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试题.docx
《职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高试题
1
(一)
①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
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qiú________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yè________。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成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②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hú________闲愁。
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1.根据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
2.“我吓了一大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看到被砍断的古藤时,古藤被砍的时间不久,这有________语句可表明。
4.选段①表达出了十足的悲味,请写出相应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语段,捕捉重点词语。
)
5.选段②中的第1句是作者的________之说,该段中这样的语句还有,如________。
6.加粗的“如此”指代________。
7.联系全文看,对古藤的被砍,表现了作者极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抒写了作者热爱美丽的________的情怀。
(联系文章主旨解答。
)
(二)
女神雕像
那里有小河,有草坪,有树,有鸟,有清爽的空气。
那是个城市人最爱去的地方,那是个最易消除疲劳和忘掉烦恼的地方。
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
我又去那地方的时候,河边的草坪上竖起了一尊女神的雕像。
白色大理石雕像,身材修长,披着长长的飘带,面带微笑,温柔地注视着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
我端详着女神,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喜悦,欣赏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又多了一缕爱意,又添了一份柔情,此后我就常到这里,像拜访可敬的女士,像会见纯洁的朋友,我们默默地谈心。
我从和她的一次次交谈中,获得感悟,受到陶冶。
我再去那地方的时候,感到女神有些异样,忙走近她,突然发现她右手的中指断了一节,我愣了一下,心痛地抚摸她的伤处,坚硬的大理石竟有微微的温热。
断指仿佛还滴着鲜红的血,女神脸上也挂着晶莹的泪珠。
这天散步,没有减轻丝毫的烦闷,反增添了一份沉重。
一连几夜,我都在做着奇奇怪怪的梦:
先是梦见一个醉汉摇摇晃晃地走来,头发蓬乱,两眼发红,不断撕抓胸口,衣服被撕得破破烂烂。
他走到女神身旁,就吼叫着,捡起石块砸断了女神的手指……又梦见一位青年,眼神忧郁,在河边走着咕哝着。
他咕哝几句又嘿嘿地笑,笑过,又咕哝。
他走到女神身旁,斜视了一会儿,突然恶狠狠地骂了句脏话,猛扑上去,张开大口,露出钢钳似的板牙,就把女神的手指咬断了。
我断定,他是在多次失意之后,对周围的人产生了一种敌意……再一次,又梦见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由远而近地走来,一路走,一路随心所欲地掐掉刚开的花朵,折断嫩绿的树枝,踢倒大熊猫形状的垃圾筒,打碎电线杆上的路灯。
走到女神身旁,也就随心所欲地砸断了女神的手指。
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愣愣地想,他是因为生活的坎坷太多,要借此发泄胸中的积怒,还是因从小缺乏教养,积成了摧残美好事物的恶习……
女神的断指,使我有好多日子难以安宁。
我到那地方去得更勤了,不是只为了散步,更多地是为了探望受伤的女神,看她的伤处是不是还在滴血,看她的断指是不是生出了鲜嫩的肉芽儿,是不是长出了完整的新手指,女神很年轻,年轻的女神的生命力是极强大的。
女神仍然挺立着,仍然微笑着,仍然温柔地注视着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无怨无恨,稳静静。
稳静是自信。
她撒播着爱,她耐心地等待着收获的季节。
(扣住社会公德和公共设施品析。
从关爱方面去品味。
)
1.对第一自然段中“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那里有小河,有草坪,环境优美
B.那里有树,有鸟,空气清爽
C.那里有一尊美丽的女神雕像
D.那里最易消除疲劳和忘掉烦恼
2.对画线句“反增添了一份沉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女神的断指还在流血而焦急
B.因不能再与女神交谈而深感遗憾
C.为雕像断指后自然景色不再美而感伤
D.因某些人不讲社会公德,摧残美好事物而痛心
3.文中借梦境详细描述雕像断指的具体情景,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神雕像在文中象征了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5.文章第六自然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末尾“收获的季节”比喻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虬曳斛2.发现那棵古藤被人砍断3.花朵还在微笑4.吊死鬼砍断痛哭5.自谦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甘为……流泪叹气6.我是一个渺小的人7.悲哀愤怒大自然
二、1.文中第一小节讲过“那里有……,那是个……,那是个……,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
故选“C”。
2.运用排除法,因为A、B、C都是从表层理解,且不是对主旨的揭示,文中的第3节更多的只是作者的内心感受。
“D”揭示了主旨,选“D”。
3.批评不讲社会公德,破坏公益设施的种种表现4.爱、柔情、纯洁美好5.关爱公益设施,看是否修复了6.人们思想道德提高之时。
邹忌讽齐王讷谏·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指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词性变化及其意思。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原为________词,这里活用作________词。
意思是________。
(2)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原为________词,这里活用作_________词(意动用法),意思是________。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
原为_________词,这里活用作________词,意思是
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3.下列加粗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民各甘其食,美其服。
C.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A.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
