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5290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docx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

现代教育论笔记(黄济、王策三)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从多维角度分析,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区别分析,古代教育:

阶级性、等级性 “手工工具”;现代教育:

生产性、普及性、多样性 “现代机器大工业”。

从现代化程度分析:

三个层面:

数量、规模、条件的先进程度;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从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角度分析,商品经济导致现代教育的新特征:

科学性、发展性、民主性、国际性。

培养目标的现代化——现代教育两个带根本性的特征: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教育的民主性向纵深发展——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机会均等,受教与参与;教育法制化,以法治教;质量发展,机会与成果平等;内部教育民主发展,师生关系;民主化与民族化、国际化的关系。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社会力量;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化);教育技术的发展。

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大教育观的诞生是开放性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

现代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封闭性;结构适应观念是现代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越来越强的重要表现,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结构,如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问题。

教育功能的现代化,扩展和增强——教育功能的范围和力量,是与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丰富和强有力等相联系的;教育的功能是发展、变化形成的;教育功能是统一发挥的,即社会功能和培养人的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统一。

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不再扮演追随者的角色,而是先行者,即教育先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先行原因:

首先,社会结构变化迅速,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联系越来越密切。

其次,教育自身,由于外部的积极影响,也由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科学的进步,功能增强,不仅有了更强的适应力,而且有了创造力,特别是预见力。

最后,必须明确一点,我们理解的教育先行乃是作为唯物主义命题,以经济为基础的,教育先行不能脱离经济基础。

教育先行由可能变为现实:

人们已经争取到了生存权利、追求富有的权利,人的教育应该放在优先的地位;教育本身具有未来性价值,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培养周期长,效益的实现具有长期性;教育思想条件即思想要对客观历史进程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改变观念;必须在一些具体环节和行动上表现出来,如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预测和规划。

不断变革——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教育本身就是变革的产物,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急剧深刻变革,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教育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失调亟待调整(自我改进的冲动力量)。

现代教育不断的变革,推动着它不断地向高级阶段发展,不断地逼近目标,不断地充实内容,更新方法。

如教育实验的兴起。

教育改革要处理好变革性与稳定性、继承和改造的关系,采用长远的战略和方法来设计教育改革,不能陷入变革主义。

要吸取国内外改革经验教训,适应变革趋势而变革。

教育理论的现代化,理论自觉性越来越提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现代教育实践是理性水平上的实践,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活动。

教育科学在教育实践基础上孕育、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指导着教育实践向前发展。

师范教育即教育科学教育,从教师队伍或组织上保证教育实践置于科学的理论指导之下。

教育理论要指导教育改革并发展自身,教育实验发展从方法上保证科学的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使现代教育理论自觉性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2、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及功能

社会生产力基础:

建立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社会生产力对现代教育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劳动力发展水平)。

现代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功能——直接功能:

(1)培养各种合格劳动力的专门人才;

(2)培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管理人员。

间接功能:

通过现代教育与社会政治、文化、道德及人口等因素关系反映出来。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在处理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关系时,既要考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与水平,实事求是地发展教育事业,又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现代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的长期性和持效性的特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功能。

商品经济基础:

现代教育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职业学校;中小学与大学;从理论上或者深层次分析,基本观点——劳动力、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把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联系起来(劳动力与人才是联系中心环节);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规律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现代教育联系起来(人对物的依附关系影响管理与原则,如平等原则);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现代教育联系起来,自由、平等、民主是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产物,从深层次意义上说,它是现代教育的精神实质,思想精神教育内容也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功能:

现代教育对物质形态商品生产的功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现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的功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现代教育对科技知识形态商品生产的功能(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3、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及功能

基础:

社会政治决定教育的阶级性质、教育目的、制度和内容(政权阶级的领导权和支配权、政治组织直接领导和控制);社会政治通过法律形式,对现代教育具有制约作用(通过法律形式争取受教育权利、政权阶级通过教育立法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现代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直接性)。

功能:

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基本表现);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制造舆论的功能(通过教育宣传一定阶级或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途径学校宣传,高校咨询);现代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

社会民主属于政治范畴,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民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政治必然要求民主教育与之相配合。

民主教育,即实现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法制化,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现代教育同时也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条件。

现代教育具有通过传播民主政治,启发、激励人们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功能。

例如,现代教育具有提高人们政治素质的作用,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同参与政治活动的人所接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现代教育具有加工、选择、再生产民主政治的作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播民主政治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创造民主政治的机制与作用,可以说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民主与法制息息相关,民主政治只有在法制轨道上才能更好实现,因此现代教育通过对社会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包括人权观念、权利义务观念、遵纪守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等,从而促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4、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及功能

