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7522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docx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1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2018届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AB.BC.CD.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

B.明矾可用作混凝剂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C.食盐水、稀豆浆、糖水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可为泳池消毒

3.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

B.硅酸钠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D.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直接反应制得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2溶液中:

Na+、Ca2+、HCO3−、ClO−

B.在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Mg2+、K+、Br−、SO42−

C.在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

K+、Al3+、I−、Cl−

D.在与Al反应能放出2H的溶液中:

Fe2+、K+、NO3−、SO42−

5.从香荚兰豆中提取的有机物A用来合成人工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分子式是C8H10O3B.A分子中含有酯基

C.A只能发生取代反应D.A能与NaOH溶液反应

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将NO2通入水中,红棕色消失:

B.向含有Hg2+的废水中加入Na2S产生沉淀:

C.Na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D.向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

7.下列事实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无关的是(  )

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溴水,溶液变蓝

B.NaOH、Mg(OH)2、Al(OH)3的碱性依次减弱

C.金属钠燃烧呈现黄色火焰,金属钾燃烧呈现紫色火焰

D.F2和H2暗处化合爆炸,而Cl2和H2化合需光照或点燃

8.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Y>X>W

B.氢化物的沸点:

W>X>Y

C.氢化物的稳定性:

R>Y>X

D.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Y>R>Z

9.肼(N2H2)是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常温下为液体,其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

肼能与双氧水发生反应: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N2中含电子总数为5NA

B.标准状况下,22.4LN2H4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3.2gN2H4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0.6NA

D.若生成3.6gH2O,则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10.利用点滴板探究氨气的性质(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立即用表面皿扣住点滴板。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2.①

    

 

       

 

 

A.

B.

C.

D.

13.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B.步骤②③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C.物质X为HBrO

D.空气吹出法用到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14.羰基硫(COS)可用作粮食熏蒸剂,可由CO与H2S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在恒容的密

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

,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B.实验1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70%

C.实验2达平衡时,a<7.0

D.实验3达平衡后,再充入1.0molH2,K值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5.A、B、D、E、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

A与E同主族,A、B和E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B与G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

化物,D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2)D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中均含有__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和木炭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与G的单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A和E所形成氢化物中,共价键

极性的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6)用原子结构解释“B、G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型氢化物”的原因:

_________。

16.A~H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和产物已

略去)。

A、H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通常状况下B为黄绿色气体;

G为红棕色固体;C、D、E、F、G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

(1)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检验D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

(3)金属H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4)E在空气中转化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理论上G与H反应生成1mol固体A放出428kJ热量,G与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6)单质A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X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的

具有放射性)。

在酸

性条件下,X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TcO2,同时得到F,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17.五氯化磷(PCl5)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氯化剂,可以有三氯化磷(PCl3)氯化得到:

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1.0molCl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下

表所示:

(1)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3)反应至250s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kJ。

(4)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无论是否达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

  b.300s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c.350s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3和0.2molCl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PCl5)<0.20mol

(5)温度T1时,混合气体中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下。

其他条件相同,

请在下图中画出温度为T2(T2>T1)时,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8.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优质漂白剂。

一种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

NaClO2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纯ClO2易分解爆炸,空气中ClO2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

②NaClO2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③含水NaClO2受热易分解。

(1)试剂A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SO2

  b.浓硝酸

  c.KMnO4

(2)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下列关于上述流程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Ⅰ进行过程中应持续鼓入空气

  b.反应Ⅰ后得到的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

  c.反应Ⅱ中NaOH应过量

(4)已知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

反应Ⅱ结束后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5)中间产物二氧化氯(ClO2)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

用ClO2处理泄漏的氰化钠

(NaCN),得到无毒的NaCl、N2和CO2。

若处理含NaCN4×10-5mol·L的废水1000L,

至少需要Cl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19.Na2O2和NO2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某实验小组对他们之间的反应进行探究。

(1)小组同学对NO2与Na2O2的反应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

生成Na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二:

生成Na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在通风橱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室常利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备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有同学根据实验1中“气球变瘪”的现象推断假设一成立,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进一步对产物进行检验

查阅资料:

  i.Na2O2与水反应会生成H2O2;

  ii.NO2−具有还原性,可用KMnO4酸性溶液进行检验;

  iii.含NO3−的溶液遇FeSO4和浓硫酸生成棕色物质[Fe(NO)]2−

进行实验:

①实验2的主要目的是排出溶液中H2O2对后续实验的干扰,请补全实验2的操作

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3的现象可得出结论“产物含”NO2−,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③实验4中进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由以上全部实验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

答案部分

1.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试题解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化合价的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

B为物理变化。

答案:

B

  

2.考点:

分散系

试题解析:

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食盐水为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3.考点:

碳、硅及其化合物

试题解析: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化合成硅酸。

答案:

D

  

4.考点:

离子共存

试题解析:

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

答案:

B

  

5.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

试题解析:

物质A中有酚羟基,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答案:

D

  

6.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试题解析:

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应生产NO而不是O2。

答案:

A

  

7.考点:

元素周期律

试题解析:

元素周期表反应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而颜色反应学是一种物理变化,所以不相关。

答案:

C

  

8.考点:

元素周期律

试题解析:

结合图中积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

Z>R>Y,则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金属性):

Y>R>Z。

答案:

D

  

9.考点:

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

试题解析:

由题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水,转移1mol电子,3.6g水为0.2mol,则转移的电子也为0.2mol,数目为0.2NA。

答案:

D

  

10.考点:

氯及其化合物

试题解析:

实验时向氢氧化钠固体上滴浓氨水,会产生氨气,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现象为有白烟生成。

答案:

C

  

11.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试题解析:

应向一只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另一只试管滴加等体积的1mol/L的KSCN溶液,对比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才能说明反应物浓度增大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A

  

12.考点: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试题解析:

第三个方程式是由①+2×②得到,依据盖斯定律:

△H3=△H1+2×△H2=-764.5kJ/mol。

答案:

B

  

13.考点:

其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试题解析:

③的反应方程式为:

SO2+Br2+2H2O=2HBr+H2SO4,所以X为HBr。

答案:

C

  

14.考点:

化学平衡

试题解析:

由实验1可得,平衡时n(CO)=7mol,n(COS)=n(H2)=3mol,n(HS)=7mol,化学平衡常数K=9/49,实验2与1温度相同,K相同,实验2中,QC=9/56,QC

答案:

C

  

15.考点: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试题解析:

“B与G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可知B为氟元素,G为氯元素,D为钠元素,(19-7)÷2=6,所以A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

(1)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

第2周期第VIIA族。

钠元素常见的两种氧化物为Na2O和Na2O2都含离子键。

(3)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的反应方程式为:

2H2SO4(浓)+C===CO2↑+2SO2↑+2H2O(4)钠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NaOH,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O-+Cl-+H2O。

(5)非金属性O>S,所以共价键电子对偏移程度:

O-H>S-H,所以共价键极性H2O>H2S。

(6)氟元素与氯元素在同一主族,原子最外层电子都为7,所以都能与氢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答案:

(1)第2周期第VIIA族

Δ

 

离子键(3)2H2SO4(浓)+C===CO2↑+2SO2↑+2H2O(4)Cl2+2OH-===ClO-+Cl-+H2O(5)H2OH2S(6)氟和氯同在VIIA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均可与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

  

16.考点:

铁、铜及其化合物

试题解析:

由题中B为黄绿色气体,可知B为氯气,G为红棕色金属化合物,应为Fe2O3,所以A为Fe,C为FeCl3,D为FeCl2,E为Fe(OH)2,F为Fe(OH)3,H是两性金属,应为Al。

(1)氯气的电子式为:

检验Fe2+离子的方法是:

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气(把Fe2+氧化成Fe3+),溶液变成了血红色。

(3)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

(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5)Fe2O3与Al反应生成2molFe放出热量为

856kJ,所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Al(s)+Fe2O3(s)===2Fe(s)+Al2O3(s) ΔH=-856kJ·mol-1。

