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073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docx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

环境保护制度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

1、环境保护应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遵循“全面规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法制观念,重视环保工作;

2、技术中心做好环保基础工作,掌握公司污染情况,按期测定污染排放数据,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

3、企业改造和生产,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4.生产废弃物的管理:

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包装袋、包装桶等其他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尽量回收利用,对不能再使用的物品,由行政部门回收;

5.“三废”处理:

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处理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6.躁声的管理:

采用低躁声设备。

环境管理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基本职能。

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和控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协调___发展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在于保证经济得到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产环境。

一般说来,___发展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环境保护法》第四章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11条规定。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的制度措施主要有八项,即: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排污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公司环保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噪声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生产不致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

2范围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环节。

3责任

生产部、工程部及各生产车间。

4内容

4.1“三废”定义: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有害影响的废水、废气、废渣。

4.2生产部具体负责日常的“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符合达标的排放源应竖立合格排放标志。

4.3设立“三废”处理人员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

4.4生产部负责维护环保治理设施,在环保治理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时,有“三废”外排的生产工序必须停产,以杜绝污染物排放的出现。

4.5定期进行环保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

4.6搞好工厂绿化,改善生产区及周围环境,接受市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4.7废水方面

4.7.1纯化水站:

树脂再生后的废酸、废碱、纯化水罐清洗用的废酸或废碱。

4.7.2锅炉房消烟除尘废水。

4.7.3车间生产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

4.7.4纯化水站、锅炉房及车间产生废水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再利用,生活污水经过滤池滤过达标后排放。

4.8废气方面:

锅炉燃烧产生的含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经水幕除尘处理。

4.9生产车间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及锅炉煤渣采取出售的方法,不另设堆放场。

4.10空调机、空压机及锅炉引风机等动力设备采用隔音、吸音及减振等治理措施。

4.11公司内危险品必须按照有关危险品的管理规定贮存、保管以及销毁等,不得对生产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没有什么范本,自己根据要求制定一个就行了,主要内容是根据自己的企业、岗位等特点,保护环境,达到环保的目的就行了。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管理工作,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___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___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___、林业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___》(环法[1995]462号)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点文物古迹所在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应对景区环境质量负责,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第四条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应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环境管理工作人员,较大的旅游景区景点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五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将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拨出资金用于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

旅游景区景点也应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国外有关机构的捐助,并将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环境保护,用于环境保护资金不得低于景区门票收入10%,环保投入比例随着旅游区收入增长逐步提高。

第六条实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制订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有专项环境保护内容,或制订专项环境保护规划,进行环境功能区划分,明确环境保护目标。

不允许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以及其他需要绝对保护的区域开发旅游活动。

规划应报县以上政府批准实施。

第七条县以上环保、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对辖区内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参与规划的论证审查。

第八条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设施和防止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和审批。

第九条旅游景区景点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和对生态环境有害的项目。

建设其他设施和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对现有的上述项目或设施,其污染物排入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必须限期治理或依法关闭、搬迁。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___环境保护法》"为认真执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方针,搞好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主要任务是:

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控制和消除污染,促进本企业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第三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企业员工、领导都要认真、自觉学习、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看待和处理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倡车间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从源头消灭污染物。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四条根据环境保护法,企业应设置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机构,企业环保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本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测任务,改善企业环境状况,减少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协调企业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

第五条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网,有企业领导和企业环保员组成,定期召开企业环保情况报告会和专题会议,负责贯彻会议决定,共同搞好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条企业环境保护机构应配备必须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设置一名厂级领导来分管环境保护工作,并指定若干名专职环保技术员,协助领导工作。

环保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三章基本原则

第七条企业环保工作由分管环保领导主管,搞好企业内的环保工作,并直接向企业负责人负责环保事项。

第八条环保人员要重视防治"三废"污染,保护环境。

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日常生产中去,实行生产环保一齐抓。

第九条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周边环境和每个职工的身体健康及企业生产发展,企业员工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工作制度,任何违反环保工作制度,造成事故者,必根据事故程度追究责任。

第十条防止"三废"污染,所有造成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车间都必须提出治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本企业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应及时给予安排解决。

