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7702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docx

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0

幼儿园区域游戏:

纸杯游戏的区域游戏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近年来,开展自主游戏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我们也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着探索。

一天,翔翔从家里带来几个用纸杯自制的啤酒桶与好朋友冬冬玩了起来,他们或各自滚着玩,或两人合作推着玩,不时发出快乐的呼喊声。

他们的玩乐吸引了小朋友的围观,不少人跃跃欲试。

教师发现纸杯具有易收集、易整理、安全、环保等特点,不失为一种好的游戏材料,于是决定投放一些纸杯供幼儿一试。

以下是幼儿纸杯游戏的进展情况和教师的支持过程。

一、尝试垒高,平面建构

自主游戏时,教师投放了很多材料,其中纸杯最受欢迎。

松松用很多透明杯子在桌面上垒高,当当和几个小伙伴合作在地面上将很多杯子不断往上搭,蝴蝶跟佳佳合作用纸杯做了电话机……15分钟过后。

教师发现萱萱和圆圆等几个开始用杯子在地面上平铺建构,便问:

“这是什么?

”萱萱说:

“我们在做迷宫。

”一边回答一边将杯子一个一个按着他们的设计思路排队,最后竟搭成了一座小兔外形的迷宫。

孩子们第一次玩纸杯游戏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初步的创作意识,搭建了不错的作品,如垒高塔、做迷宫、做电话机等。

虽然,他们建构的方式比较单一,个别游戏及两两合作游戏较多,搭建也是单层和单面居多,但他们的游戏空间包括地面和桌面,并且在地面上已经有扩散、延续、整体建构等意识,这给了教师小小的惊喜。

在幼儿进行第一次纸杯游戏时,教师没有介入,只是在不断地观察、记录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如材料论:

为什么用纸杯搭建的东西容易倒?

用积木搭建的东西有那么容易倒吗?

为什么?

怎样保护用纸杯搭建的作品?

以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纸杯的特性及搭建作品容易倒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合颜色,花样建构

纸杯游戏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入。

一次,一位家长来班里助教.与幼儿一起欣赏了日本画家草间弥生的“点点画”。

于是,孩子们突发奇想,要给杯子也画上点点。

教师立即满足幼儿的需要,投放了一部分杯子供幼儿涂色。

经过幼儿的劳作,这些杯子变身为了各种彩色。

五颜六色的杯底或杯身给孩子们的游戏增添了很多可变性和趣味性,孩子们的游戏变得更加丰富了。

佳佳、乐乐、婷婷在建城堡时用了两种杯底颜色不一的杯子,一层黄一层红,而在建城堡通道时则一个黄一个红地间隔排列。

慧慧巧妙地利用杯底的红色,在杯身上画上五官,使之几分钟变身为“小红帽卫士”。

还有扬扬、松松等七八个孩子利用各种有色、无色的纸杯搭建了“超级大城堡”。

多彩的纸杯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游戏热情,也带给幼儿的游戏无限的可能,排序、集合、分类等学习活动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发生。

杯子有了色彩以后,教师的观察点也有了变化,着重观察、比较、记录在杯子无色和有色两种情况下幼儿游戏的不同效果和创意,了解有色彩的纸杯给游戏带来了什么效应(如游戏兴趣的提高、探究领域的增多、作品内容的丰富等)。

游戏后,教师还组织幼儿交流了对游戏材料变化的感受,一起欣赏了带有点点的各种创意作品,鼓励幼儿更加大胆地想象、创造。

同时,教师还利用杯子的色彩、大小引导幼儿分类。

五、增加辅材,借物建构

随着游戏的不断开展,有一天,教师突然发现孩子们结合玩具架、椅子、桌子搭建出了更大更复杂的立交桥、海洋公园等作品。

有些孩子搭宝塔时还用了立体三层、锥体、横向搭建等方法,思路越来越广……

纸杯游戏仍在继续,孩子们的兴致仍然高涨。

回顾玩纸杯游戏的整个过程。

我们认为孩子们之所以对纸杯游戏热情不减,并能够持续地搭建出高水准作品,以下两个方面非常关键:

第一,幼儿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探索、创造的空间。

此次纸杯游戏来源于幼儿的自发兴趣——翔翔自制的啤酒桶,教师抓住这个兴趣点后,尝试投放了一些纸杯,结果引发了幼儿的一系列自主行为:

