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春.docx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春.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春
15.《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写贝贝经常弄丢文具,在妈妈的启发和教育下,贝贝为文具们找到了家,并在每天都检查文具是不是回了家的故事,旨在教育小朋友要养成保管好文具的好习惯。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与儿童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文具经常丢三落四,摆放乱七八糟是常事,因此学习本文就显得十分必要。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主识字,朗读课文,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
【设计理念】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
因此,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贝贝的转变。
如揭示课文题目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题目,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具、次”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文、次”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伙伴,大声说出它们是谁。
(出示文具的卡通图片,生答)这些文具,能帮我们做许多事情,是我们的好伙伴!
可是,它们却被小主人贝贝弄丢了,让我们就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文具的家》(板书课题:
文具的家)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文具的卡通图片和师生的对话,引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
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
文具们可伤心了!
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
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设计意图:
用谈话提示法进行引领,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紧抓课文题目,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
文具。
1.你有什么办法记住?
提示:
A、“具”里面是三横,八笔写成。
B、“办”字和“为”做对比,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C、“找”和“我”做对比,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觉得哪个字有困难。
3.跟电脑书空,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指导。
4.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描红。
【设计意图:
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忘记学生是初学写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师在教室里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
要把字音读正确。
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设计意图:
让在学生初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
】。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看图画,训练想象。
1.出示课文的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
说什么?
2.先自己想、练,再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发学生自主表达。
【设计意图:
借机指导学生按顺序看图说话。
让学生在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时,受到自我教育。
在学生交流中,渗透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
】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1.整体阅读课文,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
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
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2.反复阅读实践,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教师随时给予纠正指导
(3)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探索,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
三、通过朗读,体会贝贝的转变过程
(一)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
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
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
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
(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想一想,贝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呢?
5.贝贝真是一个马虎的孩子,你看现在的贝贝好狼狈呀,文具丢的到处都是。
“丢”是什么意思,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贝贝什么都丢,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着急。
谁来读一读?
我们着急就是因为她什么都只用一次就丢了,你把“一次”,“一回”读得很重,很准确。
谁再试一次?
妈妈是怎样教育贝贝的呢?
指导阅读:
“想想办法”读慢一些,多给贝贝一些想办法的时间。
(二)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四、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
在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贝贝的转变过程,再读好课文。
】
五、拓展:
联系自己,学习表达,学语育人。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你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在小组里人人发言,推选说的最好的同学作总结。
【设计意图:
这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悟课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要让学生们学会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好多的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教育小朋友要养成保管好文具的好习惯。
同学们都明白了要向贝贝那样爱护学习用品,每天都要收拾好它们。
七、同步练习:
(一)照样子,写一写:
平安平平安安
红火高兴出入
(二)给下面的汉字组词
文()次()找()
天()吹()我()
板书设计:
15、文具的家
铅笔→只用一次↘
想办法
橡皮→只擦一回↗
教学反思:
16.《一分钟》教学设计
龙门县实验学校揭慧敏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写一位叫元元的小朋友,由于早晨晚起了一分钟而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借此教育小朋友们按时起床,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文以元元小朋友为主人公,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步理解,在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的基础上,采用随文识字学词的方式,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钟、元、迟、洗、背”等13个生字,正确且美观地书写“钟、元、洗、共”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
3.理解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教育学生养成按时起床,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对比数字,质疑导入。
1.师板书“一分钟”,相机指导生字“钟”。
师:
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就是时钟上的秒针走一圈的时间,就是我们匀速地从一数到六十的时间。
2.师再板书“二十分钟”,让学生说说一分钟和二十分钟谁更长。
师在“一分钟”和“二十分钟”之间画上一个大大的等号。
师:
是啊,一分钟怎么可能等于二十分钟呢?
