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章教学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19190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章教学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7章教学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7章教学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7章教学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7章教学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章教学上.docx

《7章教学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章教学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章教学上.docx

7章教学上

第七章教学(上)

1.掌握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教学的一般任务★★★

3.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4.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5.掌握教学过程的结构★★

6.掌握我国中学常用的6种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7.掌握我国常用的6种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的内涵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作为一种活动,要全面把握教学这一概念的内涵,要从“活动的目的”、“活动的主体”、“活动的性质”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教学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的目的: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简答、论述】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

智育是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

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教育任务,包括增强体质、陶冶品德、培养美感等。

智育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来完成,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容易对智育途径和教学功能产生片面的认识,从而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2.活动的主体: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3.活动的性质: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多种形态。

它不仅包括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教学;不仅有班级教学,还有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教学不只是教师上课、学生听课,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交往进行,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远距离教学手段来开展。

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1.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2.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活动,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

3.教学不仅能促使个体实现社会化,而且能使人类文化一代代地继承发展。

(二)教学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上:

①它能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②教学作为教育中组织性、系统性最强的活动,能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在时间上,应将其大部分用于教学;

在内容上,要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

在组织形式上,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必然下降。

但另一方面,要实现培养个体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学又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如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劳动等加强联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教育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简答题

【2006真题】简答题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解析: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学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

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地继承发展。

(2)教学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它扩大了个体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简答】教学的一般任务具体包括: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只有扎扎实实地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确保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简答】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发生变化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的现代水平。

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和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数学的运算技能,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技能等。

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成为技巧。

知识和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普通中小学中,教学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的具体指标是:

①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等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应有的素质;

②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③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储存在书本或其他的信息载体中的物化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经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将人类总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结构。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简答、论述】如何理解教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任务?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了健康的体魄,不仅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而且能为其终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它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的信心的综合体现。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的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制地学习与生活。

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各科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而作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教学,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挖掘和发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同时讲求教学的美,用精彩的语言、适当的教态、巧妙的板书、和谐的氛围、高雅的意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增智益能、陶情冶性。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观念体系。

世界观的形成不是通过某一科教学就能完成的,必须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教育性因素,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使学校教学真正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这样,才能最终完成教学的教育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

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与生俱来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的稳定特点的综合。

它通过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反映出来。

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学校教育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为此,应通过教学,激励并发展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仅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第30讲:

教学过程

(一)讲义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这个概念可以简化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后来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的思想,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他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l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则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以强调师生交往、认知结构的构建、信息加工以及系统状态变换等不同观点来对这一过程进行解释。

这些不同观点,各有其哲学、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对教学实践认识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主要观点如下: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里的认识不等于“认知”,是一个层次高于心理学中的认识的哲学概念,即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积极的反映,概括了心理学上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等全部活动和过程。

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教学认识的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凝聚的精神客体,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

其内部的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学过程同样受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所制约,也就是说,认识的普遍规律为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指明了总的方向和根本线索。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要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要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但它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殊性在于:

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教学的基本方式是“掌握”,这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

这种简约、直接、高效的认识捷径,可以减少认识过程中的盲目性,节省时间和精力,能够有效避免人类认识历史上的偶然性和曲折,从而大大地提高认识效率;能使学生尽快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广泛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有利的条件。

2.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或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

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这都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进行的。

3.认识的教育性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的人格。

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认识是发展,认识中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一课程与教材(客体)一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学生的认识正是在教师的领导和指导下,以课本为载体发展进步的。

【2006真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解析:

C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对教学过程本质及规律的认识随教育观的不同而不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在逐步多元化和深化。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这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

学生主要是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

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可以避免人类曾经经历过的曲折和失败,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相反,如果事事都让学生去实践,从获得直接经验开始学习,是既无必要也不切实际的。

那样的话,学生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长期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并必定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完全依赖直接经验也是不必要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在学习时如果没有个人的直接经验的参与和帮助,很难对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接受、理解、消化和巩固。

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是学生个人认识赶上人类认识,获得自身发展的捷径,要使学生便捷而高效地掌握书本知识,则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越丰富,则对间接经验的掌握越容易,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必然联系。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包括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

这些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心智操作的本领,如观察事物的程序、注意集中与分配的水平、记忆方式的运用、想象的广阔与自由程度,以及思维的紧密性与灵活性等等。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反映的是教学与发展、心理活动的内容与心理活动的形式之间的关系,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空间,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

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

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密切相关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也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必须探索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过程,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

【简答】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论思维的形式。

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

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内在的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相关,也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它们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学生所学的社会学科本身,就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而自然科学,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成果,而且还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作用。

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被称为人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到情感、意志、兴趣等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因此,教学中应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智力活动,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防止重视智力活动与智力品质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活动与非智力品质培养的倾向。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史上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简答】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的历史变迁:

传统教育倾向于把师生关系看成是单向的传与受的关系,以教师为中心,不适当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儿童中心主义又走向另一极端,在教学中把教师降到从属地位。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起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教师的职责要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

【简答】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广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

因而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主导教学过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负责任。

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人者只有学高身正,才能为人师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

受学生本人的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

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主导的结果。

教学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简答】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注意: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