第十一条对环保设施、设备等要认真管理,建立定期检查、维修和维修后验收制度,保证设备、设施完好,运转率达到考核指标要求,并确保备品备药的正常储备量。

第十二条在下达企业考核各项指标的同时,把环保工作作为评定内容之一。

第十三条凡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中的"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所需资金、设备材料,必须同时列入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排挤"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的资金、设备、材料和人力等。

第四章环保机构职责

第十四条本企业环保机构职责:

1、在企业分管领导负责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企业本企业环保工作的管理、监察和测试等。

2、负责组织制定环保长远规划和年度总结报告。

3、监督检查本厂执行"三废"治理情况,参加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方案的研究和审查工作,并参加验收,提出环保意见和要求。

4、组织企业内部环境监测,掌握原始记录,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台帐,做好环保资料归档和统计工作,按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

5、对员工进行环保法律、法规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并对环保岗位进行培训考核。

第五章奖励和惩罚

第十五条凡本企业员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成绩明显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十六条凡本企业员工___,任意排放企业"三废",造成污染环境事件,按触犯《中华人民___环境保护法》论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赔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等部门文件有抵触时,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本管理制度属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有企业负责贯彻落实和执行。

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并监督、检查

会议记录(纪要)只是在会议上说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以文件形式发布,以备存档。

主要内容就是提出来的问题是什么,会议的决议是什么,其他内容包括会议的主题是什么(环保的哪方面,是否领导提出要处理的问题),会议的参与人是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或部门)主持的会议。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一)空气、淡水、土壤与环保

一位英国科学工作者说过,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物质欲望越来越高的今天,不能忘了,对生命至关重要的东西其实只有三样,那就是:

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肥沃而未受到污染的土地。

我们随时都在呼吸,不断需要喝水,一日要吃三餐饭。

环保要做的事情就是:

保护空气、水和土壤的洁净。

这是生存必须依赖的三大要素。

(二)保护好空气

干净的空气主要含有78%的氮、21%的氧、0.9%的氩和0.03%的二氧化碳。

任何不属于空气的自然成分的物质(比如燃烧放出的烟气)大量进入空气之后,空气会受到污染。

在城市里,空气中常常含有这样一些成分:

氮氧化物(NOx)、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碳氢化物等等。

它们在空气中浓度增加,就表明空气污染加重了。

空气污染程度用级别表示:

一级:

良好;二级:

中等;三级:

不利于健康;四级:

非常不利于健康;五级:

危险。

空气污染物主要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比如:

火力发电、汽车排放、民用燃煤和街头烧烤等),绿地和天然植被的破坏(引起地面扬尘),以及挥发性化学物质用品的作用(比如油箱泄漏、化学干洗、氟利昂制冷)等等。

植被(树木和草地)可吸收空气里多种污染物。

所以,在植物茂密的地方空气干净,清新。

在树林和草地少的城市区域,污染物常常积累在大气中。

这就是许多大城市上空空气质量很差的原因。

空气污染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空气的净化也得靠人来想办法。

公认的有效办法是以下四个方面相结合:

1)保护天然植被(野生的树木和草地),人工栽树种草,营造城市和工矿区净化空气的“肺”;2)全社会(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市民家庭)努力节约能源,把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尽量降低;3)给烟囱和汽车安装烟气和尾气净化装置;4)开发无污染能源(比如太阳能等)和无害于健康和环境的化工产品(比如氯氟烃取代品)等。

(三)保护好我们的淡水

水的组成虽简单———H2O,但却很独特、很珍贵。

因为有了水,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有一点我们常常容易忘记:

陆地上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和植物需要的水是淡水。

因此,尽管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我们也没有对水资源乐观的理由。

因为海水既不能供我们饮用,又不能浇灌庄稼。

陆地上的淡水天上。

海水蒸发形成云,风把云吹到陆地的上空,使其凝结成雨水降落到大地上。

如此,陆地上养育生命的淡水库———江河湖泊才得以形成。

地球上水的分布大致是这样的:

