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0696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docx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中山大学药学院doc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

(由於资料搜索者知识有限,如有出错,敬请原谅)

(本次比赛九成题目出自下列的内容,大家阅读一下,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得益)

(由於内容太多,参赛者不用死记硬背,比赛题目以大方向为主,基础知识以一问一答为主,专业知识一般作选择题)

本次比赛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部份:

一.药学基础课程知识(重点)(生化,人解生理)

二.简单药学专业知识(系统药物简介(重点),部分药物分子简介)

三.医药最新消息

一.药学基础课程知识

(一).生物化学

1.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现已证实,蛋白质是一切活着的细胞的组分。

成年人体重的20%为蛋白质,其中一半分布在肌肉里,五分之一分布在骨骼和软骨中,十分之一在皮肤内,剩下的存在于其它组织和体液中。

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基本氨基酸有20种,其中一部分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食物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结氨酸和组氨酸。

有一氨基酸可以从其它有机物转化而来,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包括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等。

蛋白质为生物高分子物质之一,具有三维空间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蛋白质结构一般被分为4个组织层次。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structure)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sequence),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

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故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键。

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并非呈线形伸展,而是折叠和盘曲构成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主要决定于空间结构的完整。

天然蛋白质的严密结构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如酶失去催化活力,激素丧失活性称之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

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二硫键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

变性并非是不可逆的变化,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去除变性因素,有的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来的构象及功能,变性的可逆变化称为复性。

蛋白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A).促进组织的生长并修补组织

人体内的大多数蛋白组织都是不断交替分解和合成的。

每天大约有300克蛋白质被取代,约占10公斤人体总蛋白的3%。

(B).形成人体必需的化合物

胰岛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是蛋白质。

各种酶是蛋白质。

对呼吸极为重要的血红蛋白、负责血液凝结的物质、负责视觉的物质等等都是蛋白质。

(C).调节体液的平衡

体液分为三种:

(1).细胞内液,

(2).细胞间液,(3).血管内液

(D).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E).促进抗体的形成

人体中抗感染的抗体都是蛋白质。

当摄入蛋白质不足时,容易受感染,其原因是抗体水平低。

人的肝脏存在着具有解毒作用的酶。

这些酶也是蛋白质。

(F).输送营养素

蛋白质不足时,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严重时可导致营养性水肿。

蛋白质缺乏常与能量缺乏同时发生,称为蛋白质能量缺乏症(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简称PEM)。

导致蛋白质缺乏的原因有:

(1).食物中蛋白质来源不足;

(2).食物的加工和烹调方法对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3).食物中能量摄入不足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因为,这时部分蛋白质将被用作能量,从而增加了蛋白质的需要量;(4).机体对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增加;(5).机体患病时,蛋白质消耗量增加,或蛋白质由体内排出增加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肉类、奶类、蛋类、干豆类、硬果类、谷类等。

其中,肉类的蛋白质含量为10~30%;奶类为1.5~3.8%;蛋类为11~14%;干豆类为20~49.8%之间,是植物性食物中含量较高的;硬果类如花生、核桃、莲子等也含有15~26%的蛋白质,谷类一般含蛋白质为6~10%,而薯类约为2~3%。

蛋白质的供给,除了粮食作物之外,应有一定比例的动物性蛋白与豆类蛋白。

一般来说,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比植物的更加平衡

2.糖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一大类具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

糖类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

它在人体内被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

膳食中糖类的种类和比例可能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肿瘤及龋齿的发病率有密切的关系。

糖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物质之一,人体每日摄入的糖比蛋白质、脂肪多,占到食物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以葡萄糖为主供给机体各种组织能量,1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2840J/mol的能量,除了供给机体能量以外,糖也是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glycoprotein)构成细胞表面受体、配体,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脂类结合形成糖脂(glyeolipid)是神经组织和细胞膜中的组成成分;还有血浆蛋白、抗体和某些酶及激素中也含有糖。

从化学结构来看,糖类是一大类多羟基醛或酮的化合物,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单糖、聚糖和糖的衍生物。

单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的化合物。

自然界的单糖主要有六碳糖和五碳糖。

常见的六碳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聚糖是各种单糖的缩聚物。

以分子中含单糖基的多少分别称为低聚糖和多糖。

低聚糖主要是二糖和三糖。

常见的二糖有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等。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和肝糖元