文化(狭义)指精神的或观念性文化,主要是指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基础:

社会文化背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作用(文化发展水平与教育需求);民族文化传统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作用(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及思维和生活方式等,表现在优秀文化教育传递影响社会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取向影响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地位的认识以及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世界是多民族的,教育的多样性。

);微观上社会文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文化的丰富性和发展性)。

功能:

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功能(工具手段,对社会文化选择、整理,确定内容编写教科书,易理解和接受);现代教育对社会化的传播、交流功能(教育是最基本最有效手段);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创造、更新功能(创造普及新思想新观念,发展科技新成果,创新精神人才)。

5、现代教育的科技基础及功能

基础:

科学技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科学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技术则是社会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重要因素;物质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提高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程度。

功能:

科学技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现代教育实现的。

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传递、积累、发展的价值(继承性再生产性);现代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价值(职业教育和培训,熟悉生产系统);现代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有效形式(缩短再生产必要劳动时间,尤其高等教育)。

挑战:

科学转技术周期缩短,技术升华为科学成新科学。

为了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要求和挑战,今后教育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仍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改革教育结构,使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为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和发展现代教育内容,使现代学校教育内容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适应经济和科技的要求;改革教育组织形式和手段,使教育尽快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

6、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

教育与哲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是哲学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哲学对教育实践指导作用:

哲学的整体认识功能;哲学对教育实践具有预见作用;哲学对教育实践中各种现象具有解释说明作用;哲学对教育实践有选择和规范功能。

哲学影响教育的历史回顾:

古代哲学影响教育实践以教育观点为中介(奥古斯丁神学思想);近代哲学影响教育实践以教育学为中介(经验主义:

教育本质和作用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培养各方面人才。

理性主义:

重视能力培养,训练人的心理功能,把理性知识和智慧看作道德来源。

)教育哲学是现代哲学影响教育的形式:

教育哲学是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现代教育哲学影响现代教育的特点——广泛性(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分析主义);深刻性(综合评价选择、专题研究如教学认识论、教学价值论);自学性(教育哲学信念的树立,教育哲学观念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以认识论为研究重点,分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前以洛克为代表,后以康德为代表。

经验主义是指主张一切知识均来自感官经验的认识论学说。

理性主义是指确认一切知识均来自某种先验的普遍的必然的理性原则的认识论学说。

知识价值观与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实质教育,重知识传授,重视描述性知识价值,重视实用学科的设置,教育史上称之为实科课程;理性主义——形式教育,重思维训练(能力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的价值,重视理论学科的设置,教育史上称之为形式(人文)课程。

教学过程:

经验模式:

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讲授、归纳法,重感性经验的获得;理性模式:

学习——思考——辩论——训练,问答、演绎法,重视人的能动性。

道德教育:

经验主外,重物质、个人利益,功利主义,效果(行为),重陶冶、说服、榜样、奖罚;理性主内,重精神,社会、他人利益,动机,品格训练、启发诱导、道德自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教育:

马克思的唯物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教育本质观(把教育看作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活动或形式,科学文化再生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人有自然、社会和意识属性)和人的发展观(人的发展是遗传和变异在劳动和实践基础上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的价值论(人类劳动的物种尺度和价值尺度,是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为基础的)和教育目的理论(根据社会需要,借助文化知识手段,培养一定素质的人,为社会服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特点:

坚持从人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观察人的认识活动)和教学理论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社会道德随历史进步而进步,剥削阶级要获取财富,必须使劳动者地位有所改善)和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论是建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基础。

);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美育(“异化”理论;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

寻找结合点——开展理论研究,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体系;寻找生长点——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寻找丰富点——对传统教育哲学和外国教育哲学批判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化西方教育: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

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

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思潮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强调以经验和事实为依据,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但其标榜自己超越世界观和本体论,总体上仍是唯心主义。

包括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当代科学哲学、结构主义等。

世界观:

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人和人的问题,并且企图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人和改造社会。

教育本质观:

强调人的本能作用,又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斯宾塞:

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杜威: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经验的继续和不断改造。

罗素:

教育是获得善良生活的手段。

认识论和教学理论:

科学主义认识论从经验出发,但经常动摇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在方法论上从归纳出发,又在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之间徘徊。

课程方面——崇尚科学知识是科学主义的特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也是科学主义教育哲学的特点。

科学主义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论:

科学主义伦理学主要是分析伦理学,是个人本位主义,是相对主义和非历史主义,是中立主义(标榜道德无阶级性、无党性,强调伦理学中立地对待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