自主选择材料和游戏伙伴,自主构思游戏主题,自主发展游戏情节,自主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充分体现了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的特点。

第二,教师充当了真正意义上的观察者、支持者。

我们的许多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但不经意间常常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指挥者、控制者。

在纸杯游戏中,教师几乎不直接干预和介入幼儿的游戏,而是退位于幼儿背后,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进展,给予必要的支持。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重点做了这几件事:

第一,欣赏幼儿的游戏。

仔细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状况,及时发现亮点和问题。

第二,在幼儿求助时给予适当帮助。

第三,在每次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观看游戏录像,欣赏创意作品,引导幼儿发现游戏中的亮点和问题,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疑,这些做法既给予了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又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了有效引导,推动了幼儿游戏的发展。

扩展阅读幼儿园区域游戏:

桌下帐篷医院

多年来,四川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一直坚持开展关于游戏的研究。

他们以“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自我、玩出自信、玩出创造,成为‘会玩、勇敢、自信、快乐的儿童’”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有意义的游戏环境和条件,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了专注、合作、分享等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品质,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在与小班幼儿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会自主学习,挑战自我。

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一个个有自信有能力的探究者。

观察、解读、支持幼儿游戏的过程,既是发现幼儿兴趣、需要的过程,也是我们走进幼儿内心、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

本文以一个小班幼儿开展的游戏活动为案例,分享我们的所思所想。

桌下娃娃家

●怪兽来了,快躲到桌子底下去

晨间游戏时,天天大喊:

“怪兽来了,我们快躲起来!

”达达、璇璇跟着天天钻到了桌子底下。

随后,他们拿了一些海洋球、雪花片、纸筒等材料在桌子底下玩了起来。

这样的游戏持续了好几天。

教师相信,孩子的行为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兴趣或需要,所以,教师对于孩子的这一游戏没有加以简单制止,但一时还把握不准孩子钻到桌子底下游戏的原由,所以准备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那天,教师为孩子们讲了一个有关怪兽的故事,还提供了一些有关怪兽的图书,但教师发现,孩子们的后续游戏中并没有涉及有关怪兽的内容。

为此,教师又通过录制孩子们的这一游戏视频进一步解读孩子们的游戏,发现他们的桌下游戏内容跟怪兽并不相关,“怪兽”只是他们钻到桌下的一个理由,他们热衷的是把玩具搬到桌底子下躲起来玩。

●我们有个大大的家了

那天,教师把班级所有的桌子拼在了一起,试探性地制造了一个半隐蔽空间。

连续几天,教师发现孩子们在这个大大的桌子底下玩起了娃娃家游戏。

天天说:

“我出去买点水果。

”达达说:

“我们可以在这里养宠物。

”康康问:

“我可以来做客吗?

”璇璇说:

“当然可以,请进!

我请你吃水果,我家还有宠物呢!

”至此,教师确定了孩子们是对在桌子底下开展这种半隐蔽私密空间中的游戏感兴趣。

3月,乍暖还寒,凉凉的地面不是孩子们久待的地方。

孩子的腿脚也大多露在桌子外面,面临绊倒同伴或被同伴踩踏的风险。

找一个替代的办法!

教师突然想到了孩子们并不陌生的帐篷,帐篷既能满足孩子们在半隐蔽空间游戏的需要,也能延续他们的娃娃家游戏。

于是,教师向家长发出了征集帐篷的信息。

初搭帐篷

◆帐篷被挤垮了

家长很快捐赠了2顶帐篷。

那天,教师搭好了一个帐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钻进了帐篷,帐篷里瞬间挤满了人。

一次又一次,帐篷被扶起又被挤垮。

璇璇果断地把帐篷的门关上了:

“不能进来了!

”可是还是不断有孩子想进去。

教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组织起第一次讨论来,让大家商量进帐篷活动的规则。

教师先问璇璇:

“为什么其他小朋友不能进来了呢?

”璇璇回答说:

“装不下那么多人。

”硕硕接口说:

“人太多,帐篷会倒的。

”扣扣又说:

“帐篷垮了,就谁也玩不成了。

”教师趁机问:

“那怎么办呢?

”硕硕说:

“可以再搭一个帐篷!

