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353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中德·茵莱国际监理表-2

致:

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完成了中德·茵莱国际(3#、14#、15#、18楼)工程测量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中德·茵莱国际(3#、14#、15#、18楼)测量施工专项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

日期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致:

重庆中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中德·茵莱国际(3#、14#、15#、18楼)工程测量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件:

中德·茵莱国际(3#、14#、15#、18楼)测量施工专项方案

现场代表审查意见:

 

现场代表:

日期:

项目负责人审核意见: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日期: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中德.茵莱国际项目工程

中德·茵莱国际工程

(3#、14#、15#、18楼)

 

 

编制人:

余国普

审核人:

胡强

编制单位:

重庆海博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0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第一节:

施工测量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以建设方提供的测设的《控制点成果文件》

6、重庆巴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第二节: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中德·茵莱国际

建设单位:

重庆中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重庆巴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重庆海博建设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服装城大道台商管委会。

二、建筑概况

3、14号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15、18号为框架结构。

3、14、15号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独立承台基础,局部为条型基础。

18号楼(幼儿园)为桩基础。

建筑层数:

3号楼为33∕-3、14号楼为29∕-2、15号楼为21∕-3、18号楼为幼儿园共2层,局部3层。

三、结构概况

3#、14#、15#、18#(幼儿园)楼C、D商业区及二区地下车库工程进行编制。

3#楼共计总建筑面积17176.37㎡;14#楼总建筑面积15860.25㎡;15#楼总建筑面积17583.77㎡;18#楼总建筑面积1284.22㎡。

3、14号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15、18号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第三节:

施工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是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行工序,其测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整体工程质量。

1、测量班子的组建:

为保证工程的测量质量,项目部组建一个专门的测量班子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测量。

由工程师担任组长,负责每次测量的看镜和测量安排,其他施工人员为组员进行配合。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复核工作。

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全部由专职工程师负责,并上报阶段测量成果。

以保证整体工程施工准确。

2、需用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台、J2经纬仪一台、S3水准仪两台、50m长钢尺一把、激光垂准仪、水准塔尺三把。

5m小钢卷尺等测量工具。

第四节:

施工测量方案

(一)施工测量工作内容

施工测量包括:

平面定位测量、轴线(垂直)测量、标高(水平)测量、施工阶段建筑沉降观测。

(二)施工测量的工艺流程

测量仪器检定、检校→校测坐标、标高起始依据→场地平整方格网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主体放线→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

(三)施工测量主要方法

放线采用轴线交会法和极坐标法两种,放样出建筑物主轴线的位置。

1、控制网布设

根据工程场区特征,建立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的立体控制网,为有效的给工程的每个构件定位创造保证条件。

由于本工程场地较大,因此定位放线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首先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以及总平面图中给定的控制点坐标,用全站仪将各个基础定位。

然后用全站仪在以下部位布置控制线,在施工中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以后的柱墙模板线。

2、控制线的布置原则:

2.1方便各施工段的施工;

2.2控制线必须能够通视,必须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综合考虑,以免造成以后移点带来误差;

2.3控制桩必须牢固。

3、平面控制网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物墙、柱的允许偏差为8mm。

所以我们取8mm作为建筑物的控制误差,即m=8mm,此误差一般包含两部分:

施工误差m施和测量误差m测;而其中测量误差m测又包含了控制网的测设误差m控和施工过程中的放样误差m放。

根据误差的广义传播定律,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误差的关系:

m2=m施2+m测2

m测2=m控2+m放2

取m测2=m施2/2,m控2=m放2/2

m控=m/3=8/3≈3mm

所以首级控制网中只要保证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3mm,即可保证施工对测量的精度要求。

对于局部精度要求更高的结构部分,我们通过在首级网的基础上插入加密点的方式,布设精度更高的二级网。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允许偏差m≤3mm,此误差包含了控制测量误差m控’和放样误差m放’,一般取m控’2=m放’2/2,即m’2=m控’2+m放’2=3m控’2=32,所以二级网点的控制精度m控’=±1.7mm。

为便于测量工作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控制网布设遵循以下几点:

a.控制点之间视野应开阔,通视良好。

b.控制点布设在安全地点,尽量防止有外来损害的威胁。

c.控制网图形要简单,控制点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

因为施工区面积大,根据业主在施工外提供的绝对坐标及高程控制点,为保证控制网使用的便利,控制轴线间距30m左右。

由于施工区大,对建筑物的测量控制,我们采用外控和内控相结合的方法,即控制点布设在建筑物的外部或内部,网点的布设以不妨碍日后的工程施工为前提,尽量布设于在施工过程中能相互通视的地方。

整个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为两步:

第一、在平面图上根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确定出控制点的大致位置,图解法得到其点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根据甲方提供的初始控制点在现场测设出其位置,在固定建筑物或岩壁上刻上标记或埋设好控制(点)桩(如图所示)。

