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3163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附录7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附录7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解

词义提示:

 “爱”在古代常有“喜欢”的意思,“喜欢”自然就会加以“爱护”,“舍不得”。

成语对照:

 爱才若渴 爱屋及乌 爱不释手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词义提示:

 “安”的本义是“安稳、安定”。

“安定”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

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定”,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对照:

 居安思危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1)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

(3)沛公安在(     )(《鸿门宴》)

(4)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

词义提示:

 “被”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

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成语对照: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赤壁之战》)

(3)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4)被箠楚受辱(     )(《报任安书》)

词义提示: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对照:

 事半功倍 倍道而行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2)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词义提示: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义为“基础,本原”。

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

“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对照: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无本之木

(1)盖亦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

(2)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并序》)

(3)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词义提示:

 “鄙”的本义为“边邑”。

边境自然环境“鄙陋”,“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

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对照:

 肉食者鄙 贵远鄙近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人贱物亦鄙(     )(《孔雀东南飞并序》)

(4)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

词义提示: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武器有关。

由“军事,战争”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成语对照: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厉兵秣马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六国论》)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

词义提示:

 “病”本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成语对照:

 病入膏肓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3)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词义提示: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成语对照: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1)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赤壁之战》)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屈原列传》)

词义提示:

 “朝”本义为“早晨”。

古代大臣在早晨须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的使动义即“使……朝见”。

成语对照: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不保夕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读cháo: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

(3)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4)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

读zhāo:

(5)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爱:

(1)爱护 

(2)喜欢,爱好 (3)吝惜,爱惜

(4)爱慕,欣赏

安:

(1)安全,安稳,安定 

(2)安抚,抚慰 (3)哪里,什么地方 (4)养生

被:

(1)表示被动 

(2)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3)通“披”,披散 (4)遭受

倍:

(1)通“背”,背叛,违背 

(2)越发,更加

本:

(1)根本,基础 

(2)本来 (3)本来的,原来的

鄙:

(1)边邑,当作边邑 

(2)庸俗,浅陋,鄙俗 (3)轻贱 (4)平庸

兵:

(1)兵器 

(2)军队 (3)战争,战事

病:

(1)有疾病 

(2)困苦,困乏 (3)担心,忧虑

察:

(1)详审 

(2)考察和推举 (3)察察,洁净的样子

朝:

(1)朝见,朝拜 

(2)朝见,朝拜 (3)朝代 (4)使……朝拜 (5)早晨

文言实词

(二)

词义提示:

 “增加”义,后来写作“增”;隔两代的亲属叫“曾”。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成语对照: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读céng:

(1)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并序》)

读zēng: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赤壁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词义提示:

 “乘”本义是“驾车”。

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依靠”。

作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成语对照:

 乘人之危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读chéng: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

(2)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读shèng:

(3)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

词义提示:

 “诚”本义指“真心,真诚”。

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成语对照: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1)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赤壁之战》)

词义提示: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

“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

“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成语对照: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除暴安良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苏武传》)

(2)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词义提示: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

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

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成语对照: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微旨远 义不容辞

(1)未尝稍降辞色(     )(《送东阳马生序》)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琵琶行并序》)

(6)归去来兮辞(     )

(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8)近者奉辞伐罪(     )(《赤壁之战》)

词义提示:

 “从”的本义是“跟随”。

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随从”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成语对照: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用作动词:

(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

(2)臣从其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并序》)

用作名词:

(4)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

(5)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

词义提示: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

成语对照:

 百战不殆 殆无虚日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秋水(节选)》)

(2)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

词义提示:

 “当”的基本义是“适应,相称”。

有“相称”的能力才能“掌管,担当”。

“抵挡”时当然要“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面对”对方。

成语对照: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独当一面 当机立断 当之无愧 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

(1)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

(3)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赤壁之战》)

(4)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过秦论》)

词义提示:

 “道”的本义是“大路”。

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成语对照:

 道听途说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津津乐道

用作名词:

(1)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2)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3)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4)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

(5)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用作动词:

(6)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词义提示:

 “得”本义为“得到”。

“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

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

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成语对照: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得鱼忘筌 相得益彰 探骊得珠

(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答案:

 曾:

(1)曾经 

(2)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 (3)增加

乘:

(1)趁着 

(2)驾,坐 (3)一车四马

诚:

(1)诚心,诚意 

(2)实在,的确 (3)果真,如果

除:

(1)殿阶 

(2)清除,去掉 (3)拜官,任职

辞:

(1)言词,言语 

(2)文学 (3)告别,离开 (4)推辞 (5)告别,辞别 (6)古代的一种文体 (7)辞谢,婉言道歉 (8)命令

从:

(1)跟随 

(2)依顺,听从 (3)参加 (4)堂房亲属。

旧读zònɡ (5)通“纵”,合纵。

读zònɡ

殆:

(1)危险 

(2)疑惑不解 (3)近于,几乎

当:

(1)对着,面对 

(2)担当,担任 (3)应当,应该 (4)抵挡 (5)遮挡,遮蔽 (6)占据,把守 (7)值,在,正在

道:

(1)道路 

(2)方法 (3)道义 (4)道理,规律 (5)志趣 (6)说,讲

得:

(1)取得,获得 

(2)具备 (3)通“德”,感激

文言实词(三)

词义提示:

 “度”本义为“量长短的工具”。

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之义。

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

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成语对照: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读dù:

(1)一夜飞度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张衡传》)

(3)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行并序》)

读duó: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6)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词义提示:

 “非”的本义为“违背”,引申为“不对的,不合理的”。

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

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成语对照:

 大是大非 今非昔比 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劝学》)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3)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并序》)

词义提示: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的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即回到原处)。

虚化为副词“再,又”。

成语对照: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万劫不复

(1)有复于王者曰(     )(《齐桓晋文之事》)

(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阿房宫赋》)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游山西村》)

(5)勿复重纷纭(     )(《孔雀东南飞并序》)

(6)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孔雀东南飞并序》)

(7)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词义提示:

 “负”的本义是“用背载物”,故有“背、载”之义。

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

“负”又有“失败”义,“失败”了当然“辜负,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成语对照: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不负众望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贪,负其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词义提示: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

作动词时为“遮蔽、掩盖”之义。

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

成语对照: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欲盖弥彰

(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并序》)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张衡传》)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赤壁之战》)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5)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

词义提示:

 “故”有两个基本义:

一为“缘故”,一为“旧的”。

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等义。

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

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成语对照: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 平白无故

(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

(2)温故而知新(     )(《论语》)

(3)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并序》)

(4)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5)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

(6)故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

词义提示:

 “固”本义指“坚固”。

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

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成语对照:

 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赤壁之战》)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

(3)固请,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词义提示:

 “顾”的本义是“回头看”。

又有“拜访”“顾虑”“照顾”等义。

其副词义有“反而”“只是”“难道”等。

成语对照:

 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 顾影自怜

(1)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项脊轩志》)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5)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6)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义提示:

 “归”的本义是“女子出嫁”。

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

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成语对照:

 归心似箭 返璞归真 殊途同归 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1)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

(3)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赤壁之战》)

词义提示:

 “国”的本义是“邦”“诸侯国”。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所以又有“国都、首都”之义。

成语对照:

 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共商国是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六国论》)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答案:

 度:

(1)通“渡”,渡过,越过 

(2)制度,法度 (3)过 (4)推测,估计 (5)衡量 (6)创作

非:

(1)不,没有 

(2)不是 (3)不对的,错误的

复:

(1)禀报 

(2)恢复 (3)双层 (4)重复 (5)又,再 (6)答复 (7)继续

负:

(1)背东西,以背载物 

(2)担负,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盖:

(1)遮盖,掩盖 

(2)器物上的盖子 (3)压倒,胜过

(4)大概,大约 (5)连词,表原因

故:

(1)故事:

旧事,前例 

(2)旧,与“新”相对 (3)衰老 (4)交情 (5)原因,缘故 (6)故意,特意

固:

(1)坚固 

(2)险要的地势 (3)坚持,坚决 (4)顽固,固执 (5)本来

顾:

(1)回头看,回头 

(2)看 (3)探问,拜访 (4)顾惜,顾念 (5)考虑 (6)只是,不过

归:

(1)女子出嫁 

(2)返回,回来 (3)归还 (4)趋向,归向

国:

(1)国都 

(2)诸侯国 (3)国都,京城

文言实词(四)

词义提示:

 “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

“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对照:

 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白驹过隙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闭门思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赤壁之战》)

(3)日过午已昏(     )(《项脊轩志》)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门宴》)

(6)一日,大母过余曰(     )(《项脊轩志》)

词义提示:

 “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

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心里就会想:

“他们往何处去?

去干什么?

”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

成语对照:

 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何足挂齿

(1)刘豫州今欲何之(     )(《赤壁之战》)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4)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5)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词义提示:

 “恨”的本义是“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对照:

 相见恨晚 一失足成千古恨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2)恨私心有所不尽(     )(《报任安书》)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词义提示:

 “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西北各民族为“胡”。

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对照:

 胡服骑射 胡作非为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并序》)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词义提示:

 “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

引申为“忧患,麻烦”。

成语对照:

 患得患失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 防患未然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为操后患(     )(《赤壁之战》)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

词义提示:

 “或”有两个基本义:

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

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成语对照:

 不可或缺

(1)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蜀道难》)

词义提示:

 “疾”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

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

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

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