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61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docx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工程东段A1合同段

窑河坝特大桥

 

大体积承台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

编制日期:

2013.3.2

 

窑河坝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我国现行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①、《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②、《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册);

③、《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85-2000;

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⑤、《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TJ18-96;

(3)、现场实际情况和通过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信息。

(4)、我公司的综合实力、机械设备能力、技术力量和多年来类似工程建设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招标、投标文件的内容及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本工程的创优规划,并据此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本桥的特点、场地、交通、水文、运输、料源、民情、水电供应、气候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

第二章工程概况

窑河坝特大桥起点桩号R1:

K98+980.97,L1:

K99+993.97,L2:

K99+646.97,终点桩号R1:

K100+161.53,L1:

K99+484.53,L2:

K100+161.53,桥梁全长R:

1180.56米,最大桥高71米,主桥最大墩高61.45米。

主桥上部结构为68+120+68米预应力连续刚构,主墩左幅2#、3#、右幅3#、4#桥墩采用双薄壁空心墩,桥墩基础为群桩承台。

承台共计4个承台,体积665.64立方米。

第三章自然条件及施工环境

3.1自然条件

3.1.1地质地貌

桥位属钩造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谷底及缓坡地带覆盖粉质粘土,基岩以砂岩、泥岩为主,场地稳定,地质条件较好。

3.1.2气象水文

桥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热长,冬无严寒,少霜雪,雨量充沛,多云多雾,日照短等特征。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4~17.4°;降雨量集中于6~9月,冬春季节12~3月降雨量最少,据多年平均资料,降雨量为1000~1200毫米;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70~80%,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800~950毫米,以7~8月最大。

桥区属沱江水系,桥区内有两大明显地表水系,一为南干渠,渠水受上游人为放水控制;另一个为谷底溪沟,溪水受人工放水及大气降雨量的控制和影响。

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空隙水和基岩裂隙孔隙水。

场地地表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第四章技术等级

根据《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二分公司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工程项目技术等级的划分相关规定以及经审批的《工程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计划表》本方案为Ⅰ级施工技术方案。

第五章主要工程数量

承台具体尺寸及工程数量见下表:

墩号(尺寸)

工程项目

左2#

左3#

右3#

右4#

12.9*12.9*4

12.9*12.9*4

12.9*12.9*4

12.9*12.9*4

C30混凝土(m3)

665.64

665.64

665.64

665.64

C30水下砼

49.92

49.92

49.92

49.92

HRB335钢筋(kg)

6493

6493

6493

6493

HRB400钢筋

67746.4

67746.4

67746.4

67746.4

L75x7角钢

7657

7657

7657

7657

第六章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6.1、测量放样

根据承台平面尺寸及开挖深度、预留工作面宽度、集水沟宽度、汇水井设置、机具布置等确定基坑开挖的尺寸。

具体步骤为根据承台及基坑底平面尺寸将基坑底平面轮廓线测设到原地面上沿地面上的基坑平面轮廓线的四条边方向进行断面测量确定开挖边桩按照下挖深度确定放坡的宽度将开挖边桩测设到地面上并撒上白灰线连结各边桩此封闭线即为开挖边线。

6.2、基坑开挖、凿除桩头及桩基检测

由于窑河坝特大桥的承台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配合运输。

基底平面尺寸按基础平面尺寸四周各边增宽50cm-100cm,以便在基础底面外安置模板及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之用。

基坑的形式采用斜坡式,在基坑开挖时采用1:

0.75的坡比对基坑进行开挖,挖至设计标高时要保留不小于10-20cm的厚度,人工挖至基底高程,严禁超挖,用人工清理,凿除桩头进行检测。

基坑开挖前,首先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在基坑顶缘四周向外设置排水坡,以免影响坑壁的稳定。

开挖过程中和开挖以后,应注意观察坑缘地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按支护坑壁的形式施工。

按测量提供的标高,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桩头,上部采用空压机凿除,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进行凿除。

凿除过程中不扰动设计桩顶以下的桩身砼。

凿好的桩要求桩顶平整,断面碎石出露均匀,凿除桩头完成后,将伸入承台的桩身钢筋清理整修成设计形状,复测桩顶高程,进行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前需将桩内预埋的声测管清理干净桩基检测合格后在承台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截面为0.3×0.3m集水井尺寸为0.5×0.5×0.5m若遇雨水,在集水井内放置水泵,及时将积水抽出。

6.3、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以后,坑底土层不允许暴露或浸水时间过长,坑底应找平夯实,立即采用30cm厚C30水下混凝土进行封底,混凝土垫层边缘要伸出承台10cm。

6.4、钢筋加工安装

桩检合格孔底注浆完毕,垫层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绑扎钢筋,随工布置散热管。

钢筋集中制作,对于单根长度超过20米的骨架钢筋分段加工完成,运送至承台垫层上采用直螺纹连接,对于小直径构造钢筋长度超过20米的分段制作完成后运送至承台垫层采用焊接。

所有钢筋应准确安装,用支撑钢筋将钢筋结构固定,以保证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

特别是墩身C32mm钢筋的预埋钢筋,采用角钢骨架支撑,对其精确定位,以保证预埋钢筋在浇筑承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

