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6964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docx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oc

 

甘肃省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成果名称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成果完成人邓瑞应萍马丽

成果完成单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等级建议省教育厅级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时间2009年10月24日

成果科类

代码103112

序号118092

编号

 

甘肃省教育厅制

 

一、成果简介

情况

获奖

时间

获奖

种类

获奖

等级

奖金数额

(元)

授奖

部门

2009年9月

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2000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7年9月

校级精品课

10000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成果

起止时间

起始:

2003年4月

完成:

2007年6月

主题词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成果简介: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医药高等院校的诊断学教学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其培养的临床医生过分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忽略了医生对病人的亲自检查。

重设备和仪器检查、唯技术论的现象在医务人员中日益严重,医疗服务中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日趋减少,距离感、生疏感和不信任感越来越突出。

本课题研究通过分析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诊断学实践教学为重点,将人文教育贯穿于诊断学教学的始终,探讨建立了适合医学专科学校的“三贴近、三结合、三层次”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了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结合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在分析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将贯穿人文思想、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材及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法作为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在问诊和体格检查的教学中贯穿人文思想。

在诊断学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教育学生医疗过程中要以人为本,病人是医疗服务中的主体。

首先,应该承认病人除了具备生物学价值外,还具有作为人类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学和与此相关联的环境学的意义。

这些生物学、社会学、环境学以及历史和人文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疾病”单纯的生物学价值。

第二,病人所提供的病患体验既具备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意义,也蕴含着人文科学(包括病患个体文化、行为、心理、地理、环境等)的意义,这些“原始”的体验最直接地反应了该疾病的起因,可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而获取,这也是医生对疾病病因的认知过程。

第三,医生不能机械地将一个社会人与所患疾病分裂,以纯粹的、独立的视觉去人为地理解疾病。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的过程本身就是承认病人存在价值的医学行为,昭示了医患双方的相互认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教师。

首先我们从调查入手,于2002年对我校师资情况及青年医师临床基本功进行了摸底考核,结果显示:

①师资人员结构极不合理,作为临床教学核心的讲师和助教严重匮乏;②青年教师在诊断学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③青年医师的基本功出现严重的滑坡。

师资力量和基本功的薄弱必然影响教学的质量。

为此我们逐步建立了如下制度:

一是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实现教学文件档案化,教学管理程序化,要求参与《诊断学》教学的老师接受严格的技能培训。

以改革的要求修订了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实施规X化教案、试卷,考试成绩分析等措施,使每位老师通过《诊断学》教学得到锻炼提高,实现培训的目的。

鼓励他们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钻研教学规律。

目前已形成一支热心于教学改革的《诊断学》教学骨干队伍。

二是师资培训实行“ABC”分级制。

我们将《诊断学》教学师资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有长期教学经验,热心于教书育人的高年资教授或副教授组成,主要任务是“传、帮、带”,做好师资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工作。

“B”由经选拔的优秀讲师或(和)主治医师组成,作为稳定的《诊断学》教学的骨干队伍。

“C”为青年老师,作为培养对象,其中优秀者可进入“B”层,形成竞争上岗,积极向上的好风气。

通过强调和实施对学生的“三基”训练和规X化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每年对青年教师基本功进行考核,不定期进行“三基”知识及教学法讲座、辅导(包括规X化体格检查、规X病历书写等),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

三是实施带教教师上岗前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我们于2003年起开始实施带教教师上岗前培训及考核,在开课前一周,先对带教教师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包括规X病历书写、规X化查体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强化培训至合格。

对第一次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实施“试讲制”,对讲授质量较差的青年教师限定时间作进一步准备后再次试讲,如还不合格者取消授课资格。

这样促进带教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并通过高年资教师的悉心指导,使青年教师提高了对规X化教学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教学和操作的能力。

3.成果的创新点

3.1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实践技能培养系统化

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是基于工作过程,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在校内建立真实病房,在医院建立教学病房,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在临床实训诊疗中心和实习医院实施,既可以模拟实训,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观察诊疗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为一体。

三是鼓励教师参加临床工作,积累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四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提高了教学效果。

3.2围绕增强职业能力,改革考核方法

按照临床岗位标准和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标准,建立校院共同评价制度,把实践教学成绩纳入学期总评成绩。

