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1113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一、单选题

1.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气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

CH3OH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反应至10分钟,ʋ(CO)=0.075mol/L·min

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

2.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X(g)+Y(g)

2Z(g)+W(s)+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υ(逆)增大B.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升高温度,υ(逆)、υ(正)都增大D.平衡后加入X,方程式中的Q增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浸泡于食盐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

2H2O+2e-=H2↑+2OH-

B.增大气体压强或使用催化剂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C.反应2CO(g)=2C(s)+O2(g)ΔS<0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D.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ΔH<0采用高温是为了提高N2的平衡转化率

4.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5.向温度为300℃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H<0,体系达到平衡状态后SO2的浓度为0.1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620

B.SO2和O2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C.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SO3(g),平衡常数不变

D.若不再向容器中加入任何物质,仅改变条件不可能使SO2的浓度达到1mol/L

6.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yB(g)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

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0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

C.C的体积分数下降D.B的转化率升高

7.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说法或结论中,能够成立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减小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气体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反应达平衡状态时:

v(CO)正=v(H2O)逆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会使反应速率增大

8.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B.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9.反应N2O4(g)

2NO2(g)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浅,C深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降温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C

二、多选题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含有SO2的废气通入Ba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B

向某密闭容器充入NO2,保持温度不变,慢慢扩大容器体积,最终容器中气体颜色比开始时浅

平衡2NO2(g)⇌N2O4(g)正向移动

C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熔点:

氧化铝>铝

A.AB.BC.CD.D

三、综合题

11.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1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mol.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平衡时,容器体积为aL,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若在t1时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SO2的物质的量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在t1时升温,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___2.1mol(填“<”、“>”或“=”),简单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

(5)若t1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

再加入0.2molSO2、0.1molO2和1.8molSO3,此时v逆________v正(填“<”、“>”或“=”)。

(6)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1

容器2

容器3

反应温度T/K

700

700

800

反应物投入量

2molSO2、1molO2

4molSO3

2molSO2、1molO2

平衡v正(SO2)/mol·L-1·s-1

v1

v2

v3

平衡c(SO3)/mol·L-1

c1

c2

c3

平衡体系总压强p/Pa

p1

p2

p3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α

α1(SO2)

α2(SO3)

α3(SO2)

平衡常数K

K1

K2

K3

用“<”、“>”或“=”填入下列横线上:

c2______2c1,v1______v2;K1_____K3,p2____2p3;α1(SO2)_____α3(SO2);α2(SO3)+α3(SO2)_______1

12.磷酸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工业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25°C时,磷酸和碳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H3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已知:

I.CaO(s)+H2SO4(l)=CaSO4(s)+H2O(l)∆H=-271kJ·mol-1

II.5CaO(s)+3H3PO4(l)+HF(g)=Ca3(PO4)3F(s)+5H2O(l)∆H=-937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①工业上用Ca3(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②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I,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HF的平衡转化率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HF的平衡浓度__。

(3)工业上用磷尾矿制备Ca3(PO4)3F时生成的副产物CO可用于制备H2,原理为CO(g)+H2O(g)=CO2(g)+H2(g)∆H。

①一定温度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CO和lmolH2O(g),2min达到平衡时,测得0~2min内用CO2表示的反应速率v(CO2)=0.02mol·L-1·min-1。

则CO的平衡转化率a=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

②在压强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设起始的

=y,CO的平衡体积分数(φ)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

该反应的∆H__0(填“>”“<”或“=”,下同)。

a_1,理由为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CO的浓度减小,甲醇浓度增大,且平衡时c(CO)=0.25mol/L,c(CH3OH)=0.75mol/L,转化的c(CO)=0.75mol/L,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CO+2H2⇌CH3OH,3min时浓度仍在变化,浓度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且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详解】

A.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反应为CO+2H2⇌CH3OH,故A正确;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浓度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B错误;

