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曹操作文800字.docx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曹操作文8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800字
【篇一:
我眼中的曹操】
有人说:
“历史是公平的,它会对一个人作出客观的评价。
”但是果真如此吗?
对某些人来说,确实如此;但也不全是这样,有的人,光明正大一生,却遭小人谗言。
因此,历史错怪了他,不是吗?
曹操,他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能人。
东汉末年,刘氏王朝逐渐腐朽,汉献帝治国无方。
于是,一些地方豪强、官吏趁机扩充实力,互相明争暗斗,对皇位虎视眈眈。
这一切,曹操都看在眼里,他不忍眼看着一个帝国落入奸人之手。
于是,他站出来了经过努力,他占据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使北方多了一份巩固,少了一些颠沛流离之民,正如他所说:
“天下若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招贤纳士,实施屯田,发展经济、军事,实力突飞猛进。
他死后被追封为“武帝”,可见,曹操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作为军事的曹操,诛袁绍,灭董卓,伐刘备,讨孙权,南征北战,统领一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战。
曹操以三万人马战胜十万大军,让以少胜多成为事实,成为了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在诗歌方面也很有造诣。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都体现出了曹操博大的雄心,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壮心不已”的壮志豪情不知曾激励了多少人。
然而。
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却得不到历史的好评。
“志士是能臣”变成了“乱世之奸雄”。
《三国演义》更让曹操成了卑鄙小人,于是,曾经的一代天骄,顷刻间沦为白面书生,这是何等悲凉!
在这样的乱世中,有这样一位伟人,此历史之大幸,但是,这样一位伟人,却得不到他该得的评价,此历史之大不幸。
不管怎样,曹操这个名字将永存于历史长河中,因为历史不会遗忘他。
而我们,就能够将自己的崇敬之情献给他——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篇二:
我眼中的曹操】
前几天,我打开电视,那京剧里白脸曹操的形象跃然我眼前,他放声高歌:
“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随后又是一声声滑腔润调的奸笑。
此时,我不禁揪然不快。
白脸曹操的扮相源自《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一位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
但是非功过,自有后来人评说。
依我看来,曹操,英雄也。
他,知人善任。
建安二十年,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带七千人守合肥,并送一木匣,上面写“贼来乃发。
”不久,孙权率十万大军来攻合肥。
张辽拆开木匣一看,里面锦囊上写道:
“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
”遂按此计,选精兵八百,奋勇出击,直捣孙权指挥旗下,孙权大惊,急退,又被张辽追击,大败而去。
守合肥之战,孤立无援,十分艰险。
让勇猛的张、李二将军奋兵突击,然后凭乐进的刚毅固守。
这样的安排真是绝妙之极!
他,求贤若渴。
文有能臣,武有良将,是他收拾这个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和建立强魏的重要保证。
一日,许攸投奔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但一听旧友来投,连忙起床,不穿鞋袜,跑出来迎接,远远地看见了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首先拜于地。
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这就是一段历史佳话——裸足迎才。
出处:
日记
他,有勇有谋。
曹操说过:
“欲攻敌,必先谋。
”曹操夜带七星宝刀行刺董卓,但行刺失败。
他随机应变,骗董卓道:
“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骗过董卓后,连夜逃出城外,飞奔谯郡。
他,雄才大略。
曹操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才有了斩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诛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等杰出功绩。
他,宽容大度。
曹洪认为张颌因荡山失守,应论罪,但曹操并没有责罚,并说:
“非颌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