糖类在人体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提供能量——糖类在人体内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利用。

(B).合成其它物质的原料——糖类是机体合成蛋白质、核糖、脂类等物质的基本原料。

(C).充当结构性物质

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结构成分之一。

糖与蛋白质结合成的糖蛋白是抗体和某些激素的组成部分。

(D).解毒作用

肝糖元对四氯化碳、酒精和砷有解毒作用。

(E).促进消化道的蠕动和分泌

纤维素和果糖等有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分泌,防止便秘的作用。

糖类被消化吸收后,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然后可沿着三条途径被利用。

一是直接用作能源。

二是以糖元形式贮存起来。

三是转变为脂肪。

3.核酸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高分子化合物,是遗传物质基础,能控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核酸是基因的本体,基因就是核酸分子链上的功能片断。

其实,核酸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它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

DNA是细胞染色体中的遗传基因,其分子的各个片段就代表各个遗传信息。

而RNA则是DNA信息指令的携带者和执行者。

RNA(核糖核酸)分为三种:

a.信使RNA(MessengerRNA)b.核糖体RNA(RibosomalRNA)c.转运RNA(TransferRNA)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由碱基、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

这些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与蛋白质比较,其组成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核酸一般不含元素S,而是核酸中P元素的含量较多并且恒定,约占9~10%。

因此,核酸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以测定P含量来代表核酸量。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是由磷酸和核苷所组成的。

核苷是由五碳醣(核糖或脱氧核糖)及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所组成的。

核苷酸以一定的顺序排列,每一个核苷酸都通过它的磷酸部分和邻近的核苷酸的糖缩合连接。

这样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核苷酸链。

A嘌呤类(Purine):

主要分为两种:

腺嘌呤(Adenine),简写为A,:

存在DNA和RNA中。

鸟嘌呤(Guanine),简写为G,:

存在DNA和RNA中

B嘧啶类(Pyrimidine):

主要分为三种:

胞嘧啶(Cytosine),简称为C,存在DNA和RNA中;

尿嘧啶(Uracil),简称为U,只存在RNA中;

胸腺嘧啶(Thymine),简称为T,只存在DNA中。

C五碳糖:

核糖(Ribose),只存在RNA中;

脱氧核糖(Deoxyribose),只存在DNA中。

核酸的作用:

1.对蛋白质的意义:

DNA带有承袭父母的遗传信息,指示蛋白质的合成。

RNA则接受DNA的信息,实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简单地说,DNA是制造蛋白质的设计师,RNA则是按照设计师的设计来制造蛋白质。

2.核酸疫苗对生物发展的意义:

核酸疫苗与传统弱毒苗、灭活苗、亚单位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相比,有以下特点:

(1)免疫效果好。

(2)核酸疫苗不存在散毒。

(3)免疫应答持久。

(4)方法简便,价格低廉。

(5)核酸疫苗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为联合免疫提供了可能。

(6)核酸疫苗可以加工成干燥的小粒便于储藏运输。

且接种方法简易,易于在广大农村使用。

4.维生素(vitamin)

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每日仅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必须由食物供给。

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机体缺乏维生素时,物质代谢发生障碍。

因为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不同,缺乏不同的维生素产生不同的疾病,这种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上无同性,通常根据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名称

来源

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

豆,瘦肉,谷类外皮

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

维生素B2

蛋黄,绿叶疏菜等

口角炎,舌炎,皮炎等

维生素C

新鲜水果,蔬菜

坏血病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肝,蛋黄,鱼肝油,奶汁,胡罗卜等

夜盲症,皮肤干燥

维生素D

鱼肝油,肝,蛋黄,日光照射

佝偻病,软骨病

(二).人解生理

1.细胞

生命是物质的,所有的细胞都是由水、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盐类和各种微量的有机化合物所组成。

蛋白质、糖类、核酸和脂类等化合物也被称为生物分子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原核细胞(prokaryoticcell),以细菌和蓝绿藻为典型代表;

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体积最小的原核细胞,也是惟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

细菌(bacteria)——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主要类群。

细菌细胞的基本特点是:

遗传信息量少,内部结构简单,特别是没有分化成以膜为基础的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与核膜。

