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3856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docx

往复机检修作业规程

 

-状态卡页

-动作卡页

-附件页

[]-作业A—施工单位项目负责

B-检修作业人员

图例()-确认C-车间主任确认

<>-安全关键点S-验收部门人员

安全点由安环部签字确认

 

状态卡

 

初始状态M0

机组与外界系统隔断完毕,经氮气置换合格,施工作业票等各种票证办理完毕,已具备检修条件

000检修准备工作;

010办理施工作业票;

020确认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状态M1

拆卸联轴器,检查机组对中

100拆卸联轴器;

110用三表法检查机组对中情况。

 

状态M2

机组拆卸和检查

200附属管线、附件以及机组盖板拆卸与检查;

210各级各个气阀拆卸;

220拆卸各级十字头与活塞杆之间连接器;

230拆卸各级活塞杆及活塞;

240拆卸各级填料密封组件;

250拆卸连杆及检查;

260拆卸曲轴及检查。

状态M3

机组主要零部件检查

300机体检查;

310曲轴及主轴承的检查;

320各列连杆、连杆螺栓及大小头的检查;

330各列十字头以及十字头与活塞杆之间连接器部件的检查;

340各列活塞杆及活塞的检查;

350各列活塞杆及活塞连接件的检查;

360填料密封的检查;

370气缸的检查;

380各个气阀及相关部件、部位的检查;

390其它部件的检查。

状态M4

机组辅助系统的检修

400润滑油系统的检修;

410冷却水系统的检修;

420盘车机构的检修。

状态M5

填料密封组件、曲轴、十字头及连杆的组装、回装及检查

以及各列活塞杆组件的组装

500填料密封组件的组装和回装

510曲轴回装及检查;

520一级十字头及连杆回装及检查;

530N级二列十字头及连杆回装及检查;

540一级活塞杆组件的组装;

550N级活塞杆组件的组装;

 

状态M6

各列活塞杆组件以及活塞环、导向环、气阀、以及机内辅助管路、机组盖板机体外部附属管线、附件的回装及检查

600各列活塞环、导向环回装前的检查;

610一级活塞杆组件以及活塞环、导向环的回装;

620N级活塞杆组件以及活塞环、导向环的回装

630各列活塞杆与十字头的装配;

640各列气缸与活塞的前后止点间隙的测量;

650检查各列活塞杆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跳动值;

660各列各个气阀组装和回装;

670回装机体内部辅助管路、机组盖板以及机体外部附属管线、附件。

状态M7

机组对中情况检查

700用三表法检查机组对中情况;

710联轴器连接完成。

最终状态M8

机组回装及检查

800机组试车,交付使用。

 

动作卡

 

初始状态M0

机组与外界系统隔断完毕,经氮气置换合格,施工作业票等各种票证办理完毕,已具备检修条件

000检修准备工作;

001B-()查阅停机前机组运行情况(各部位振动值、轴承温度、泄漏点)等及上次检修资料和有关图纸。

002B-()备齐检修工具、专用工具、量具、起重机具、备件及材料。

003B-()将厂房格栅板平台用橡胶板铺起来,做为零部件摆放区,保持检修场地的整洁。

B-<>对压缩机厂房的行车进行检查,应符合安全规定。

签字()

004B-()检修人员应认真学习现有的资料、图纸、方案,充分了解机器构造,掌握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010办理施工作业票;

011B-()施工作业票已经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好。

B-<>确认施工作业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

签字()

020确认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B-<>确认机组电机及润滑油泵电机已断电。

签字()

B<>-C<>确认机组与外界系统隔断完毕,经氮气置换合格。

签字()签字()

 

状态M1

拆卸联轴器,检查机组对中

100拆卸联轴器;

101B-[]拆卸联轴器的安全罩。

102B-[]拆卸联轴器的定位螺栓。

103B-[]将电机轴向后推开,使联轴器自由脱开。

110用三表法检查机组对中情况。

111B-[]检查对中,做好数据记录。

径向圆跳动,mm

端面圆跳动,mm

A1

A2

A3

A4

B1

B2

B3

B4

电机与曲轴

最大偏差标准值

签字()

 

状态M2

机组拆卸和检查

200附属管线、附件以及机组盖板拆卸与检查;

201B-[]拆卸附属管线,检查结垢与腐蚀情况;

检查情况及处理记录:

签字()

B-()确认仪表已拆卸机组仪表探头。

签字()

202B-[]用天车吊住一级缸气缸盖,调整好倒链的合适紧度;

B-<>确认吊具安装合格,能保证吊运安全;

签字()

B-[]用顶丝,拆卸一级气缸盖固定螺栓;