”这足以看出曹操是个宽容大度之人。
他,善护众生。
有一年,曹操视察和了解并州地区黎民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们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已经非常严重地危害和影响了百姓们的身体健康。
于是,曹操严令废除“寒食节”。
他,才华横溢。
公元207年仲秋八月,曹操亲率威武之师东进,途中风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灵秀岿巍,曹操勒缰援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歌以咏志,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观沧海》。
曹操,一代英雄。
这正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予曹操的评价“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他的是非功过将静静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留待后来人继续评说。
【篇三:
我眼中的曹操800字作文作文】
一
帐篷里,曹操正襟危坐,眉头紧锁,与谋士们盯着桌上的地图,面对将士,他可以谈笑风生,镇定自若,加以鼓励,但当他面对知情人士时他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虑,他不能面对袁氏兄弟这等强大敌人而无动于衷,酒盏反复热了几次,却滴水未少,四肢都已僵硬,帐篷里的讨论声不绝。
帐外士兵挺直,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对面,歌舞升平,妻妾簇拥的袁氏兄弟听着探子的汇报,脸上的不屑愈加明显,最后竟不耐地挥了挥衣袖,打断了探子的报告,将士们略显颓唐,无聊地打发着日子,完全没有战争的气氛。
谋士中,一部分寻欢作乐,另一部分坐立不安,想要进言,却无法见到正在儿女情长的主公。
战鼓响了,而袁氏兄弟还在为了所谓的面子将刚烈忠诚,富有智慧的谋士囚禁。
结果不言而喻,冥思苦想的曹操率精锐部队击溃了绣花枕头似的袁氏兄弟。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没有退却,只有积极进取,善于思考,这就是曹操本色,这也是曹操的胜利,尽管战争并没有完全将根基深厚的袁氏兄弟击败,但此后,曹操又略施小计就完全获得了袁氏兄弟奋斗多年的硕果。
二
朦胧的雾,无尽的烟,连绵的火,该死的风,这就是曹操能看见及感受到的,一切都还很迷糊就败了。
丢盔弃甲,惨叫声不断,他的心在滴血却无能无力,他要活下去,还要一统天下,因此他必须逃,不管怎样丢脸,他都必须停过这一次挫折,重整军队,才能完成他的梦想。
终究是捡回了自己的性命,逃回了自己的大本营。
失败过后,他还是他,是自信强大的曹操,没有因为挫折而气馁,沉沦。
他不像其他君主总把失败的责任退给部下,参谋,杀大批人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将自己的过错一条条成列出来,深刻地剖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奖励大批曾提出正确意见而自己没有采纳的将士。
这是曹操面对失败的态度,或许这就使他成功的原因吧。
后记:
历史被文学代替,尽管他是胜利者,却背负了千古骂名,我为他不平,明明该被称颂的人,却因为不尽真实的文学而遭人唾弃。
曹操在我看来是可爱的,他积极进取,善于思考,会犯错,但也知道改正,这样一位胜利者虽比不上如神人般的诸葛亮,可是如此一位人物更能让人贴近他,更能让人体会到他的伟大。
历史应该是公平的,他的不凡应让更多人了解。
【篇四:
我眼中的曹操】
对于曹操是英雄奸雄,是红脸白脸,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但关于他爱才惜才的品格,却是众口一词,举世皆知的。
史书中说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司马光说他:
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
李卓吾也由衷赞叹:
老瞒每见人才,便思收拾,如徐晃等无放过,只此却便是立王之本。
由此看来,老瞒的知人善用实在是广受好评,与刘备相比如何操自陈荀,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
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惊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
曹方的人才,比之吴蜀,有明显优势。
引人之言夸为虚,自当以史实为证。
典韦乃曹操手下一大猛将,战功赫赫,在濮阳城下中为护操而死于乱箭,死了半响,却无一人敢从前门入,事后操祭典韦,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
吾折长子爱侄,但无深痛;独号泣典书也。
又一日到清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
众惊问其故,操曰:
吾思去年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
此二祭典韦,不禁使人皆感其爱才,你若定要说他奸,如果说他厚待生着的大将,用金银官爵收买,使其死心塌地,全心全意为操服务,尚有奸之嫌疑,那么他对于个已故的将士念念不忘,牵肠挂肚,也是利诱之计吗这是爱才之心的真情流露啊!
