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ocx
《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特点促进思维和谐发展
中宁三小王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探索过程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启迪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和谐发展。
一、优化教学过程,启迪思维
1、丰富表象,启迪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
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打好基础,丰富表象材料的积累。
学生感知越丰富,积累越充足,建立的表象越具有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使形象思维趋向成熟,以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生、发展。
例如:
在一年级“认识图形”的教学中采用:
①感知表象。
教师利用黑板面、桌面、数学书面等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使学生知道其名称,初步感知图形的表象。
②概括表象。
看黑板实物片,抽去实物图形,露出下面的长方形,这时黑板的颜色没有了,剩下了黑板的外形----长方形。
桌面、书面同上,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来自实物的外形。
③积累表象。
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形象初步概括,指出这些图形大小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长方形,并进一步记忆形象,让学生用手指画一画,闭上眼睛想一想。
④引发思维。
最后回到具体生活中,举例子说说什么东西的外行是长方形,在用小棒摆一摆。
摆长方形用几根小棒?
小棒的长短有什么特点?
从而体会长方形有什么特点等等。
通过一系列直观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表象,建立起由具体感知到抽取数学知识的桥梁,从而启迪思维。
2、动手操作,促进思维
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始于动作。
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进行提供支柱,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新知。
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
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如在教学第二册“二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例1:
23-7=?
时,对学生做如下指导:
摆学具。
先摆23根(2捆又3根),然后拿走7根,看还剩多少根。
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筋,想摆法。
说过程。
让学生对照自己所摆的学具口述摆的过程。
有的学生把23分成10和13,用13减7得6,10加上6得16;有的学生先在两捆中的一捆中拿走7根,还剩3根,再和另一捆的3根合在一起是16根……通过互相交流,学生不仅建立了“退位”的概念,找出与书上不同的解法,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写思路。
让学生在动手摆、动口说的基础上将自己摆的各种方法用式子表示出来,归纳起来如下:
23—7=16;23—7=16;23—7=16
1013131034
6320
这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考的过程中,使外部的动手操作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达到了启智、明理的教学效果,有利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内化过程,发展思维。
抽象思维是凭借概念,按照形式逻辑规律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经过具体形象——典型表现——本质提象三个阶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水平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如在教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在下列四个数间添上+、-、×、÷或()使结果为1(即5555=1)你能写几个,结果学生出现了多种思路和不同的解法:
①(5+5)÷(5+5)=1;②(5+5-5)÷5=1;③(5-5)+5÷5=1;④(5+5÷5)-5=1;⑤5÷(5×5÷5)=1;⑥(5÷5)±(5-5)=1;
接着老师提问:
把5换成另外的数会怎么样呢?
通过讨论尝试,学生得出,除了0以外的数都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从而概括出几个式子如(x+x)÷(x+x)=1;(x+x-x)÷x=1;……下课了,学生还是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算式。
可见这样的计算不仅学生喜欢,还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启导求异,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教育的结果,创新思维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手段及多事实出发,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而思维活动时,思维流畅明快,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如在教学50÷5×18×3后,接着试一试的三道题目教师没有直接给出(指能同时脱式计算),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根据例题里的数据编出这一类型习题并计算。
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一个接着一个争着板演自己编出的题(不会编的也可以照题进行计算),如
50÷5+18÷3
50×5+18×3
50×5-18×3
50×5-18÷3
50×5+18÷3
50×3+18×5
50×3-18×5
50×18+5×3
50×18-5×3……
二、联系生活实际,启迪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观察中感知,丰富思维
周围的事物,事物的运动都蕴藏着数学知识。
如在教轴对称图形后,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房屋的开关,动物的长相……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
“树叶”“蜻蜓”“风筝”……是对称图形,学生不但自觉参与,且大大丰富了他们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近。
2、在争论中悟知,激发思维
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是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
如走近工厂,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
今天的加工任务,由于大家努力的干,结果提前1小时完成了。
前天由于大家干活不努力,结果推迟了40分钟才完成任务。
孩子们可以从这些议论中悟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学之间的争论探讨更富有启发性和主动性。
如进行《按比例分配》教学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买故事书860本,分给甲、乙两个班,甲班有45人,乙班有41人,每个班各应分多少本才比较合理?