C.反应至10分钟,ʋ(CO)=

=0.075mol/(L•min),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K与温度有关,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C

【解析】

【分析】

据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判断。

【详解】

A.物质W为固体,加入少量W不改变W浓度,故υ(逆)不变,A项错误;

B.题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当温度、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必然不变。

故压强不变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B项错误;

C.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

故升高温度,υ(逆)、υ(正)都增大,C项正确;

D.方程式中的Q表示每摩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平衡后加入X,平衡右移,但Q不变,D项错误。

本题选C。

3.C

【解析】

【分析】

A.钢铁浸泡于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

B.增大气体压强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反应2CO(g)=2C(s)+O2(g)的ΔS<0,ΔH>0,通过复合判据进行分析;

D.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详解】

A.钢铁浸泡于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A项错误;

B.增大气体压强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用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但二者都能增大反应速率,B项错误;

C.反应2CO(g)=2C(s)+O2(g)的ΔS<0,ΔH>0,ΔG=ΔH-TΔS>0,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项正确;

D.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在较高温度下反应,与反应速率及催化剂的活性有关,D项错误;

答案选C。

4.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恒温时,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由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因此如果保持压强不变,则平衡等效,体积分数不变,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知识。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题中数据算出SO2、O2、SO3的平衡浓度依次为0.1mol/L、0.05mol/L、0.9mol/L,因此平衡常数K=

=1620,A项正确;

B.SO2和O2的起始之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平衡转化率相等,B项正确;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SO3(g),平衡常数不变,C项正确;

D.若不再向容器中加入任何物质,适当压缩容器可使SO2的浓度达到1mol/L,D项错误;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若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为0.25mol/L,而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0mol/L,则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由信息可知,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0mol/L,体积增大,相当于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A.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方向为体积增大的方向,则x+y>z,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

C.平衡逆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正确;

D.平衡逆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气体使体系压强增大,由于反应体系的物质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反应达平衡状态时任何物质的浓度不变,用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同,v(H2O)正=v(CO)正=v(H2O)逆,则v(H2O)正=v(H2O)逆,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由于C是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CO2体积分数分别为40%、60%,设总物质的量为1mol,则CO为0.4mol,CO2为0.6mol,CO2的变化量为0.2mol,起始量为0.8mol,转化率为25.0%,A正确;

B.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压强不变时,体积增大,v(正)、v(逆)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不正确;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体积分数不变,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不正确;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

=24.0×96%p总,D不正确;

故选A。

9.C

【解析】

【分析】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减小,结合图象来分析解答。

A.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向逆反应进行是减小由于压强增大导致浓度增大趋势,但到达平衡仍比原平衡浓度大;

C.压强相同,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A点NO2的体积分数大;

D.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点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据此判断。

【详解】

A.由图象可知,A. 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则A. C两点的反应速率:

A

B.由图象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与A相比C点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向逆反应进行是由于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移动的结果降低NO2浓度增大趋势,但到达平衡仍比原平衡浓度大,平衡时NO2浓度比A的浓度高,NO2为红棕色气体,则A. 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浅,C深,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象可知,A点NO2的体积分数大,则T1

D.由图象可知,A. 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点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故答案选:

C。

10.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亚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则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现象和结论均不正确,故A错误;

B.由勒沙特列原理可知,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体积增大,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气体颜色变浅,结论不正确,故B错误;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变黑,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反应中生成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可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C正确;

D.熔化的铝并不滴落,是因为表面生成熔点更高的氧化铝,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平衡移动的原理的应用,本题中气体颜色的深浅与二氧化氮的浓度大小有关,与平衡移动的方向不一定一致。

11.810a9.52%增大>正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

【解析】

【详解】

(1)平衡时,体积为aL,

由题可知,(2-2x)+(1-x)+2x=2.1,解得x=0.9,则

(2)由

(1)分析可知,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

(3)该反应在恒压装置中进行,充入氩气,氩气不参加反应,因此容器体积将增大,容器内反应物总压将减小,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将逆向移动,SO2的物质的量将增大;