细菌没有细胞核,所以细菌的DNA在复制时只能结合在质膜上,然后进行细胞的分裂。

病毒(virus)——非细胞的生命体细胞虽然是地球上主要的生命形式,但并非是惟一的生命形式,病毒也是生命体,但它却不具有细胞结构。

病毒是19世纪末通过对疾病的研究发现的,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体外独立生活。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颗粒的体积大约在10~100nm之间,比细胞小得多。

病毒的结构简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的核。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是RNA,前者称为DNA病毒,后者称为RNA病毒。

病毒的形态各异,有正二十面体的、有柱形的、也有丝状的。

另一种是真核细胞(eukaryoticcell),见于所有的其他生物。

其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将细胞内的环境与外环境隔开。

膜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在细胞内外起障碍作用,即不允许物质随意进出细胞,二是要在细胞内构筑区室,形成各功能特区。

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protoplasm),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cellplasm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在植物细胞质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结构,即细胞壁。

在离体条件下细胞壁很容易被酶水解掉,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就称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

细胞质是包裹在细胞膜内的半透明的胶状物质。

含有大量水分、无机盐,当然还有蛋白质、糖类和类脂质。

在这里面,还有许多种有形的结构,例如膜状的内质网、溶酶体、内网器、线粒体等等,它们有的负责供应身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细线粒体),有的负责贮存细胞合成的营养物质,待需要时再输送到细胞外(如内网器),有的则负责细胞的繁殖和分裂(如中心体)。

细胞核是细胞膜内最大的结构,也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

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每个核苷酸分子由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嘧啶或嘌呤)和一个磷酸脱水缩合而成。

体内最大的细胞有各种说法:

(1)按细胞直径而言,要数卵细胞,其直径约200微米(1微米=1/1000毫米)。

(2)以细胞长度来说,当之为骨骼肌细胞,长的可超过4厘米。

(3)而以细胞突出的长度来划分,当之无愧的是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

神经元的轴突长的可达1米以上。

故神经元可称之为体内最大的细胞了。

它们的活动受机体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线粒体最多的细胞——人体内线粒体最多的细胞是肝脏的肝细胞。

每一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线粒体。

正常线粒体寿命为一周,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增生。

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总能量中,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

肝细胞是体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细胞。

 

溶酶体最多的细胞——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不过数目不多,较线粒体为少得多。

最多要数巨噬细胞,溶酶体内含有50多种水解酶。

能够消化细胞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和吞噬进入细胞内的物质。

因巨噬细胞具有很强吞噬和参与免疫应答作用。

故溶酶体最多。

内质网最多的细胞——浆细胞是含有内质网最多的细胞。

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生而来的,是一种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终末细胞。

2.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

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

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

肺(lungs)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

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

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3.消化系统(digestivesystem)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条自口腔延至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腔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消化系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水分和无机盐并排出残渣(粪便),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是指消化管对食物的机械作用包括咀嚼、吞咽和各种形式的蠕动运动以磨碎食物,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等。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如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

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此外,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牙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

呈弓状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

牙具有机械加工(咬切、撕裂、磨碎)食物和辅助发音的作用。

每个牙均可分为三部分,露出于口腔内的叫牙冠,嵌于牙槽内的叫牙根,介于两者之间狭细的部分叫牙颈。

牙主要由牙质构成。

在牙冠,牙质外面还另有光亮坚硬的釉质,牙根的表面覆有粘合质。

牙内部的空腔叫牙腔或髓腔,牙根的内部特别叫做牙根管,牙根管末端的小孔叫牙根尖孔。

牙的神经、血管通过牙根尖孔和牙根管至牙腔,与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牙髓,当牙髓发炎时常引起剧烈疼痛。

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

牙周膜是介于牙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藉之将牙和牙槽骨紧密结合,固定牙根,并能缓解咀嚼时的压力。

牙槽骨是牙根周围牙槽突的骨质。

牙龈是紧贴牙槽骨外面的口腔粘膜,富含血管,其游离缘附于牙颈。

小肠(mallintestine)上端从幽门起始,下端在右髂窝与大肠相接,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12指肠固定在腹后壁,空肠和回肠形成很多肠袢,蟠曲于腹膜腔下部,被小肠系膜系于腹后壁,故合称为系膜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粘膜,特别是空肠,具有许多环状皱襞和绒毛,大大扩大了粘膜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粘膜下层中有由表层上皮下陷形成的肠腺,开口于粘膜表面,分泌肠液。