因为承台高4m,为方便下料和振捣承台底部混凝土,其顶部预留2个人孔。

待承台浇到2m厚度时,即开始补焊人孔处钢筋。

钢筋绑扎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才能浇注承台混凝土。

为给混凝土浇筑时提供支架,防止因工作人员在钢筋上行走及机具放置在钢筋上引起钢筋骨架变形,应在承台架立钢筋中增加钢筋进行定位和加固,工作人员在架立钢筋组成的平台上振捣。

6.5、冷却管布设

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在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却管。

冷却管采用30mm钢管,管道连接密封防止漏水,冷却管在竖向分五层布置,层间距80cm,水平单层采用蛇形走向,上下两层蛇形走向沿桥纵横交错布置。

冷却管和冷却装置的安装要安全、可靠,冷却水管使用前进行试通水,防止管道漏水、阻塞。

具体布置见下图:

㈠温度控制标准

综合考虑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水化热的发展变化规律、养护条件、通水散热等因素,制定了以下混凝土的温控标准:

1.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

5℃≤T≤25℃。

2.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温差不大于25℃。

3.冷却水进出温差不大于6℃。

4.拆模时内外温差小于25℃。

5.降温管出口水温控制小于40℃度。

6.内部最高温度≤50℃

7.降温速率≤3℃/d

㈡温度控制措施

①通水降温

在砼浇筑到冷却水管标高后立即开始通水,利用测温管测量砼体内温度,当温差超过规定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温度差,及时调整水泵供水速度,加快循环。

如加压、加快冷却水的循环速度、冷却水箱内加冰块等,保证砼内外温差小于20℃。

②温度监控

温度测量器布置要合理,防止施工中损坏。

冷却系统尽量使用自动控制系统,要选用有施工经验的人操作。

A、测温设备

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专用测温线;标准温度计。

B、测温布设

根据承台结构及水化热温度场分布规律,深度上按三层布置,表面一层深0.2米,中间一层2米,第三层3.8米;考虑承台平面的对称性,在承台平面1/4位置上间距1.5米布置温度传感器。

预埋时根据测温点数量和深度选用长度规格合适用钢管。

在浇筑混凝土时,将绑好测温线的支承物植入混凝土中,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插头留在混凝土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

为便于操作,留在外面的导线长度应大于20cm。

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将测温线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主机显示屏上即可显示相应测温点的温度。

具体测点布置见下图:

测温孔平面布置图

测温孔立面布置图

6.6、安装模板

侧模采用大块复合钢模板,人工或吊车吊入基坑进行安装,根据承台的纵、横轴线及设计几何尺寸进行立摸。

安装前将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保证拆模顺利并且不破坏砼外观。

安装模板时力求支撑稳固,并固定抵在平台的预埋钢筋头上,以保证模板在浇筑砼过程中不致变形和移位。

由于承台几何尺寸较大,模板上口用螺杆内拉固定。

承台模板与承台尺寸刚好一致。

模板与模板的接头处,应采用海绵条或双面胶带堵塞,采用效果好的一种,以防止漏浆。

模板表面应平整,内侧线型顺直,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及支撑加固牢靠后,对平面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规范要求报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能浇筑砼。

6.7、混凝土浇筑

(1)、浇注施工机具安排

①施工机械及布置∶选用1台地泵,安排专人负责指挥车辆进出。

②混凝土的运输∶最大混凝土量约为665.64m3,根据泵送能力及现场实际情况,每小时泵送混凝土按60m3/h,共需配备12m3/h罐车5辆,预计浇筑时间需要10h左右。

③砼振动棒:

沿桥横向布置3排,每排4台,振动棒共计16台,其中4台备用。

④施工人员安排

a、混凝土振捣人员

一台振动器安排2名振动手,2名替换人员,共需24名振动手,24名替换人员,总共48名。

b、放下料及安拆泵管人员:

由地泵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c、现场配备混凝土车辆指挥2人。

d、收光10人,电工3人。

(2)、砼浇筑

在窑河坝特大桥搅拌站集中拌制热砼,5台砼运输车运输,采用一台地泵泵送,砼泵送沿串筒入模,砼浇筑速度60m3/h,浇筑砼量为665.64m3,预计1个承台浇注时间为10小时。

混凝土浇筑原则:

施工时采用“一边向另一边,一次到位”的方法浇注。

混凝土入模温度15℃≤T≤25℃,入模温度控制在20℃左右,视天气、砂石料温度情况,采取二次振捣以加快砼热量散发,使温度分布均匀,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

混凝土浇筑顺序:

沿一边浇筑,向另一边推进,一台地泵自一边中间向两边同时浇筑,注意界处砼应充分振捣,防止漏振,并始终保持整个承台混凝土段落之间接近水平状态。

砼浇筑完毕后将砼面收平,在砼凝固前二次收浆人工压抹1~2遍,以清除砼收缩沉降引起的沿水平钢筋走向的表面干缩裂纹。

混凝土浇筑初凝后及时对墩柱交界面进行拉毛处理,并人工凿毛。

(3)养生

承台顶面采用冷却水管排出的热水撒水养生,侧面则采取蓬布包裹保温。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拆模前保证内外温差小于20℃。

拆模后继续覆盖、通水,始终保持温度控制条件,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6.8、工艺流程图

第七章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7.1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型号

备注

1

砼罐车

5

12m3

2

地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