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3036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ocx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市域概况

1、地理位置

汉川市位于汉水下游,湖北省中部,孝感地区南部。

介于东经113°22′~113°57′、北纬30°23′~30°52′之间。

东与武汉毗邻,西连天门,南临仙桃,北与应城、云梦、孝感接壤。

距武汉市54公里,县境东西长,南北宽。

总面积1663平方公里。

2、历史沿革

汉川建县,始于561年(北周保定元年),治甑山下,故名甑山县,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

隋大业未废县为镇,并入汉阳县。

621年(唐武德四年),县恢复,以汊水流经县境而改名汊川县。

960年,以竟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

977年,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

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1997年汉川撤县建市。

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因汉水横穿县境而得名。

1071年至1912年,分属汉阳县、武昌府、汉阳府和江汉道等。

1930年至1948年,分属国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和第三、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汉川全境解放,先后隶属于鄂中专区、沔阳专区、武汉市和孝感专区。

汉川县属孝感地区。

1997年3月,汉川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汉川建县制至今已有1443年的悠久历史。

3、地形地貌

汉川地处江汉平原北东边缘,呈东南部略高的总趋势。

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东南部为陇岗残丘地区,间有小块平原和小湾潭;中部、北部和西部为平原,间有大小不一的湖汊。

海拔多在22-26米之间,最高点在马口与汉阳交界的王家山,海拔203米,最低点在姜岭乡荷花桥附近,海拔。

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96.1%,丘陵土岗占3.9%。

全市地貌形态,按成因可分为陇岗残丘和堆积平原两类。

1)陇岗残丘

主要分布于马口-南河一带,海拔最高203米,一般为65-120米,丘顶浑圆。

2)堆积平原

根据成因分为两类:

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汉水两岸,由汉水河道变迁冲击而成,亦称泛滥平原,海拔22-26米,开阔平坦,上部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粉砂,下部为砂、砂石夹亚砂土;湖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汈汊湖、沉湖、彭公湖、莲子湖、刘家湖以及与应城接壤的东西汊湖等湖泊周围,由湖积、冲积的杏黄色粘土、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组成,海拔22-25米,与汉水两岸的冲积平原连成一片。

4、气象、水文、地质情况

1)气象资料

汉川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酷热时间短。

据近17年资料统计,汉川市年平均气温为℃,高于或低于1959-1984年的平均气温℃。

历年极端高温37.9(出现在2000年7月17日),历年极端低温℃。

(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

降水年际变化大。

常年降水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平均降水量1257毫米,降雨量以6月最多,12月最少。

年平均蒸发量1263毫米,历年最大蒸发量1470毫米。

常年盛行风向为秋冬春以北风为主,盛夏以偏南风为主。

(详见风玫瑰图)历年无霜期平均257天。

汉川四季的划分,以气候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季和秋季,22℃以上为夏季,10℃以下为冬季。

四季中以冬季最长,春、秋季较短。

2)水文资料

汉江流经市域过境长度为左右,江宽290~400米不等。

汉江历年最大流量为14600m3/s,历年最小流量为180m3/s,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

历年平均水位为,历年最高水位,历年最低水位。

汉北河流经汉川境内长,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

3)地质情况

汉川市地处“扬子准地台”江汉断陷的北东部和大冶台褶带的西部,横跨武汉台褶束、云应凹陷、皂市凸起、乾驿-沔阳凹陷等4个四级构造单元。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不全,除马口-南河及仙女山办事处、庙头有少量古生代地层出露外,其余地区为第四系所覆盖。

汉川市地基允许承载力为7-12吨/平方米。

仙女山办事处、城北新区和涵闸河南部的城隍镇平均承载力为15吨/平方米以上;现状城北新区以东至开发区(新河)镇南部地区平均承载力为10-15吨/平方米;其中滨湖大道以西至两河交接处土地平均承载力为10吨/平方米以下,规划区内其余地块平均承载力较小,在10吨/平方米一下。

马口地质情况以回归门为标志,其西往庙头方向平均承载力为10-15吨/辟平方米;回归门以东至十字街及主城区平均承载力为15吨/平方米;十字街至周湖村地段平均承载力为8-12吨/平方米;窑新老蔡城线及新蔡城线沿线地段平均承载力为20-25吨/平方米。

