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884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docx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doc

医疗急救项目操作程序

 

第一站

一、CPR(心肺复苏)

二、人工呼吸

三、异物阻塞呼吸道——意识丧失的伤员

说明:

由三名队员组成急救队,携带所需器材整队进入竞赛场地,进行准备。

三名队员抽签决定比赛项目上,在接到急救通知单后,开始比赛。

一、CPR(心肺复苏)

(一)由一名队员(抽签决定)开始口述并操作。

(二)检查现场确保在场人员安全(口述,如顶板完好等)。

(三)配备个人防护,进行预防隔离(包括戴手套、眼镜,准备好CPR隔离膜)。

(四)检查伤员,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

具体做法是轻拍伤员肩部,询问:

“你怎么了”。

(五)寻求帮助。

具体做法:

“来人呀”或“来人帮忙”。

(六)开放伤员气道。

一般采用仰头举颏法。

(七)通过视(看伤员胸部是否有起伏)、听(伤员是否有喘息声)、感觉(用手在伤员嘴边试探),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在10秒钟内完成。

(八)如果伤员无呼吸(由裁判员示意无呼吸),开始进行口对口吹气(在3至4秒时间内吹2次气)。

(九)如果吹气无效(裁判示意无呼吸),应重新调整伤员头部位置。

(十)再次吹气前,伤员的肺部体积应下降。

(十一)触摸伤员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动脉搏动(在10秒钟内完成)。

(十二)如果无动脉搏动(由裁判示意),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时手定位要准确,双手平行重叠,按压深度达到4-5cm,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钟。

(十三)从按压开始计时,在52-73秒时间内完成四套胸外按压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即四套胸外按压共计60次,四套人工呼吸共计吹气8次。

(十四)完成四套按压和通气后,重新检查脉搏,在7秒内完成(即中断CPR的时间不得超过7秒)。

(十五)如果没有脉搏(由裁判示意),继续进行CPR操作(应从按压开始进行四套按压和人工呼吸)。

(十六)有脉搏(由裁判示意),应检查是否有呼吸,如果无呼吸(由裁判示意),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裁判示意有呼吸,则将伤员置于昏迷体位(仰卧,头偏向一侧)。

(十七)操作中每次发现的情况必须用语言口述。

二、人工呼吸

(一)由一名队员(抽签决定)开始口述并操作。

(二)检查事故现场确保在场人员安全。

(三)配备个人防护,进行预防隔离(包括戴手套、眼镜,准备好CPR隔离膜)。

(四)检查伤员,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

具体做法是轻拍伤员肩部,询问:

“你怎么了”。

(五)寻求帮助。

具体做法:

“来人呀”或“来人帮忙”。

(六)开放伤员气道。

一般采用仰头举颏法。

(如果裁判提示有颈椎损伤,应采用下颌前移法开放气道,不要转动伤员头部和仰头)。

(七)通过视(看伤员胸部是否有起伏)、听(伤员是否有喘息声)、感觉(用手在伤员嘴边试探),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在10秒钟内完成。

(八)如果伤员无呼吸(由裁判员示意无呼吸),开始进行口对口吹气(在3至4秒时间内吹2次气),使肺体积明显膨胀。

(九)再次吹气前,伤员肺体积应下降。

(十)如果吹气无效(裁判示意无呼吸),应重新调整伤员头部位置。

(十一)触摸伤员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动脉搏动(在10秒钟内完成)。

(十二)如果有脉搏(一般由裁判示意有脉搏),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频率要求保持在12-15次/分钟。

裁判员在进行人工呼吸操作时计时1分钟。

(十三)在1分钟内完成12-15次人工呼吸后,重新检查伤员脉搏是否正常。

(十四)操作中每次发现的情况必须用语言口述。

三、异物阻塞呼吸道——意识丧失的伤员

(一)由一名队员(抽签决定)开始口述并操作。

(二)检查现场确保在场人员安全(口述,如顶板完好等)。

(三)配备个人防护,进行预防隔离(包括戴手套、眼镜,准备好CPR隔离膜)。

(四)检查伤员,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

具体做法是轻拍伤员肩部,询问:

“你怎么了”。

(五)寻求帮助。

具体做法:

“来人呀”或“来人帮忙”。

(六)开放伤员气道。

一般采用仰头举颏法。

(如果裁判提示有颈椎损伤,应采用下颌前移法开放气道,不要转动伤员头部和仰头)。

(七)通过视(看伤员胸部是否有起伏)、听(伤员是否有喘息声)、感觉(用手在伤员嘴边试探),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在10秒钟内完成。

