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143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要点: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含义

  4、关于关键期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慎重使用

  5、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重点:

  1、有关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2、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三、难点:

  1、实证研究法

  2、理论研究法

  四、考核内容和要求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阐明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每个观点的含义。

  4、关于关键期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慎重使用。

  5、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6、实证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7、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8、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又把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9、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每种方法的含义、分类和运用。

  论研究法的价值。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要点:

  1、遗传现象

  2、遗传的作用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

  二、重点:

  1、理解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认识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三、难点:

  1、遗传的问题

  2、脑的问题

  四、考核内容和要求

  1、遗传现象。

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2、遗传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结构:

大脑两半球的构造;大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

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机能:

新生儿不仅出现无条件反射,而且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条件反射;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

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辐射、孕妇的健康状况、RH因子、母亲的情绪和态度。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要点:

  1、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2、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3、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4、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重点:

  儿童各种感知觉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趋势

  儿童记忆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趋势

  儿童思维的发展总趋势及其特点

  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难点:

  1、有关感知觉的经典实验研究

  2、儿童记忆策略

  3、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

  4、儿童的情绪理解和情绪控制

  重点提示:

  一、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1、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近40年来心理学对儿童知觉学习的研究有许多惊人的发现。

  2、触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推动婴儿对环境的反应。

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3、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

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4、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听到声音,以后听觉敏感性不断提高。

听觉偏好有助于婴儿发展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

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

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也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6、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好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研究发现,婴儿对人脸图最感兴趣,这对他们的生命是有现实意义的。

  7、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与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与婴儿爬行的经验有关。

  8、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是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的。

  9、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传统的记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

  2、婴儿的记忆主要是再认。

  3、在态度上,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在不断发展。

在方法上,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一旦运用意义识记,效果则好。

  4、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再人都优于回忆。

  5、自传体记忆:

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

  6、记忆恢复:

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心理学家通常认为,儿童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识记以后的1~2天内。

  7、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1、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就要玩球。

  直觉行动思维的特征:

直观性与行动性;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狭隘性直觉行动思维的意义:

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另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

  3、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4、象逻辑思维是指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

  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就这个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理论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

  后皮亚杰时期人们对表征、概念、推理及问题解决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四、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1、关于儿童情绪的发生有三种学说。

  2、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应引起成人的重视。

  3、对于婴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尤其要注意新入园儿童的“入托(或入园)分离性焦虑”。

易使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因熟悉的情境发生了意料不到的变化所致;为他人的惧怕情绪感染所致;由于后天的经验所致。

  5、婴儿的愤怒往往产生于身体活动被限制。

对于年龄大的儿童而言,不良的人际关系或受侮辱、受欺骗、受压制都会导致愤怒。

  6、婴儿期:

情绪和情感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

  幼儿期:

奠定了其他高级情感的基础。

  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一般认为儿童积极的移情,是他们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在因素。

  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很有限的。

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气质有重要联系。

成人要尊重儿童政党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要点:

  1、儿童的语言发展

  2、儿童的亲子关系的发展

  3、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

  4、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发展

  5、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重点:

  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的特点以及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影响因素同伴关系及其功能、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难点:

  1、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

  2、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3、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4、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5、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重点提示:

  一、儿童的语言

  1、儿童在出生前语言刺激已经开始对胎儿起作用。

  2、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即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有:

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3、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

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

  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

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社会化语言有以下四种:

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

  于语言获得理论的三种学说。

  二、儿童的亲子关系

  1、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

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紊乱型。

  响依恋的因素:

教养方式、儿童的气质特点、家庭的因素。

  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表现在:

社会性方面;情感发展方面;认知发展方面。

  三、儿童的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哈特普把这两种人家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2、同伴关系的功能:

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

  3、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

  四、儿童的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

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移情、强化。

  3、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4、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家庭影响、玩具及电视、社会认知因素。

  5、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6、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通过自然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研究,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柯尔伯格采用纵向法,提出了他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认知能力、同龄人的交流、儿童的养育实践、教育与文化。

  

  第五章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

  要点:

  1、音乐活动中的儿童心理发展

  2、美术活动中的儿童心理发展

  3、游戏活动中的儿童心理发展

  重点:

  1、儿童作为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年龄阶段的表现

  2、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

  3、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难点:

  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特征

  儿童游戏的发展

  重点提示:

  1、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

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这三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

  2、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涂鸦期、象征期、定形期三个阶段。

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逐渐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蝌蚪人。

  3、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特征:

关注美术作品的内容而忽视作品的形式;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是喜欢的物体和颜色。

  4、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兴趣指引;注意力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由性;假想与真实的转换;人与人(物)交流;各方面能力的延伸喜欢游戏,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游戏的内容有强烈的兴趣。