5、自然资源

1)植被资源

汉川市的气候位置属于北亚热带落叶至常绿阔叶混交林和水生栽培植被区的范围,随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的运动变迁,原始森林植被早已绝迹。

在现存的植被群落中,乔木主要有麻栎、黄檀、楸树、樟树、苦楝、白榆、山槐、皂夹、朴树、马尾松、枫杨、旱柳、池杉、水杉、泡桐、意杨、加拿大杨、刺槐等;小乔木及灌木有女贞、化香、山楂、棠梨、黄荆、蔓头果、野蔷薇;其它的藤本及草本植被有拔契、紫藤、爬墙虎、狗尾草及荷、莲、菱、芦苇等水生植物。

农作物以水稻、棉花、芝麻为主

2)水资源

汉川市水系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

位于中部的汈汊湖面积14万亩,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

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

过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

湖泊:

汉川境内地势低洼,湖泊星罗棋布。

历代因江河横溢,有的湖泊早已淤成平陆。

解放后因水利建设和围湖造田,有的面积缩小,有的全部开垦为农田。

现存水面在3000亩以上的湖泊有:

汈汊湖、东西汊湖、白石湖、老观湖、黄龙潭、包湖。

其中汈汊湖水面面积50平方公里,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

3)土壤资源

汉川市历史上系“古云梦泽”的组成部分,历经长江泛滥冲积和汉江延伸淤积,逐步形成广阔的湖积冲积平原。

故汉江沿岸和汈汊湖周围广大平原湖区,土壤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及湖相沉积物;麻河、垌冢一带岗地的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粘土;南河、窑新低丘地区的成土母质为红砂岩、石英岩、石灰岩风化物。

据1980年10月汉川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汉川土壤分为潮土、水稻土、黄棕土三个土类,有潮土、灰潮土、淹型水稻土、潴型水稻土、潜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侧渗型水稻土及黄棕壤等八个亚类,共有二十二个土属和一百一十个土种。

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水肥保持能力强是汉川土壤的特点。

土壤质地以壤质为主,其次是砂质和粘质土壤。

主要矿质速效养分除速效钾一般水平外,碱解氮、硼属缺乏,速效磷缺量最大。

6、社会经济概况

1)社会概况

汉川市辖仙女山办事处,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镇6个乡。

14个镇分别为马口、脉旺镇、城隍镇、分水镇、沉湖镇、田二河镇、回龙镇、新堰镇、垌冢镇、麻河镇、刘家隔镇、开发区(新河)镇、庙头镇、杨林沟镇,6个乡分别为西江乡、湾潭乡、南河乡、马鞍乡、里潭乡、韩集乡。

全市有汉、回、满、壮、侬、朝鲜、苗、纳西、彝、高山、侗、藏、蒙古、白等十五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

根据2006年汉川统计年鉴,2006年市域总人口为109.09万人,其中女性525726人;农业人口896959人,非农业人口193977人。

年末总户数318885户。

人口出生率为8.69%,死亡率3.11%。

汉川市城市建成区面积16.66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为20.04万人(2004年底)。

2)经济概况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029778万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

从三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4626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0133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381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1.2%、18.9%和2.3%。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0666万元,可比增长16.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085万元,可比增长16.4%。

财政支出61801万元,可比增长16.8%,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5375万元,增长14.0%。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食业完成增加值1449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

2006年外贸出口创汇达4568.9万美元,增长27.15%。

招商引资总额102247万元,增长25.4%,其中内资90290万元,增长26.7%。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33.0万美元,增长16.5%。

二、城区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1、城区绿地现状

汉川城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万人(2004年底)。

公园绿地已形成大型、集中型公园绿地一处,即仙女山公园,位于老城区中部的仙女山,现状占地面积约12.13公顷。

山上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山顶最高处为97.5米,目前园内景点有仙女庙、望江亭、眺湖亭、山顶迴廊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街旁绿地12处,河渠绿化只有涵闸河沿岸建有宽约20米的林带,树种以水杉和意杨为主。

道路绿化系统已基本形成,道路绿化总长度约42公里,行道树主要绿化树种为樟树、杜英、广玉兰。

马口城区目前无集中大型公园绿地,街旁绿地缺乏,绿地主要为道路绿化。

建成区绿地总面积约为63.92公顷,公园绿地总面积57.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总面积2.84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24.6%,绿地率20.9%。