)强调进行个人主义教育,强调道德目标和价值的自由选择。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以人、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为研究对象,轻视对科学知识的研究。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为发端,经过狄尔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主义而获得迅速发展。

在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达到典型发现,通过法兰克福学派和人格主义得到延续,二战后出现高潮。

世界观和教育观:

人的存在本体化,把人看成世界的本体,当成一切存在的本源。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人的本体论”和“自我生成论”,就其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是有其合理的内核的,但总体上是错的。

从“人的自我生成论”和“自我实现论”出发,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这是有合理因素的,但是把人的主观内在因素绝对化了。

认识论和教学理论与实践:

人的基本特性主观化和非理性化,对人的本性思考:

一是从客观性的对象意识转向极端主观性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从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主义。

对智育和教学影响:

首先,轻视科技教育和职业教育,重视人文学科教育,不强调心智训练,而强调人的发展或全人格培养,即强调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其次,提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否认集体教育和教学,把师生间对话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片面强调个性化和学生自由选择。

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

人的生存状态个体化。

强调人文学科和人格教育,社会价值上崇尚自我、弘扬自我,自我中心主义。

宗教和思辨唯心主义教育:

传统哲学的延续。

20世纪宗教神学共同特点:

一方面表现为神道主义转向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另一方面由信仰至高无上转向“没有上帝的宗教”。

宗教教育代表新托马斯主义和思辨教育代表永恒主义共同点:

从人性不变的观点出发,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永恒不变的,培养人类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二者都强调教育是生活的准备,教学理论建立在内源论发展观基础上即依赖学生内在倾向,都主张教师中心和权威,但又主张热爱儿童和尊重学生儿童主动活动,建立真正理智权威。

永恒主义强调天才教育,培养杰出人物,反对教育平等,并主张惩罚。

新托马斯主义强调爱的教育,主张“宗教信仰复兴”和“理性道德力量复兴”,它也强调纪律教育。

新神学对教育的贡献主要在道德与人生态度方面。

他们能超越感性现实,超越物质功利,追求精神永生。

他们又能面对现实社会,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

英美新黑格尔主义则创立了现代理性主义伦理学,以国家整体主义为基本的道德原则,道德自我实现是“整体自我”和“社会自我”双重人格的自我实现。

7、现代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是人文主义者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下逐渐酝酿形成的,是官能心理学和联想主义心理学共同影响下出现的。

最早明确提出的这一口号是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继承卢梭“自然教育”思想,提出“要把教育心理化”。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以实践哲学心理作为基础。

俄国乌申斯基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之一。

18-19世纪的教育实践和研究重视心理学,心理学已构成当时教育学各派划分的基础。

把教育观直接建立在心理观之上,这是近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官能心理学与形式教育论:

发端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和奥古斯丁;17世纪末18世纪初沃尔夫把官能心理学系统化,创立了官能心理学体系。

形式主义教育:

17、18世纪,代表人物洛克(“天然官能”)和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倡导教育心理学化的实际内容)。

基本观点——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而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课程的价值以其能否发展学生的能力及其适用性大小来估价;教学的原则方式与方法应以心理官能发展的秩序和特征为依据。

应当指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只看到知识的训练的价值是片面的,但强调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有其“合理的内核”。

联想主义、统觉心理学与实质教育论:

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用“联想”否定了“官能”的存在;德国的统觉心理学用“观念”否定了“官能”的存在。

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实质教育论的理论基础。

其代表人物为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赫尔巴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灵魂的本质和心理的官能,而是观念(或表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结。

观念和统觉团的主要来源:

经验和交际。

在课程论方面,认为课程的价值不在于能否训练某一种所谓的心理官能,而在于能否提供适宜的材料去影响学生已有的思想和观念,充实他们的心智,激发他们的多方面兴趣。

以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为课程设置基础,兴趣两类六种:

知识的兴趣——经验、思辨、审美;感情的兴趣——同情、社会、宗教。

在教学阶段划分方面,赫尔巴特根据兴趣过程——注意、期望、要求、行动四阶段,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同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四种教学方法:

叙述法、分析法、综合法与应用法。

更强调综合法,因兴趣多方面性,而且能促使新旧观念联结的实现。

教育学和教育史家大都把赫尔巴特称作“科学教育学之父”,把《普通教育学》看作是教育科学诞生的标志。

斯宾塞自我教育包含着心理发展的科学的通则,愉快教育包含了促进心理发展的要义。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实验教育学和教育测量运动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第一心理实验室,宣告了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实验教育学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