B-[]将气缸盖吊运摆放在零部件摆放区。

B-[]按拆卸一级缸气缸盖的相同作业拆卸二级缸气缸盖。

203B-[]拆卸一级缸滑道看窗盖板固定螺栓,取下滑道看窗盖板;

B-[]拆卸二级缸滑道看窗盖板固定螺栓,取下滑道看窗盖板;

204B-[]检测曲轴箱油封径向间隙;

项目

标准值mm

实测值mm

曲轴箱油封径向间隙

签字()

B-[]拆卸曲轴箱盖固定螺栓;

B-[]用天车吊住曲轴箱盖,调整好倒链的合适紧度;

B-<>确认吊具安装合格,能保证吊运安全;

签字()

B-[]将曲轴箱盖吊运摆放在零部件摆放区。

205B-[]拆卸一级机体内部辅助管路(冷却水、润滑油、尾气排放);

206B-[]拆卸二级机体内部辅助管路(冷却水、润滑油、尾气排放)。

207各级各个气阀拆卸;

〖说明〗加氢往复式压缩机组的每一列气缸均为两端双作用结构,每一列气缸的盖侧和轴侧均有进气阀和排气阀。

208B-[]拆卸一级盖侧进气阀阀盖固定螺栓的螺母,依次取出阀盖,压套和气阀;

B-[]拆卸一级盖侧排气阀阀盖固定螺栓的螺母,依次取出阀盖,压套和气阀;

B-[]拆卸一级轴侧进气阀阀盖固定螺栓的螺母,依次取出阀盖,压套和气阀;

B-[]拆卸一级轴侧排气阀阀盖固定螺栓的螺母,依次取出阀盖,压套和气阀。

209B-[]按拆卸一级缸进气阀和排气阀的相同作业拆卸二级缸进气阀和排气阀。

210拆卸各级十字头与活塞杆之间液压连接器;

211B-[]使用专用打压工具,拆卸一级缸的十字头与活塞杆之间液压连接器,松动后拆卸背帽。

212B-[]使用专用打压工具,拆卸N级缸的十字头与活塞杆之间液压连接器,松动后拆卸背帽。

213拆卸各级活塞杆及活塞;

214B-[]安装一级缸的活塞杆保护套,用尼龙绳吊装活塞杆。

215B-[]推动一级活塞杆,将活塞从气缸盖侧推出,直到活塞上的导向环和活塞环刚好全部都露在气缸外侧为止。

216B-[]从盖侧依次拆下一级活塞导向环和活塞环,分别检查径向厚度、外观磨损,将检查结果填写到附件1中的表1-1中。

217B-[]用天车吊住一级活塞使用尼龙绳,调整好倒链的合适紧度

B-<>确认吊具安装合格,能保证吊运安全,保证水平,防止磕伤活塞杆和缸套;

签字()

218B-[]人工推动一级活塞杆进行配合,使用天车吊运下一级活塞杆及活塞,稳妥放置好。

219B-[]按拆卸一级缸的活塞杆及活塞相同的作业拆卸N级缸的活塞杆及活塞,并将一级活塞杆导向环和活塞环的检查结果填写到附件1中的表1-2中。

220拆卸各级填料密封组件;

221B-[]拆卸一级缸的填料密封压盖固定螺栓;

B-[]拆卸取出一级缸的填料密封组件。

222B-[]拆卸N级缸的填料密封压盖固定螺栓;

B-[]拆卸取出N级缸的填料密封组件。

223拆卸连杆及检查;

〖十字头滑履与滑道的间隙测量方法〗手动盘车使十字头处于滑道的前端、中部、后端三个位置,用塞尺分别测出上下滑履与滑道的间隙。

在圆弧面上等分测三点。

224B-[]测量一级缸的十字头滑履与滑道的间隙,将检测结果记录在附件2中的表2-1;

B-[]使用铜锤拆卸一级缸的十字头销;

B-[]逐个检查一级缸的连杆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现象;

检查记录:

签字()

B-[]拆卸一级缸的连杆螺栓,取出一级缸的大头瓦;

B-<>注意吊运作业安全。

B-[]用天车吊出一级缸的连杆和十字头,稳妥放置好。

225B-[]测量N级缸的十字头滑履与滑道的间隙,将检测结果记录在附件2中的表2-2;

B-[]使用铜锤拆卸二级缸的十字头销;

B-[]逐个检查二级缸的连杆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现象;

检查记录:

签字()

B-[]拆卸N级的连杆螺栓,取出二级缸的大头瓦;

