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4810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章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docx

1章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讲稿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P2start

学习目标:

了解需求或供给及影响需求或供给的不同因素,并严格区分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和需求或供给变动;理解弹性理论;掌握供求相互作用怎样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2end

P3start

熟练掌握需求或供给变动的几何表示,能够表述供求分析的三个基本步骤,能够对市场进行供求分析。

P3end

P4start

案例:

钻石与水的悖论。

水对人的生存非常重要,但是价格却非常低;钻石只是装饰品,可有可无,但他的价格却非常昂贵。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亚当。

斯密悖论):

为什么不是更有用的商品价格更高?

这一悖论可以由供求均衡原理予以解释。

学习和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与均衡的关系就能解释亚当斯密的悖论了。

P4end

P5start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及其应用、弹性理论及运用、供求均衡理论、供求均衡理论的运用——收入分配

P5end

P6star

第一节需求理论我们重点学习两个内容:

一、需求定理:

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多元需求函数

P6end

P7start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需求定理

人们对某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的数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偏好、分配、政策、文化、传统习惯等等,他们的变动都会引起需求不同程度的变动。

掌握需求理论要求我们能够正确的判断出这些因素引起需求数量变化的方向和程度。

一、需求定理:

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一)需求是按各种价格要购买的数量单(或表)

需求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当影响需求的非价格因素不变时,某一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居民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当假定影响需求的非价格因素不变时,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需求:

1.需求是“许多”的需求量

需求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与这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价格——数量”的对应关系,需求是对应着不同价格的许多的需求量。

例如(假定需求函数我们已知)当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1万元的时候,那么,购买这种价格下的人数为0人,当市场上的价格为9万元的时候,市场上会出现20万名消费者购买这种汽车,当这种汽车继续降价,价格降到6万元每辆的时候,市场上会有50个人去购买这个汽车。

这种不同的价格对应的不同的购买人数所表象出来的汽车购买价格所对应的汽车需求量(复数)我们称为需求(通常用大写字母D来表示)。

注意需求是复数。

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需求量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当影响需求的非价格因素不变时,在某一给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上面的例子中当汽车价格为6万元时,汽车的需求量是50万辆。

需求量时单数。

P7end

P8start

播放需求量的视频

P8end

P9start

2.需求是购买愿意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3.需求可以表示为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

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依变量,则:

D=f(P)。

即为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的公式为:

D=a-b·p;

非线性需求函数的公式为:

D=ap-b。

P9end

P10start

(2)需求表

需求表:

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如表1-1所示。

表1-1某一商品的需求表

或者我们可以写成:

P10end

P11start

P11end

P12start

(3)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关系(见图1-1),也可以是非线性关系(见图1-2)

 

 

图1-2非线性需求曲线

图1-1线性需求曲线

 

图1-1,线性需求曲线是根据表格1-1中“价格——数量”组合绘制在平面中得到的一组线性关系。

当需求量和价格成线性关系时,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斜率都相等。

当需求量和价格成非线性关系时,曲线上的不点的斜率一般是不相等的。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当我们画需求曲线时,我们用纵轴来代表价格一般用大写字母P表示,用横轴来代表需求量,一般用大写字母Q表示。

整条需求曲线用大写字母D表示。

P12end

P13start

(4)需求定理

无论是需求表格还是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都遵循需求定理。

我们观察到,图1-1和图1-2,商品的价格越低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

需求定理是指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非价格因素)不变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居民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随之增加,即价格与需求量按反方向变化。

P13end

P14start

(二)需求定理存在的理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或者说为什么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会反方向变化呢?

有的同学会说,上平价格高了自然买的人就少了,当然这是我们观察到的结果,但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共同起作用。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指当价格变化导致居民实际收入减少或增加时,导致居民对该商品需求量下降或增加。

商品价格上涨意味着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实际可以购买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变得少了,这对于你以前的状态来说(未涨价之前的状态),可以说,你的实际收入在涨价的时候变少了。

替代效应:

指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购买其他的非涨价商品来替代涨价商品,减少对涨价商品的需求量,达到实际收入不减少的目的。

例如我们同时可以吃大米和面粉来维持生存,如果大米涨价而面粉价格维持不变,面粉就变得现对便宜,消费者就会增加对面粉的购买量,而减少对大米的购买量。

这种商品价格上涨所引起的其他商品对该商品的取代就是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使得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变少,价格下降的商品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也使得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变少,价格下降的商品需求量增加,所以这两个效应说明了需求定理成立的原因。

P14end

P15start

(三)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定理有三种例外情况:

高档炫耀商品,吉芬商品,投机性商品。

高档炫耀商品如高级轿车,高级手表,只有价格非常高才能展示其社会身份,当其价格变低变得趋向于大众化时需求量反而会下降。

吉芬商品:

由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灾荒,马铃薯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反而上升。

投机性商品:

如股票、债券、黄金、邮票,其价格变动会使需求呈现不规则变化出现“买涨不买落”“追高杀低”现象。

P15end

P16start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多元需求函数

 

(一)影响需求的所有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

 

1、商品本身价格:

当自身价格变动时需求量会成反方向变动。

2、相关商品价格:

两种商品之间的联系有三种:

第一种互补品,例如钢笔与墨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只有共同使用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单独使用是无法满足人们需要的,当墨水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不再愿意购买墨水书写,自然也会减少对钢笔的需求量,所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是成反方向变化的。

第二种是替代品:

比如钢笔与签字笔,他们具有相同的或者相近的,消费者只需要购买其中一种就可以满足需要。

如果钢笔的价格上涨了,则人们会愿意购买签字笔作为钢笔的替代物品使用,所以钢笔的价格上涨引起了签字笔的需求量增加。

第三种是不相关产品。

没有什么联系。

例如钢笔和水泥。

3、收入水平和分配平等程度:

平均收入增加,收入趋向于平等会使需求增加,反之下降。

富裕的国家或家庭对商品的需求都高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和经济困难家庭。

4、消费偏好:

喜欢读书的人会比喜欢餐饮的人消费更多的书籍。

5、人口数量和结构:

人口越多需求量也就越大,人口结构有很多因素例如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对保健品、医药用品的消费数量就会增加等。

6、政府经济政策:

紧缩的经济政策会减少商品需求量。

7、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消费者预计将来商品会涨价,则会引起他增加现在购买数量的行为产生。

P16end

P17start

(二)多元需求函数(了解)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多元需求函数”,公式表示为:

D=f(a,b,c,d,…,n)

如果假定其他因素不定,只考虑一种因素例如商品本身的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关系,以P代表价格,则需求函数为:

D=f(p)

P17end

P18start

(三)严格区分引起需求数量变动两方面的原因

需求数量变动可以由两个原因引起: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这两种变动的只差一个字,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一个曲线本身在坐标轴中不发生移动;另外一个是曲线本身在坐标轴中发生了位移。

P18end

P19start

首先我先看曲线本身不发生位移的情况:

1.需求量的变动及其表现形式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非价格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其考察范围限于D=f(p)

a点对应的价格和需求量为(P1,Q1),b点对应的价格和需求量为(P2,Q2),这种从a点到b点的变化是沿着需求曲线D从上之下滑动进行的。

(注意这条曲线D,在坐标轴中没人发生位移,而是上面的点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对应不同的价格和不同的需求量)。

如果我们用数学表达式来解释的话我们可以假设,这条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没有参数变化,变化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结果。

P19end

P20start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看曲线本身发生位移的情况:

2.需求的变动及其表现形式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非价格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的变动。

从需求表看,需求的变动不是同一需求表中“价格—数量”组合的移动,而是同一价格水平下不同需求表的变化。

从需求曲线看,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见图1-6)。

P20end

P21start

 

假设,市场上的汽车价格保持不变,但是年人均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6万元时,坐标中的需求曲线不再是D0了,而变成了D2,也就是意味着在汽车P1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原购买量Q0,因为收入增加而增加了汽车的购买量变成了Q2,整条需求曲线都因为收入的增加而水平向右移动,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他是水平向上移动了。

如果我们用需求函数来表示这种对应关系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整个需求函数都发生了改变。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

需求的变动(而非需求量的变动)=需求函数的变动=需求曲线在坐标轴中的移动=整个需求表的改变。

所以,总结上述两种变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商品本身价格发生改变(其他条件不变)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非价格因素的其他原因如收入、相关产品、政府政策、预期价格等等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引起了整个需求的变化)。

P21end

P22start

第二节供给理论

一、供给定理:

价格与供给量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二、多元供给函数

P22end

P23start

一、供给定理:

价格与供给量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一)供给是按各种价格要供应的数量单(或表)

(与需求和需求量的概念相似)

供给是指厂商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

供给量是指厂商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在某一给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

P23end

P24start

(二)供给的表示:

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定理

1.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的公式为:

S=-a+bP

2.供给表:

供给表提供了“价格—数量”的各种组合,说明了在各种价格上可能有的供给量,如表1-2所示。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供给量(单位数)

A

0

0

B

1

10

P24end

P25start

(看表)