城区主要街头绿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绿地面积

(公顷)

备注

1

三角洲景点

西湖路西端

0.46

2

少川景点

西门桥转盘

0.12

3

七一桥景点

仙女西路

0.46

4

汉高景点

仙女大道北路

9

5

紫云街桥头景点

新河桥

2

6

紫云街滨水绿地景观带*

紫云街

0.36

7

环山东路景观绿化

仙女山北

0.74

8

市标景点

霍城大道东端

1.50

9

涵闸河景观

文化桥

0.60

一期

10

城隍景点

城隍转盘

2.50

11

西湖大道东北

4.18

12

西湖大道西南

11.24

合计

22.27

现状城区绿地统计表

序号

类别

代码

绿地分类

绿地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

人均绿地面积(M2/人)

1

G1

公园绿地

2

G2

生产绿地

1

3

G3

防护绿地

0

0.29

0.24

合计

3.84

3.19

注:

现状建成区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666公顷。

2、现状存在问题

⑴园林绿地的布局尚不够均衡,未能形成有机的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主城区内集中式的大型公园绿地只有仙女山公园一处,缺少服务于市民的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偏大;

⑵城市绿化专业苗圃面积不足,只在新河开发区有2.12公顷,面积偏小,不能满足城区绿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⑶对自然地形的保护利用不够,没有充分利用汉川城区河渠众多、水系丰富的特点形成滨水景观绿带,水乡园林城市的特色不突出;

⑷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城市绿化管理的总体水平尚不高,特点是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需进一步推进和提高。

⑸防护绿地面积小,没有很好地发挥其防护作用。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

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

5、《湖北省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修订稿)》(2005年)

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10、《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

二、规划期限与规模

近期:

2007—2010年,人口规模26万人,其中主城区20万人,马口城区6万人;用地规模2338.79公顷,其中主城区1882.67公顷,马口城区456.12公顷。

远期:

2011—2020年,人口规模40万人,其中主城区32万人,马口城区8万人;用地规模3880.3公顷,其中主城区3104.30公顷,马口城区776.00公顷。

三、规划范围

本次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分为市域范围和城区规划范围两个层次,其中规划重点为主城区和马口城区。

市域范围即汉川市行政管辖区,包括仙女山办事处、汉川市经济开发区、14个镇、6个乡,总面积1663平方公里。

城区规划范围包括仙女山办事处、汉川市经济开发区、马口和庙头部分区域,用地面积约128.26平方公里。

其中主城区包括仙女山办事处和新河开发区,规划建设范围为92.19平方公里,马口规划建设范围为35.51平方公里。

四、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城乡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重点道路绿化为纽带,以河道绿化为网络,以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风景区绿化为基础,形成特色突出,类型丰富、功能完备、绿化质量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

2、规划原则

⑴以国家和省、市各有关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及《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为基本依据,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营造最适宜居住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水乡园林城市。

⑵以生态原理为指导,因地制宜地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对整个市域绿色开敞空间和城区绿地系统进行合理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使城镇园林化、乡村花园化、农田林网化。

⑶城市绿地建设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汉川河渠众多的特点,结合水网进行绿地配置,创造富有水乡特色的城市景观。

⑷科学合理地布局城市各类绿地,建成绿地总量适宜、植物种类多样、景观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满足人们各种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

⑸合理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确保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水平的绿地规模,使城市各类绿地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

五、规划目标

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水乡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作为汉川市城市规划目标。

近期(2010年)争取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公园绿地达到人均8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远期(2020年)建成水乡园林城市,公园绿地达到人均10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

1、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

生态环境发展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应加强市域范围内道路绿化及沿河湖水系防护林带的建设。

通过合理的规划及灵活的运作方式达到先绿化的目的,逐步实现其生态防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形成城市的绿色防护网。

3、市域内各类绿地在总体布局、景观设计、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应与城市文化、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防护等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农田、林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在生态、环境、景观、文化、游憩、减灾方面的综合作用。

4、地方乡土植物是构建地带性植被群落的主体,绿化植物材料应充分凸显城市地带性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植物群落,以乡土树种为主,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域生长的优良园林植物,促进物种多样性,丰富园林景观。

