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16400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4.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x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黄冈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

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B、御史大夫C、门下省D、军机处

10、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11、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

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A、《史记》B、《离骚》C、《资治通鉴》D、《红楼梦》

12、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南通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

1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它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4、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注: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

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

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交通事业的发展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16.“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

17、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第Ⅱ卷非选择题

30、(8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

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

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

原因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3分)

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1957—196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

(2分)

(2)材料二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指的是什么?

为纠正“失误”,党中央在1960年提出了什么经济方针?

由此,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5分)

32、(7分)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

“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之史》

材料二:

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据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1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9.B10.C11.C12.D13.D14.B15.C16.C17.B

非选择题

30(.1)形式:

和亲(或联姻)和会盟。

藏族。

(2)特点:

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

原因:

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

(3)原因:

①噶尔丹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

②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

意义: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

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31.

(1)原因: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发者展。

)②“一战”的影响(或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认识:

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既允许犯错误,又敢于纠正自身的不足和错误;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2(.1)变化:

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表现: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或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2)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3)原因:

①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②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黄冈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思想品德:

55分,历史:

40分,地理:

25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历史部分)

第I卷选择题(50分)

7.唐太宗曾说:

“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普能覆舟。

”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

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D.法家的“以法治国”

8.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

9.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

康熙帝写的一幅拘联“四镇多贰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忠。

”哀悼的是

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D.施琅

10.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

11.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它使传统中国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2.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建国后珍贵的历史图片(图6),根据图片内容,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B.外交战线硕果累累

C.民族关系融合发展D.民主政治发展演进

13.图7,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

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14.英国《权利法案》规定: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允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法案确定英国政治体制的原则是

A.议会主权B.君权神授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

15.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和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

第II卷非选择题

28.(7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见图14)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分)

(1)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个计划(2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答“左”的错误的影响)(1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1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4)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分)

29.(9分)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

帝国地方实力派人士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右弥。

……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

法令规定: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右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日本社会改革初期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请回答: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分)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俄两国社会改革的内容的主要特点。

(2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2分)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2分)

(1)中:

洋务运动;日本:

明治维新;俄:

1861年改革(3分)

(2)中:

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1分)俄:

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是解放农奴。

(1分)

(3)日本统治者锐意改革,全国人民的支持。

(2分)

(4)俄、日两国的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分)

30.(6分)和平共外,全作共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的。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第小的国家”,他说: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二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2007年欧盟拥有27个成员国。

请回答:

(1)完成下表: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及其后果(2分)

两大敌对集团

分裂后果

战争性质

第一次分裂

三国同盟和①

世界性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分裂

②和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2)依据材料一,推动“日不落帝国”在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2分)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的区域影响和国际影响。

(2分)

(1)①三国协约②同盟国(世界反法西斯联盟)③帝国主义战争④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分)

(2)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分)战后美苏的对立,美苏“冷战”的出现(1分)

(3)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分)

 

黄冈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历史部分)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开始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

8.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

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

其作品原作者是

A.赵孟颊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

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0.“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也要保持民族气节,不可为锦衣玉食做无耻的帮凶和奴才。

”在民主革命中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

①文天祥②岳飞③邓世昌④李大钊⑤刘胡兰⑥雷锋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③④⑤

11.既是近代史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厦门B.广州C.福州D.宁波

12.观看图3,图片中的情景应最早在下列哪次会议或事件中出现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建交

13.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弧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

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①达·伽吗②哥伦布③麦哲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4.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他们分别领导美国参加的战争是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15.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出现的情景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是

A.1831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船作环绕世界的考察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

C1943年蒋介石乘飞机去埃及参加开罗会议

D.2010年全市中考阅卷将全部采用网上阅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历史部分

28.(6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日:

“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日: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摘自《岳麓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图10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有何积极作用?

(2分)

(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

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9.(8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江南制造总局公车上书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新青年》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图11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简要说明主要原因。

(2分)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1分)

(4)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1分)

30.(8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美、俄、日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面临着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或变法),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

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上联成一片,采用有效、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的法令。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犬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

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为此,列宁说: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出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四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

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四均选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了什么改革?

其影响有何共同点?

(3分)

(2)材料三、四中,苏俄和美国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什么措施?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分)

(3)从上述材料中,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1分)

黄冈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7.B8.D9.B10.D11.A12.C13.B14.A15.B

28.

(1)西周:

分封制(1分)秦朝:

郡县制(1分)

(2)唐朝:

三省六部制(1分)作用:

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

(1分)

(3)元朝:

行省制度(1分)原因: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分)

29.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每点1分)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1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或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1分)

(3)趋势:

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逐渐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转变(意思相近即可)(1分)

(4)近代化的探索(或起步)(1分)

30.

(1)改革:

俄1861年改革(俄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2分)

共同点: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分)

(2)措施: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分)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尝试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力(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新政是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干预、宏观管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

(3)①面对困境,应适时作出调整②社会主义既有市场也有计划,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都是社会主义的。

(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分)

 

2009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历史试题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1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千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1894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由此推算,1901年应该是

A.庚子年B.己亥年C.辛丑年D.辛亥年

13.《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4.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B.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

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