(图文说明)

3.3加强实践教学

3.3.1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多年探索形成了适合我校的《诊断学》实践教学体系。

走出了一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养路子,推行了“三贴近、三结合、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总学时的60.5%。

三贴近,即课程设置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贴近、教学内容与基层临床岗位相贴近、实践教学与基层临床技能相贴近。

三结合:

即教学与临床岗位相结合、教学与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等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三层次,即按照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3.3.2.实践教学实施过程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课前见习:

安排在第1学年寒暑假期进行,促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完成2周的医疗社会实践。

课间实训:

按照教学计划,教师采取“讲解—示教—辅导—回示—总结”,学生通过训练—纠错—再训练—考核—竞赛等五个环节,在校内模拟实训室逐项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强化技能训练。

同时安排学生在临床实训诊疗中心真实环境中见习教师临床诊治过程,观察诊疗效果,分享教师解除病人痛苦后的快乐与自豪。

实习前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

在学生临实习前进行2周的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与考核,并组织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考核不及格者,不得进入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

按照《实习计划与大纲》要求,第三学年在附属、实习医院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0个月的临床实习,集中训练临床诊疗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3.3.3教材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诊断学》的课程特点,我们把教学内容与临床密切结合,贯穿在临床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过硬的基本功。

除修订了《诊断学》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外,我们重点在“体格检查”部分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我们依据《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协作组关于体格检查手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卫生部诊断学教学协作组关于系统体格检查纲要》编写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体诊断学实训指导及考核标准》。

该教材在内容上①强调了实用性,突出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查体内容;②提出了适用于临床的查体顺序;③规X了手法,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④明显减少了对病人的搬动、翻身次数;⑤制定了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本项目最大的收获是培养出个热心于教书育人、教学改革、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诊断学》教研室高年资教师被同行公认为教学专家,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及教学改革中,努力强化基本功,提高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已蔚然成风。

《诊断学》也因此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在2009年教育部对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时认为:

通过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测试表明,##医专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较强,测试合格率达到100%,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

通过不定期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学生对《诊断学》课程的总评优良者占90%,其中对讲授内容评价优良者占87.5%,对实训课评价优良者占92.3%;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也给予较高评价,对毕业生总评分在80分以上者占84.2%,尤其是对毕业生临床三基能力给予较高评价。

五年来,我们在探索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进行了诊断学的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成为全校教学改革的“领头羊”,大大推动了各项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发表省级以上教学论文12篇,内容涉及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改革、教学评估、考试研究等多方面。

主要成员应邀参与多层次教材的编写,包括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副主编、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基础》副主编、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历规划教材《诊断学》编委、《社区全科医生手册》副主编9部等,使这一教学成果在全国X围内得以推广。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

邓瑞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年2月

最后学历

本科

参加工

作时间

1986年1月

高校教龄

7年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现任党

政职务

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

工作单位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联系

0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诊断学》《内科学》教学与附属医院临床工作

电子信箱

gszydr163.

通讯地址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邮政编码

734000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2000年、2002年分别被##市政府、市委授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1.负责课题的总体策划,起草了课题实施方案、总结;

2.主持制订了《检体诊断学实验指导及考核标准》及《诊断学》实践教学大纲;

3.主持并参与了课题的实施过程;

4.统一、规X了《诊断学》检体手法;

5.指导青年教师;

6.参与多层次教材的编写,包括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副主编、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基础》副主编、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历规划教材《诊断学》编委、《社区全科医生手册》副主编等7部。

7.在《医药与保健》等杂志上发表了《在诊断学教学中贯穿人文思想内容》等文章近10篇。

本人签名:

邓瑞

2009年10月24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2)完成人

姓名

应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年10月

最后学历

本科

参加工

作时间

1986年9月

高校教龄

7年

专业技术

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

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联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诊断学》《内科学》教学与附属医院临床工作

电子信箱

yzypyl163.