B-<>注意吊运作业安全。

B-[]用天车吊出N级的连杆和十字头,稳妥放置好。

226拆卸曲轴及检查。

〖曲轴轴向间隙测量方法〗在主电机侧的曲轴主轴轴头架上百分表,将百分表表针触在轴头,百分表读数置零。

先将曲轴推到一侧极限位置,记录百分表表针指示值;再将曲轴推到另一侧极限位置,记录百分表表针指示值。

两次百分表读数之差,即为曲轴轴向间隙。

注意曲轴的轴向移动要到位。

反复测量曲轴轴向间隙至少三次,验证每次测得的曲轴轴向间隙数值一致,该数值即曲轴轴向间隙。

B-[]推轴法测量曲轴轴向间隙,作好记录。

曲轴轴向间隙标准值mm

曲轴轴向间隙测量值mm

签字()

227B-[]拆卸各个横梁固定螺栓;

B-<>注意吊运作业安全。

B-[]用天车依次吊出各个横梁并放置好。

228B-[]依次拆卸主电机侧的主轴瓦上瓦盖、外侧的主轴瓦上瓦盖,分别将上瓦盖放置好;

B-[]使用塞尺依次测量主电机侧的主轴瓦、外侧的主轴瓦的侧间隙,分别作好记录。

位置编号

1

2

名称

主电机侧

主轴承

外侧

主轴承

侧间隙实测值

签字()

229B-[]手动盘车,从主电机侧开始,依次测量各个主轴颈径向跳动,作好记录;

位置编号

1

2

名称

主电机侧

主轴颈

外侧

主轴颈

实测值

标准值

实测值符合性情况和处理:

签字()

C()-B()确认各个主轴颈径向跳动的测量结果。

签字()()

230B-[]依次测量各级各列曲轴的曲臂差;

数值

一级曲臂差测量值

二级曲臂差测量值

曲臂差标准值

≤0.036mm,最大不允许超过0.09mm

测量符合情况及处理记录:

签字()

C()-B()确认各个主轴颈径向跳动的测量结果。

签字()()

231B-[]用天车吊住飞轮,调整好倒链的合适紧度;

B-<>确认吊具安装合格,能保证吊运安全。

B-[]拆卸飞轮的定位螺栓,将飞轮吊运摆放在零部件摆放区。

B-<>曲轴吊出注意:

钢丝绳需用麻袋等包扎物垫好,以免擦伤主轴颈和曲轴颈。

232B-[]用天车和挂在天车大梁5吨手拉葫芦吊住曲轴,调整好倒链的合适紧度;

B-<>确认吊具安装合格,能保证吊运安全

B-[]缓慢吊出曲轴并稳妥放置好。

233B-[]拆卸主电机侧的主轴瓦的下瓦并稳妥放置好;

B-[]拆卸外侧的主轴瓦的下瓦并稳妥放置好;

 

状态M3

机组主要零部件检查

 

300机体检查;

301B-[]将曲轴箱清洗干净;

B-[]用压缩空气吹净机体油路,达到油路畅通。

302B-[]检查机体同基础是否脱离,基础有无下沉现象或产生裂纹;

检查及处理记录:

签字()

B-[]除去机身内外壁或底面的污垢和铁锈,由厂内指派专业人员使用着色法检查机身有无裂纹;

B-[]检查机体与气缸体的对中止口平面螺栓有无损伤或松动;

检查及处理记录:

签字()

B-[]检查曲轴箱以及曲轴箱盖的中分密封面应无缺陷、损伤;

检查及处理记录:

签字()

B-[]检查机体油道、油路畅通、无堵塞;

检查及处理记录:

签字()

B-[]检查油封应无缺陷、损伤;

检查及处理记录:

签字()

303B-[]逐个检查主轴承座的瓦窝和瓦口的中分面应无缺陷、损伤;

检查及处理记录

主电机侧主轴承

外侧主轴承

签字()

304B-[]检查一级滑道接触痕迹应均匀,没有拉毛等缺陷,接触面积应大于70%且均布;

检查及处理记录:

签字()

B-[]检查二级滑道接触痕迹应均匀,没有拉毛等缺陷,接触面积应大于70%且均布;

检查及处理记录:

签字()

305B-[]从主电机侧开始,依次测量机身轴承座位置的纵向水平度,将测量情况机组到附件3中的表3-1;

306在一级滑道的前、中、后位置测量机体横向(列向)水平度,将测量情况机组到附件3中的表3-2;

307B-[]在二级滑道的前、中、后位置测量机体横向(列向)水平度,将测量情况机组到附件3中的表3-3;

308曲轴及主轴承的检查;

309B-[]将曲轴用煤油清洗干净;

B-[]用压缩空气吹净曲轴油路,确认油路畅通;