”看来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并未像教师设想的那样会马上建立规则,而是有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决定采纳他们的方法。

●我们自己搭帐篷

于是,教师拿出另一个帐篷,但想着孩子大多刚满三岁,决定仍然替他们搭好这顶帐篷,没想到,孩子们这回强烈要求自己搭。

“我看爸爸搭过,要把管子穿进帐篷里。

”“我家就有帐篷,要把管子穿好撑起来。

”“我跟爸爸妈妈出去玩就住过帐篷,我没有搭过,但我可以学习。

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从在帐篷里玩转移到搭帐篷了,虽然教师并不相信小班孩子可以独立搭好帐篷,但决定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尝试一番,并期待他们能由此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这是一顶需要穿三根管子才能搭建起来的帐篷,硕硕和扣扣刚把帐篷拉起来,璇璇就钻了进去,硕硕和扣扣着急地一放手,帐篷就倒塌了,就这样,孩子们反复搭了两三次仍没有成功,看起来孩子们有些心急而不够理智了,于是教师便组织他们开展了第二次讨论。

教师问大家:

“帐篷怎么塌了呢?

”硕硕说:

“管子还没有穿进去,中间没有立杆!

”扣扣说:

“应该有个人把上面提起来,另一个人来穿管子!

”璇璇说:

“要合作才行!

”于是,康康提着帐篷,璇璇负责穿管子。

可穿了很久,璇璇只穿进了一根管子,帐篷仍然撑不起来,孩子们开始失去耐心。

孩子们的失败在教师的预料之中。

孩子们只有搭帐篷的间接经验,大肌肉小肌肉的发展水平都还不足以支持他们一次性完成这样具有挑战的任务。

●我们试试工具吧

正当璇璇为撑不起帐篷发愁时,硕硕从娃娃家里拎来了工具箱:

“搭帐篷需要工具,我爸爸就是用工具搭的。

”达达说:

“这样肯定可以,小猪佩奇的爸爸就是用榔头钉帐篷的。

”于是,孩子们拿起玩具榔头、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开始在帐篷顶面敲敲打打起来。

孩子们的“理论”天真幼稚,虽然教师明白孩子们这样使用工具根本无益于帐篷的搭建,但没有制止,而是给予孩子积极思考、大胆尝试的机会,以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孩子们就这样沉浸在反复敲打帐篷的乐趣中,似乎忘记了敲打的目的。

显然,孩子们的兴趣已从搭建帐篷转移到了玩工具上来了,这很符合小班孩子的特点,他们探究的目的性并不是很强的,目标容易转移,而且容易沉浸在简单动作的重复上。

待孩子们略显满足之后,教师尝试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重新引向问题解决上,于是发起了第三次讨论。

教师问大家:

“你们用工具敲,帐篷立起来了吗?

”孩子们说:

“没有。

”教师追问:

“为什么呢?

”孩子们无人能作出回答,显然,孩子们不理解其中的关系。

●我们合作搭帐篷

孩子们在继续思考。

达达说:

“工具没有用,还是得把管子穿进去才行。

”璇璇说:

“对,刚才我们只穿了一根管子,帐篷肯定立不起来。

硕硕,你帮忙拿着帐篷的上面,我再来穿。

”于是,孩子们有了第一次合作。

此时,班上年龄最大的璇璇成了这个搭建帐篷团队的领导者,她自信、主动、不急躁、有想法、会组织,孩子们很信任她。

穿了两根管子,眼看帐篷就要立起来了,孩子们又一窝蜂地往帐篷里钻了,帐篷不停地晃动起来,璇璇说:

“还有一根管子没穿好!

”,她很生气。

小班幼儿想问题做事情更多是从自我中心出发的,还不太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这样的矛盾冲突正是让他们学习同理心、学习合作的契机。

于是,教师叫停了游戏,组织了第四次讨论,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璇璇生气了,感受自己的行为给璇璇带来的困扰,学习站在璇璇的立场思考问题,学习彼此倾听。

教师问大家:

“璇璇为什么生气了?

”“我们太吵了。

”“我们不该拥挤。

”璇璇也讲了她生气的理由:

“这个帐篷要穿三根管子,现在还有一根管子没穿进去,这样帐篷还是会倒塌的!

”教师总结道:

“合作就是要大家一起努力,然后一起分享,你们能等穿好了再进去吗?

