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1145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学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教学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教学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教学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教学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工作.docx

《教师教学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工作.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教学工作.docx

教师教学工作

教师教学工作考评方案

教师教学工作考评方案

目标

名称

分值

考评标准

考评依据

量化操作

 

A1

 

 

 

8分

 

B1

 

4

1、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

严格按课表行课,按时上下课。

2、认真完成“六认真”工作,无敷衍塞责和舞弊现象。

3、面向全体,文明执教,不得排斥、歧视后进学生,转化后进生耐心细致。

领导巡查等有关记载;学生问卷反映

问卷和组内教师互评各占2分。

排斥后进生,每人次扣0.5-2分,违反其他每项次纪律扣0.5-1分。

学生问卷中反映的违纪需有30﹪的学生认同。

B2学科育人

2

4、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备课有思想品德目标,上课渗透得当。

(1分)

5、学生课堂常规好,学习积极性高。

(1分)

查备课本;听课;学生问卷反映

4款:

酌情扣分;5款:

有30﹪的学生反映课堂常规差扣1分。

B3

2

6、课任教师与班主任相互配合,经常通报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协助管好班集体,协助组织班队会、课间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班主任要发挥核心作用,协调各科教学,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0.5分)

7、利用家访、来访、家长会进行家庭教育,调动家长协同教育学生。

(0.5分)

8、积极参加值周,工作认真负责,效果好。

(1分)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互评;家长问卷;家访记录;值周考评

6款:

互评一、二、三等;7款:

有30﹪的家长反映无家访或无家访记录扣0.5分。

值周工作评一、二、三等。

A2教学过程34分

B4计划

3

9、按计划定好教学计划,对学生情况分析具体,教材认识准,措施具体可行,体现创新精神,进度合理有预见。

教研员检查

评一、二、三等。

B5备课

4

10、提前一周备课,备足课时,书写规范。

1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过程层次清楚,有师生活动设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有教后反思。

12、教案具有实用性。

通过听课后看教案和每期两次不同教研组长检查。

两次检查评一、二、三等再求平均分;上课人不主动向听课人提供教案一次加扣1分。

B6上课

8

13、运用教材:

体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授知识准确。

14、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清楚,课堂结构合理、紧凑,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15、教学方法:

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当。

16、基本功:

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规范,教具或多媒体运用熟练,教学应变能力强。

17、教学效果: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作业基本在课堂内完成,达到了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得。

每期一次组内教研课互评;领导和教研员每期至少听每位教师上随堂课一节。

组内互评一、二、三等,领导和教研员可根据平常听课调整互评结果。

B7作业

4

18、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分类要求,作业适量,及时批改。

19、学生作业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对错处及时订正。

每期两次不同教研组长检查。

评一、二、三等。

B8辅导

4

20、认真做好辅优转差工作,做到课内外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方法得当,效果好。

先组内教师交流经验再互评

组内互评一、二、三等。

B9检测

4

21、认真做好平时检查和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及时、深入,补救措施得当。

检测结果和质量分析记载

缺一次检测扣1分;缺一次质量分析扣0.2分。

B10总结

4

22、每期写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教研员对文章评等

评一、二、三等。

B11综合

3

23、兼上多门学科的按学校要求备好课。

教导主任差备课本评等

评一、二、三等。

无备课不得分。

A3教研教改8分

B12教研

6

2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讲教材教法,遵守教研纪律,积极发言,团结互助。

(2分)

25、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做好笔记。

按学校要求听够课时,经常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

(2分)

26、积极承担公开课、研究课等教研任务,积极承担指导教师工作,具有组织、教研的能力。

(2分)

“教研记录本”;听课本;理论学习笔记本

2分为组内教师互评一、二、三等;听课和学习笔记每少一篇(节)扣0.2分;组长和教研员各加0.5分;上一节校级以上课加0.5分(可累加,但最多此项得分不得超过2分)。

B13教改

2

27、积极教改,组织、指导或承担校级以上的教改任务,工作规范,教改经验或成果突出。

(2分)

28、参与专题研究,并做到“四个一”,即期初制定一个教改专题,期中在组内上一节研究课,期末交一份研究课教案,写一份教改专题总结。

(4分)

看是否有县级及以上研究课题

主研教师2分,参研教师1分。

A4教育工作4分

B14班主任

4

29、所教班风、学风正,形成了团结互助、勤奋学习、奋发向上、遵守纪律的集体。

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活动效果好。

(2分)无安全责任事故(2分)。

德育处、学校安办对班级的考评结果

评一、二、三等。

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扣2分。

B15课任教师

4

30、所教班级学生喜欢所教学科,课堂纪律好,师生关系和谐(2分)。

无安全责任事故(2分)。

学生问卷;学校安办对班级的考评结果

学生问卷有30﹪反映反映“不喜欢”、课堂纪律不好则个扣1分;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扣2分。