通讯地址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邮政编码

734000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1.参与编写《检体诊断学实验指导及考核标准》及《诊断学》实践教学大纲;

2.参与了课题的实施过程;

3.统一、规X了《诊断学》检体手法;

4.指导青年教师;

5.参与编写教材2部。

 

本人签名:

应萍

2009年10月24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3)完成人

姓名

马丽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年3月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参加工

作时间

1991年7月

高校教龄

7年

专业技术

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

政职务

科研处处长

工作单位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联系

0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诊断学》《内科学》教学及内科临床工作

电子信箱

Ml880305163.

通讯地址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邮政编码

734000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1.参与本课题的规划及具体实施。

对课题研究的设计提出建设性、创新性合理性建议。

参与编写本课题有关教学文件,协助完成课题的总结报告;

2.参与编写、修订了《检体诊断学实验指导及考核标准》及《诊断学》实践教学大纲;

3.在教学过程中担任主讲和带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的技能操作,

4.指导、培训青年教师《诊断学》技能操作手法;

5.撰写了“运用标准化病人,加强诊断学实践教学”并发表于《##职业与成人教育》杂志

 

本人签名:

马丽

2009年10月24日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

单位名称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管部门

##省教育厅

联系人

马丽

联系

传真

电子信箱

Ml880305163.

通讯地址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邮政编码

734000

 

 

 

学校对教学研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制订并实施了《##医专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对课题的实施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并协调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困难,使得课题的研究开展顺利,效果显著,分别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校级精品课程。

以上均为课题的进一步实施和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奠定了基础。

 

单位盖章

2009年10月25日

四、推荐、评审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月日

 

##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

签字:

年月日

 

##省教育厅盖章

年月日

《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简介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关于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检查方法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套规X的诊基手法,对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保证、支持作用。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医药高等院校的诊断学教学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其培养的临床医师过分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忽略了医生对病人的亲自检查。

问诊和体格检查这一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而传承不衰的医生最为基本的诊断方法和手段,正在逐渐被冰冷的检查仪器设备所替代,或是正在日趋边缘化。

医疗服务中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日趋减少,距离感、生疏感和不信任感越来越突出。

我们认为病人是医疗服务中的主体。

首先,应该承认病人除了具备生物学价值外,还具有社会学和与此相关联的环境学的意义;第二,病人所提供的病患体验既具备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意义,也蕴含着人文科学的意义,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获取这些资料,同时也可认识疾病病因;第三,医生不能机械地将一个社会人与所患疾病分裂,以纯粹的、独立的视觉去人为地理解疾病。

为次,我们除师资培训实行“ABC”分级制,定期针对青年教师进行强化培养,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增强教学意识,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

还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实践技能培养系统化。

一是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在校内建立真实病房,在医院建立教学病房,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在临床实训诊疗中心和实习医院实施,既可以模拟实训,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观察诊疗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为一体。

三是鼓励教师参加临床工作,积累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四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提高了教学效果。

按照临床岗位标准和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标准,编写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体诊断学实训指导及考核标准》,建立校院共同评价制度,把实践教学成绩纳入学期总评成绩。

通过多年探索形成了适合我校的《诊断学》实践教学体系。

推行了“三贴近、三结合、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通过不断改革培养出具有较高的教学、临床、科研水平,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诊断学》教师团队。

《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近几年来共发表教学论文12篇,其中在国家级杂志发表10篇,省级杂志2篇。

项目主要成员应邀参编多种教材,是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健康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历规划教材《诊断学》、《社区全科医生手册》等9部教材的副主编或编委,使这一教学成果在全国X围内得以推广。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成果总结

《诊断学》是医学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关于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检查方法的课程。

我校是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以面向西部农村、社区等医疗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技能型医药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应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又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

《诊断学》既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又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诊断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将病人的临床表现变为医生自己的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

生疏的、不规X的基本检查方法不仅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而且也不能得到准确客观的病情资料。

目前,虽然检查仪器不断更新,新的诊断技术层出不穷,但临床医生亲自对病人的所做的体格检查永远是仪器无法替代的,也是不可能替代的。

因此,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套规X的诊基手法,对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保证、支持作用。

建立诊断是临床各项工作,包括防治、科研、教学中的第一步。

正确、规X的基本检查方法,是搜集资料、提出诊断的先决条件。

疾病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诊断疾病的过程,也就是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和反复实践验证,运用诊断学的方法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才能得出有关疾病本质的判断。