310B-[]检查曲轴表面有无磨损和沟痕,对主轴颈和曲轴颈应重点检查,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4中的表4-1;

B-[]采用着色法对主轴颈与曲轴颈以及主铀颈与拐臂连接的根部进行探伤,检查有无缺陷,如有必要则采用超声波探伤缺陷发展情况,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4中的表4-2;

B-[]检查主轴颈与曲轴颈的轴径磨损量,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4中的表4-3;

B-[]依次检查各主轴颈与曲轴颈的圆柱度,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4中的表4-4。

311B-[]依次拆卸各主轴轴承上瓦盖上的上瓦;

B-[]依次检查各主轴轴承上下瓦的合金层与轴承衬套的结合情况,不应有脱壳现象,合金层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5中的表5-1;

B-[]用渗透法依次检查主轴承紧固螺栓,应无裂纹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5中的表5-2;

B-[]依次检查各主轴承的上下瓦窝以及结合面应无缺陷、损伤,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5中的表5-3;

B-[]用涂色法依次检查主轴承瓦背与瓦窝结合面应贴合均匀,接触面积达70%以上,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5中的表5-4。

320各列连杆、连杆螺栓及大小头的检查;

321B-[]依次拆卸各列连杆和大头瓦盖的大头瓦;

B-[]依次拆卸各列连杆的小头瓦;

322B-[]检查各列连杆,尤其大头的分解面、瓦窝以及小头的轴承孔应无变形、磨损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1;

323B-[]逐个检查各列连杆螺栓应无锈蚀、弯曲和滑丝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2;

B-[]用磁粉探伤检查各列连杆螺栓,应无裂纹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3。

324B-[]检查各列大头瓦盖的瓦窝以及结合面应无缺陷、损伤,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4;

B-[]逐个检查各列大头瓦的合金层与轴承衬套的结合情况,不应有脱壳现象,合金层表面不得有纵向划痕、裂纹、气孔等缺陷,接触痕迹应均匀,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5;

B-[]逐个检查各列大头瓦连接螺栓应无锈蚀、弯曲和滑丝等缺陷;用渗透法检查,应无裂纹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6;

B-[]用涂色法分别检查各列大头轴瓦瓦背与轴承座孔结合面,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7。

325B-[]分别安装各列的大头瓦到相应的大头瓦盖与连杆瓦窝内,确认安装合格;

B-[]分别把各列大头瓦盖与连杆临时组装,使用力矩扳手确认螺栓紧固的紧度合格;

B-[]分别测量各列连杆大头瓦内径和相对应的曲轴销轴径,差值即为连杆大头瓦与曲轴销间隙,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8。

B-[]分别拆卸临时组装的各列大头瓦盖与连杆;

326B-[]检查各列连杆小头瓦的合金层与轴承衬套的结合情况,不应有脱壳现象,合金层表面不得有纵向划痕、裂纹、气孔等缺陷,接触痕迹应均匀;检查各列连杆小头瓦与连杆瓦孔配合应接触均匀,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9;

B-[]检查各列十字头销表面不得有纵向划痕、裂纹、气孔等缺陷,接触痕迹应均匀,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10;

B-[]检查各列十字头销直径磨损和圆柱度,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11。

327B-[]安装各列连杆小头瓦;

C()-B()确认各列连杆小头瓦质量合格。

签字()()

B-[]分别测量连杆小头瓦内径和十字头销轴径,差值即为连杆小头瓦与十字头销之间的间隙,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6中的表6-12。

328各列十字头以及十字头与活塞杆之间液压连接器部件的检查;

329B-[]检查各列滑履的轴承合金层是否存在破裂、剥落等损坏,接触痕迹应均匀,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7中的表7-1;

330B-[]检查各列液压连接器的连接螺纹应无锈蚀、滑丝等缺陷;用渗透法检查,应无裂纹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7中的表7-2;

331各列活塞杆及活塞的检查;

332B-[]拆卸各列活塞杆和活塞的连接螺母,取出弹簧垫片,分解活塞杆和活塞;

B-[]将各列活塞杆、活塞清洗干净;

333B-[]外观检查各列活塞杆表面尤其螺纹部分有无裂纹、拉伤、变形等缺陷,检查活塞杆上各个凸台支承面有无损坏的地方,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1;

334B-[]对各列活塞杆表面尤其是密封工作部分和螺纹部分进行探伤检查,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2;

〖活塞杆的直线度测量方法〗将活塞杆两头放在v型铁上或者相应机构上,把带架百分表放置在测量点旁边,触针与活塞杆接触,并将指针调至零点。

旋转活塞杆,每转90°观察百分表变化情况,做好记号并记录。

如此测量多点,计算活塞杆直线度。

335B-[]测量各列活塞杆的直线度,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3;

