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2158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x

现代汉语教案一

现代汉语教案

(一)

语法部分

绪论

一、语法

按一般理解,语法是词、词组、句子,甚至句组的组织规则、结构规则。

以句子而论:

我把他请来了。

小老虎把大驴子吃掉了。

梁生宝把稻种买来了。

……

NP1+把+NP2+VP

这是一种习惯。

对一般人来说是习焉不察的,是大家都遵守的。

当然,这是简单叙述,进一步考察,还有很多内容。

语法的两重含义:

规则、学说。

规则是一套,学说可以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语料选择不同等等,导致不同的看法)。

但检验的最终依据是事实。

有人把“语法”理解得很宽。

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关于语法是这样说的:

“某些当代的语言学家把语法看作包容一切的语言分析理论,如转换生成语法、系统语法、法位学、层次语法就是这样。

”(汉译本第149页)

语法有共时语法、历时语法之分。

共时语法是指一个时期断代的规则。

历时语法是语法要素的历史发展。

语法有学校语法和专家语法之分。

学校语法又称教学语法(专为教学目的而制定的语法常常叫作学校语法)。

专家语法又称科学语法(研究一般语言或特定语言的语法叫科学语法)。

语法有规范语法和描写语法之分。

“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试图提供普遍有效的规则,表明某种语言必须这样说,这样写”。

“今天大多数语言学家赞成语法应该是描写性的,即语法应该把实际的惯用法记录下来,系统地阐述生成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规则,这样,语法就成为能使学习者无论对本族语还是对外语的运用臻于完善的有价值的工具。

”(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

语法又分词法、句法两部分。

词法研究词的构造和分类(外语里加上“形态”)。

句法研究组词成句的规则,包括词组结构规则,句子构造规则。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或称概括性)

语法规则是从无数词、句子里概括出来的。

学习语法也要有抽象能力。

比如:

教科书、练习本:

词性相同

想问题、来客人:

词组结构相同

这种书不看、不看这种书:

词组结构不同

2.稳固性

语法规则也在缓慢变化。

在语言三要素中,语法变化最慢。

例如:

王正尸方。

(甲骨文,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

贞:

今日壬申其雨?

之日允雨。

(又)

吾谁欺?

欺天乎?

(《论语》)

大郎,你却吃得酒下!

有场天来大喜事投奔你,铲地坐得牢里!

(《古今小说》)

解释。

3.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这特点体现了语法的民族性。

比如:

共性:

名词、动词的划分。

单句、复句。

特性:

比较而言。

同英语比较,汉语没有形态(带“子”的并非都是名词,带“了”等不都是动词)。

4.系统性

《现代汉语词典》:

“系统:

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系统是指不同的语法现象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分别处于不同层面,构成一个整体,一个网络,任何一个语法成分、任何一种语法现象都是这个系统、这个网络的一部分,都处于特定的关系之中。

语法研究的是关系。

5.生成性

语法规则可以使人造成无数新的句子。

三、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传统的说法:

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因而词序、虚词特别重要。

这是现代汉语的两个手段。

有人讲这就是特点。

现在又有人说汉语词序灵活、虚词常常省略。

那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语序重要,这话是对的,但不限于汉语。

以法语为例:

根据[法]G.Mauger《现代法语实用语法》,cher在名词后表示“昂贵”,在名词前表示“亲爱的”:

unmanteaucher昂贵的大衣

moncherami我亲爱的朋友

法语、英语等语言中词序都重要,不能单单说汉语词序重要就是汉语的特点。

虚词也很重要,但不光是汉语如此。

不能说虚词就是汉语的特点。

我们提两点:

1.汉语实词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复合词的构造和词组的构造,以及词组结构和句子结构遵循同一套规则。

四、中国的语法研究

中国的语法研究可以推到很早的古代。

古人在注解古书时就开始谈论句子结构。

研究较早的是虚词,古人称为“词、助字、助词、虚字”,最早的虚词著作是元代卢以纬的《助语辞》。

1898年,马建忠发表《马氏文通》。

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

马氏称语法为“葛郎玛”。

20世纪8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语语法丛书》,收1898—1948这50年间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作10种:

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

国文法草创(陈承泽,1922)

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1922)

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

高等国文法(杨树达,1929)

中国文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等,1943)

中国文法论(何容,1942)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1942)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1943)

汉语语法论(高名凯,1948)

解放后有几部语法学著作值得推荐: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1952/1961)

汉语口语语法/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1968)

现代汉语语法问题(吕叔湘,1979)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0)

语法讲义(朱德熙,1982)

语法答问(朱德熙,1985)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1993)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1995)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1998)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1998)

