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24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最新.docx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新

 

【考纲点击】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比较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的特点。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考情播报】

1、结合图表资料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及相互关系。

2、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________调整

(1)___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___产业所占比重不断______。

(2)_______________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______、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_________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

毗邻___,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___,参与

_________。

4、全国最大的______之一。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____________。

2、问题表现:

(1)________面临困境;

(2)_________相对落后

(3)_________问题日趋严重。

【温馨点拨】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3、对策

(1)_________调整:

发展重工业和_________,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______________城市群。

(3)加强_______________。

【基础自测】

1、珠江三角洲地区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3、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

“三来一补”是指()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据此完成4——6题。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5、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6、“城中村”主要经济活动是()

A、工商业B、农牧业C、第一产业D、旅游业

【我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案】

一、检查预习效果

二、课堂探究

考点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概述(阅读课本74页),思考下列问题:

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温馨点拨】城市化的三个表现:

(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3)城市人口增加。

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标志。

考点二:

对外开放的前沿

【典例一】

1、关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C、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在工业内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考点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规律总结】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工业化的推进往往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其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两个阶段:

1、优势资源开发利用阶段

背景:

不同地区优势资源差异出现,地区资源优势显现,具备区位优势,同时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吸引外资。

主导产业:

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2、产业升级阶段

背景:

工业基础奠定,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及区域分工、合作的加强

主导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下面结合珠江三角洲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劣势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政策优势已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高新技术产业

如电子信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

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典例二】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

(1)~(3)题。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第

(1)题,20世纪70~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化小;20世纪9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

(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

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

(1)C

(2)A(3)B

考点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典例三】1、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2、(江苏无锡2018模考)(10分)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资料见图21、图22)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不定项选择)(2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图1坐标曲线的变化趋势读出,关键是表述清楚。

赤潮是由水中N、P等营养元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生,导致水体质量下降的水体污染。

过多的N、P元素主要来自于污水排放和养殖业投放过度的饲料、肥料,故选BDE。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下降。

结合题目所给的两幅图,在该地区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防治

水体污染的措施可针对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逐条回答,难度不大。

答案:

(共10分)

 

(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1分)

 

(2)B、D、E(全对得2分)

 (3)问题:

①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②污水污染;③地表径流污染。

(任意2点得2分)

 原因:

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②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③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任意2点得2分)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任意3点得3分)

【当堂达标】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

据此回答1~3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⑤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

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

A、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

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