 

 

第二、再用全站仪观测各点的距离、方向,进行平差,得到各控制点的平差坐标和点位精度,如果控制网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必须增加观测数

据的测回数,提高观测精度,重新平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以此作为工程施工的定位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控制点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受到损坏,故需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易受损坏的基准点进行拴桩保护。

万一基准点有所损坏,可通过拴桩点迅速恢复。

栓桩点也可采用基准点的结构形式或用红油漆在周边围墙上作红三角标记。

4、高程控制网布设

为保证施工进行,除了建立平面控制网,还要建立高程控制网。

为精度要求,水准网布设成一闭合网。

为施工方便,再在基点的基础上设立若干施工水准点。

基点是永久性的,既要满足施工要求,又要满足变形观测时永久使用。

而施工水准点仅用于施工阶段,尽量靠近施工点。

每100m左右布设一点,组成一水准网(水准点尽量附在平面控制网中)。

按规范,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施测,通过平差得到各水准点的高程平差值。

5、细部放线

土石方完成后,需要放线确定底板及墙、柱位置,对于细部放样,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放样法进行。

由于一般情况下,底板的标高比较低,如果仪器直接架在控制点上,就可能看不到放样点。

所以一般要在坑边测一转点(采用测回法进行,需要比放样的精度提高一级),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不允许采用连续转点的方式进行,以防止误差累积。

所有的转点只能从控制点转测一次。

(四)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测量

1.1用坐标引测并作出主控制站,用于控制轴线定位,绘制测量控制点布置图。

本标段能利用区放线办提供的控制点,放出各栋楼拟建建筑物控制点,使各栋楼形四条控制边。

1.2控制测量点敷设完成后,然后进入局部测量,建立矩形控制网,拟建的的各子单位工程局部点放样均采用直角坐标法,高程控制点采用水准仪分别置仪于各控制点引测至场内。

为了力求准确,每次放样后视之后均反测后视点的各要数值与资料吻合,放样完后并置于后视点予以闭合。

角度误差控制在2秒以内,水平距离控制在±3mm以内。

每道测量完毕形成记录资料均报监理复核认可,然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测量。

1.3定位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及基准线用于定位控制、高程水准点用于水平标高控制。

根据基准点及基准线,测定出本工程定位主控轴线及引桩点,半永久性引桩点,水准点应加以保护。

(五)轴线测量方法:

1、基础阶段轴线测设:

1.1采用矩形控制法:

用极坐标原理,依据甲方提供的坐标,引测出各栋建筑物四个定位坐标点,以建筑物的外边轴线作为控制网主轴线,在主控轴线外(内)1m设辅助控制轴线,主控轴线和辅助轴线的交叉点做成用铁钉作固定的三角桩,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其它主轴线均在场外作固定三角桩,以便随时控制,从主控点引出外边线轴线矩形方格网后,测量出其它轴线。

在测设过程中其主要技术要求:

边长相对误差≤3㎜,测角误差≤3″。

在用经纬仪闭合每栋1#~4#定点闭合差均满足规范要求。

用经纬仪和钢尺按施工图示尺寸定各轴线交点和孔桩中心线。

采用平行线法定出各基坑边线。

(2)基础高程定位:

用水平仪以(ST0190)为基准点到场内定点:

252.220;(B4450)为基准点到场内定点:

254.428,并转至施工现场定点。

(3)注意事项

以建设方书面确定的控制点为依据,采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木桩、广线测出闭合矩型控制网,用平行线法测定出各轴线,并引测到工程四周辅助固定三角桩或砖砌围墙上,且做好红三角标志,作为基础及楼层平面轴线控制及施工放线的依据。

在主体上升施工中采用矩形1、2、3、4的引出点控制轴线位置。

并同时做好轴线、标高放线记录,填写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3基础施工放线方法

(1)以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控制点,按方向确定独立基础对称轴线,进行独立基础放线。

(2)以施工图桩基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中心,设计基础梁宽度确定为基础梁放线依据。

(3)在独立基础控制十字线上,且在外钉上木桩,在基础完成后将十字线标记落在独立基础基坑边上,作为基础轴线控制的依据。

(4)本工程设2-3个水平标高控制点,作为水平标高控制的基准点。

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5)基础施工前,根据投测的各轴线点,将纵横向轴线依次引测在各基坑,挖孔桩已事先做好的240厚砖井圈表面,弹上墨线,以“红三角”作显标标记,作为柱基和基础梁等校核放线的依据。

(6)基础全部施工完后,根据地面设置的轴线控制桩点。

(各控制桩点和砖井圈上的轴线标记,在土石方开挖和基础梁施工中破坏,因此可能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将各轴线测设弹放在基础砼表面。

2、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2.1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2.2采用水准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