P25end

P26start

3.供给曲线(我们重点学习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把供给表中的“价格—数量”组合关系绘成的图,分为线性供给曲线(见图1-7)和非线性供给曲线(见图1-8)。

 

图1-7线性供给曲线图图1-8非线性供给曲线图

通过供给曲线可以看出价格与对应的供给量,可以看出价格变化和对应的供给量变化趋势。

,图1-5表示价格和供给量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线性和非线性的关系。

但,无论是是否是线性关系,都不影响供给曲线的性质,这就是供给量会随价格上升而增加。

P26end

P27start

4.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供给定理存在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较高的价格意味着单位产品有较高的利润,增加产品的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

当价格下降时情况相反。

第二.商品的价格必须同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相适应,也就是说,如果商品价格上涨了10元/单位,那么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该种产品的产量,就要采取投入设备、人力资本、增加厂房等措施,所有这些措施给所每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应该小于10元,那么企业才能够在这种扩大生产中得到实际好处。

否则扩大生产的将会减少原来的利润空间。

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下,当生产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存在收益递减和成本递增规律(这两个规律在后面的课程中了解),再增加产品生产数量反而会使利润下降。

P27end

P28start

(三)供给定理的例外

有些特殊商品,供给定理不适用。

劳动力的供给就是一例(见图1-9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当工资(劳动的价格)增加时,劳动的供给会随着工资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除了劳动之外,很多商品的供给曲线如土地会出项不规则形状。

P28end

P29start

二、影响供给数量的价格因素和费价格因素

如同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一样,影响供给的因素也很多(可以分为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如果我们假定:

非价格因素不变,那么供给量和商品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称为一元供给函数,考虑其他因素对供给的影响,我们称为多元给函数。

(一)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很多

1、例如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价格越高供给量也会越高。

2、相关商品的价格:

假设两种商品为互补品(眼镜框和眼镜镜片),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例如镜框价格上升,镜框的生产数量变多,一个镜框两个镜片,相应的镜片的生产数量也会上升,反之依然。

假设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大米和面粉),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例如大米价格上升,更多的人愿意种植水稻,而会使种植小麦的人会变少,相应的面粉的生产数量也会下降,反之依然。

3、生产要素价格:

当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时会降低生产成本,企业愿意增加产量也就是增加产品的供给量。

4、厂商目标:

在经济学中,厂商的一般假定为利润最大化,即企业为谋取利润最大化会增加或减少供给量。

但同时厂商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如市场占有率等因素而调整生产和供给。

5、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或者是同样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6、政府政策会影响供给。

7、厂商的预期:

乐观的预期会增加供给。

悲观的预期会减少供给。

8、其他因素。

P29end

P30start

(二)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分为多元供给函数和一元供给函数(见图1-11)

多元供给函数S=f(a,b,c,d,…,n)和一元供给函数S=f(P)

P30end

P31start

(三)严格区分引起供给数量变动两方面的原因

1.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非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从供给表上看,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供给表中“价格—数量”不同的组合的变化;从供给曲线看,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点移动)(见图1-12)。

P31end

P32start

2.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从供给表角度看,供给的变动不是同一供给表中价格—数量组合的移动,而是整个供给表的变化;从供给几何曲线图看,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线移动)(见图1-13)。

P32end

P33start

第三节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一、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及理论运用

二、均衡的变动及理论运用

P33end

P34start

在需求和供给定理中,我们研究价格和量(供给量或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我们把价格看做自变量,把需求量或者供给量看做因变量,当价格变化时,需求量和供给量也随之变化。

但是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价格是由于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的,也就是需求和供给的相互影响导致价格的上下浮动,当浮动到某一个价格的时候,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没有什么因素再能够影响供求的变化的时候,均衡价格就确定了。

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价格,这里指的价格都是指均衡价格。

一、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及理论运用

(一)均衡

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

在曲线图上,均衡是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点。

广义的均衡是指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或者说一种经济实体实现其自身最有或者某种最大的状态。

(二)均衡点稳定分析--均衡是如何形成的?

大多数情况下,需求量与供给量是不相等的。

在我们分析价格均衡的时候,首先我们不考虑非价格因素所导致的供求变化,那些是非价格因素呢?

例如相关商品的价格,政府经济政策等。

也就是说我们在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在坐标系中不发生平移的情况下,均衡价格是如何产生的?