B.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C.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D.卒廷见相如。
5.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中“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B.彼不我恩也。
C.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D.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
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虽()欲言,无可进()者。
(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皆以()美于()徐公。
7.选出下面句中“朝”字读音及意义全不相同的一项
[]
A.朝花夕拾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改朝换代 D.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8.判断正误,选出正确的项
[]
A.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而成的,属于国别体史书,全书35篇。
B.邹忌用个人受蒙蔽之事暗示“王之蔽甚矣”,这是由己及人、因小悟大,把从家事中悟到的道理推到国家的政事中去,运用比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使语言显得含蓄、委婉、娓娓动听,这正体现了讽谏的特点。
C.“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中四个加粗字含义都不同。
D.“朝服衣冠”和“衣冠禽兽”中的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9.给下列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毕礼而归之②大王必欲急臣③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④齐威王欲将孙膑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⑥他们席地而坐⑦稍稍宾客其父⑧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A.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B.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二)阅读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________: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以下三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们合理的排序是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③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下列给“王之蔽甚矣”翻译正确的是
[]
A.大王的毛病实在太多了 B.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C.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D.大王受蒙蔽得太深了
参考答案
(一)1.
(1)形容、动、偏爱
(2)形容、动、以……为美或赞美(3)名、动、用眼睛看2.C3.A(使动用法。
其余为意动用法)。
4.B(动词,面对。
其余为名词作状语。
)5.C(意动用法。
)6.
(1)刺:
指责
(2)虽:
即使;进:
进言,进攻(3)间:
偶尔;期年:
满一年(4)诚:
确实;以:
认为;于:
此7.A8.BD9.D
(二)1.C2.B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漠(mò)然傍(bàng)湖懦(nuò)者
B.潋(liàn)滟涉(shè)及猬(wèi)集
C.浩劫(jié)嗅(xiù)到玫瑰(guī)
D.摇曳(yiè)愚氓(méng)万斛(hú)
8.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16分)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
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
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
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
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
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
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
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
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
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
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儒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
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
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
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
(2)这几段文字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的呢?
每个方面写景有什么特色呢?
(3)选段第二节写景有什么特色呢?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4)“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写夏和冬的语句来说明这点。
夏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四大名著是
(1)_______
(2)______(3,)________(4)__________
2,《红楼梦》是_____世纪中期我国出现的一部古典长篇小说。
作者曹雪芹,名___,字____。
小说写到80回时,曹雪芹贫病而死,后40回是______续写的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单薄(bó)空(kòng)雅舍(shè)
B榛(qín)莽瞰(kàn)灯砉(huā)然
C卜(pǔ)居岑(cēn)寂参差(cēncī)
4,填补成语(10)
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
九()十()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句子是()
A但若大雨如注,我就又惶悚不安。
B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人一面。
C“聚蚊成雷”真有其事!