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以城市大园林的思想构建环城绿地系统。

规划将市域范围内的自然山体、河流湖泊、农田、风景林地及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等重新整合形成自然保护区、农业观光园、风景名胜区及旅游度假区等,形成对城市空间的围合,并通过交通走廊绿带、沿江河防护林带连成系统,形成完整有机的市域生态圈和市域绿色开敞大空间。

其结构具体可归结为“一轴、三带、五城、四区”。

“一轴”:

指以汉江两岸的风景林带及防护林带形成市域绿色生态轴;

“三带”:

以一条东西向交通干道荷沙公路(省道)和两条南北向交通干道分王公路、南河—刘家隔公路的交通干线绿带为骨架,形成市域绿地的三条绿色防护林带;

“五城”:

以汉川城区及市域范围内规划的四个重点城镇(包括沉湖镇,分水镇,刘家隔镇,田二河镇)作为重点绿化区域;

“四区”:

沿交通绿带分别规划有四区,即汈汊湖自然保护区、沉湖农业观光园、白石湖风景区及黄龙湖风景区。

“四区”的规划设想:

1、汈汊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汈汊湖现有水面面积86.6平方公里,水资源是其最主要的资源优势。

汈汊湖是湖北省第一个大型封闭式淡水湖泊养殖基地,全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农业部确定的唯一的淡水水域渔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

汈汊湖目前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其渔业是汈汊湖发展的依靠。

汈汊湖湖区烟波浩淼,杨柳婆娑,芦苇丛生,荷莲接天,鸥鸣鸭逐,鱼翔浅底,生态环境资源保持完好。

规划将对其进行整治,建成以“渔家乐”为特色,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示范点。

2、沉湖农业观光园

沉湖湿地位于汉川市西南部,有连绵几十平方公里的人造森林形成了天然的森林氧吧,自然植被良好,林中栖息着40余种野生鸟类,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黄嘴鸥等。

规划依托沉湖的人造森林和棉粮基地,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

3、白石湖风景区

白石湖又名百汉湖,位于汉川市境东南的马口,水面20平方公里,处于群山环抱之中。

湖中有一块陆地弯曲狭长名为蛇岛。

其与对岸的乌龟山相对,有一巨石露出水面,形成二龙戏珠,湖光山色,鬼斧神工,吸引着不少游人探访。

规划将白石湖建成一处休闲度假村,并与武汉南湖旅游度假区、野生动物园及嵩阳山庄的旅游开发相衔接。

以此带动黄龙湖、泐山、梅子洞、上色湖的开发建设,形成休闲度假、水上游乐及避暑基地。

4、黄龙湖风景区

黄龙湖地处汉川马鞍乡,东与武汉野生动物园和嵩阳山庄相邻,西与汉江相通,湖水面积5000亩,最深处5米,是罕见的野生天然水湖。

黄龙湖湖面开阔,地理得天独厚,有山、有水、有园、有岛、有滩。

而泐山位于汉川市南河乡,距城区12公里,分别有青龙山、象山、石镜山等8座山头,面积5000多亩,海拔61—155米,森林覆盖率为95%以上。

山上林海涛涛,风景秀丽,山下田园一片,景色如画,是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

泐山上的观音泉东西两个泉眼一浊一清,不溢不涸,传为奇谈;黄槿洞幽静美妙,让人如临仙境。

规划景区的开发建设与白石湖风景区相结合,形成以白石湖为龙头,以黄龙湖、沥山、梅子洞、上色湖为载体的休闲度假区。

三、市域各类绿地控制

1、丘陵山地绿化

充分发挥山林绿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蓄、小气候调节、污染净化、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植树造林,加强对山体及其植被的保护和管理,严禁开山采石和毁林开荒等人为破坏现象,维护山地生态系统和山地景观的完整性。

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2、河湖水系绿化

对于市域范围内的现有湖泊有计划地进行疏挖治理,修理堤岸、护坡,改善湖泊水质。

同时,按湖泊的规模及水质分类划定保护等级和保护范围,形成水体自然保护区,按水体正常水位线以外50-500米范围培植风景林带。

以发挥其调节区域气候及改善景观的作用。

对于城区范围内的江河水系、排水河渠等,可结合防洪排水的工程建设,两侧按规划要求设置不小于15米宽的绿化带,并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开发,形成多层次、立体的风景观赏河道,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城区外围河道两侧地段可适当增加绿化带的宽度,形成滨河防护林带。

