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803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docx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高卫青

高一文言文复习最全学案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秦军氾(sì)南      夜缒(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B.共(gòng)其乏困    若不阙(jué)秦       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yuè)     杞(qǐ)子、逢孙、杨孙戍(sù)之

D.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

2.对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军队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改变 ④替B.①驻军 ②执掌事务   ③交换 ④被

C.①驻军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替代 ④给予D.①军队 ②管理事务   ③交换 ④是

3.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

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共其乏困 (供:

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渡河)

D.夫晋,何厌之有(厌:

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略微)

4.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觉今是而昨非B.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  是天下之大贼也D.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选出和例句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

烛之武退秦师A.肆其西封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既东封郑  D.晋军函陵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

   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7、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

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君知其难也 D.失其所与,不知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

军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

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

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

盟誓)

11.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越国以鄙远 敢以烦执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1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荆轲刺秦王》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

B.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

C.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

D.创伤(chuāng)变徵(zhǐ)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

1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秦王还柱而走。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偏袒扼腕而进。

F.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秦王必说见臣。

15.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仰天太息流涕B.持千金之资币物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6.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风吹草低见牛羊B、封:

又欲肆其西封函封之

C、遗:

使人遗赵王书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比:

比诸侯之列朋比为奸

17.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见燕使者咸阳宫C、嘉为先言于秦王D、使毕使于前

18.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居远未来。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入不测之强秦D复为慷慨羽声

19.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所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例:

慕大王之威A.千金之资币物B、太子迟之C、皆白衣冠送之D、顷之未发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

礼品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

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

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   穷:

穷尽

21.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22.下列对“易水诀别”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C.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23.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荆轲和而歌

A又前而为歌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24.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孔子云:

“何陋之有?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封: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又欲肆其西封(        )

既东封郑(        )

25解释下列多义词

顾见

谢:

前为谢曰(   )多谢后世人(  )乃谢客就车(   )阿母谢媒人(  )

26.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 ④荆轲顾笑武阳

A.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也不相同

C.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不相同

27.“以”的用法(部分)。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3)表目的,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4)同“已”,相当于“已经”。

(5)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5使工以药淬之(   ) 6.日以尽矣(   )7.皆白衣冠以送之(  )8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9.使使以闻大王()10.以次进(  )11.以故荆轲逐秦王(   ) 1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3.而乃以手共搏之(   )14.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5.遂拔以击荆轲()16.箕踞以骂(  )17.乃欲以生劫之(   )18.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19.以其无礼于晋(  )20.敢以烦执事(  )21.越国以鄙远()22.焉用亡郑以陪(  )23.阙秦以利晋(   )24.以乱易整(   )

28.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    )

A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杀秦王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B荆轲之所以追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

C荆轲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

D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

29、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臣侍殿上者。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嘉为先言于秦王。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燕王拜送于庭。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樊於期乃前曰 

(2)使使以闻大王(3)皆白衣冠以送之 (4)乃朝服

(5)函封之   (6)太子迟之(7)群臣怪之 (8)则秦未可亲

《鸿门宴》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飨士卒(xiǎnɡ) 美姬(jī) 锐不可当(dǎnɡ)目眦(zì)

B.鲰(zōu)生卮酒(zhī) 瞋目(chēn)欲王关中(wánɡ)

C.参乘(chénɡ)戮力(lù) 人为刀俎(zǔ)桮杓(sháo)

D.骊山(lí)玉玦(jué) 切而啖之(dàn)有郤(xì)

3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飨士卒飨,犒劳。

籍吏民籍,登记。

 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过去的。

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同命,跟他拼命。

 C.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而听细说细说,指小人离间之言。

 

D.张良留谢留谢,留下来辞谢。

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3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张良出,要项伯

3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籍吏民 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沛公居山东时而听细说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36.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籍何以至此B.大王来何操C.我持白璧一双D.沛公安在

37.选出对下列句中“之”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臣活之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 ⑤与之同命 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⑦欲诛有功之人 ⑧此亡秦之续耳

A.①/②③⑤/④⑦⑧/⑥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D.①/⑤⑥⑧/②③/④⑦

3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意常在沛公也意:

心意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

停止

C.头发上指上:

向上D.间至军中间:

由小路

39.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皆叛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B.以待大王来常以身翼蔽沛公

C.拔剑切而啖之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怀王与诸将约曰欲呼张良与俱去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C.“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

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

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41.下列句中的线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沛公军霸上 B、吾得兄事之C、籍吏民 D、范增数目项王

42.下列句中划线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常以身翼蔽之D、项伯杀人,臣活之

4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窃为大王不取也B、亚父者,范增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44.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拔剑切而啖之 D.劳苦而功高如此

45.一词多义。

之①珍宝尽有之(       )     ②为之奈何(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以①具告以事(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      )

王①沛公欲王关中(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④秦地可尽王也(    )

46.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必修二】

《兰亭集序》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47.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癸丑(kuí)趣舍万殊(shú)峻岭(jùn)B齐彭殇(shānɡ)会稽(jī)形骸(hái)晤面(wù)

C.嗟悼(dǎo)修禊(xì)骋怀(chěnɡ)符契(qì)D.嗟叹(jiē)流觞(shānɡ)激湍(tuān)曲水(qǔ)

4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喻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

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

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49.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D.因击沛公于坐

50.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51.下面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②及其所之既倦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⑦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A.③⑤⑥⑧/①④⑦/②B.③④⑤⑥/②⑧/①⑦

C.①②/③⑤⑥⑧/④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2.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会天大雨,道不通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54.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

A.映带左右B.足以极视听之娱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群贤毕至

55.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

其体例为: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列传是记述帝王以外的高官名士的事迹的。

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56.下列句中“于”“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B.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到)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

C.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D.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动词,到)

57.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其致一也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D①②/③④/⑤⑥

58.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5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6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61.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下面的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B不能喻之于怀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赤壁赋》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62.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rénxū) 举酒属客(shǔ)窈窕(yǎotiāo)旌旗蔽空(jīnɡ)

B.桂棹(zhào)冯虚御风(pínɡ)嫠妇(lí)横槊赋诗(shuò)

C.渺渺(miáo)倚歌而和(hè)扁舟(biān)用之不竭(jié)

D.枕藉(jiè)酾酒临江(shī)渔樵(jiāo)山川相缪(liáo)

6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横槊(长矛)匏樽(葫芦)

B.肴核(菜肴)相与枕藉(枕着垫着)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C.倚歌(循、依)扣舷(船的两边)下江陵(攻占)

D.盈虚(满)嫠妇(寡妇)危坐(端正)

64.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①凌万顷之茫然②击空明兮溯流光③倚歌而和之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A.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靠着 ④细丝B.①越过 ②顺水而下 ③靠着 ④一条

C.①越过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细丝D.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一条

6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始适还家门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②举匏樽以相属

C.①扣舷而歌之 ②倚歌而和之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6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67.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而今安在哉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A①⑥/②⑤/③/④/⑦B①/②③/⑤⑥/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①⑥/②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