海洋占97.2%,冰山和冰川占2.15%,地下水占0.31%,湖泊占0.009%。

大气中水蒸气占0.001%,而河流与小溪仅占0.0001%。

其中,只有地下水、湖泊、河流与小溪中的淡水可以被人、动物和植物利用。

由于大部分地下水难以开采,地球可供人类和陆地上的动植物竞争使用的淡水量尚不足地球总水量的0.4%。

然而,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向河流、湖泊的大量排放,可供生命饮用的淡水量就更少了。

如何保护好地球上紧缺的淡水资源,国际环保潮流提倡民众从三方面做起:

一、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二、少用化学合成剂;三、收集利用雨水。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为的是珍惜使用淡水,同时减少排放污水。

拧开水龙头,晶莹透明的自来水瞬间就变成流进下水道的脏水了。

要让下水道中的生活污水净化成为可饮用的自来水是难以实现的。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在使用自来水时小心起来。

把水龙头开得小一些,把用过但还比较干净的水留下来,再用来擦地、冲厕所、浇花等等。

这样,日常生活中消耗的淡水量就会减少,排出的污水量也会减少。

在许多国际环境教科书中,普通抽水马桶常常作为浪费淡水的典型例子受到批评。

每冲一次厕所,10—20公升的可饮用水就进了下水道。

据我国和国际资料报道,在许多城市,大约有1/3到1/4的自来水是从厕所流走的。

“尽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去污剂、消毒剂和洗涤剂”的目的是:

1)保护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2)防止化学剂的毒素在淡水中积累,威胁饮用水的安全。

家庭使用最多的化学合成用品主要用于消毒厕所和清洁厨房。

这些化学品往往对微生物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它们从下水道流入河水或湖泊之中,会杀死水中的生物,使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丧失。

于是,水中的毒素就会积累起来。

在洗涤用品市场上,传统型的肥皂和皂粉类的产品对生物没有什么毒性,与普通百洁布相配合,便可以将绝大多数家居生活用品和餐具擦洗得非常干净,它能够取代市场货架上许多现代的化学合成洗涤剂。

“收集利用雨水”是主动增加淡水资源的作法。

目前在欧洲的家庭节水行动中十分盛行。

几年前德国的皮恩推出了较高的污水排放收费制度。

污水排放量按照自来水的使用量(吨数)来计算。

一吨污水收费的价格是一吨自来水价格的六倍。

这项有力的污水收费措施促使了市民去收集和利用雨水。

雨水主要用于浇灌花园、擦洗车辆、做清洁和冲厕所等等。

这样大大减少了家庭对可饮用水的浪费。

(四)保护好我们的土地

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粮食,粮食生长于土壤。

面对土地,我们都该心怀感激地说一句:

“你是我们的命根子!

”我们的祖先对土壤是尊重和爱惜的。

有一位美国人曾感慨地说:

“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了数千年,可他们脚下的土壤依然肥沃,生长着粮食”。

这表明中国人知道怎样保护土地,而这正是许多西方国家的人所不懂的知识。

”还有一位德国人说:

“中国是块宝地,随便一挖就有古董。

”可见,祖先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垃圾。

把垃圾和粪便堆成肥料,再撒回土壤之中是___保持土壤肥力的传统做法。

千百年来,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在我们的土地上没有引起污染,它非常巧妙地顺应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垃圾—肥料—食物……,循环往复。

这是一个十分珍贵、充满智慧的传统生活经验。

然而,工业化社会的生活垃圾却出了问题。

垃圾的成分变得复杂起来:

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纸张、废橡胶……。

在自然界中,塑料、金属和玻璃都是微生物难以分解的东西。

所以,如果还是按沤肥的老传统把这样的垃圾扔在土地上,它们会完好地躺在那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更为糟糕的是,现代生活垃圾中还有了不少含有毒成分的化学物和重金属,它们会使土壤受到污染,长出的粮食不能食用。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动员民众参与三个R(Reduce,Reuse,Recycle)行动,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