由于不同疾病可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同一病理改变在不同的患病个体中又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因此过分依赖仪器设备的检查既不利于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也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背道而驰。

本研究的的目的在于纠正当前的某些临床医生的这种不正常的习惯做法,使我们培养的临床医师能够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框架,以人文关怀为前提,心中时刻想着病人,牢固掌握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以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切实做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

1.《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医药高等院校的诊断学教学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其培养的临床医师过分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忽略了医生对病人的亲自检查。

问诊和体格检查这一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而传承不衰的医生最为基本的诊断方法和手段,正在逐渐被冰冷的检查仪器设备所替代,或是正在日趋边缘化。

重设备和仪器检查、唯技术论的现象在医务人员中日益严重,医疗服务中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日趋减少,距离感、生疏感和不信任感越来越突出。

揭示了医学科学领域的人性回归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再次要求临床医生重视最原始和基本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成为医患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1.1丢失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随着高、新、尖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检查和诊断的设备及技术不断创新,细致、详尽的充满人性和人情的病史询问及视、触、叩、听检查日趋淡化。

共所周知触摸和谈话,曾经是医生探寻病因和减除病人痛苦的两件法宝,医学诊断过程是一个收集资料(诊断治疗依据)、科学分析、概括归纳、循证求据的逻辑思维和演绎推理过程,而治疗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医生对医学的科学验证。

一个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是否准确,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也取决于素质修养,这既包含着自然科学,也涉及人文科学,就是说医生在接诊病人之初,就蕴含了诊治过程中的“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这一医学人为干预中最为本质、也是医患双方都极为关注和敏感的问题。

随着人文科学在医学中的渗透,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能直接体现医学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也最能反映医生诊治思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程中的交流和触摸,就越发显得重要。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是医生在寻找诊治疾病的证据,然而出于对现代科技和设备仪器等检查方法的依赖和追求,临床医生对病史和相关资料的询问和求证却越来越觉得无所谓,只见疾病不见人的现象十分严重地存在于一部分医务工作者中。

不求甚解、以片盖全、以点代面、过分依赖仪器检查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揭示了人文科学在医学教育和医学学术活动中的欠缺,尤其丢失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深层次地反映了医学领域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技术至上、道德沉沦、人性荒芜的内在根源。

1.2缺少了情感沟通与医患交流

病史的采集与体格检查,其实就是医生与病人的情感交流过程。

情感沟通的越彻底、X围越广、内容越多,病史的可信度越高,医患的距离感也就越小。

在与病人交谈或是沟通过程中,特别是在病史的采集和体格检查过程,不能机械地将病人视作一个“问题个体”来看待,将“病”与人剥离,将病人格式化、客体化、模式化,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来“审视”病人。

应该说在医学领域中,病人才是医疗的主体,医生是作为客体存在的。

医生通过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等医疗行为能够建立起与病人沟通的良好渠道。

现代医学注重医学的实践,实质是源于科学求真、##。

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如果仅仅以生物学的观点去看待病人,则是非常片面的,医患间的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互动,病人需要倾诉,医生需要倾听,这对病人有很好的心理安抚和心理治疗的作用,可以弥补医学在临床的局限性。

1.3忽视了《诊断学》的本质-技能性

诊断学是临床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过渡到临床学习的桥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多年以来的诊断学教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少问题,三基训练不落实,教学走样,教学质量滑坡已引起各级医务工作者和临床教师们的重视。

病人少、依从性差,学生多、实践机会不足等弊端使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教学安排上,学时少,内容多,学习周期明显缩短,专科学校整个检体诊断教学实际上是在9-10周内完成的;教学内容高度浓缩,使得学生必然囫囵吞枣,消化不良;教学目标上,对最低限度的问诊、查体要求不明确,学生不重视、内容不熟悉、基本检查方法不到位、程序不规X;基本的仪器设备匮乏,学生学习结束时不会使用检眼镜、检耳镜、叩诊锤,甚至听诊器的不同胸件;导致问诊和体格检查教学走过场,使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信息质量大受影响;教学方法上仍然是满堂灌,学生操作练习缺乏有效指导,基本技能不熟,实践机会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2.《诊断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