(八)首先对伤员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吹气。

(九)呼吸道不通(由裁判提示),应重新调整伤员头部位置,再次吹2口气。

(十)呼吸道仍然不通(由裁判提示)。

首次检查并清理口腔内可能存在的异物(用手指清理)。

如果裁判提示呼吸道不通,应采用正确的腹部冲击技术:

一只手握拳放在伤员上腹中部与剑突之间,另一只手握紧该拳,手、臂、肩同时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3-5次。

(十一)如果裁判仍提示呼吸道不通,第二次打开口腔清理异物,用手指清理,需要时采取拉舌头或抬高下颌。

(十二)如果裁判提示呼吸道畅通,则检查伤员有无呼吸。

(十三)如果无呼吸,则再次给予2次吹气。

(此时如果有呼吸,置伤员于昏迷体位,比赛结束。

(十四)检查脉搏。

(十五)有脉搏则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无脉搏,必须进行CPR操作。

(十六)操作中每次发现的情况必须用语言口述。

第二站

一、伤员评估

二、止血

三、抗休克

说明:

由三名队员组成急救队携带所需器材进入竞赛场地,整队报到。

在接到急救任务通知单时开始研究,同时裁判员开始计时。

第二站完成时间为10分钟。

一、伤员评估

(一)由三名队员操作并口述。

(二)检查现场确保在场人员安全(口述,如顶板完好等)。

(三)配备个人防护,进行预防隔离(包括戴手套、眼镜,准备好CPR隔离膜)。

(四)检查伤员,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

具体做法是轻拍伤员肩部,询问:

“你怎么了”。

(五)寻求帮助。

(六)如怀疑颈椎受伤,首先用颈托固定伤员头部。

然后用正确的方法给伤员翻身,置其于仰卧位。

(七)开放气道。

颈椎损伤时采用下颌前移法。

(八)清除口中可以看见的异物。

(九)检查伤员是否有呼吸和颈动脉搏动。

检查方法同第一站。

(十)查找大出血部位并向裁判表达口述。

如果有大出血需要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十一)详细评估:

要求采用手触摸的方法,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一边检查一边口述。

1、头部(头皮、头发里是否有伤口);

2、面部;

3、颈部;

4、胸部;

5、腹部;

6、腰部;

7、骨盆;

8、生殖器区域:

是否有明显外伤;

9、下肢:

检查下肢是否瘫痪,询问伤员并让其活动肢体;

10、上肢:

检查上肢是否瘫痪,询问伤员、让其活动肢体并与伤员握手检查其握力。

11、翻身检查背部:

检查后背伤时,三人同时在一侧要统一口令,遵从一人指挥,一名位于伤员肩膀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臀部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膝盖一侧,同时用力轻轻翻转伤员。

(十三)在对伤员进行评估的同时要检查其手腕、颈部是否有标牌或其它标志。

二、止血

(一)立即控制动脉出血。

1、抬高有伤的肢体,用指压动脉止血法(按压动脉近心端止血),然后用消毒纱巾或敷料加压覆盖伤口,绷带加压包扎。

2、如果无法加压包扎止血或其它方法无法止住大动脉出血时,则应配合止血带止血。

(二)其它情况的出血一般采用伤口加压包扎术。

(三)如果用绷带包扎四肢较长的伤口时,先在伤口敷料上用绷带环绕两圈,然后从肢体远端绕向近端,每缠一圈盖住前圈的1/3-1/2成螺旋状。

(四)打结必须为方结。

打结位置必须在伤口敷料表面。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则打结处应远离伤口。

(五)如果伤员有内出血需要紧急护理,要保持伤员的呼吸顺畅;如果伤员呕吐或嘴角流血,要让伤员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如果怀疑伤员四肢内出血(肢体严重的肿胀并有青紫瘀斑),必须按照骨折用夹板固定。

三、抗休克

(一)防止伤员休克的方法(注意事项):

1、轻轻松开伤员颈部、胸部及腰部过紧衣物(主要指扣子、衣服拉链、腰带等),以保证伤员呼吸和血液循环通畅。

主要采用口述的方法。

2、伤员安置一般采取头低脚高的位置。

如果伤员头部、胸部等上半身受伤,上担架时,必须抬高担架头部一侧。

3、处理伤员时,应尽量轻手轻脚,尽量减少移动。

4、保持伤员情绪稳定,安慰伤员。

(二)注意保持伤员体温,用毛毯将伤员身体全部盖严(毛毯周边要包在伤员身体下边并掖紧),以免热量散失。

第三站

一、创伤、烧伤、烫伤

二、肌肉骨骼损伤

三、准备运送伤员

说明:

说明:

由三名队员组成急救队携带所需器材进入竞赛场地,整队报到。

在接到急救任务通知单时开始研究,同时裁判员开始计时。

第三站完成时间为10分钟。

一、创伤、烧伤、烫伤

(一)对面部创伤、烧伤的伤员应用消毒纱巾或消毒敷料将伤口完全包住,三角巾剪洞,将整个面部包严,能使伤员正常呼吸和讲话。

对于轻、中度烧伤的伤员,内敷纱布或敷料应湿润。

有必要时,纱布可多覆盖几层,敷料应保持松弛,不能过紧。

(二)如果烧伤部位在手、足、头面部等处,手指间、脚指间或耳背后应放置纱布进行隔离。

(三)应脱去伤员受伤部位的衣服。

(四)应对伤员有扭伤或挫伤的部位进行冷敷处理。

(五)如果发现伤员胸部有穿透伤,必须立即进行封闭伤口处理。

处理方法是用不透气性材料(如消毒塑料、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外面在覆盖加厚敷料,用绷带包扎,绷带包扎最少应包扎两圈,然后用三角巾包扎固定。

二、肌肉骨骼损伤

(一)扭伤症状:

1、游走性疼痛;

2、触痛;

3、肿胀;

4、损伤部位皮肤青紫、瘀斑。

(二)对扭伤、拉伤的急救方法:

1、抬高伤员受伤部位,使肢体处于放松状态。

2、用冰袋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感,注意在使用冰袋时,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应把冰袋包上毛巾或其它软布。

3、如果扭伤部位在踝部,应用绷带,采用“8”字包扎法,包扎踝关节。

4、如果受伤肢体有严重的肿胀或有青紫瘀斑,应怀疑有骨折的问题,必须按骨折对待。

(三)在处置颈椎损伤时,应采用合适颈托进行固定;骨盆骨折用带状三角巾包扎固定;大腿骨折用夹板固定。

(四)如怀疑伤员头颅骨折,除包扎头部伤口外,还应抬高头部一端。

(五)对于四肢骨折(除有肿胀、青紫瘀斑外,还有伤肢的畸形和反常活动),夹板固定前均应先固定伤肢保持肢体不动。

(六)对于小腿骨折,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应先包扎伤口,可用敷料、纱布和绷带包扎,最少包扎两圈(如果有动脉出血首先应进行止血),然后再用夹板进行固定。

(七)对于大腿骨折应上大夹板两块,具体固定方法:

外侧板应从腋下至脚跟,内侧板应从会阴处至脚跟。

包扎六道,分别在腋下、髋部、大腿根、膝盖上面、膝盖下面、脚踝处各包扎一道;对于小腿骨折也用夹板两块,从膝盖上面(大腿中部)至脚踝,包扎应至少四道;如果是上肢骨折,可用一块夹板固定,至少应包扎四道。

(八)如果伤员是脊柱骨折,用担架运送时应先将伤员置于背板上,用三角巾包扎15道固定。

三、准备运送伤员

(一)检查担架安全可靠性。

要求一名队员俯卧担架上,两臂自然下垂,另外两名队员抬起担架进行测试。

(二)在搬运伤员时,三名队员要互相配合,统一遵从一个人的指挥。

同时跪在伤员受伤轻的一侧,跪下的一膝统一朝向伤员脚端一侧。

一名队员位于伤员肩膀处,抬伤员的头颈部和肩膀(如果伤员颈部有损伤,应有专人扶伤员的头部,以固定颈椎);一名队员位于伤员臀部处,抬伤员背部和臀部;一名队员位于伤员膝盖处,抬伤员的膝盖和踝,抬起时,一人下令,同时用力,慢慢抬起,要求动作协调一致,轻轻移动至担架上,盖好毛毯。

说明:

根据伤势轻重把伤员进行分类,可将他们分为三个级别优先救助。

(一)一级优先救助的对象:

(1)呼吸道及呼吸问题;

(2)严重失血;

(3)深度昏厥;

(4)神志不清;

(5)二度烧伤,烧伤面积大于30%;

(6)三度烧伤,烧伤面积大于10%;

(7)吸入有毒有害气体;

(8)截肢;

(9)胸部伤害;

(10)严重脑伤。

(二)二级优先救助对象:

(1)多处伤口;

(2)多种骨折;

(3)二度烧伤面积在15%-30%;

(4)三度烧伤面积小于10%;

(5)中度昏厥;

(6)中度心理衰竭,有或无脊椎损伤的背部。

(三)三级优先救助的对象:

(1)中度歇斯底里;

(2)擦伤;

(3)少量失血;

(4)一度烧伤面积小于20%;

(5)二度烧伤面积小于15%;

(6)三度烧伤面积小于2%;

(7)臂、手和脚的骨折;

(8)轻度心力衰竭;

(9)显示死亡。

呼吸不畅和血液循环障碍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死亡。

大量出血或无法止血可导致重症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一般情况下首先对呼吸问题和失血严重的伤员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