一、减少浪费(Reduce);二、物尽其用(Reuse)三、回收利用(Recycle)。

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去做的话,扔掉的废物就会减少。

可回收利用的废物就不会被扔进垃圾堆中。

当塑料、纸张、金属和玻璃都得到有效的回收之后,生活垃圾中剩下的主要就是可作堆肥的有机垃圾了。

清除白色污染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今年要根据___副总理的指示,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及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脏乱和无序问题,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振华说,10月1日前,长江两岸、铁路沿线、太湖周围白色污染治理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国家计划从1999年7月1日起,准备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袋,启动其替代品的生产,国家将出台一次性餐具和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的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此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于第四季度组织对部分省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法情况进行抽查,在一季度颁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于4月底和6月底前分别完成甲级和乙级证书的考核和复审,7月底前完成第一批评价单位的证书核发工作。

中国工业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推行清洁生产。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新增工业污染和由此而产生的城市污染,将会进一步加剧。

另外,我国的工业布局也不甚合理。

工业企业80%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的一段时间里,忽视了城市整体规划和工业的合理布局,不少工业企业建在居民区、文教区、水源区、名胜游览区,这就加重了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危害。

加之现有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原料加工深度不够,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单位产品的能耗和原材料损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工业污染所占比重较大,环境的污染70%工业企业。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工业企业亟待推行清洁生产。

其次,人们在反省过去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政策时发现,过去较多地把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了污染物的“末端”控制和处理上,而忽略了污染物的“全程”控制和预防。

据估计,在国民经济周转中,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仅占原材料用量的20%—30%,70%—80%的资源最终成为进入环境的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生产终端的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其前后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产生环境问题的可能,有时其它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甚至超过生产过程本身。

据有关方面分析,目前中国一次性产品的合格率仅有60%,不仅每年损失产值数千亿元,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我们从生产的准备过程就开始对全过程所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以及生产完成后的产品使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事先进行预防,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那么环境面临的危害势必会大大减轻。

第三,以“末控控制”为主的环境保护策略在企业环境管理的实践中遇到了严峻挑战。

其一,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而经济效益很小,污染控制的经济性能差,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企业没有积极性。

有的企业宁愿交纳罚款,也不愿进行污染的治理。

其二,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一些本来可以回收利用的原材料,变成了“三废”而被处理掉或者排入环境,造成浪费与污染。

单纯依靠处理设施,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而只是不同介质间的转移,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往往转化为新的污染物,形成治不胜治的恶性循环。

其三,由于偏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控制,把控制污染和生产过程割裂开来,因而使工业生产管理中的环境与生产成为两张皮的状况。

而要___改变以上弊端,就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第四,清洁生产对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它将最终改变各国的工业结构,并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总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各国技术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改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它无疑将大大增强它们在国际竞争中已经遥遥领先的能力。

相比之下,清洁生产在改变我国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大作用还远未被人们认识。

据预测,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将在未来15年大幅度增长,2000年将增至14至15亿吨、xx年将增至15至20亿吨。

如不采取果断措施,燃煤引起的烟尘排放量2000年将增加到2325万吨、xx年达到3380万吨,酸雨和烟尘污染将进一步恶化。

乡镇企业到2000年的产值预计约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

预计2000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将从1990年的18.5亿吨增加到80亿吨,废水中COD排放量从156万吨增加到420多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从1.2亿立方米增加到6.35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2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颗粒物排放量从630万吨增加到2200万吨。

所有这些问题,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是先浪费大量的资源、能源产生上述问题、再投放数额巨大的人力物力解决它们,还是及时用清洁生产思路调整工业及能源结构、将它们消灭在产生之前呢?

选择的最佳方案无疑是后者。

(五)环境标志走进我们生活

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维系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人们却很少考虑这种生活方式对自然界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当现代工业生产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物质文明时,人类社会也开始面临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

此时,人们不得不反思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终于认识到,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不仅需要防治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后果,还需要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以往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的消费方式是建立在征税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生活质量的需求。

用过的物品被当作废物而废弃,当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量日益增多时,自然界物质也被不断消耗,废物也不断增多,人们生活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现代商品社会也助长了一部分消费人群追求奢侈的消费倾向,使华而不实的过度消费成为一种时尚。

按这种模式发展,有限的资源将难以持续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___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由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后果。

1992年___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专门论述了改变消费模式这一观点及其目标,一是促进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