需求和供给在市场上成反作用力,当价格变动时,需求和供给的反应是相反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求与供给并不相等,要么需求大于供给,要么需求小于供给。

那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当PPT中1-14图,显示的是供过于求的情况,这时,市场上的价格是P1,

由于价格过高,市场需求量由需求曲线可知为Q2,但是也是因为价格高,生产者在此价格下的实际愿意供给量为Q1,由于供大于求,则产生了Q1-Q2的产品剩余,这些产品剩余无人购买,为了卖掉这部分产品,则必须降价把他们卖出去。

降价的结果是什么?

降价的结果是市场上有一部分厂商不愿意继续生产这些产品导致产品供给量下降,另外一个结果是市场上有另外一部分消费者愿意购买这种产品导致了产品的需求量上升,在这种变动下,价格会动态的调整到DS曲线的交点处,也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处。

在这个焦点处的含义就是,市场上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刚好等于供给量,没有什么动力再让价格上升和下降。

P35略看

P35end

P36start

如书中图1-12,从几何意义上讲,供求曲线的焦点我们称为均衡点,在均衡点上的对应的价格叫做均衡价格,对应点的数量叫均衡数量。

P36end

P37start

这个图展示了供求的变动

P37end

P38start

如果我们已知供给曲线S(Q):

Q=-4+6P和需求曲线D(Q):

Q=26-4P让我们求解均衡价格PE,

我们只需要联立方程求解即可。

也就是让S=D。

可以据此得出PE值和QE值。

P38end

P39start

3.均衡点稳定分析的运用——政府管制价格及其后果

为调节和稳定某些产品的供求,政府会采取两种价格政策:

支持价格政策(见图1-19)和限制价格政策(见图1-20)。

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而规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或称支持价格)。

政府制定最低价格(又称最低限价)阻止价格下降到某一水平,可能出于以下原因:

(1)保护生产者的收入。

如果某行业的供给波动性较大,或者行业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供给的变动很可能造成价格严重波动,从而影响生产者的收入。

最低价格政策会阻止低价格造成的生产者收入下降。

例如,许多国家制定农产品保护价格。

(2)制造产品的过剩。

对于某些特殊的商品,如粮食,为了避免出现短缺,往往需要储存一定的数量。

借助于最胝限价,政府可以存储这些商品,以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短缺。

(3)对于工资制定最低价格可以防止工人收入降到某一特定水平。

从图1-19(书中为1-14)可知,政府规定的价格为P1,但是在这种价格下,供给量为Q2O,需求量为Q1O,供大于求,并且出现Q1Q2数量的缺口,那么为了为维持这个价格,政府就要想办法把Q1Q2数量的产品从市场上消耗掉,这时候,政府要把这部分产品收购存储或者是用于出口。

虽然保护了产品价格,但是这种政策会使政府增加财政支出,背上沉重的包袱。

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个水平,如规定某种医疗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80元,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导致供不应求。

最高限价是国家指导价的一种形式,是国家规定商品买卖的最高价格。

适用于以下情况:

1.限制市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2.限制边远地区某些工业品的零售价格。

3.对进口商品实行最高限价。

4.浮动价的上限。

政府制定最高价格的原因一般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

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穷人能够负担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

然而因此导致的短缺会引起更深远的问题,如果政府仅仅制定价格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干预,就可能会导致以下结果:

(1)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

某些国家进行的经济改革允许价格上升,明显有利于降低或消除排队的现象,但同时使低收入的人生活非常艰难。

(2)政府被迫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如为每一种配给的产品发给人们一定数量的配给票。

(3)最高价格的主要问题是可能出现黑市,顾客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可能会转向黑市,用高昂的价格来购买。

(4)另外一个问题是最高价格减少了已经短缺的商品的生产数量。

例如,在饥荒时人为制定的低价可能会降低食物供给。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为帮助城市贫民,控制食物的价格,结果降低了农民的收入,这些农民就会离开土地涌向城市,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的生产。

P39end

P40start

二、均衡的变动及理论运用

(一)均衡点移动分析——均衡为什么会变动?

均衡点变动分析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E--E′均衡点E发生了变动)。

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都不会引起均衡点或曲线交叉点的移动。

P40end

P41start

供给的变动(见图1-22)和需求的变动(见图1-23)会引起均衡点的移动,从而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

P41end

P42start

供求定理的内容是: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而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求分析的基本步骤:

导致供求变动的因素很多并且很复杂,当我们分析市场如何受到影响的时候按照三个步骤进行: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使两条曲线都移动;

2、确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3、用供求图来考察这种移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P42end

P43—45略

P46start

第四节弹性理论及运用

一、需求价格弹性

二、供给价格弹性

三、弹性理论的运用

P46end

P47start

当两个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例如Q=-3P+20,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经济学中研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