有的同学说;“两个班应该平均分。
”有的说:
“两个班人数不同,不应平均分,应按人数的多少来分配”等等,一番激烈的争论,使大多数同学理解了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由此可见,语言情境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3、在识记中获知,深化思维
没有形象记忆,就没有表象的积累。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直观形象,通过默述、默记等手段才能逐渐巩固强化。
如教学长方体特征,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白教室也是一个长方体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最后让学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这样就把长方体特征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由此可见,利用生活情境能达到建立丰富的表象目的。
4、在练习中提升,拓展思维
练习是为了巩固知识,但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学生喜欢活动的课堂,更喜欢活动的练习形式,如:
教学2的乘法口诀后,设计了一道看图巩固练习题:
4人有几只手?
8只手有几个手指?
我改变了以往的教法:
请四名同学上台,伸出两只手,让学生结合情境自由提问题。
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这几个同学身上,他们积极动脑很快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生1:
4个同学一共有几只手?
生2:
4个同学一共有几个手指?
生3:
4个同学有几只眼睛?
生4:
4个同学一共有几条腿?
生5:
每个同学都穿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4个同学一共穿几件衣服?
……在练习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三、巧设“陷阱”,诱发思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常常不能一下子就获得正确的认识,在很多情况下要经历错误和失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找到原因,从而改正错误,获得正确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巧设“陷阱”,让学生尝试错误,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发思维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探索性思维活动。
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我巧设陷阱,创造出强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上课一开始,教师拿出事先设计好的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板,分别以其长和宽作高卷成两个不同的圆柱体,并配上相应的底。
然后让同学们猜一猜,如果用这两个圆柱体容器装沙子,装的沙子是否同样多?
大部分同学猜测说一样多,理由是:
因为围成这两个圆柱的硬纸板是一样的,所以它们装的沙子也应该一样多。
这时,教师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它们装的沙子并不相等,于是个个迷惑不解,纷纷向教师投来询问的目光,急于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样教师有意识地布下陷阱,抓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造成疑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心态进入到新知的探索中。
2、制造矛盾、自主反思,提升思维
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背景下进行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的学习有着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教师在教学时经常的做法是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
然而负迁移往往是防不胜防的,学生仍然会出现错误现象,其原因很多,但关键是在头脑中已形成了错误的认知结构,致使学生一错在错,怎样才能把错误的认知结构纠正过来呢?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巧设陷阱,首先按照错误的认知把他们引入矛盾或困惑的境地,使他们对自己的错误产生怀疑,自主反思,最终就可以达到解决困惑和改造错误认知的目的。
如教学工程问题,部分学生将解题方法错误地凝固为:
1÷(1/a+1/b)。
为此,我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甲单独打一份稿件要1/2小时完成,乙要1/3小时完成,两人合作,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有的学生列成1÷(1/2+1/3)=6/5(小时),但结果一出来他们感到十分惊讶:
怎么两人合打,所用时间反而多了?
于是他们对原来的解法产生了怀疑,自觉地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最终找到了错误的原因,这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认知能力。
3、暴露错误、促进创新,内化思维
小学生对所学的公式、法则、定律等常常停留在浅层次的识记上,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不愿作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为此,教师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巧设陷阱,适时适度地将基础知识作一些变式练习,及时地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错觉暴露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触及知识本质,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分数乘法计算后,在学生解决(1/3+5/8)×24这类题的简算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了一“陷阱”题:
(8/17+4/25)×17×25,多数学生错误地列式计算:
(8/17+4/25)×17×25=8/17×17+4/25×25=8+4=12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重温乘法分配律定义,帮助学生把“17×25”看作一个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这样不仅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在学生头脑中清晰了,而且还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征,重视学法指导,运用各种手段启迪、促进、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谐发展。
让数学在生活中绽放异彩
——学习《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中宁三小王冲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活用学生身边的学习材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一 、融合生活场景,优化整合教材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教学目标。
的确,教学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在宽松和谐的生活场景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于学生认识和学习数学知识,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老师分别请两个同学擦大黑板和小黑板。
问:
谁擦得快一点,为什么?