”孩子们纷纷点头。

过后,孩子们再次合作搭帐篷,有的拉住帐篷顶让帐篷立起来,有的拉住帐篷身体不让帐篷摇晃,有的拿起管子后端助力璇璇穿管子,还有的主动担任秩序维护者,提醒旁观的小朋友不要靠近。

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帐篷终于搭建起来了。

这个成功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在以后的日子里,搭帐篷成了娃娃家游戏最重要的内容。

孩子们每天都井然有序地分工搭建帐篷,越搭越熟练。

孩子们的表现超出了教师的预期,其实小班幼儿也有合作学习的能力,关键是看教师是否相信幼儿能合作,是否给幼儿创造了合作的机会,是否能耐心等待幼儿,让幼儿慢慢学会合作.是否能有效引导幼儿学会合作。

●我们学习遵守规则

吃完早饭,璇璇和几个小伙伴又开始搭帐篷。

可伦伦不停地摇晃帐篷,让孩子们无法顺利搭建,大家开始急躁起来。

教师问伦伦:

“你为什么要一直摇晃帐篷?

”伦伦说:

“我想进去玩。

”达达说:

“只有搭帐篷的小朋友才能进去玩。

”伦伦同意不再摇帐篷,但也没有参与搭建。

后来,帐篷搭好了,孩子们都进去玩了,伦伦却在一边哭泣起来,原因是他没有参与搭帐篷而不能进去玩,有小伙伴在一旁安慰伦伦。

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是孩子顺利加入同伴游戏的前提,这是需要体会和学习的。

相信伦伦被同伴拒绝的经历会让他懂得这个道理,并学习融入团队的技能。

●用自己的方式融入游戏

这天,小米来晚了,她非常清楚没有参与搭建帐篷是不能进去玩的.于是她来到帐篷门口喊着:

“打雷了,下雨了。

”同时把头伸向帐篷问里面的伙伴:

“我可以进来玩吗‘?

”但孩子们拒绝了她。

小米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她自言自语道:

“太阳出来了,我不进来了!

”调整好情绪后,小米又说:

“怪物来了,怪物来了,我可以进来吗?

”孩子们仍以相同的理由拒绝了她。

接着,小米开始给帐篷里的小朋友送东西,一会儿送饭,一会儿送玩具,想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到帐篷里小朋友的游戏中。

小米既要遵守规则又想参与游戏的过程充满了学习的机会:

一是她试图通过制造“躲雨”“躲怪兽”的情景进入帐篷,二是反复被同伴拒绝依然乐观、坚持.三是尝试以与同伴互动的方式努力加入同伴游戏。

可见,游戏中碰到的困难正是幼儿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契机。

再搭帐篷

一天,有个孩子对教师说:

“帐篷太小了,我也想进去玩,可是都没有位子了,可以再给我们一个更大的帐篷吗?

”孩子的兴趣是支持孩子深入探究的内驱力,教师决定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搭建方法完全不同的新帐篷。

搭建这个新帐篷时,孩子们需要先分清帐篷身、帐篷顶,把帐篷身体打开摆正立起来,然后打开帐篷顶,将其与帐篷身体连接起来。

教师相信孩子们有了合作经验的支持,定能接受这一新的挑战,这也是他们需要的递进式学习。

●学习看说明书搭新帐篷

新帐篷是长方形的,由于孩子们的经验还停留在之前的圆形帐篷,他们尝试了好久,帐篷仍然东倒西歪立不起来,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帐篷的底部在哪里,不能摆正这个帐篷底。

虽然孩子们碰到了困难,但教师没有急于介入,因为孩子们表现出的搭建耐心和通力合作让教师对孩子们充满期待。

这时,天天发现装帐篷的袋子里有说明书:

“这里有图,我们可以看图来搭。

”孩子们开始研究起说明书来。

天天说:

“这个帐篷不是圆的,是长方形的,它的顶也像真的房顶一样。

”乐乐说:

“这个帐篷和我们以前搭的不一样。

”硕硕说:

“我们要搭成像图片上的这样才算成功!