1890年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首先提出心理测量的概念。

实验教育学借鉴心理科学中的实验方法,反对传统教育研究中的思辨方法,致力于对教育事实进行实证的精确的研究。

实验教育学的创建,不仅冲破了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的局限,而且大大促进了教育学的分化和发展。

现代教育与心理学关系:

现代教育必须自觉地以心理学为主要的理论基础;要博采众长而不固执一端;关注心理学的新发展——元认知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费莱维尔: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争是其主线。

8、心理学在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上的反映

1)学生发展——成熟优势与学习优势之争

对于学生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占优势地位的因素,有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发展不同于学习,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成熟和智慧建构水平。

(坚实基础:

格塞尔“爬梯实验”和皮亚杰“认知结构”)。

其二,认为发展主要不是靠内部条件制约的自发性来完成,而是靠外部社会因素的介入,即靠教育和学习。

(理论基础:

华生、斯金纳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两种学说涉及到身心两方面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成熟优势说突出了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自然属性对社会属性的自然规定性,忽视了社会学动因和本质;学习优势说则强调个体在心理发展和社会属性获得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可塑性,忽视成熟因素的制约性。

二者都有局限性,完全的发展观应该是身心发展的对立统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成熟和学习的对立统一。

其中教育和学习应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动力。

2)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和个体制约性之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目的的提出受制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受制于个人发展的需要。

社会本位目的论(柏拉图、涂尔干和凯兴斯泰纳):

个体发展需要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教育是培养“社会人”,教育目的是社会意志的体现,是外在的;夸大了教育社会制约性和社会职能。

个人本位目的论(卢梭、裴斯泰洛齐):

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不能强加社会意志于个人发展客观法则之上,教育目的是儿童自然本性发展的体现,是内在的;片面地把个人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立论基础。

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在心理方面都只看到了个体心理活动和个体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另一个方面。

个体本位抓住了个体发展的内因,忽视了外因;社会本位抓住了发展的外因,忽视了内因。

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外因和内因的统一。

内外依据,个体职能和社会职能的统一,在关注社会制约作用同时,更多的注意个体制约性。

3)课程编排——心理逻辑对学科逻辑的批判

课程编排是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开发哪些课程及如何编写教材的问题。

学科逻辑原则:

强调教育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一面,认为人类总体知识的性质和结构及各领域知识的性质与结构,即学科间逻辑和学科内逻辑是课程编排的内在法则,学校课程和教材应该反映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认识成果,反映学科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联系。

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力求体现科学性、学术性。

不足:

重视科学性,忽视学生接受程度;重视学生认知方面的参与,忽视情意方面的参与,忽视兴趣爱好的培养;尊重科学知识,忽视儿童活动主体性。

心理逻辑原则:

伴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而出现,认为课程编排要依据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活动的需要来进行。

知识的传递要符合个体发展的规律,客观知识的逻辑必须同个体主观认识的逻辑相一致(赫尔巴特的多方面兴趣和杜威“典型活动”到“正式课程”的编排模式)。

不足:

心理学研究对人类心理逻辑揭示达不到满意;课程编排者极难发现不同类知识同心理发展需要之间的固定联系,主观经验成分居多;有助于个性发展,却不利于文化的系统传递。

结构主义原则:

以皮亚杰、布鲁纳为代表,认为儿童心理有固定结构,并不断变化,内在法则;学科知识有内在结构,首要的是学科基本结构,外在法则:

结构的再现形式,结构的经济原则,结构的有效力量;把学科结构同心理结构恰当地结合起来。

结构主义者从自己的心理学立场出发,把结构性看成是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共有的性质,看成是课程编排的基本原则,并借助社会力量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

4)教育方法——主内和主外、自律和他律争论中的心理学依据:

在如何教育的问题上的争论。

主内和自律:

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近代的理性主义教育家和现代的进步主义、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教育家。

心理学前提: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是自主的、可控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有赖于环境条件的激发,心理活动水平同环境条件性质有关。

具体方法如回忆、自得、多方面兴趣、做中学、发现法等,体现了对认识主体学生的认识能力的信任与尊重,但过度强调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组织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过程中的“儿童中心论”。

主外和他律:

墨子、荀子、普罗泰哥拉、德谟克利特等人,近代的经验主义和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家。

心理学观点:

教育活动的实质不是心灵的发现,而是经验的传递,经验独立于心理活动之外;心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经验材料持续不断作用的结果,丰富的经验造就丰满的人性,心理活动是消极被动的,其向度和强度有赖于经验的性质和刺激;人心如素丝、白板,心理内容有赖于系统灌输。

具体方法如强说人、假于物、积累、强化等,强调经验、外部纪律、教师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