A5教学效果46分

B16双基成绩

40

31、学生无非正常流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好,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高,班级上升幅度大。

详见“教学质量考评说明”。

B17能力发展

6

32、学生智力发展好,能力水平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力测试结果

班级测试平均分×6﹪;如果学校未进行能力测试,则双基成绩为46分。

 

操作说明

一、突出成绩奖励加分

学校

县级

市(州)级

省级

国家

表彰

奖励

表彰个人

1

3

4

6

8

表彰班级

2

3

5

7

个人成果

竞赛获奖

2

4

5

7

9

作品发表

3

4

6

8

作品交流

2

3

4

5

辅导成果

竞赛

2

4

6

8

10

发表

3

4

5

6

团体

4

8

12

16

20

说明:

同一内容只计最高一次;奖励的总加分×10%=教师实得分计入考评

二、违纪扣分

1、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课堂和活动发生重大事故,扣1-4分;2、排斥学生,造成学生流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校内外产生严重影响,扣1-4分;3、每旷课一节、集体无帮缺席每次扣3分;4、全期病假累计一月以上,事假累计5天以上,扣1-3分;5、不按时上交有关教育、教学资料、教具等,依次扣0.2分;6、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及违反其它有关工作纪律,每次扣1-5分;7、在班主任问卷中,反应教师工作不好的,扣1-3分。

三、关于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1、一次性评出的一、二、三等,用该项满分分别乘以系数1、0.9、0.8.

2、两次(人)评出的一、二、三等,根据有两个一等、一个一等、一个一等也没有用该项满分分别乘以系数1、0.9、0.8.

3、多人互评得出的一、二、三等,先用该项满分分别乘以系数1、0.9、0.8求平均分,再用参评人中的最高分减最低分得出分差,用分差除以3(因为要分为三等)得出等级差,根据等级差确定一、二、三等区间值,用各自平均分对应区间值确定一、二、三等,最后用该项满分分别乘以系数1、0.9、0.8.

(注:

根据分等的多少确定对应的系数)

四、教学质量考评说明

(一)只上一个班语文(或数学)且未检测能力,教学效果总分为46分。

A、计算各年级、各班、各学科本次检测的名次得分

1、名次得分为23分(这是将名次得分和升降得分的分值比以1:

1确定,如果分值比为3:

2,则名次得分为27.6,升降得分为18.4)。

2、评价项目由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四项组成。

1-6年级评价项目分值比为:

1:

4:

4:

1,7-9年级评价项目分值比为:

2:

2:

3:

3.

3、巩固率得分=参测人数÷基数×10.(参测人数为实际参加本次该校该科检测的学生数。

基数为该校该年级初入校数,1-6年级以一年级入校数为准,7-9年级以7年级入校数为准。

参测人数超过基数不计,即巩固率最高不超过该项满分)。

4、平均分得分=该项满分÷全校该年级该科最高平均分×各班该科平均分。

如甲班平均分85、乙班平均分83、丙班平均分79.5……如果甲班为平均分最高者,该项满分为20分,则甲班平均分得分为20分,得分率为20÷85≈0.235,乙班平均分得分为0.235×83≈19.5,丙班平均分得分为0.235×79.5≈18.7……

5、及格率得分=该项满分÷全校该年级该科最高及格率×各班该科及格率,算法同平均分得分。

6、优生率得分=该项满分÷全校该年级该科最高优生率×各班该科优生率,算法同平均分得分。

特别说明:

1-6年级以80分及以上者为优生。

7-9年级大约以全县该年级学生数的30%确定全县优生数(四舍五入取整数),再据此按本次检测该年级学生总分认定优生,各班被认定的优生数÷该年级该班参测人数=该班优生率。

7、计算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时,考虑到有特殊学生存在,故各班参考人数的5%不纳入参评(四舍五入取整数)。

8、巩固率得分+平均分得分+及格率得分+优生率得分=该班该科综合得分。

9、名次得分:

①所有参评班中综合得分最高分-综合得分最低分=分差。

②分差÷4(分几等就除以几)=确定等级的级差分。

③综合得分最高分递减级差分确定每一等区间值。

④各班综合得分对应区间值确定该班该科名次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⑤名次满分分别乘以系数1、0.9、0.8、0.75就是各等级班科名次得分。

如五个班参评综合得分为A班76、B班84、C班69、D班54、E班88,分差=88-54=34,级差分=34÷4(如果分四等的话)≈8.5,区间值:

一等88~79.5,二等79.4~71,三等70.9~62.5,四等62.4~54,那么A班二等、B班一等、C班三等、D班四等、E班一等,如果名次得分为23分,五个班的得分分别是20.7、23、18.4、17.25、23.