孩子们重新把帐篷摆在地上,对照着说明书区分出了哪一部分是帐篷的身体,哪一部分是帐篷的顶部,并商量决定要先把帐篷身体立起来。

几个孩子负责扶着帐篷身体的一边,通过反复看说明书,他们知道尖的部分要朝上。

就这样帐篷身体很快稳稳地立起来了。

孩子们接着开始搭帐篷顶,可是因为身高的原因,他们无法把帐篷顶放到帐篷的身体上去,反复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教师见状,便帮忙将帐篷顶放了上去,可是一放上去它就滑落,反复多次依然如此,孩子们觉得很奇怪。

璇璇围着帐篷看了一圈,指着帐篷身体与帐篷顶之间的连接处,兴奋地告诉大家:

“这里有好多扣子,要把它们扣起来才行!

”边说边演示起来。

因为先前娃娃家就有用于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扣扣子操作材料,孩子们马上迁移了已有经验,齐心协力搭好了帐篷。

就这样,教师通过及时回应幼儿,并通过材料的投放向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将幼儿的探究引向了深入。

让新帐篷不倒

帐篷是搭好了,但孩子们发现大家一进去帐篷就会被挤倒,根本没办法在里面游戏。

看到挤在帐篷里东倒西歪的孩子们,教师决定组织大家再次讨论,一起想办法怎么让帐篷不倒,期望孩子们再次接受新的挑战。

●方法一:

放小球与雪花片

借鉴之前行之有效的看说明书搭帐篷的经验,诺诺仍然想通过说明书寻求办法:

“你们看说明书,好像要往帐篷里面放海洋球,帐篷才不会倒!

”其实,说明书上的海洋球只是装饰。

只见孩子们马上找来游戏区里的海洋球往帐篷里放,可是帐篷仍然倒了。

教师见状,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为什么要往帐篷里放小球呢?

”诺诺说:

“说明书上是这样画的!

”涵涵等几个孩子说:

“帐篷下面要放东西,帐篷才能稳。

”达达说:

“底部要重,帐篷才可以站稳。

”原来孩子们拥有底部越重越稳的已有经验。

于是,教师进一步提问:

“为什么放了小球还是倒呢?

”诺诺说:

“可能球不够多,要多放一点,最好再放点雪花片。

”于是,孩子们又放入了一些小球和雪花片,可帐篷还是倒了。

璇璇说:

“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

●方法二:

分腿坐

孩子们一时看上去一筹莫展了。

为了维持孩子们探究的兴趣,支持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教师决定引导孩子们聚焦到核心问题上来:

“达达说要让帐篷的底部重一些才行,那怎么才能让底部变重呢?

”孩子们立马想各种办法:

“把桌子放进去。

”“搬石头进去。

”“放很多很多东西进去。

”……最后大家决定试试璇璇提出的“找几个小朋友分腿坐在帐篷里”的办法。

达达、悠悠、铭铭小心翼翼地进入帐篷,先坐好,再把腿分开,这次帐篷确实没有倒,还很稳当,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但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是分腿坐的孩子只能坐着玩,如果一移动身子或躺下,帐篷就会倒。

二是帐篷里面全是分开的腿,其他孩子没法在里面游戏。

最终大家认为这个办法不是最好的办法。

●方法三:

垫毯子

看上去,孩子们有点沮丧,教师正想着怎么启发孩子们,璇璇抬起头来问我:

“娃娃家的帐篷和这个一样,为什么娃娃家的帐篷不会倒呢?

”教师赶紧鼓励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发现:

“是呀,你们去看看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看了很久,终于发现帐篷里垫有一块像地毯一样的软垫,这是孩子们平时铺在地上玩结构游戏时用的软垫。

于是,孩子们学样把垫子铺在了新帐篷的底部,新帐篷稳稳地站起来了,帐篷里的游戏总算可以开始了。

孩子们探究让新帐篷不倒的过程让教师深刻体会到:

困难正是孩子们学习的机会。

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迁移与运用已有经验或大胆猜想并验证的机会,这正是发展幼儿探究能力的契机。

帐篷医院游戏的萌发

至此,班里有了三顶帐篷,孩子们沉醉于玩熟悉的娃娃家游戏。

一天,一只“兔子”到娃娃家做客时说:

“我生病了,发烧了。

”“妈妈”开始为“兔子”量体温、看病。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生病的“兔子”去娃娃家看病,帐篷就在“娃娃家”和“帐篷医院”之间不断切换。

慢慢地,孩子们开始用积插玩具等制作体温计、针筒、听诊器,给病人贴“退烧贴”、按摩、打针,医院游戏现出雏形。

目前,孩子们对帐篷里的医院游戏依然很着迷。

教师也被这群如此富有游戏精神的孩子们感动着,思考着后续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们的游戏……