  5、心理学家Parten将游戏分为四种: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6、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中:

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及结构性游戏。

  征性游戏的几个发展阶段:

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外在导向的装扮游戏,序列性装扮游戏及角色游戏。

  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第六章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要点:

  1、个性、气质、性格的概念

  2、儿童气质的类型和表现

  3、儿童性格的特征

  4、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5、儿童的性别概念

  重点:

  1.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2.儿童性别概念发展的特点

  难点:

  1.心理学的气质理论的启示

  2.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

  重点提示:

  1、个性,作为一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有三个紧密相连的子系统,他们是个性倾向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2、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心理特征一般表现有: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有:

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4、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气质有类型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5.格是表现为人对先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它是表现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主要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

  6、学前儿童性格特征有:

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7、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对自己行动的认识;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8.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评价;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9.前儿童的自我体验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的特点。

而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较弱的。

  10、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特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11、性别角色是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其发展阶段为:

生物取向阶段;社会取向阶段;心理取向阶段;

  学习目标:

  理解个性因素(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性别化)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

  儿童心理发展到达一定的成熟阶段后,就形成一种整体的、稳定的、有特点的精神面貌,这就表明个性形成了。

心理学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心理面貌。

  个性这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

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合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

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

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自我意识系统包括:

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气质、能力、性格等。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一、学前儿童的气质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爱稳定的心理特征。

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

在很大程度上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三种典型的婴儿的气质类型包括:

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有类型的差异,没有好坏的区别,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都有消极的一面。

教师应该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二、学前儿童的性格

  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稳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

具有社会意义,它是表现一个人能精神面貌的主要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

  学前儿童的性格特征具有如下特点:

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三、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概述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我意识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认识。

  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从内容上看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状态。

自我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对身体的认识:

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名字与身体联系

  对自己行动的认识:

区分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支配自己的动作

  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3岁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区别;4岁儿童开始出现了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

  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特点如下: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四、学前儿童的性别化

  将生物学的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入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的过程就是儿童性别化的过程。

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

  1.儿童的性别概念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三部分: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别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性别恒常性:

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2.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时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生物取向阶段——社会取向阶段——心理取向阶段。

学习目标:

  1.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主要观点。

  2.学会应用有关理论分析儿童行为的特点和成因,确定有效教育内容和方法

  3.学会分析学前敬爱噢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4.逐步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应用有关理论分析儿童行为、确定有效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学会分析学前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的能力以及是否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1.环境取向的发展理论

  识记:

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理解:

消极强化与惩罚的差异。

  2.生物取向的发展理论

  理解: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的现实意义;格塞尔学说的教育忠告;对成熟势力说的评析。

  3.相互作用取向的发展理论

  理解: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析。

  4.社会文化取向的发展理论

  理解: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一、环境取向的发展理论

  以环境为取向的发展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

从发展历程看,行为主义心理学分以华生为代表的经典行为主义和以斯金纳、班杜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

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这种思想可以简化为S-R(刺激-反应)这个公式,它成为了行为主义理论的标记,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华生坚持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的习惯:

华生认为,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速行动的结果。

  行为主义的情绪:

华生认为儿童具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

惧、怒、爱。

  行为主义的人格:

华生认为人的身上有很多习惯系统,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习惯系统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但人格中哪个系统如何受人支配,则受环境的影响,以个人的行为特征也取决于环境。

花生十分重视儿童早期行为习惯对成人人格的影响。

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认为华生所讲的行为属应答性行为,但现实生活中,有机体更多的是操作性行为,即个体主动发生的一个行为。

如果该行为被强化,则其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

  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有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之分。

还可以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消极强化是指当刺激减少后,某一操作行为的发生次数反而增加。

但需要区分消极强化和惩罚的差别。

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而惩罚是企图消除行为,目的不同。

斯金纳建议以消极强化取代惩罚的办法。

  儿童行为的变化:

斯金纳把我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因为强化使得越来越好的香人们所要求的反应接近。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不同于模仿,观察学习是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

  观察学习是通过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这个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依次是:

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强化和动机。

  观察学习的模式包括以下八种:

行为模式、言语模式、象征模式、抽象模式、参照模式、参与性模式、创造模式、延迟模式。

  班杜拉认为人不能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人类的行为是人与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多维地决定的。

  (四)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流派。

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革,推广了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儿童的学习和教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方法。

如教育和训练的目标和标准应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要墨守陈规,而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坚决反对体罚儿童,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家庭护理、身心教育等。

  但过于夸大教育、环境的作用,也都是片面的。

  二、生物取向的发展理论

  以生物为取向的发展理论的代表是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