中国最早称“文法”,“语法”是后来的术语。

按说“文法”偏重指研究文言文,书面语的,“语法”偏重指白话文、口语的。

现在一般称“语法”。

据陈望道考证,“文法”最早出于《史记》,指规则、法律而言。

到宋代,“文法”成了文理、文势、作文、修辞的同义词。

从《马氏文通》开始,“文法”成了现在的通常用法。

“语法”最早见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跟宋代的“文法”义同。

从1913年,胡以鲁编《国语学草创》,取得今天这种用法。

100多年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我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在印欧语语法学影响和启发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方面促进了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一些学者养成了以印欧语语法学的眼光看汉语的习惯,这也阻碍了我们认清现代汉语语法的真实面目。

弄清汉语语法的特点,进一步摆脱印欧语语法学的羁绊,是汉语语法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第一节语法单位

我们设立了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以及句组)。

一、语素

定义:

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橱|子|里|有|许|多|残|破|而|能|将|就|使|用|的|啤|酒|杯|,香槟|杯|,和|各|式|各|样|的|玻璃|与|咖啡|盒|子|。

(《四世同堂》)

香槟[法]champagne

确定语素,大体上和汉字一致。

但是不能认为一个语素就绝对地是一个汉字,也不能说一个汉字就一定是一个语素。

从音节上说,汉语的语素是单音节形式占优势。

语素分类:

1.词根与词缀。

2.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

成词是说语素可以独立成词:

写、字、红、吗、为、和。

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永远作为词的一部分:

~子、老~、视、民。

因此,有三种情况:

A.只能独立成词。

B.可以独立成词,又能同其他语素构成另外的词。

C.不能成词。

A、B两种情况是成词语素表现出来的,C是不成词语素表现出来的。

二、词

定义:

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无论|如何|不|能|理解|怎么|会|有|这样|默默|忍受|的|人|,中国|妇女|就|是|这样|奉献|的|吗?

哎呀|妈|嗳|,可|把|我|憋|死|了!

语法上研究词,主要研究其活动能力,即研究词性(语法功能)。

三、词组(短语)

定义:

词和词组合起来形成的语法单位是词组。

又近似地称为短语、句法结构。

对词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从结构上分,如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兼语,以及“的”字结构、介词结构、方位结构、数量结构等等。

一是从功能上看,有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等。

例如:

伟大祖国

名词性的偏正词组

好人的戏最难演

谓词性的主谓词组

四、句子

定义:

词/词组带上特定的句调,前后有较大的停顿,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

言单位。

赵元任说:

“一个句子是两头被停顿限定的一截话语。

”(《汉语口语语法》汉译本第41页)

词/词组

句子

我去

我去。

快!

谁?

真好

真好!

句子从结构上说(撇开语调)就是一个词或词组,句子构造和词组构造是一致的。

“真好!

”是句子,“你真好。

”“真好啊!

”中的“真好”被包含,不是句子。

句子可以从结构上分类。

首先分为单句、复句。

单句又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

我看见一架飞机。

(主谓句)

飞机!

(非主谓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以及复句又可以进一步分类,这在以后还会具体讨论。

句子可以从语气上分类: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和呼应句。

五、句组

有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在复句后面简单讨论。

六、语素、词、词组、句子的比较

“四级”语法单位。

所谓级指的是质不是量。

语素构成词。

词构成词组。

词或词组形成句子。

一般把语素到词归为词法;词构成词组、词或词组形成句子,归为句法。

第二节词类

一、词类概念及分类标准

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

为什么要分词类?

这是为了讲语法的需要。

(吕叔湘)

把语言中所有的词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可以划分为几类、那几类,这是词的分类。

分好了,确定一个一个具体的词应该归入那一类,这是词的归类。

现在把词分类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了?

归类的问题也有一些复杂性。

分类、归类方面的困难有二:

主观的,标准问题。

客观的是对象本身的复杂性。

恩格思说:

“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度。

”(《选集》第三卷第535页)

标准:

1.意义。

过去讲“词义•语法范畴”。

2.形态。

形态对内没有普遍性,对外没有排他性。

3.功能。

词充当句子成分能力的总和。

分布的总和。

具体说,充当那些成分、跟哪些词结合、不能跟哪些词结合。

有主张三个标准的。

从逻辑上说,三个标准不合逻辑。

又,根据意义,“战争”表示行为,该归入动词,同于“打仗”。

根据功能,“战争”是名词。

这很难统一。

又说,以一个为主,其他参考,不一致时怎么办?

