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学生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学生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学生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学生安乡一中龚德国
2013年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一.保留法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3.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4.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5.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6.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8.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9.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10.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1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12.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二.补充法
1.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我)不亦君子乎?
4.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5.果地震(于)陇西
6.(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7.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8.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9.王曰:
“(秦)取吾壁,不予我城,(我)奈何?
”
10.问之.(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则口: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11.鞣以(之)为轮。
12.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13.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4.沛公军(于)霸上。
15.赐之(以)彘肩。
16.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分之)一。
17.轩凡四(次)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8.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三.删除法
1.夫战勇气也。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战于长久,公将鼓之。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涛经·静女》)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六国论》)
7.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8.何陋之有
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四.调序法
1.何由济乎?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5.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6.何为泣乎?
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8.惟将军之言是听。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0.甚矣!
汝之不惠。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2.还自扬州。
13.无乃尔是过与?
1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6.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19.其李将军之谓也?
2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1.项伯杀人,臣活之。
五.替换法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商君佐之。
3.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
6.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8.吾闻而愈悲。
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10.六王毕,四海一。
1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13.履至尊而制六合。
14.吾本布衣,汝亦黎民。
15.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16.岁征民间
六.修辞法
(一)比喻
1.曹公,豺虎也。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8.金城千里
9.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0.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二)互文
1.秦时明月汉时关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6.朝歌夜弦
7.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三)借代
1.臣本布衣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无丝竹之乱耳。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6.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踪束手。
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10.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
又如“三尺”代“法律”,“彭祖”代“长寿”,“杏坛”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祷”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墨”代“文章”,“而支”代“三十岁”,“陛下”代“皇帝”,“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等。
(四)用典
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5.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6.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五)对文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哩也。
(六)婉曲
1.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3.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
4.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6.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7.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8.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七)对偶
1.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八)夸张
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九)合叙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十)错综
1.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2.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
七.联想课文推断
1.《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
(2007年诸暨市期末卷)
2.亡何花开,薄如蝉翼。
八.语法分析推断
1.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2005年浙江省卷)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2002年全国卷)
九.语境分析推断
1.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谓其麾下曰: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2002年全国卷)
2.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2005年浙江省卷)
十.其他方法
(一)加
1.今两虎(老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2.国家有难(急难、困难),匹夫有责。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二)减
1.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4.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5.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三)乘
1.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四)除
1.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地理志》)
2.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五)扩
1.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2.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六)对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七)缩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八)套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九)嵌入式
1.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2.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3.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
(十)区别法
1.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十一)替
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十二)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三)拆
1.少卿视仆于妻子(妻:
妻子。
子:
子女)何如哉?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
旧的。
事:
事例)
(十四)改写法
1.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2.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3.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十五)习惯用法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5.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附一:
常见固定结构
表
示
疑
问
①何以……?
(凭什么……?
)
②何所……?
(所……是什么?
)
③奈何……?
(……怎么办?
为什么……?
)
④如……何;奈……何?
(把……怎样呢?
)
⑤孰与……?
(与……比,哪个更…?
)
⑥独……耶?
(难道……吗?
)
表
示
反
问
①何……哉(也)?
(怎么能……呢?
)
②何……为?
(……干什么呢?
)
③何……之有?
(有什么……呢?
)
④如之何……?
(怎么能……呢)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哪里呢?
)
⑥安……哉(乎)?
(哪里……呢?
)
⑦不亦……乎?
(不是……吗?
)
⑧……非……欤?
(……不是……吗?
)
⑨宁……耶?
(哪里……呢?
)
(10)顾……哉?
(难道……吗?
)
(11)独……哉?
(难道……吗?
)
表
示
感
叹
①何其……也!
(怎么那么……啊!
)
②直……耳!
(只不过……罢了!
)
③惟…耳!
(只……罢了!
)
④一何……(多么……啊!
)
⑤亦……哉!
(也真是……啊!
)
⑥……何如哉!
(……该是怎样的呢!
)
表
揣
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
);
②得无(微)……乎?
(该不……吧?
))
③其……欤?
(不是……吗?
)(兼表反问)
④庶几……欤?
(或许……吧?
)
表
示
选
择
①与其……孰若……?
(与其……,哪如……?
)
②……欤(耶),抑……欤(耶)?
(是……,还是……呢?
)
③其……?
其……?