曹操礼遇关羽,更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精美文字。
操为得关羽,毫无异议地接受了关羽三个条件:
,降汉不降操;二,俸禄养赡照给;三,知皇叔即辞。
操真心待之,见关公所着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
见其美髯长而易损,则以纱锦作囊,赠与关公护髯,堂堂大汉丞相,关怀下臣如此无微不至,岂是虚情假意可为
为关公送行一段尤其可敬。
三番委派专使,通令沿途关卡不可刁难关羽行。
有诗评曰:
为爱英雄越古矣,三番遣使意何深。
应非孟德施奸狡,正是捞笼天下心。
有人拿曹操睡中杀侍一事来驳操之爱才,试想,操驰骋沙场,杀敌无数,结怨之人亦不可胜数。
且世人趋炎附势之心亦为正常,收人心实属不易,叛变之事屡见不鲜,怎可不多加提防为已之利而除有害之人,每人心底必然有此之念,实不应由此怨操,更与他是否爱才无多大瓜葛。
虽然曹操身上不无让人咬牙切齿的恶性,但他有着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这一点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篇五:
我眼中的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绝对的风流人物。
曹操,被天下之人,指为奸雄——谁让他说: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谁让他那么残忍狠毒地杀死了吕老伯全家。
说到曹操,人们便会非常自然地想起了他的奸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初次在书中与曹操见面时,他身为典军校尉,20多岁时就已有与从不同的胆识和谋略。
在第四回中,曹操与司徒王允合谋刺杀董卓,以其过人的胆识,独自进入龙潭虎穴。
可天不从人愿,将欲行刺,却被董卓发现,故推献刀,后全身而退,逃出城。
在第三十回中,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曹操赤足而迎,一揖到地。
攸曰:
“公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曰:
“可支一年。
”攸笑曰:
“恐未必。
”操曰:
“有半年耳。
”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
“吾以诚相待,而公见欺如是!
岂吾所望哉!
”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
“岂不闻’兵不厌诈’!
”遂附耳低语曰:
“军中止有此月粮。
”攸大声曰:
“休瞒我,粮已尽矣!
”这些可算曹操奸诈的铁证。
曹操不仅奸诈,他也是三国时期的英雄。
曹操煮酒慰玄德,论说天下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是我最乐读的一段。
并且,我始终认为,曹操在当时是十分坦诚的。
席间,他特别强调说,英雄者,乃腹有良谋,胸怀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并狠准地指出,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
吓得刘备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地;不过,刘备为了韬光养晦,当时表现得也相当棒。
借着青天霹雳的上天之助,惊险而轻松地逃过了一劫。
不堪一惊,安能称为英雄。
刘备在称帝之前,早就想做皇帝。
线索便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儿名封,一儿名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
可见他念念不忘此类事。
曹操却未见想做皇帝。
曹操是很实在的实干家,曾行刺董卓,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这类事刘备却未见有何军事才能,最后又败亡于军事。
此等人,称为英雄,若与曹公相较,还真得大加考量。
曹操,虽奸,却以他的聪慧,胆识,眼光及谋略,使其在三国乃至今日仍令人大可凭吊,堪称当时之英,后世之雄也。
【篇六:
我眼中的曹操】
历史是凝固的人类文明,读懂了历史,我们能感受到先民的执着与性格;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人的理想和追求。
怀着这样的想法,我渐渐想去了解那个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曹操,于是我看了《三国演义》
在没读他的传记之前,我曾认为他是一个阴险毒辣、奸诈刁蛮的匹夫。
因为曾听讲曹操头痛,请华佗为他看病,华佗说要把头颅剖开才能把病治好。
生性多疑的曹操见华佗要剖开他的头颅,以为华佗要杀他,就把华佗关进大牢,不久华佗就死了。
从此我对曹操就形成了不喜欢的印象。
通过学习历史,可我始终不相信,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怎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
愈发激起了我对曹操一生的进一步了解。
通过看《三国演义》,我对曹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之所以,人们对曹操印象都不太好,可能是作者罗贯中把他当反面人物来写的缘由吧!
我眼中的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不然,何来势力最强,兵力最足的魏国?
何来三四万人大败十万袁军的官渡之战?
何来赤脚迎许攸的故事?
又何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诸侯发号施令的计策?
