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433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9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docx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汇总

1-1.只要电路中有非线性元件,则一定是非线性电路。

(×)

1-2.只要电路中有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元件,能进行频率变换的电路为非线(√)

1-3.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工作信号波长的电路为分布参数电路。

(×)

1-4.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工作信号波长的电路为集总参数电路。

(√)

2-1.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

2-2.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是相同的。

(√)

2-3.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

2-4.通常电灯接通的越多,总负载电阻越小。

(√)

2-5.两个理想电压源一个为6V,另一个为9V,极性相同并联,其等效电压为15V。

(×)

2-6.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

2-7.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

2-8.从物理意义上来说,KCL应对电流的实际方向说才是正确的,但对电流的参考方向来说也必然是对的。

(√)

2-9.基尔霍夫定律只适应于线性电路。

(×)

2-10.基尔霍夫定律既适应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与非线性电路。

(√)

2-11.一个6V的电压源与一个2A的电流源并联,等效仍是一个6V的电压源。

(√)

3-1.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只适应于直流电路。

(×)

3-2.回路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的方法相同,只是用独立回路代替网孔而已。

(√)

3-3.节点分析法的互电导符号恒取负(-)。

(√)

3-4.理想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不能看成短路。

(×)

4-1.运用施加电源法和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求解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对原网络内部独立电源的处理方法是相同的。

(×)

4-2.运用施加电源法和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求解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对原网络内部独立电源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

4-3.有一个100Ω的负载要想从内阻为50Ω的电源获得最大功率,采用一个相同的100Ω电阻与之并联即可。

(×)

4-4.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中。

(√)

5-1.某电路的阻抗Z=3+j4Ω,则导纳为y=

(×)

5-2.正弦波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倍。

(×)

5-3.

=5sin(20t+30°)V与

=7sin(30t+10°)A的相位差为30°。

(×)

5-4.在某一个频率,测得两个线性非时变无源电路的阻抗为

RC电路:

Z=5-j2Ω(√)

RL电路:

Z=5-j2Ω(×)

6-1.RLC串联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大。

(×)

6-2.RLC并联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大。

(√)

6-3.不管是RLC串联谐振还是并联谐振电路,其品质因数

都等于电路中感抗或容抗吸收无功功率与电阻吸收的有功功率之比。

(√)

6-4.不管是RLC串联谐振还是并联谐振电路,其品质因数

越大,则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则越窄。

(√)

7-1.耦合电感、变压器、四种受控源不一定是双口网络。

(×)

7-2.只有知道了同名端点,才能将互感线圈正确串联和并联。

(√)

7-3.耦合电感正确的顺接串联是同名端相接的串联。

(×)

7-4.耦合电感正确的顺接并联是同名端相连的并联。

(√)

8-1.三要素法可适用于任何电路分析瞬变过程。

(×)

8-2.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称为二阶电路。

(√)

8-3.RC电路的时间常数

(×)

8-4.RL电路的时间常数

(√)

9-1.非线性元件其电压、电流关系(VCR)一定是非线性的。

(×)

9-2.非线性电阻元件其电压、电流关系一定是非线性的。

(√)

9-3.分析非线性电路,不能用叠加定理。

(√)

9-4.分析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常用图解法。

(√)

9-5.根据非线性电阻特性和负载线,可以确定电路的直流工作点。

(√)

1.对称的三相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依次相差120°的正弦电源按一定方式(星形或三角形)联结组成的供电系统。

(√)

2.电阻、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都是储能元件。

(F)

3.变压器只能把高电压转变为低电压。

(F)

4.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

5.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

6.电流互感器是利用变压器变电流的原理制成的。

(√)

7.在三相电路中手握一根导线不会触电。

(F)

8.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其伏安特性与电阻的伏安特性完全一样。

(F)

9.用万用电表检测交流电压时,必须是红表笔接电源正极,黑表笔接电源负极。

(F)

10.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为

(√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子运动的方向。

(F)

1、几个不等值的电阻串联,每个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也不相等。

(F)

2、两个电阻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

(F)

3、并联电路的电压与某支路的电阻值成正比,所以说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F)

4、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T)

5、判断导体内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时应使用电动机左手定则。

(F)

6、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方向时,应使用发电机右手定则。

(T)

7、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其周期是0.02秒。

(T)

8、在交流电路中,电阻是耗能元件,而纯电感或纯电容元件只有能量的往复交换,没有能量的消耗。

(T)

10、电流的频率越高,则电感元件的感抗值越小,而电容元件的容抗值越大。

(F)

11、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是同相位的。

(T)

12、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包括电阻和电抗,而电抗又分为感抗和容抗。

(T)

13、在功率三角形中,功率因数角所对的直角边是P而不是Q。

(F)

14、在功率三角形中,如果S为5kVA,P为4kW,则Q应为3kVar。

(T)

15、三相交流对称电路中,如采用三角形接线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三的平方根。

(F)

16、三相交流对称电路中,如采用星形接线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三的平方根。

(F)

17、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F)

18、电阻率比较高的材料主要用来制造各种电阻元件。

(T)

19、当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成正比例变化。

(T)

20、对于电流表来讲可以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来扩大量程。

(T)

21、在相同时间内,在电压相同条件下,通过的电流越大,消耗的电能就越少(F)

22、通电的时间越长,灯泡消耗的电能越少,电流所做的功也就越大。

(F)

23、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等于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T)

24、在一个电路中,电源产生的功率和负载消耗功率以及内阻损耗的功率是平衡的。

(T)

