膜苍白,甲床青紫,周围静脉塌陷,脉搏细快,呼吸表浅,不规则,尿少。

2.休克病情的判断

休克早期(微血管痉挛期)①面色苍白,皮肤厥冷,口唇或四肢末梢轻度发绀;②神志清楚,伴有轻度兴奋,烦躁不安;③血压大多正常,脉快、脉压差较小;④呼吸深而快;⑤尿量较少;⑥眼底动脉痉挛。

严重休克(微血管扩张期)①全身皮肤淡红、湿润,四肢温暖;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③体温正常或升高;④脉细弱、血压可下降至60mmHg~80mmHg;⑤呼吸衰竭;⑥尿量进一步减少(<20ml/h);⑦眼底动脉扩张。

顽固性休克(微循环衰竭期)①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紫斑出现,四肢厥冷,冷汗淋漓;②意识障碍;⑤体温不升;④脉细弱,血压甚低或测不到,心音呈单音;⑤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⑥无尿;⑦全身有出血倾向。

3.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酸碱度(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血浆实际重碳酸盐(AB),标准重碳酸盐(SB),血浆缓冲碱(BB),剩余碱(BE)及血氧饱和度(SaO2)等,可为休克患者的酸碱失衡和组织供氧水平等作出判断。

4.血液动力学变化

(1)动脉血压与脉压桡动脉或股动脉插管直接测压法,当收缩压下降到8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者下降30%,即病人的基础血压值降低超过60mmHg,脉压<20mmHg者,临床上可诊断休克。

(2)中心静脉压(CVP):

主要反映回心血量与右心室搏血能力,正常CVP为6~12cmH2O。

(3)肺动脉嵌入压(PAWP):

与左心房平均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密切相关,其正常值为5~16mmHg。

(4)心排量(CO):

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一项综合指标,正常值为66.68~133.6ml/s(4~8L/分钟)。

5.休克的分类

低血容量型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梗阻性休克。

【辨证】

1.气虚阳脱证神识淡漠,面白气微,汗出微冷,唇微绀,四肢不温或厥冷,舌质淡红或舌淡胖,脉微欲绝。

2.气虚阴脱证神识昏蒙,面色潮红,汗出黏而身微热,口渴欲饮,唇绀心烦,身热肢冷,舌质光枯无苔,舌体上卷或短缩,脉虚数或结、代。

3.毒热内陷证神昏,壮热,烦渴,便闭不通,汗出淋漓,身烦热而肢冷,烦躁不宁,肌肤紫斑,舌质红绛或上卷,舌苔黄厚燥或有芒刺,脉沉细而数。

4.瘀血内阻证神识淡漠或朦胧,口唇青紫,皮肤紫斑,吐血,便血,肢冷或厥冷,舌淡暗,脉微细涩。

【治疗】

一、辨证救治

1.气虚阳脱证

(1)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2)方药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

(3)中成药参附注射液等。

2.气虚阴脱证

(1)治法益气救阴固脱

(2)方药生脉饮加减。

(3)中成药参麦注射液等。

3.热毒内陷证

(1)治法解毒清热,醒神固脱

(2)方药白虎汤(《伤寒论》)加减。

(3)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等。

4.瘀血内阻证

(1)治法活血化瘀,调畅气机

(2)方药四逆散和血府逐瘀汤加减。

(3)中成药丹参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二、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畅通气道。

2.早期容量复苏。

3.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是在积极地早期容量复苏后,低血压状态仍没有恢复者,首选药物是多巴胺,感染性休克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4.糖皮质激素各类休克救治中都可应用,尤其对于感染性休克。

5.酸中毒纠正原则是“宁酸勿碱”,动脉血PH≥7.15,不主张补充碱性药物。

6.血液制品的使用血红蛋白维持在7~9g较为适宜,血小板计数小于5千,无论有无出血均要输注血小板。

7.防止静脉血栓主要选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也可用物理的方法如弹力袜、足底泵等。

(二)病因治疗

1.低血容量休克

(1)容量复苏液体的选择①晶体溶液:

常用乳酸钠林格液、生理盐水等。

②胶体溶液:

常用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右旋糖酐70、全血、血浆等。

(2)液体复苏的量及速度①补液量:

常为失血量的2~4倍,晶体与胶体比例为3∶1;②补液速度:

原则是先快后慢。

2.感染性休克

(1)抗生素的使用要遵循早期经验性抗生素与目标抗生素序惯的选择原则。

(2)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要查找病原体。

(3)有明确的感染灶如腹腔脓肿等,要积极处理感染灶。

(4)补充能量,注意营养支持。

(6)莨菪类药可改善微循环和肾供血,并有钙离子拮抗作用,常用药物为654-2、长托宁等。

3.心源性休克

(1)急性心肌梗死可采用溶栓、冠脉置支架、活血化瘀等治疗,严重心律失常者应迅速予以控制。

(2)控制补液量,注意输液速度。

(3)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以内原则不主张使用强心药。

(4)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使用机械辅助循环,其方法有心肺转流术、人工心脏、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等。

4.分布性休克治疗的关键是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