我们主张根据功能。

词义和词的功能有一定的联系,但词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

现代汉语的词缺少形态,形态不能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

按词的功能给词分类,这和词类的含义是一致的。

二、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实词:

名词、数词、量词(以上为体词)、动词、形容词(以上为谓词)、区别词、副

词、代词(代实词)。

虚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叹词、拟声词。

1.实词和虚词:

按传统的处理方法,实词能作句子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2.体词和谓词:

谓词作谓语能力最强,体词作主语能力最强,作谓语能力较弱。

资料

我们曾经对8153个常用词的词性进行过粗略的分析统计,各类词比例大致如下:

名词346542.5%动词304637.36%形容词84210.32%

区别词1221.5%数词250.3%量词1261.54%

代词550.67%副词3093.79%介词460.56%

连词821%助词130.16%语气词50.06%

叹词120.14%拟声词50.06%

三、名词

电灯、书、笔、桌子

个体名词/可数名词

水、面粉、黄沙、布

物质名词/不可数名词

师生、父母、子女、枪支

集合名词

学说、礼节、思想、良心

抽象名词

北京、鲁迅、《诗经》、赵州桥

专有名词

宋朝、今天、上午、刚才

时间名词

门口、亚洲、头里、教室里

处所名词

上、下、左、右、东北

方位名词

名词的语法功能:

1.做主语、宾语、定语能力比较强,有时可以做谓语。

少数可以做状语。

2.一般不能重叠。

3.名词能够受定语修饰或做介词的宾语(在/到),不能受副词修饰。

确定一个词是不是名词,程序是:

先确定是体词。

体词中能受数量词限定,或能放在

介词“在/到”后面的是名词。

问题讨论

山山水水、花花草草

山不山水不水、人不人鬼不鬼

管他政策不政策

你已经大学生了

方位词有单纯的、复合的。

复合有两种:

一是单纯的加“边、面、头”等。

二是单纯的互相结合。

复合方位词比单纯方位词自由。

方位词构成方位词组,一表时间(上大学以前),一表处所(楼梯旁)。

四、动词、形容词

都是谓词。

鉴别方法:

不/没有。

用带宾语和加“很”来分清两类的界限(见下页表。

表中用到的例词是“休息”、“光荣”、“修理”、“赞成”、“纯洁”。

例词

+很

+宾语

结论

休息

光荣

修理

赞成

纯洁

例词

+很

+宾语

结论

休息

动词

光荣

形容词

修理

动词

赞成

动词

纯洁

形容词

动词

例词:

满意、害怕、恨、后悔、怀念、怀疑、讲究、同情、同意、赞成、重视、注意、尊重、尊敬。

动词

1.动词的功能。

2.动词的小类:

及物不及物。

能带受事宾语的是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能带宾语,但不是非得带了宾语才是及物动词。

趋向动词。

有单纯的、复合的两类。

可以单独做谓语,也可以作动词后的趋向补语。

助动词。

汉语的助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动词小类。

它就是谓宾动词的一部分。

助动词使用不当的例:

他们爱护庄稼,不肯踏坏庄稼。

他不得不躺倒在病床上。

动词“是”。

A是B是否表示A=B永远成立?

未必。

3.动词重叠:

A~AA(看看)AB~ABAB(研究研究)AB~AAB(散散步)

不是每一个动词都能重叠,如“姓、企图”。

4.带“了、着、过”

有的能带,有的不能带。

而且具体词与这三个形式结合还有参差。

形容词

1.功能。

2.重叠:

A~AA儿的(高高儿的、红红儿的)

AB~AABB(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AB~ABAB(碧绿碧绿、金黄金黄)

并非所有的形容词都能重叠:

光荣、幸福。

3.形容词小类:

高、大、红、整齐、美丽、行、悬

通红、红通通、高高兴兴、灰不溜秋

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

4.关于形容词使动转化问题。

兼类问题。

五、

区别词

区别词的例:

单、棉

男、女

正、副

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恶性、良性

急性、慢性

不法

宽映幕、莫须有

功能

作定语。

加“的”。

不作谓语。

不断增加:

高新技术、跨国公司、高架双向双行四车道立交桥。

与副词的关系:

兼类问题(非常、共同、同步、暂时)。

六、数词、量词

1.数词

分两类:

基数词表示数目大小。

序数词表示事物的顺序。

基数词包括整数、分数(含

百分数)、概数、小数等。

序数用“第”放在基数词的正整数前面构成,但习惯上又常常省去这个词缀。

此外还有一些习惯用法:

老三、元月、初八。

2.量词

分两类。

名量

个体量词:

个、张、条、棵、颗

集合量词:

把(一把米)、堆、部分、些、点儿

单位量词:

克、米、升(千克(公斤)、吨,千米(公里),毫升)

斤、两、尺、寸、里、亩

复合量词:

架次、人次、秒立方、吨公里

借用量词:

借用表示容器的名词。

“捆儿、挑儿”也是量词,因为有“儿”,看成借用了动词“捆、挑”有点儿勉强。

动量

专用:

次、下、回、阵、顿、番、遍、场(cháng)、场(chǎng)、趟、通(tòng)

借用:

借名词(看一眼、咬一口、打一枪、砍一刀)

借单音动词(看一看、想一想)

(地球也要抖三抖、嘴唇又撇了几撇、这里的房租得往上提那么一提)

关于量词,有几点要强调:

个体名词,乃至于某些动词,都用量词,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名量词同动量词的结合,有的可以说出理由,有的说不出理由。

3.数量词使用问题

①“二”和“两”

先说“二”

a.单说。

b.百以内基数中的“2”。

c.构成序数。

d.放在“百、千、万、亿”前。

e.放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词前。

再看“两”

只有上面所说“二”的d、e两项用法,而且在d这个用法上不出现在“百”的前面,在e这个用法上可以用在所有量词前面。

此外,“两”可以用于表示成双成对的事物。

还表示数目不大的不定数。

②倍数

*全国现有双眼盲人450万,单眼盲是双眼盲的一倍。

*我接过章鸡一看,是麻灰色,比家鸡小一倍。

倍数往大里说,说“大/多/增长”多少多少倍,不往小里说,不说“小/少/减少”多少多少倍。

“番”也值得注意。

设原有数为100,翻n番=100×2n

《现代汉语八百词》:

“‘翻几番’本来是乘以几个2的意思,如100翻3番就用2乘3次(100×2×2×2=800)。

但是现在有另一种用法‘翻几番’就是乘以几,如100翻3番就是乘以3(100×3=300)。

”(第172页)

数字表示法应该很严格,无模糊不清之处。

③数量词重叠问题

有些量词可以重叠:

华联无假货,件件请放心。

数量词重叠:

妈妈一点一点有了进步。

二诸葛一夜没睡,一遍一遍地念:

“大黑怎么还不回来!

大黑怎么还不回来!

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对这件事一一加以说明。

请思考:

哪些量词可以重叠?

重叠后位置有什么特点?

数量词重叠有几种情形?

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七、副词

语法功能:

只能作状语。

反之亦然。

有几点要讲。

1.副词的识别。

只能作状语的是副词(而不是能作状语。

能作状语的还可以是形容词等等:

“突然”和“忽然”)。

副词作状语可以连接分句的有:

就、才、都、也、却。

2.副词内部比较复杂。

书上把副词又分若干小类。

不同小类的副词表达的语法意义不一样。

没小类又有好几个副词,虽然副词的概括意义相同,但是具体的又有分别。

有的副词可以属于好几个小类。

比如“都”是范围副词,但是又表示语气。

又如“就、才”。

这带来句法上的一些复杂情况:

这些书都看了。

我们都看了。

这些书我们都看了。

3.在北京口语中,有的副词可以单用:

何必、简直、未必、大概。

至于“不、没有”从来就是可以单用的。

4.与区别词兼类的问题。

八、代词

在列词类表时,把代词与其他实词并列,这是因为代词可以代替各类实词。

代词是替代其他词,或指称、区别事物的词。

代词好象一个变量,他的值要由具体的

语言环境来赋予。

代词分三类: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代词的运用:

1.要避免指代不明:

阿么依一路上唱个不停,见什么唱什么,简直“出口成歌”。

当他把我们领到黑龙潭时,看到有位同志正和他爱人并排坐在潭边观鱼,于是这又成了他歌唱的好材料。

2.注意人称代词的活用:

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干起仗来。

那些机器整日整夜地响个不停,吵得你没法休息。

3.您:

帖木真说:

“我的马被人劫去了!

”说了,别勒古台说:

“我赶去!

”合撒儿说:

“你不能,我赶去!

”帖木真又说:

“您都不能,我去!

”(《元朝秘史》,刘坚《古代白话文献选读》第370页)

在上面引用的《元朝秘史》的用例中,“您”指第二人称复数。

4.第三人称:

“它”在口语中一般做宾语,不做主语。

“它们”则在口语中不大用。

“他、她”读音一样,受西文的影响,把它们在书面上分开,是有作用的:

这时候前面一张面庞在他的眼里显得更大了,顺受的、哀求的表情显得更动人。

他想安慰她,给她一点东西。

可是他想不出他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她。

他无意间想到了她的命运。

他明白她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

(《家》)

他,觉慧;她,鸣凤。

5.疑问代词的任指和虚指:

任指

(谁派你来的?