D终日无所事事,写作自遣,随想随写。
6,下列句子标点中没有使用错误的是()
A纵然不能避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B推窗而望,俨然米氏章法:
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C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
D“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较先。
7,填补古诗词
(1)夕阳无限好,------------------。
(2)明月松间照,-----------------。
(3)飞流直下三千尺,------------------。
(4)春风又绿江南岸,--------------------
(5)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
(6)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7)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
二,课文阅读;(20分)
但是,这也不行。
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
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纹蝇,却依稀可辨。
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但毁于愚氓之手。
它感到万分委屈,有投诉无门。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
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
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
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
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
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的。
在茫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这林林总总的植物中,在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的得不能不能在渺小了。
你倘若问一个燕原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有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身上。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奈何,奈何!
`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1,请从文中找出古藤“只有哭泣”的三点原因。
答;
(1)
(2)
(3)
2,选文第二段有两句运用了排比修辞,分别以_______和_____为标志,它们表明两种态度,形成强烈的______
3,请用文中的语句说明这两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4,结合全我文,“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表面看是在写______的悲剧,实际是在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悲剧。
.阅读下面语句,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A.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 )
B.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 )
C.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 )
D.家产虽然破败,但家史什杂物还值不少钱。
( )
2.下列各句横线上缺少关联词,请选出最准确的一项:
________(6分)
[ ]
①这些胡同两边 a 是“宅门”,到现在房屋 b 挺整齐
② c 有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剪子磨刀的“惊闺”,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的声音
③我们 d 说北京的市民文化, e 是指的胡同文化
A.a通常 b也许 c然而 d大都 e就
B.a通常 b都还 c偶尔 d通常 e也
C.a大都 b都还 c偶尔 d通常 e就
D.a大都 b也许 c然而 d大都 e也
2.下列词语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车水马龙 挺而走险 哀草离坡 怅望低徊
B.走投无路 罔然若失 逆来顺受 奉公守法
C.冷眼旁观 西风残照 重蹈复辙 肺腹之言
D.毫无生气 置身事外 供人凭吊 安善良民
3.选词境空(D)
(1)我凭栏眺望,江水(),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2)我的思路被()的爆破声打断。
(3)人类在()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领域进军。
A.茫茫隆隆滔滔漫漫B.茫茫隆隆馒漫滔滔
C.滔滔茫茫漫漫隆隆D.滔滔隆隆漫漫滔滔
6.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A.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
B.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竟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
C.甲骨文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D.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
(二)阅读《过万重山漫想》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
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
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
于是,历史昂然前进。
行程是艰难的。
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
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
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
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
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
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
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
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
“这个人,没有说谎。
”
1.结合文意解释第1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答案:
人类的儿童时代,指早期的人类社会,当时人类处在蒙昧时期。
“三峡”,代指艰险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
2.本文作者认为“历史昂然前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任何时期都有许多具有献身精神的先行者敢于向人类未知领域进军,他们不怕挫折和失败,带领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3.用一句话概括第2段中所说的“清谈者、酣睡者、摇头者、叹气者、彷徨者、哭泣者”的共同点(不超过25个字)。
答案:
他们都没有真正参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实践活动。
4.从内容上看,第3段与前两段有什么联系?
答案:
前两段是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第3段则是瞻望未来世界,两部分文字都是在阐释历史的前进的原因,并借此颂扬人类不畏艰难、不断进取的伟大精神。
一.基础检测(20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chǎng)之长者浚(qùn)其泉源
B.虑雍(yōng)蔽正身黜(chù)恶
C.克终者盖(gài)寡董(dǒng)之以严刑
D.垂拱(gǒng)而治仁者播(bō)其惠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
加强自身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二.阅读欣赏(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9题(25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B.善始者实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春华秋实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D.塞源而欲流长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6.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而况于明哲乎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D.而况于明哲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青取之于蓝
7.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4题(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