3、公路干线绿化

市域范围内公路绿化应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

做到既满足生态保护和美化景观的功能,又尽可能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养护方便。

同时,也兼顾将来道路拓宽的需要。

规划市域内武荆高速公路、汉宜高速公路及荷沙公路两侧留出15-30米宽的绿化用地,种植2-4行树木,形成防护林带。

乡镇和村道路两侧各设置10-15米宽的绿带,与河堤平行走向的道路可设15米宽度以上的防护林带。

4、城镇绿化

城镇绿化应以城镇公园为中心,以道路、河渠绿化为纽带,形成城镇园林绿地系统。

规划考虑每个建制镇应设1-2个公园,公园以综合性小型公园为主,每个公园面积宜控制在5-10公顷。

远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控制在10平方米以上。

5、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控制

汉川历史悠久,市域范围内文物古迹众多,共有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6处,主要为古文化遗址和革命遗址两大类,其中霍城遗址(西周)和何羽道烈士墓为省级文保单位,城隍台遗址(唐代)为市级文保单位。

应当积极保护和利用汉川市文化资源,并加以有效的整合,将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区域纳入全市旅游景点规划,并依照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制定有效措施,严格保护。

规划根据文物级别划定“紫线”范围,确定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文物占地范围外划定30—80米范围作为重点保护区,进行一般绿化,保护区内以保护原有风貌和格局为原则,禁止建设影响原有风貌和格局的建筑物、构筑物。

重点保护区外80—150米范围作为建设控制地带,可结合周边环境建设风景名胜公园或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古迹。

周边建筑高度、形式、体量、色彩必须与公园景观相协调。

汉川市重点历史保护单位

名称

年代

地址

重点保护区

1

汉川县农民协会旧址

1926年

原汉川仙女山办事处二小

建筑四周50米

2

票山烈士纪念碑

1964年

河南泐山

纪念碑外围50米

3

横堤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

1963年

韩集乡横堤村

纪念亭和纪念碑四周各60米

4

平章小学

1980年

庙头镇

围墙范围

5

魏人镜烈士墓

1980年

丁集魏家山

墓地外围40米

6

何羽道烈士墓(省级)

1985年

南河凤凰村

墓地外围80米

7

方植三烈士墓

1966年

新堰镇东湖沟村

墓地外围40米

8

龙门山遗址

西周

南河乡南河渡村

遗址外围50米

9

蔡家嘴遗址

原始社会

南河乡天鹅冲村

遗址外围50米

10

霍城遗址(省级)

西周

仙女山办事处镇霍城村

遗址外围60米,建设遗址公园16.37公顷

11

神灵台遗址

西周

二河镇神灵台村

遗址外围50米

12

马城台遗址

原始社会

回龙镇马城台村

遗址外围50米

13

十省山古墓群

东汉至南北朝

南河乡十省山村

古墓群外围60米

14

天鹅冲古墓群

东汉至南北朝

南河乡天鹅冲村

古墓群外围60米

15

徐家湾古墓群

东汉至南北朝

南河乡姜岭村

古墓群外围60米

16

蔡家岭古墓群

东汉至南北朝

南河乡何大村

古墓群外围60米

17

严家山古墓群

西晋

马口严家山村

古墓群外围60米

18

甑山古墓群

南北朝

马鞍乡

古墓群外围60米

19

尹都堂墓

明朝

回龙镇茬园村

墓地外围50米

20

杨集桥石狮

清朝

城隍镇杨集村

占地范围外30米

21

儒学前水井(操江井)

明朝

仙女山办事处一小

占地范围外50米

22

观音泉

明朝

南河泐山

泉址四周80米

23

赤壁水井

明朝

中洲农场赤壁分场

占地范围外50米

24

城隍台遗址(市级)

唐代

刘家隔镇西寺古村

遗址外围80米

25

天主教堂

晚清

喻家集原汉川师范

建筑四周50米

26

仙女山文物风景区

现代

汉川仙女山办事处

仙女山公园范围,占地面积14.89公顷

第四章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