(4)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将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将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大于2.1mol;

(5)恒容条件下,再加入0.2molSO2、0.1molO2和1.8molSO3,

,反应将正向进行,v逆<v正;

(6)由题中表格信息可知,容器2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容器1建立平衡后再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

(相当于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后平衡移动的结果,由于加压,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v1<v2;由于平衡右移,则α1(SO2)<α2(SO2),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得c2>2c1,p1<p2<2p1;容器3中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容器1建立的平衡升温后平衡移动的结果。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v1<v3;由于平衡左移,则α1(SO2)>α3(SO2),c1>c3。

由于温度升高,气体物质的量增加,故p3>p1。

对于特定反应,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题给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则K1=K2>K3,由以上分析可知c2>2c1,p1<p2<2p1,p1<p3,则p2<2p3,v1<v3,α1(SO2)>α3(SO2),因为c2>2c1,c1>c3,则c2>2c3。

若容器2的容积是容器1的2倍,则两者建立的平衡完全相同,根据平衡特点,此时应存在α1(SO2)+α2(SO3)=1,由于容器2的平衡相当于容器1的平衡加压,故α2(SO3)将减小,则α1(SO2)+α2(SO3)<1,结合α1(SO2)>α3(SO2),则α2(SO3)+α3(SO2)<1。

12.H3PO4+2CO32-=2HCO3-+HPO42-Ca5(PO4)3F(s)+5H2SO4(l)

3H3PO4(l)+HF(g)+5CaSO4(s)ΔH=-418kJ·mol-1增大不变80%

<<相同温度下,y越小,CO的转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

【解析】

【分析】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有如下关系:

H3PO4﹥H2CO3﹥H2PO4-﹥HCO3-﹥HPO42-,少量H3PO4和CO32-不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生成HCO3-,由于H2PO4-﹥HCO3-,H2PO4-也能和CO32-反应,所以另一个产物为HPO42-。

【详解】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有如下关系:

H3PO4﹥H2CO3﹥H2PO4-﹥HCO3-﹥HPO42-,所以少量磷酸和碳酸钠反应的最终产物为:

NaHCO3和NaHPO4,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H3PO4+2CO32-=2HCO3-+HPO42-,故答案为:

H3PO4+2CO32-=2HCO3-+HPO42-;

(2)①已知:

Ⅰ.CaO(s)+H2SO4(l)

CaSO4(s)+H2O(l)ΔH=-271kJ·mol-1

Ⅱ.5CaO(s)+3H3PO4(l)+HF(g)

Ca5(PO4)3F(s)+5H2O(l) ΔH=-937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5-Ⅱ即得到Ca5(PO4)3F和硫酸,所以反应制备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5(PO4)3F(s)+5H2SO4(l)

3H3PO4(l)+HF(g)+5CaSO4(s) ΔH=-418kJ·mol-1,故答案为:

Ca5(PO4)3F(s)+5H2SO4(l)

3H3PO4(l)+HF(g)+5CaSO4(s)ΔH=-418kJ·mol-1;

②反应Ⅱ的正反应体积减小,所以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F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即K=c(HF),因此HF的平衡浓度不变,故答案为:

增大;不变;

(3)①测得0~2min内用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v(CO2)=0.02mol·L-1·min-1,所以生成CO2浓度是0.04mol/L,则

,因此CO的平衡转化率α=

×100%=8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故答案为:

80%;

②根据图像可知升高温度CO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该反应的ΔH<0,由于相同温度下,y越小,CO的转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所以a<1,故答案为:

<;<;相同温度下,y越小,CO的转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

【点睛】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

H3PO4﹥H2CO3﹥H2PO4-﹥HCO3-﹥HPO42-,H3PO4少量,产物只能是最后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