B、计算各年级、各班、各学科本次检测的升降得分

1、升降得分为23分(这是将名次得分和升降得分的分值比以1:

1确定,如果分值比为3:

2,则名次得分为27.6,升降得分为18.4)。

2、首次实施评价不评升降分,每年的一年级和七年级为新生也不评升降分,如果每学期评价一次,则一年级和七年级仅上期不评升降分。

名次得分就以46分为满分。

3、计算纵比:

各班各学科以本次综合得分—上学年(或上学期)综合得分,此得分可能为正分或负分。

4、计算横比:

以纵比最高分—最低分=分差。

5、以下级差分、区间值、定等、定分的算法同名次得分。

如五个参评班上次评价综合得分为A班78、B班82、C班67、D班46、E班87.5,本次评价综合得分为A班76、B班84、C班69、D班54、E班88,纵比76-78=-2,84-82=+2,69-67=+2,54-46=+8,88-87.5=+0.5,横比分差(+8)-(-2)=10,级差分=10÷4(如果分四等的话)≈2.5,区间值:

一等+8~+5.5,二等+5.4~+3,三等+2.9~0.5,四等0.4~-2,那么A班四等、B班三等、C班三等、D班一等、E班三等,如果升降得分为23分,五个班的得分分别是17.25、18.4、18.4、23、18.4.

6、如果某班上次评价综合得分为第一名,本次评价综合得分仍为第一名,考虑到其上升空间逐步减小,故加1分。

如所举E班的升降分为18.4+1=19.4.

C、计算各年级、各班、各学科本次检测的最后得分

将该班该科的名次得分和升降得分加起来。

(二)其他任教学科情况下(未检测能力)各科名次得分和升降得分分配比例及计算方法。

1、上双班语文(或数学):

各班先以名次得分和升降得分按1:

1即满分各为11.5分计算,后将两个班得分加起来。

2、上语文(或数学)兼上一个统考综常学科:

语文(或数学)与综常学科总分的比为32:

14,语文(或数学)名次得分和升降得分按16:

16计算,综常学科以14分计算名次得分,不算升降得分,后将两科得分加起来。

3、上语文(或数学)兼上两个统考综常学科:

满分的比为语文(或数学):

甲班综常:

乙班综常=32:

7:

7,后将三科得分加起来。

4、只上多个统考综常学科:

每班按满分46分计算名次得分(不算升降得分),再将所有班得分相加后除以班数求平均分。

5、上统考综常学科和美术(或音乐或体育或英语):

统考综常学科满分为16分,美术(或音乐或体育或英语)以县上抽检成绩为依据,满分为30分,分别计算后将两者相加。

6、只上美术(或音乐或体育或英语)且无大型活动:

以县上抽检成绩为依据,满分为46分;如果教多班,分别计算后再求平均分。

7、只上美术(或音乐或体育或英语)且有大型活动:

以县上抽检成绩为依据,满分为30分,大型活动(体育节或艺术节)以所教班得分为依据,满分为16分。

(三)其他说明

1、每增加教学一个不同的统考学科,就加0.5分。

2、教学统考学科且教多班,每增加一个班就加0.5分。

3、新接班第一学期加1分。

(以上三项加分后,教学效果的总分不能超过满分46分)

4、所教班所教学科如在全县评比中获第一名,直接获双基满分,不计升降得分。

五、附件

(一)主要考评资料:

1、各年级、各班、各学科上次检测结果和考评结果及本次检测结果。

2、一年级和七年级各班入学学生数,本学年度正常转学学生数及相关资料。

也可以上学期期末学生数为基数考评巩固率。

3、“家长问卷调查表”、“学生问卷调查表”及相应的统计。

4、“班主任考评结果”、“安全工作考评结果”、“获奖成果登记”、违纪记载、考勤记载、领导巡查记载、教研活动记录。

个人的听课本、理论学习本等。

(二)分数对应等级查表

系数

1

0.95

0.9

0.85

0.8

0.75

0.7

0.65

0.6

0.55

2

2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3

3

2.85

2.7

2.55

2.4

2.25

2.1

1.95

1.8

1.65

4

4

3.8

3.6

3.4

3.2

3

2.8

2.6

2.4

2.2

5

5

4.75

4.5

4.25

4

3.75

3.5

3.25

3

2.75

6

6

5.7

5.4

5.1

4.8

4.5

4.2

3.9

3.6

3.3

7

7

6.65

6.3

5.95

5.6

5.25

4.9

4.55

4.2

3.85

8

8

7.6

7.2

6.8

6.4

6

5.6

4.2

4.8

4.4

9

9

8.55

8.1

7.65

7.2

6.75

6.3

5.85

5.4

4.95

(注明:

先确定分多少等级,再由此确定各等级对应的系数)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