学生会说:
“大黑板大、小黑板小”,两块黑板的面积不一样大……通过擦黑板的过程让学生知道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给学生最直接的感悟,同时面积有大有小,我们比较面积的大小需要用面积单位,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也特别深刻。
在教学“周长与面积”时,教师通过创设动画情景,提供了这样的材料:
小熊和狐狸各有一段长度相等的篱笆,它们准备围一块长方形的菜地。
小熊向狐狸请教:
“狐狸大哥,我该怎么围才能使菜地最大呢?
”狐狸想了想,眼珠子一转:
“熊老弟,反正我俩的篱笆一样长,不管怎么围,菜地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同学们,你们说呢?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出示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而是动画再现“小熊和狐狸分篱笆”这样的问题情境,对于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
选这样的材料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验、探索,学习数学从身边事物开始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被简化,只保留精炼的本质逻辑体系,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学结论、用结论的过程,很难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更难从中有所感悟。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体验,就会使生硬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鲜活有趣。
如教学解方程3x+4=40时。
除了依据教材直观引入外,自己在教学中又补充了一个生活事例:
大家都剥过玉米皮,想要吃到里面的玉米籽,必须从外一层一层剥,如果强行从里面往外剥,不但很费力气,而且很难剥干净,找不到玉米籽。
要解出方程3x+4=40中的“x”就像剥玉米皮一样,引导学生将其译成文字题:
3与x的积加上4的和是30。
这样分析解答就容易、有趣。
教学实践中,很多遵循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理,运用一些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改造,课堂就会情趣盎然,枯燥的理论就会变得鲜活而生动。
再如,教学线段时,可以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线段,顿时,课堂沸腾了,学生争着抢着说:
书的边、桌子的边、地砖的边等。
像这样,通过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体验,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
三、注重实践,让数学走进生活。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我们必须拓宽课堂教学视野,敢于开放课堂,勇于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数学现象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数学学习,让数学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这样的课堂将会具有更大的活力。
如:
教学“统计”。
课前老师布置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所在社区人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自己家庭一年来的主要开支等情况。
上课时学生就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教师也根据学生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出统计图。
短短的一节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不仅亲历了“统计”的真实过程,理解了统计的现实意义,而且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再如:
在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后,教师可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有哪些你认识的基本图形,他有什么特点。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感悟数学。
所以教学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教学的时空不能仅局限于课堂。
要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如果仅让学生从字面上认识1公顷是10000平方米,学生认识会较模糊,如果把学生领到了操场上,让学生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并且让4个同学分别站在这个正方形的顶点上,这样“1公顷”的土地面积就凸现在学生的眼前,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烙下了深刻的印像。
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发现科学原理,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渴望学习的内动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
“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应用题教学之所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应用题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如果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从学生生活中产生例题,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唤起数学应用意识。
如:
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而且是先给小朋友看一张自己班级的课程表。
提问: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班的一张课程表,数一数我们每天上几节课?
(6节)那么我们一个星期总共上几节课?
就是几个6呢?
可以用什么算式计算?
(6乘5等于)要用到几的乘法口诀了?
接着我引出了新的学习内容—6的乘法口诀。
由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识的学习就更加有目的性,兴趣自然产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数师注意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例如:
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
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
现实生活是研究数学的庞大的基础,而数学则是对生活现象关系和规律的提炼、升华。
没有生活这个基础数学是不存在的,没有数学这座大厦生活是不精彩的,数学正是由于有了生活才有了不断的研究源泉,生活真是有了数学才会变的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