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教师版.docx
《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教师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教师版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采用多媒体原始呈现本课课标,并分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通过小黑板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
重点难点
处理方法
重点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结合【互动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设情景,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点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运用讲解归纳法:
结合【名师总结】栏目,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结合史实逐条讲解,使学生透彻全面理解,并牢记于心。
●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图片导入
上面是“大跃进”时的壁画: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这种现象的出现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
●教学流程设计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重点)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难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奠定基础
(1)人民政府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
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
(1)制定:
1953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
(2)方针: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建设起步——“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成就:
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3)意义:
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制度确立——三大改造
(1)措施
①农业:
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
手工业者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推动下,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
①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3)评价
①进步性: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局限性:
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1.阅读教材P46【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
【提示】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简称为“一化三改”。
“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2.阅读教材P47【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的标志?
【提示】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建立起来了。
曲折发展的十年
1.《论十大关系》
(1)发表: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意义:
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召开
(1)召开: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
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的认识。
②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
(2)表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影响:
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开始: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方针:
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
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5.建设成就
(1)工业:
建成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
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3)能源:
石油实现了自给,中国人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阅读教材P48【学习思考】:
《论十大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哪些重要探索?
【提示】 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经济混乱
(1)原因:
“文化大革命”爆发,“全面夺权”掀起狂潮。
(2)表现
①国民经济计划被废置,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
②全国交通运输阻塞,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③各地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
④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局部整顿
(1)周恩来的整顿
①背景:
1971年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②措施:
恢复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③结果:
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2)邓小平的整顿
①背景:
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②措施:
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
③成果:
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和发展。
④结果:
由于“四人帮”的阻挠,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再次遭破坏。
3.“文革”对的经济影响
(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判断回扣】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土地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的是集体公有制。
(√)
【提示】 1946-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是: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2.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中共八大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开展,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提示】 中共八大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本质属性一致。
(×)
【提示】 两者虽然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本质属性不一致,“大跃进”运动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一五”计划的特点
史料一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
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1)问题:
史料一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提示】 发展重点在重工业。
史料二 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
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2)问题:
史料二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提示】 主要是进行工业化建设。
史料三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生产资料部类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在地理上的再布局,都不可缺少地依靠从苏联取得的资本货物。
投资规划的核心由156个项目组成,苏联人为这些项目提供了设计和技术援助、建设和安装方面的建议以及机器设备。
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3)问题:
史料三表明了“一五”计划建设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提示】 苏联进行了大力援助。
“一五”计划的四大特点
(1)主要是进行了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建设东北地区。
(2)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4)苏联进行了大力援助。
(2012·海南高考)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
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与这一地区靠近苏联有一定关系,故选A项。
东北靠近朝鲜,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这样的布局对中国是不利的,C项错误;B、D两项不成立。
【答案】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危害
史料一 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任务必须完成,一吨也不能少。
任务是繁重的,时间是紧迫的。
古语说得对: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为了完成钢产量翻一番的任务,一小时也不能浪费。
全党全民必须同时间赛跑,从现在起立即行动起来,共同想办法,共同负责完成每天的计划……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1)问题:
史料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什么特点?
【提示】 高指标、瞎指挥,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史料二 截至本月底,全国已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
……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00%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
10个省、区已有85%以上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
……在公社化运动的同时,出现了“一天等于20年”的工、农、商、学、兵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随着公社化的实现,农村食堂、托儿所等组织日渐普及……在分配制度上,工资制和供给制将逐渐成为人民公社分配的主要形式。
——《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
(2)问题:
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什么特点?
【提示】 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史料三 田家英告诉我,他走过多少农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惨相,像遭过一场抢劫后的情景。
在这个大队里不仅没有看到耕畜,而且全队没有一只家禽。
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人们眼巴巴盯着的是大锅里的稀粥,因为每人每天平均只有4两或者3两米。
……大锅无法填饱群众的肚子,不少人靠作绿肥用的红花草充饥。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
(3)问题:
史料三表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什么危害?
【提示】 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危害
(1)特点
①“大跃进”的主要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
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
(2)危害
①“大跃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3·山东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
【解析】 由“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且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既符合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又与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相类似。
故选D项。
【答案】 D
【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社会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0日)
1957-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存在时间长,封建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出现盲目服从。
(2)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难以短期内实现观念转变。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要求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从而出现了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实际严重脱节的弊端。
(4)民主法制不健全且遭到破坏,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5)就国际环境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尖锐对峙,促使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企图通过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对抗资本主义。
2.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导致错失第三次重大机遇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阻碍B.“左”倾错误的影响
C.帝国主义的敌视D.长期的战争环境
【解析】 从1975年开始,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急剧滋长,1957年“反右扩大化”运动开始;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国民经济的一场浩劫。
1957—1976年的一系列“左”倾错误使中国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课堂小结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采用多媒体原始呈现本课课标,并分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通过小黑板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
重点难点
处理方法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
结合【互动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设情景,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经济特区的特殊性
结合【名师总结】栏目,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结合史实逐条讲解,使学生透彻全面理解,并牢记于心。
●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图片导入
凤阳县小岗村18位
农民签下“生死状”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
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
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这就是在农村改革中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今天,我们学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来了解农民的这一伟大创举吧!
案例二——文字导入
昔日凤阳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今日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花鼓
前一部分是安徽凤阳人在“文革”期间所唱的花鼓词,后一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凤阳人所编的花鼓词。
这两首花鼓词充分反映了安徽小岗村由昔日的贫困落后变为现在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
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自发地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当时社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学流程设计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
(重点)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经济特区的特殊性。
(难点)
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会议召开: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
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政治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总方针:
实行改革开放。
①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②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③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等。
④实行对外开放。
3.历史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始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3)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①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②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2)措施: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责任制。
(3)过程
①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②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组和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
③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④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⑤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达93%。
(4)意义
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2)内容
①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②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③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3)结果
①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企业内部实行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
阅读教材P53【学习思考】:
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兴起?
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原因:
首先,改革前农村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农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
其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稳定。
第三,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主要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
①背景: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②设立:
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③意义:
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概况:
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意义:
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3)开辟经济开放区:
自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对外开放格局
(1)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2)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3)意义: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判断回扣】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经济特区就是实行了特殊的社会制度的地区。
(×)
【提示】 经济特区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公私合营。
(×)
【提示】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史料一 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两年来,各地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总起来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
实行结果,多数增产,并且摸索到一些新的经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
几个问题》(1980年9月14日—22日)
(1)问题:
根据史料一判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史料二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首钢的报告先后经过北京市和国家二部二委一总局等十多个单位的反复审查,层层签字,首钢为此派出105人次与各单位联系,还打了数百次电话,最后总算同意了,但却没有一家可以声明自己可以作主。
……5月上旬,首钢重新给主管部门打报告……9月17日,管进出口的部门终于将批复文稿转送国家计划部门审查签字。
……一个星期过去了,仍不见动静。
首钢人追踪寻找,原来文稿在物资部门的抽屉里尚未拆封。
——《人民日报》(1992年8月4日)
(2)问题:
史料二表明要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僵化、统得过死,严重束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