336B-[]测量各列活塞杆圆度和圆柱度,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4;

337B-[]测量各列活塞杆填料密封工作部分直径磨损量,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5;

338B-[]外观检查各列活塞表面应无毛刺、擦伤、变形,重点检查活塞环槽磨损和变形情况,注意槽面有无裂纹存在,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6;

339B-[]分别用外径千分尺检测活塞前、中、后三点位置的外径,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7;

340B-[]检查活塞的连接螺母与活塞杆的接触好坏。

在活塞孔的两端面徐上红丹油,把活塞杆临时装入活塞内,活塞锁母丝扣涂少量机油。

拧紧活塞锁母,再松开,拆下活塞杆,检查接触平面的接触是否严密均匀,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8中的表8-8。

341各列活塞杆及活塞连接件的检查;

342B-[]检查各列活塞杆和活塞的连接螺母、弹簧垫片、隔环没有磨损、变形、裂纹等缺陷。

检查及处理记录

一级

N级

签字()

343填料密封的检查;

344B-[]依次拆卸各列填料密封组件的定位螺栓的螺母,分解填料盒,取下各个“O”形密封环,取出盒内阻流环和密封环,并使用煤油清洗干净;

B-()全部的“O”形密封环要予以更新。

345B-[]检查研磨各列每组填料盒,密封环端面和内圆表面,应光洁无划痕;

检查及处理记录

一级

N级

签字()

363B-[]测量各列每组密封圈的径向厚度,检查其磨损程度。

检查及处理记录

一级

N级

签字()

370气缸的检查;

371B-[]用煤油清洗各列气缸;

372B-[]外观检查各列气缸镜面有无擦伤、拉毛、裂纹,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9中的表9-1;

373B-[]检查缸套内表面有无拉伤、沟槽、台阶情况,如有拉伤超过圆周1/4,并有严重沟槽、台阶时,应予以更换,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9中的表9-2;

374B-[]测量各列气缸内径尺寸,检查气缸圆柱度,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9中的表9-3;

375B-[]在各列气缸的前、中、后位置测量机体横向(列向)水平度,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9中的表9-4。

380各个气阀及相关部件、部位的检查;

381B-[]依次拆卸各列各个进气阀和排气阀,并使用煤油清洗干净;

382B-[]检查各列各个气缸的进、出口阀座结合面应无变形、腐蚀、麻点、划痕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10中的表10-1;

383B-[]检查各列全部的阀片、弹簧有无变形、裂纹、划痕等缺陷,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10中的表10-2;

384B-[]检查各列全部的阀座密封面,与阀片接触线应连续封闭,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10中的表10-3;

385B-[]检查气阀,若有问题即更换气阀;

386B-[]外观检查各列全部的气阀紧固螺栓、螺母有无变形、裂纹,将检查记录填写到附件10中的表10-4。

390其它部件的检查。

391B-[]检查联轴器的配合面等缺陷;

检查情况及处理记录:

签字()

392B-[]检查连轴器的紧固螺栓有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检查情况及处理记录:

签字()

393B-[]检查飞轮的配合面无缺陷。

检查情况及处理记录:

签字()

 

状态M4

机组辅助系统的检修

400润滑油系统的检修;

B-<>油管不允许有急弯、折扭和压扁现象。

B-<>油管与其供油润滑处相连接时.应先检查所供给的润滑油内无气泡后,方可与润滑处进行联接。

401B-[]检查清扫管线、注油器、单向阀,并回装合格;

检修情况记录:

402B-[]拆卸检查齿轮油泵的齿轮、齿轮轴、轴承,更换填料密封,并回装合格;

检修情况记录:

签字()

403B-[]拆卸清洗润滑油过滤器、油冷却器,并回装合格。

检修情况记录:

签字()

410冷却水系统的检修;

411B-[]清扫气缸冷却水夹套,除净积垢,并回装合格。

检修情况记录:

签字()

420盘车机构的检修。

421B-[]盘车机构应运转灵活,不得有阻滞现象,齿面啮合检查;

检修情况记录:

签字()

 

状态M5

填料密封组件、曲轴、十字头及连杆的组装、回装及检查

以及各列活塞杆组件的组装

 

B()-C()-S()确认修理或更换的零部件合格,符合回装技术要求。

签字()()()

500填料密封组件的组装和回装

501B-[]全部零件在装配前用煤油清洗,再用干净的布揩干;

B()确认填料密封组件的阻流环、密封环、填料盒等的分组,各组记号标记清楚。

50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