等我们学完这篇课文,小朋友们就会有自己的理解了。
【设计意图:
通过在“一”和“二十”这两个数字之间画上等于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急切地探究课文内容的心情。
】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l.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检查指导,随文学习。
指明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相机出示生字词语“元元”“迟到”“洗脸”“背着”等等,指明学生拼读,分别再口头组词。
注意“背”是个多音字,可读第一声和第四声,分别组词:
bēi背着、背包,bèi背书、后背。
4.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检查指导、随文识字学词、练习说话等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在初读环节真正读好书识好字,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
】
三、再读课文,书写生字。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师适当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
2.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钟、元、洗、共、已、经、坐,指名学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钟、洗、经”三个字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元”是“远”去掉走之儿;“已”字注意第三笔是半出头;“坐”先写两个人,最后写“土”,“人”字的捺画变点画。
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
在书写指导时教师针对易错笔顺和笔画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了学生书写的正确性和美观性。
】
四、巩固练习。
1.抽生字卡片,指名读。
2.选字填空。
元原圆园
()来花()五()钱()形果()()先
坐座做作
()位()业()下()事一()山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理解了相关词语,而且还知道了一位叫元元的小朋友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导致了二十分钟的事。
那么,为什么最初的迟到一分钟会导致最后的迟到二十分钟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归课文,谈话导入。
l.师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一位叫元元的小朋友由于迟起了一分钟,最后迟到了二十分钟。
)
3.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元元的脚步,看看他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二十分钟。
【设计意图:
通过认读词语、听写生字、交流课文内容,又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师的谈话直接明确了本课的学习重点。
】
二、理解内容,分析探究。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闹钟将元元喊醒后,元元想再睡一分钟。
)(板书:
再睡一分钟)
2.齐读第1自然段。
重读“一分钟”,表现出一分钟的无足轻重。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元元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
)
2.他是怎么说的?
(板书: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
3.元元可能会想些什么?
4.分组轮读第2自然段。
遇到红灯了会怎么样,我们继续学习。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你从这个自然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l)元元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这说明因为迟了一分钟,碰上了红灯,元元耽误了不少时间。
(相机理解“才”,说明时间等的长。
)
(2)要是早一分钟,元元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他感到很后悔,又叹了摩一因气。
(3)元元又等了很久,一直都等不到汽车,决定走到学校去。
(相机理解:
“一直”,说明等的时间很长。
)
3.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焦急、后悔的心情。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第5然段。
2.学习句子,元元为什么红着脸,低着头?
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认真体会1分钟和20分钟的概念。
3.板书:
迟到了20分钟。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
2.元元非常后悔,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时间不等人,我真不该多睡那一分钟,以后我一定要珍惜时间。
)
(六)生再次朗读全文,师提醒学生重点读好描写元元动作、表情和心里想法的句子。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汇报、重点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三、结合实际,情感教育。
1.师:
课文中元元发生的故事其实也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小朋友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2.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有没有迟到过,为什么迟到,迟到时的心情怎么样。
3.师:
迟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缺乏时间观念,就像文中的元元那样,以为多睡一分钟没有关系,结果去迟到了二十分钟。
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长,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又能做哪些事情呢?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4.师计时,让一学生在教室走一走,看看一分钟能走多少步;让学生写字,看看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感受,亲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长和所能完成的事情,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时间的宝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
四、课堂小结
元元的故事告诉我们,养成按时起床、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是多么重要啊!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能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成为一名守时惜时的好孩子。
五、巩固练习。
(一)填空。
1.由于等不到公共汽车,所以元元()走到学校去。
2.等元元到学校的时候,()上课了。
板书设计:
16.一分钟
错过绿灯-------没有及时通过路口-------没有赶上公共汽车
迟起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
按时起床,珍惜时间
教学反思:
17.《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设计
龙城第三小学一年级语文科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老虎想开大会,让狗熊给大家下通知。
第一次通知没有说明时间,第二次通知没有说明具体时间,第三次通知没有说明地点,直到第四次才把通知发布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下通知是一定要把时间和地点说清楚。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但是,本篇篇幅很长,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故事情节的推进,他们可能会顾此失彼,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关键信息,从而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引导学生体会说话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让对方听明白,通过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要、连、百、还、舌、点”等六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物的视频,边看师边介绍,老虎有一些重要的和其它动物们商量,因此,它让狗熊给大家下通知,大家想不想知道狗熊下了什么通知啊?
