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367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

黄冈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9-14,18,21,25,28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古老的乡土风俗在古诗词中常出现,带给人美好的感觉。

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中说“击鼓吹箫,却人农桑社”,陆游《游山西村》中的“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与此类似,都表达了作者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4.许浑《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被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

5.老英雄张富清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他却深藏功名,主动转业到偏僻贫困地区,默默地工作生活。

他这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奉献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6.一个人不学习就没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立志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这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青年人要志存高远,发奋读书。

7.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现存的文明,作为中国人,我们会感到强烈的骄傲与自豪。

今天的年轻一代,要有不甘平凡、担当大任的信心,要有李白受到唐玄宗召见后所写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______________”(《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的豪情!

8.2020年注定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国内疫情肆虐,国外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肆意挑衅与打压。

面对这些,我们应该拿出岳飞“________________,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的斗志和勇气,战胜困难,打败敌人。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莅临(lì)殉职(xún)拈轻怕重(niān)

B.晌午(xiǎng)修葺(qì)吞噬(shì)忍俊不禁(jīng)

C.蓦然(mù)校对(jiào)褶皱(zhě)矫揉造作(jiǎo)

D.疫情(yì)娉婷(pīng)箱箧(qiè)强聒不舍(guō)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B.“听着,朋友,”他说:

“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纷纷到市教育局反映:

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D.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六个方面的举措。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张华是我的同事兼好友,他非常信任我,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学习、工作中少出了不少差错,我特别感激他。

B.在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中,尽管主持人部分语言有些失当,削弱了感染力度,但瑕不掩瑜,同学们对“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C.中国男子足球队厉兵秣马,计划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结果却以大比分惨败于国际三流球队,再次让人感到差强人意。

D.近段时间以来,高中学籍档案造假、冒名顶替上学等事件不断被批露出来,一些知名媒体对此穷追猛打,吹毛求疵。

1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69岁高龄且身患疾病的夏伯渝,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

”这个句子中的“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充当状语。

B.“中国速度”“打赢硬战”“直播空间”“远见卓识”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洽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孙权劝学》就出自《资治通鉴》。

D.三皇五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帝王,具体说法不一致。

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

据《史记》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4.将下面几句话正确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③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④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⑤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⑥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

A.②④⑤⑥①③B.③④⑥②⑤①C.②④⑥⑤③①D.③④⑥⑤②①

15.语文实践活动(6分)

(1)看下面几则热点新闻材料,谈谈你对“青年人应该崇拜什么人”这一问题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4分)

为抗击疫情,84岁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缊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一边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

“在我的心中,我的爸爸就是英雄,就是明星,就是我一生的榜样。

”提起父亲,山东威海市城里中学的姜姝冰同学总是自豪满满,不仅因为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教育,更因为新冠肺炎爆发后,父亲身披白色战袍逆流而上的举动。

疫情爆发后,国内许多明星纷纷携家带口出国避难,国外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明星扎堆的“盛况”。

他们用在国内赚的钱在国外惬意地吃着牛排,喝着卡布奇诺,不时还悠闲地发个微博“你们还好吗”。

而当疫情被基本控制后,他们又纷纷跳了回来,准备继续捞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这副漫画,按要求答题。

(2分)

假如你是该班班长,听到了图中老奶奶孙子——小明的话,你想怎样劝说他?

请写下你要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6—17题。

(4分)

【甲】“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

”A把钱又数了一遍:

“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A,叹了口气:

“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

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

保单,拿着!

A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乙】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他们只得都依他。

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

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

“昨晩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

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

“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

”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

”他说。

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

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

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

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與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

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

先买药,再寻药引。

“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

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

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16.【甲】文段中所说的A是

(1)(填人名),文段中A给自己和车一起过生日,原因是

(2)(2分)

17.【乙】文段中“名医”看病的特点是:

(1)。

结合《父亲的病》全文,可以看出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

(2)。

(2分)

(二)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18—19题。

(4分)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

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时,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

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

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

“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

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按照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产生失语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

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

这是为什么?

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

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人少的原因。

⑤更为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试验:

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

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试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了。

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⑧汉语的学习、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种关系”具体指第④段中所说的“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B.文章第⑤段不能删去,理由是:

一、它与最后一段的内容相对应,如果删去,末段就失去了理论支撑;二、它丰富了说明内容,体现了学习、使用汉语的深远意义。

C.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D.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今天,读了本文后,我们应该会增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摒弃崇洋媚外的错误想法。

19.结合文章前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给“失语症”下个定义。

(2分)

失语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

(14分)

【甲】待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①御:

马夫。

②志念: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③自下;谦虚。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性行淑均()

(2)拥大盖,策驷马()

(3)身相齐国()(4)晏子怪而问之()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愚以为宫中之事晏子荐以为大夫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夫为相御其后夫自损抑

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2分)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2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4分)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

(2分)

(1)诸葛亮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

(8分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③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

②觉:

醒。

③思想:

烦恼。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

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

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6.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8-31题。

(14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

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

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

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父亲不肯,说他没病。

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

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

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说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

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

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

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

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

这不都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

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

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

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

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

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

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

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

由于该厂离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换我。

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

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

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

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

“爸爸!

”我失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

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而丢你的脸,哪料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

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的。

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

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

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

最后,父亲郑重地说:

“我想帮你早点把放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

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

唉,都是为了儿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

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问,孩子,想啥呢?

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了眼睛。

⑩“好吧。

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①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下来。

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2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

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

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29.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赏析文章中面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

(4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