(是……呢?
还是……呢?
)
其
它
否则:
如果不……就……。
何乃:
岂只是;为什么竟。
既而:
随后,不久。
既……且……:
又……又…
乃尔:
竟然如此,这样。
然而:
这样却;但是。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虽然:
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但所谓:
所说的,所认为。
谓
之:
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有)以:
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无庸:
不用,无须。
无由:
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
竟相,一起。
向使:
假使,如果。
之谓:
说的就是¬¬――。
之于:
对……的态度,同……相比
附二:
翻译口诀
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附三:
古代官职升贬的称谓
一、用于升职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5.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6.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1.再迁太史令。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4.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5.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三、用于贬职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屈平既绌
4.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琯王藏等。
5.免官削爵。
附四:
常见问题应对方法
1.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例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
误译成:
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例2其李将军之谓也。
误译成:
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2.该拆不拆,古今混淆
例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误译成:
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例4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
误译成:
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3.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例5.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
误译成:
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例6.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误译成:
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4.该换不换,简单组词
例7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误译成:
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例8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误译成:
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例9阿母谢媒人。
误译成:
刘母向媒人道谢。
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例10婴之亡,岂不宜哉?
误译成:
婴的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例11宋何罪之有?
误译成:
宋国怎么会有可能怪罪他呢?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例12范氏富,盍已乎?
误译成:
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例13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误译成:
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例14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误译成:
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例1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误译成:
他孝顺恭谨,传到他的族人中,他讲信用和道义,彰显在朋友间。
例1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误译成:
喝酒,在这个亭子里作乐。
例17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误译成:
(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又何必请示他呢?
8.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错译成:
现在刘表刚刚死去,两儿子不团结。
在“两”后加“个”,语气才显得流畅。
9.无中生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错误:
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10.应译出的内容遗漏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错误:
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11.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错译是:
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2013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综合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总结翻译的规律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3.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4.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5.圣人非所与嬉也,寡人反取病焉。
6.东曦即驾,僵卧长愁。
7.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8.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0.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1.谢公与人围棋,俄而淮上谢玄信至。
看书竟,默然无言。
(《世说新语》)
12.齐田氏乃叹曰:
“天之于民厚矣!
殖五谷,生鸟鱼,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如响。
(《列子·说符》)
13.修幼失父,母尝谓曰: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
(《宋史·欧阳修外传》)
14.邦人奉觞再拜曰:
“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桓公曰:
“善哉祝乎!
寡人闻之矣。
”邦人奉觞再拜曰:
“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贤者在侧,谏者得入。
”桓公曰:
“善哉祝乎!
寡人闻之矣。
”(《韩诗外传·卷十》)
二.高考真题训练
1、【2011全国新课标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2、【2011全国大纲卷】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3、【2011天津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3分)
(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分)
4、【2011重庆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3分)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4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并翻译(3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三.课外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曾子不受邑》)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
问:
“何以不出?
”安曰:
①“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
”②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后汉书•袁安传》)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周家贫,故往货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
“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
②“周咋来:
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
“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
”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
“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
③“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外物》)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
“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①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嶿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之盗。
大叔悔之,曰:
“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②兴徒兵以攻萑苻㈠之盗,尽杀之。
盗少止。
(《左传•子产论政宽猛》)
注:
㈠萑苻(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译文: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译文:
6、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
“子亦有以送仆乎?
”阳昼曰:
“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
”子贱曰:
“钓道奈何?
”阳昼曰:
“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
”宓之贱曰:
“善。
”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道路。
子贱曰:
“车驱之!
车驱之!
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1)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
译文:
(2)子亦有以送仆乎?
译文:
7、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臣进曰:
“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
”楚王曰: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
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不谷:
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译: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译:
8、翻译下面画线句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
“画孰最难者?
”曰:
“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
”曰:
“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夫犬、马上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
(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
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6)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
“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
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
“老儒常语耳!
”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
“尔阋吾兄弟,奈何?
”答曰:
“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
李密。
②隐太子;指李建成。
③秦王:
指李世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征典书檄典:
主管
B.征不谢去谢:
告辞
C.卒归唐者卒:
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图:
谋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贼粮尽且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天大雨,道不通
C.威之所被半天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3)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
“尔阋吾兄弟,奈何?
”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
“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
”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B.①②⑥
C.③④⑥D.②③④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