反思与启示

1.怀着敬畏之心去发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关注幼儿的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是发现幼儿兴趣的前提。

本活动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后不断生成的。

我们相信幼儿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都反映了他们的某种兴趣或需要,正是这种信念引导我们去走近幼儿,解读幼儿。

当幼儿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强烈的内部动机会促使他们投入极大的热情,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因此,在支持幼儿持续探究的过程中,把握与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至关重要。

2.心中要有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地图

在观察、解读幼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以一般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思维水平为依据,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本案例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小班幼儿的探索不是那么有目的性的,他们的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容易受同伴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及时接纳、介入、引导非常重要。

只有知道幼儿需要发展哪些知识或技能以及相关的学习品质,了解幼儿既需要自我建构也需要社会建构,才会在幼儿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去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比如在本活动案例中,引导幼儿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积极尝试和思考、遇到困难要坚持到底等都成了幼儿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心中要有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也即心中要有与幼儿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学习与发展地图,从而在一日生活中灵活把握教育契机,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3.抓住各种有益于儿童探究的问题情境

幼儿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产生疑惑并试图解决问题开始的。

从本活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精彩的学习几乎都发生在幼儿面临困难、产生疑问、解决问题之际。

只有真实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潜力,幼儿每一次面临困难、解决问题时都能调动已有经验,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积累集体生活的智慧。

因此,教师要随时关注、把握活动的走向,抓住恰当的时机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激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的探究更加聚焦,从而让幼儿获得有效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幼儿园区域游戏:

规则与创新

在中国的几乎所有大小城镇,“棋牌室”随处可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所谓的“棋牌室”中,没有“棋”只有“牌”。

究其生发之因,则颇耐人寻味,似与规则和创新有关,寓意着人们的追求取向,对当今教育有着重要的警示。

棋类游戏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

中国象棋有32枚棋子,将有将法,兵有兵招,千古不变,围棋亦如是。

这些棋类游戏的共同特点是,一局终了,重新开始,大家又回到同一个起点上来面对相同的棋盘,依循相同的规则行棋;水平差的,即使殚精竭虑,依然没有什么获胜的机会。

与棋类相比较,牌类则有较多的创新。

作为游戏的扑克和麻将,虽然也有固定的张数,但各地有各地不同的玩法,变化多端,新规叠出。

纵观当下社会大众娱乐的兴趣爱好变化,喜欢“棋类”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更喜欢玩的是“牌类”。

究其因,就在于牌类游戏中,一局终了可以重新洗牌,即使水平略逊一筹,只要拿到一手好牌,就可以有赢得胜利的机会。

娱乐远离“棋类”而亲近“牌类”这一变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提醒:

在人们希望拥有更多机会、渴望更多自主权力的当下,教育究竟应该为未来做怎样的准备?

我们应如何在规则与变化中保持平衡?

我们将如何回应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能力的挖掘、创新活动的呼唤?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学力

在强调对基本社会规则遵守的前提下,教育需要培养学生更多的创新意识。

创新有两层涵义,一层是为整个社会、文化带来有价值的变革;另一层是对个人而言,是指给个人带来的新经验。

通俗地说,凡是解决前人未能弄清的问题,改变前人已认定的东西,提出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的办法就是一种创新。

而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求未知,创造新知,改变已知的进程与结果也是一种创新。

不管是哪个层面上的创新意义,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

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学校教育在传承先人智慧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

季羡林先生曾说:

“一个文化,不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得多么辉煌灿烂,如果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又没有外来的新成分注入,结果必然会销声匿迹。

”当下的基础教育中,因为受制于未来应试的考量,基础性学力的培养着力过多,也过猛,而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关注不够。

学生每天都要做题,而学习中的问题,大致都是提供一定的情景(条件),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来获得结论,即情景(条件)一方法一结论。

在我看来,方法的来源与应用,即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远比方法本身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情景一方法”环节。

课堂应该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而现实的课堂里,得出方法的过程总是相对简单生硬,而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变式训练”上。

把已知的方法“炒熟”固然重要,但会占据大量时间,会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会增强学生的依赖性,会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波利亚认为:

“贯穿在任何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合情推理。

”只有从“已知条件”和“问题情境”的分析,到得出方法的思维过程,体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