)谁也没有派我来。

(我怕谁啊?

)我谁也不怕!

问谁,谁也不说。

他什么都要问,什么都要打听,什么都要亲自看看才好。

看见什么都觉得有趣。

虚指

想说点儿什么,可是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凤儿,这屋子我好象是在哪儿见过的。

(对了,牛大姐哪儿去了?

)半天了,总觉得少个谁,就是想不起来。

九、介词

介词包括两种情况:

A.把、被、关于、对于、自从、按照……

B.在、到、朝、向、为(wèi)、替、经过、通过……

前一类是纯粹的介词,后一类是正在变化中的介词,与动词存在一个划界的问题。

在:

李有才还在家吧?

在家编快板儿。

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介词。

功能:

1.不能单独做谓语。

介词结构也不能单独作谓语。

2.介词没有动态变化。

3.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

介词也要逐个研究。

比如“关于”和“对于”:

“关于”重在确定范围;“对于”指明对象。

“关于”形成的介词结构在主语前,“对于”不一定。

使用“对于”防止主客颠倒。

十、连词

可以分为两组:

A.和、同、跟、与、及,或

B.不但、而且、如果、既然、尚且、何况……

这里讨论A组,B组在讨论复句时再讨论。

“和”的用法:

1.基本用法:

连接体词。

不同于英语的and,英语的and可以连接谓词,还可以连接句

子。

现在“和”也可连接谓词,但是这样形成的联合词组不能单独作谓语。

(举例)

2.连词“和”与介词“和”:

A.小王和小李是山东人

B.小王和小李过不去

A里的“和”是连词,B里的“和”是介词。

分辨方法:

换位、插入、删除。

3.连词“和”与介词“和”在一起出现,要穿插使用。

下面的用例有语病:

*在这两本书中,作者使用的参考框架不仅意在区别这些意义,而且是要将

这些意义和它的来源和影响联系起来考察。

(《读书》1995年第2期)

前一个“和”是介词,后一个“和”是连词,应该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前一个改为“同”。

十一、助词

结构助词:

的、地、得,所

动态助词:

了、着、过

比况助词:

似的、一样

1.结构助词:

“的”字结构。

“所”字结构:

我所知道的情况。

2.动态助词:

“了”表示完成。

“着”表示正在进行,表示状态:

看着他。

门口站着一个人。

“过”表示经验。

动态助词表示的意义与时间可以分离。

3.比况助词:

“一样”要读轻声。

十二、语气词

附着在句末或句中某些词的后面,表示某种特定的语气。

你拜年去的时候,就手辞一辞吧。

(《正红旗下》)

不应酬吧,怕女儿受气;应酬吧,钱呢?

(又)

一般认为语气词是“啊、吗、吧、呢、了、罢了、来着”等等,“的”有争议。

要注意区分:

助词“了”和语气词“了”。

语气词“啊”和后面要讨论的叹词“啊”(仅仅书面形式相同)。

十三、叹词、拟声词

这两类一般单说。

赵元任先生认为,叹词是最典型的句子。

叹词、拟声词可以借用:

定大爷哈哈地笑了一阵。

(《正红旗下》)

定大爷极细心地听取二哥的陈述,只在必要的地方“啊”一下或“哈”一下。

(又)

凡是他不愿明说的地方,他便问一声“啊”,叫客人去揣摩。

(又)

每逢遇到教友们,他必咔咔几下。

(又)

喝完,他钻了被窝,什么也不知道了,似睡非睡的,耳中刷刷的一片雨声。

(《骆驼祥子》)

十四、词的兼类

1.兼类的定义:

一个词如果可以归入两个/两个以上的类,就是兼类。

词的分类和归类要作到词有定类,类有定词。

词的兼类是少数。

2.主要的兼类情况:

名/动:

代表。

名/形:

科学。

动/形:

活跃。

动/介:

在、朝、向。

介/连:

和。

3.活用和同音词:

活用不能视为兼类,因为不是同一个词。

广告词:

梦娜袜业,真的很女人。

同音词是指两个/两个以上的词之间的关系:

白:

白1纸、白2跑。

老:

老1人、老2不讲话。

第三节词组和层次分析

一、词组的类型

分析词组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词组的内部构造,即结构关系;二是词组的功能,

即观察词组形成句子的能力或充当其他词组直接成分的能力。

1.偏正词组

先看例:

中等学校

深厚(的)友谊

热烈欢迎

认真学习

非常高兴

比较方便

偏正词组由两项构成,前一项叫修饰语,后一项叫中心语。

一般说来,两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