曹操身经百战,无数英雄好汉败在他手下,他困袁绍,擒吕布,刺董卓,无数战绩,数不胜数。
我眼中的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建安诗人。
曾看沧水豪迈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曾在晚年矢志不渝地写下他的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迈诗篇。
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
他,有恶性,也有博大胸襟,正如他自己所说:
“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
【篇七:
我眼中的曹操】
东汉末年,主上昏庸,民不聊生。
朝廷中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后董卓专权,董卓死后又有李傕、郭汜又是控制朝政。
这时,曹操站了出来,带领青州兵,打跑了二贼,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本姓夏候,只因祖父曹滕是个宦官,父亲曹嵩给曹滕抱去,于是就姓曹。
虽父亲曹嵩官居太尉,但终是宦门之后,曹操便发愤读书,决心让人们改变对他们家的看法。
曹操小时候就显示出了超人的本领,他阅读了许多兵法,集结成小册子,叫《兵法摘要》。
为他成年后非凡的军事才能奠定了基础。
曹操给后人的印象是多疑、狡诈、阴险。
其实这多是文学作品对曹操的诟病。
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一位有勇有谋、求贤若渴的智能之士。
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击败袁绍,不仅依靠天时,也倚于人谋。
袁绍军队虽众,却刚愎自用,囚沮授,逼许攸,高张走。
但曹操却将许攸纳入门下,听他建议,派轻骑烧乌巢。
并散布流言,动摇袁绍军心。
果不其然,袁绍大败。
双方之后又到仓亭斗争,袁绍再次轻敌……,而曹操听取了谋士郭嘉“十面埋伏”之计,给袁绍以致命的打击。
之后,袁绍一病不起,不久死去,几个儿子也被曹操剿灭了。
“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证明了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并为后人津津乐道。
曹操纵横天下几十年,击败了各路诸候。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以为是曹操的包容之心。
在那个讲究阶级等级的封建年代,曹操任用贤能而不问出身。
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乌鹊南飞,何枝可依”,这一诗句就很好地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荀彧叔侄来投奔曹操时,一席谈话,让曹操大喜,封荀彧为行军司马,封荀彧的侄子荀修为行军教授。
荀或又推荐兖州贤士东阿人程昱,曹操当即派人去礼聘。
程昱见了曹操当即推荐荀或的同乡贤士郭嘉,郭嘉再荐汉光武帝的嫡系子孙刘晔,刘晔又荐了昌邑人满宠和武城人吕虔,满、吕二人又推荐平邱人毛或。
就这样,曹操一下子得到了八名很有才能的谋士,真可谓一下子人才济济,智囊满堂。
这些人后来都尽力地辅佐曹操,为曹操称霸半个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曹操礼贤下士的美名传开后,不但谋士前来,就连猛将也如过江之鲫,纷纷拜倒在曹操麾下。
巨平人于禁带数百军兵来了,曹操任其为点军司马。
陈留人典韦来了,此人后来舍命救过曹操的性命。
曹操用人之可贵之处就是厚待部下,冲锋陷阵、立有战功的武士有赏,出谋划策,以笔为刀的文人封侯。
对于有功之人,曹操加官进爵、物质奖励外,还给其礼遇,让其感觉受到重视。
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对经济问题也是很重视的,在解决军队粮食的供应上实现了屯田。
他借鉴了秦国能兼并天下,在商鞅农战政策;汉武帝能略定西域,军人戎边屯垦。
他选出黄巾降兵中的精锐,组成著名的“青州兵”,而让其余人都去从事农垦。
这样一来,有了一大批得力谋士与勇猛战将。
既有精兵,又有充足的粮草,实力大增。
曹操推行屯田政策的成功,为曹操统一战争做了基础性的贡献,在客观上消融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造就出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从而稳定了整个社会的秩序。
曹操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写的《龟虽寿》、《短歌行》等,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从中我们领略到他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
我以为,曹操被称为一代枭雄是毫不为过的。
【篇八: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8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古代,看那历史的变迁、时光的飞逝,看三国里那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征途中,留下了自己坚实的脚印。
然而,群雄逐鹿于乱世,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有人说,是孙权,可我却不这么认为。
孙权虽会用人,但全凭祖上的基业,建功很少,称不得英雄;再说刘备,虽说他稳重而仁厚,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善于收买人心,但打下江山全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所以也称不上英雄。
由此看来,三国之英雄,非曹操莫属。
提起曹操,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他的奸诈和多疑,“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便出自他之口,可恰恰是这种霸气的性格,才符合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著名的诗句出自于曹操的《观沧海》中,这更凸显了曹操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与豪迈的气魄,正是拥有这些精神于一身的曹操,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被世世代代的人所传诵、所赞扬。
他有雄心,有抱负,有“统一天下”的理想,更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文学素养。
这一点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不乏有许多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可却不为之努力奋斗,没有超群的才能,理想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
成功靠什么?
靠的不光是树立远大理想目标,更要靠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的努力,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多读书,增长见识,勤奋学习。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更需要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雄心,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这正是我从曹操身上学到的人生的启迪。
鲁迅曾经说过: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在我眼里,曹操是一个集多种性格于一身的人——他机智勇敢,任用贤才,以身作则,多谋善断,他不仅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父亲,还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曹操不愧为乱世之奸雄,人中之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