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435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docx

四川省阆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总分:

90分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

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第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B.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

C.人的红细胞β珠蛋白基因中碱基对A-T替换成T-A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答案】A

【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原因

【名师点睛】1、基因突变: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3、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进行自由组合

D.测定果蝇基因组时可测定1、2、3、6、7的DNA的碱基序列

【答案】D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名师点睛】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基因重组包括:

交叉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此处的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片段交换;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的交换.

3.如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

确的有

花粉

植株A

植株B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C.过程①属于减数分裂,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D

【解析】过程使用秋水仙素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机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到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不会向细胞两极移动,故A错误;该过程是单倍体育种过程,所以①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A,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为aaBB的可能性为0,故B错误;①由一个细胞最终培养成完整个体的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节,故C错误;单倍体育种所得后代为纯合的二倍体,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故D正确.

【考点定位】单倍体诱导与利用;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该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①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②表示用秋水仙素等人工诱导获得纯合的二倍体.

4.下图的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的表现正常。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不一定是杂合子

【答案】A

【考点定位】遗传病

5.DNA重组技术必需的工具酶包括

①限制酶 ②DNA连接酶 ③DNA聚合酶 ④运载体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目的基因的获取和切割运载体需要使用限制酶,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要使用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用于DNA复制;运载体是运载工具,不是工具酶。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

6.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是指重组DNA质粒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DNA重组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D.只要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就一定能够表达

【答案】B

【解析】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才能构成重组DNA质粒,A错误;限制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正确;运载体不是工具酶,C错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够成功表达,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1、目的基因:

主要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其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是常用的工具酶.

3、限制酶:

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的是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答案】D

【考点定位】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名师点睛】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源于其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8.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

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AA(%)

Aa(%)

aa(%)

1

30

40

30

2

25

50

25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故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故B正确;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由此可推测该种群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故C错误;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由此可推测该种群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故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

【名师点睛】分析表格: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0.5Aa基因型频率,所以第一年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第二年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

9.请在下图空白框处填写适当的名词。

①~④依次为

A.血浆 组织液内环境 渗透压

B.组织液血浆循环系统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组织液血浆内环境酸碱度

D.血浆组织液循环系统细胞内液渗透压

【答案】C

【解析】淋巴可由组织液形成,并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共同组成了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可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答案】D

【考点定位】内环境

1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

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考点定位】内环境

1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C.②属于血液,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考点定位】内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3.下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

据图回答问题:

(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

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若发生性状分离,则所有子代中的ddRR和ddRr的比是。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填数字)途径所用的方法。

其中⑦途径的常用方法是。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即:

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图中(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答案】

(1)3/4 3∶2

(2)⑤⑦⑧ 花药离体培养

(3)③④  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4)①②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应用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②为诱变育种,③④为基因工程,⑤⑥为杂交育种,⑤⑦⑧为单倍体育种,⑨⑩为多倍体育种,⑾⑿为远源杂交.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14.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

把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

处理后选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

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

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强抗药性的家蝇。

材料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在幼年时期会夭折,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

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实验说明:

①抗药性的出现是的结果,DDT起作用。

②是不定向的,是定向的。

(2)材料一中,若家蝇的长翅(T)对残翅(t)为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