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借以分解蛋白质、糖和脂肪。

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蛋白质、糖和脂肪必须分解为结构简单的物质,方能通过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也可通过上皮细胞间隙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的肌膜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在回肠末端突入大肠处环形肌增厚,外覆粘膜形成两个半月形的皱襞叫回盲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

外膜由结缔组织构成,空回肠表面覆以腹膜脏层,叫做浆膜。

大肠(largeintestine)是消化管最后的一段,长约1.5米,起自右髂窝,终于肛门,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

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盲肠(cecum)是大肠的开始部,位于右髂窝内,左接回肠,上通升结肠。

在盲肠的后内壁伸出一条细长的阑尾(vermiformappendix),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厘米,内腔与盲肠相通,它是盲肠末端在进化过程中退化形成的。

肝(liver)是人体中最大的腺,成人的肝约重1.5kg。

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

肝具有分泌胆汁、贮存糖原,解毒和吞噬防御等功能,在胚胎时期还有造血功能。

肝质软而脆,呈红褐色。

受到暴力打击时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

肝上面膨隆,对向膈,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

肝的下面朝向左下方,邻接腹腔一些重要脏器,故又叫脏面,脏面的中央有一横裂叫肝门,为肝管、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肝是由50万-100万个基本结构单位——肝小叶构成的,肝小叶呈六角柱状。

肝小叶的中央有一中央静脉,中央静脉的周围有大致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细胞板(肝板),肝板之间为肝血窦,相邻肝细胞之间有微细的胆小管。

胆小管汇集成稍大的管道,再逐级汇集成更大的管道,最后形成左、右肝管经肝门出肝。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经各级胆管和肝管流出。

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最终与肝血窦相连接,在此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代谢。

胰(pancreas)是人体的第二大腺,跨在第1、2腰椎的前面,质地柔软,呈灰红色,可分为头、体、尾三部。

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的腺细胞分泌胰液,经各级导管,流入胰腺管,胰腺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消化食物起重要作用。

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000ml,胆汁的生成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高蛋白食物可生成较多的胆汁。

胆汁是一种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

人的胆汁(由肝直接分泌的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而胆囊胆汁(在胆囊中贮存过的胆汁)则因浓缩而颜色变深。

肝胆汁呈弱碱性(pH为7.4),胆囊胆汁则因碳酸氢盐在胆囊中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

胆汁的成分很复杂,除水分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成分外,其有机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等。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4.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所组成。

它们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人体的轮廓。

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运动、支持和保护。

  人体骨有206块,借关节、韧带、软骨连结其中。

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

(见人体骨骼示意图)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人体各骨连结基本上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直接连结包括颅顶各骨之间的膜性连结(缝);椎体间的软骨连结;骶椎间的骨性连结。

这是三种直接连续的方式。

颅骨包括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骨6块。

躯干骨包括脊柱骨26块,肋骨24块,胸骨1块。

这些骨互相连接构成脊柱和胸廓。

脊柱由二十四块椎骨(其中颈椎七快,胸椎十二块,腰椎五块)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相迭而成。

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组成。

肋骨共十对,左右对称,肋骨前端借肋软骨与胸骨连结构成胸肋关节,后端与胸椎连结构成肋椎关节,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与上位的肋软骨连结形成肋弓。

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与上位肋软骨相连,称为浮肋。

胸骨居胸前正中部。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5.循环系统(circulatorysystem)

循环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两部分。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淋巴管系统则是一个单向的回流管道,它以毛细淋巴管盲端起源于组织细胞间隙,吸收组织液形成淋巴液,淋巴液在淋巴管内向心流动,沿途经过若干淋巴结,并获得淋巴球和浆细胞,最后汇集成左、右淋巴导管开口于静脉。

循环系统的主要机能是①把机体从外界摄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部,供给组织进行新陈代谢之用,同时把全身各部组织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等,分别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稳定;②它还将为数众多的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物质(如激素)运送到相应的器官,以调制各器官的活动;③淋巴系是组织液回收的第二条渠道,既是静脉系的辅助系统,又是抗体防御系统的一环。

心脏heart位于胸腔的纵隔内,膈肌中心腱的上方,夹在两侧胸膜囊之间。

其所在位置相当于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之间的范围。

整个心脏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6.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元——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从形态上分为假单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