2.板书课题:
动物王国开大会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并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故事的欲望。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配乐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动物王国怎么了?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①出示生字卡片,“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设计意图: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用序号标出来。
2.和同桌一起把整篇课文读一次,把句子读通顺。
3.齐读课文。
4.和同桌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向别人表达复述故事的能力。
】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几位同学接力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书中的插图,展开想象。
(1)老虎准备要在动物王国做什么事呢?
它让谁去下通知的?
(2)小组学习:
狗熊一共下了几次通知?
用“ ”划出前三次通知的内容,并讨论,前三次通知都出现问题,又是谁分别帮它找出了问题?
(3)最后一次通知的内容是什么?
请找出来的同学读出来,那么大家听到这个通知会准时去参加吗?
2.自由通读全文,说说课文通过狗熊下通知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3.全班交流:
如果没有其它动物们的帮忙,狗熊的通知能让动物们都去开大会吗?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把握故事中的关键信息,理清故事脉络,整体上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知道了动物王国要召开大会,但是,发展下通知的狗熊在下通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最后通过其它动物的帮忙才把通知顺利地播报出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内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及时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指名读课文,从而引领学生自然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
二、指导表演课文
1.小组合作
(1)找出文中一共有几种动物。
(2)和同学说说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3)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2.选出表演较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比赛。
3.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
配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表演,动静结合,更好去体会课文。
】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指名认读生字,口头组词,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齐读。
4.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5.师范写。
重点强调“要”的上面部分不是“西”,以及四点底的分布。
6.生描红、练写。
7.展示优秀作业。
【设计意图:
通过口头组词加强理解,在书写指导时教师针对汉字的结构和重点笔画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了学生书写的正确性美观性。
】
四、适度拓展
1.师创设情景:
老虎又要举行一次唱歌比赛了,时间:
本周星期五希望三点;地点:
森林广场;对象所有鸟儿。
这次还是由狗熊担任通知的播报。
2.生自主练习播报这则通知。
3.指名播报通知,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自主练习、交流评议、展示提高的过程中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了在向别人讲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否则别人充满疑问的,所以,学会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七、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狗熊一共播了次通知,第一次只播了,第二次播了,第三次播了,第四次播了
,最终动物们准时参加了大会。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在向别人通知事情时,一定要说清。
2.比一比,再组词。
要()连()百()还()舌()点()
西()边()白()不()古()占()
板书设计: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一次:
只说了要开会
狗熊播通知 第二次:
说了开会的时间 说清时间和地点很重要
第三次:
说清了开会的具体时间
第四次:
说清了开会的准确时间和地点
教学反思:
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龙田第一小学
【教材分析】
《小猴下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大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
本文图文并茂,语句生动,文质优美。
按故事发展顺序编绘了四幅图,分别与二、三、四、五段内容相应,使小猴的整理动作、形象直观化。
但由于课文内容是叙述性的,画面是静止不动的,学生对猴子的接触太少,对猴子的动作想象有一定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及图、文、声、响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和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猴、洁、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块、非、常、往、进、空”7个汉字。
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做事情要专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4.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引用。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
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你们想听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课主人公猴子,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
】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课件播放情景朗读,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要求:
1、标出自然段。
1、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
3.检查指导,识字学词
(1)课件出示词语“猴子、结的、掰开、扛着、满树、扔玉米、摘桃子、捧着、西瓜、抱着、
追兔子”。
(2)先通过指名读,教师正音,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能正确认读。
(3)单独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归纳:
表示要用到手的动词:
“掰、扛、扔、摘、捧、抱”。
表示要用到足的动词:
“蹦、追”。
比一比:
“瓜——爪”。
【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本环节依据会认字采取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汉字,扫清阅读障碍。
】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块、非、常、往、瓜、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