(6)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F为Fe(OH)3,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答案:

(1)

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3)2Al+2OH-+2H2O===2AlO2-+3H2↑(4)4Fe(OH)2+O2+2H2O===4Fe(OH)3(5)2Al(s)+Fe2O3(s)===2Fe(s)+Al2O3(s)ΔH=-852kJ·mol-1(6)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17.考点:

化学平衡

试题解析:

答案:

(1)1.2×10-3或0.00120.83或5/6(3)37.2(4)abd(5)

解析过程:

(1)由化学方程式可得,生产036molPCl5需0.36molPCl3,△c=△n/V=0.36/2=0.18mol/L,V(PCl3)=△c/t=0.18/150=1.2×10-3mol·L·S。

平衡时c(PCl3)=(2-0.4)/2=0.8mol/L,c(Cl2)=(1-0.4)/2=0.3mol/L,c(PCl5)=0.4/2=0.2mol/L,K=c(PCl5)÷[c(PCl3)×c(Cl2)]=5/6。

(3)反应至250s时,n(PCl5)=0.4mol,反应放出的热量=0.4×93=37.2kJ。

(4)a:

混合气体密度=混合气体总质量/容器体积,两者都恒定,所以混合气体密度恒定。

b:

只要升高温度,不论正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就会提高。

c:

恒温恒容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d:

相同条件下,若充入1.0molPCl3和0.5molCl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PCl5)=0.20mol,但充入0.2molCl2,Cl2不足,所以平衡时n(PCl5)<0.20mol。

(5)T2>T1,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变大,所以倾斜程度要比T1大,升高温度,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n(PCl5)量较少。

所以图像应为:

  

18.考点: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试题解析:

(1)反应Ι为ClO3-到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应加入还原剂,b、c均为氧化剂,只a为还原剂。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

2ClO2+H2O2+2OH-===2ClO2-+2H2O+O2(3)由①可知,只有在反应Ι中持续鼓入空气,才能保证ClO2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10%以下,避免其分解爆炸。

由②可知,反应Ⅱ过来的NaOH能为NaClO2提供碱性环境,保证其中稳定存在。

(4)降低压强,物质沸点降低,说以原因为:

较低温度蒸发浓缩,可防止温度过高NaClO2分解。

(5)n(NaCN)=4×10-5×1000=0.04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ClO2)=0.04mol,m(ClO2)=0.04×67.5=2.7g。

答案:

(1)a2ClO2+H2O2+2OH-===2ClO2-+2H2O+O2(3)ac(4)在较低温度蒸发浓缩,可防止温度过高NaClO2分解(5)2.7

  

19.考点:

实验探究

试题解析:

(1)生产NaNO2的反应中,NO2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只起到酸性氧化物的作用,所以其化学方程式为:

2NO2+Na2O2===2NaNO2+O2。

①铜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由两个假设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两个反应都是压强减小,都会观察到“气球变瘪”的现象,所以不能根据“气球变瘪”的现象推断假设一成立。

(3)①向其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使溶液中的H2O2全部反应成水和氧气,避免H2O2对实验3的影响;②若“产物含”NO2−,则NO2−可与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③实验4中进行步骤②的目的是与步骤①对比,说明若存在NO2−,加入FeSO4后溶液就会变色,从而为步骤③排出NO2−对NO3−离子检验的干扰提供依据。

(4)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

Na2O2和NO2反应既能生成NaNO3也能生成NaNO2的实验结论。

答案:

(1)2NO2+Na2O2===2NaNO2+O2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不能根据“气球变瘪”的现象推断假设一成立理由是:

根据方程式可以发现无论是按假设一还是假设二发生反应,体系的压强都要减小,都能观察到“气球变瘪”的现象(3)①向其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待不再产生气泡后,静置后取上层清液②KMnO4溶液褪色③通过和实验4步骤①进行对比,排除NO2-的存在对NO3-检验的干扰(4)Na2O2和NO2反应既能生成NaNO3也能生成Na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