25、对于同频率的几个正弦量的相量可以画在同一坐标系上。

T

26、感抗XL与线圈的电感L和交流电频率f成反比T

27、对于同一电容C如接在不同频率的交流电路中时,频率越高则容抗越大F

28、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单相交流电路的功率一样,都有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分。

T

29、三相电路中的线电流就是流过每根端线或火线中的电流。

T

30、并联电路的各支路对总电流有分流作用。

(T)

31、互感电动势的方向与线圈的绕向无关。

(F)

32、在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动势不都是交变的(F)

33、从电阻消耗能量的角度来看,不管电流怎样流,电阻都是消耗能量的。

(T)

34、瞬时功率曲线是正弦函数,所以在电路中用它计算电阻元件所消耗的功率。

(F)

35、感抗与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感抗越小(F)

36、无功功率简称“无功”,即可从字面上理解为“无用”之功。

(F)

37、实验证明,交流电的频率越高,容抗就越大。

(F)

38、感抗或容抗只是电压、电流有效值之比,是数值上的关系而不能等于电压和电流瞬时值之比。

(T)

39、在电阻电感串联电路中,总电压是各分电压的相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T)

40、由于发电机的三个相电压是对称的,即三个相电压的有效值相等,频率相同。

(T)

41、三相对称电动势的相量和或瞬时值代数和都等于零。

(T)

42、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联接的三相电路中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故可以去掉。

(T)

43、在三相对称电路中,总的有功功率等于线电压,线电流和功率因数三者相乘积的3倍。

(F)

44、中线的作用在于使星形联接的不对称负载的相电压对称。

(T)

45、在保证变压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功率因数愈高,电源能够输出的有功功率就愈小,而无功功率就愈大。

(F)

46、在三相交流发电机中,电枢是固定不动的。

(T)

47、人们规定电压的实际方向为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F)

48、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无关,在不同温度时,同一导体的电阻相同。

(F)

49、变压器能变换任何电压。

(F)

50、因为对称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均为

3ULILCOSΦ,因此对称三相负载无论做星形或三角形连接,消耗的有功功率相同。

(F)

51、变压器的高压侧因为电压较高,所以要用粗导线绕组,而低压侧则要用细导线绕组。

(F)

1.在应用欧姆定律时,当所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a)时,欧姆定律的表达示为u=;若所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b)时,欧姆定律的表达示为u=。

(a)(b)

2.正弦交流电路的电流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为振幅,也是电流在电路中的,

为,

为。

,则

称为电流的。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该正弦交流电可用相量表达式表达为。

3.晶体管有可工作在   、      和      三种工作状态。

一、填空题

2、电路如图2所示,

当开关K打开时,VA=10V,VB=0V,UAB=10V;

当开关K闭合时,VA=10V,VB=4V,UAB=6V。

-

+

A

B

C

K

US=10V

2KΩ

3KΩ

-

+

A

B

C

US=5V

2KΩ

3KΩ

图3

 

图2

 

3、电路图3的电流I=0.001安,UA=5伏,UB=2伏;UC=0伏,UBC=2伏。

4、如图4所示电路,则B、C间的等效电阻RBC=4,A、C间的等效电RAC=10

若在A、C间加10V的电压时,则图中电流I=1A。

A

C

B

I

图4

0.5Ω

-

+

5V

IS

RO

图5

 

5、如图5为一实际的电压源,若将它转换为电流源,则电流源的IS=10A,R0=0.5Ω。

6、如图6所示图中,若U=10V,I=2A,则元件A的功率PA=20W,此元件是吸收(吸收或输出)功率;元件B的功率PB=-20W,此元件是输出(吸收或输出)功率。

A

B

+

-

U

I

I

+

-

U

图6

I3

I1

I2

图7

 

7、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已知I1=0.01A,I2=0.3A,则I3=0.29A。

8、把一只110V、9W的指示灯接在380V的电源上,应串联3300欧的电阻,串接电阻的功率为22W。

9、有只额定值分别为40Ω、10W的电阻,其额定电流为0.707A,额定电压为20V。

10、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已知I1=1A,I2=3A,I5=4.5A,则I3=4A,I4=0.5A,则I6=3.5A。

11、电路图如图9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I=1mA,Uab=4V,Ubc=4V,Va=10V.

I6

I5

I1

I2

I3

I4

图8

图9

12、有一个1KW,220V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流是4.5A;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电炉的电阻是48.4欧;若把它接入110V的电压上,它的实际功率是250w。

13、有一电源,当两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为10V,同6Ω的电阻连接时,路端电压为9V,则电源电动势为10V,内阻为.0667Ω.

14、如图10所示:

U1=3V

U2=-2V

U

U1

U2=5V

U=10V

U=-1V

U1=-15V

图10

 

15、实际电压源总有内阻,因此实际电压源可以用定值电压与电阻串联的组合模型来等效。

I2

-

-

-

-

-

+

1

2

3

4

5

6

+

+

+

+

+

-

U1

U2

U3

U4

U5

U6

I1

I3

图11

16、如图11所示电路中,已知I1=1A,I2=3A,U1=1V,U2=-3V,U3=8V,U5=7V,则I3=2A,U4=-4V,U6=-3V。

 

12、电路及已知如图12所示,则UAB=8V。

-

+

4V

2A

图12

A

B

13、电路及已知如图13所示,则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20V。

-

+

10A

U

图13

 

14、有R1和R2两个电阻串联,已知R1=2R2,R1消耗功率为8W,则R2消耗的功率为4W。

15、电路及已知如图1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A,电压U=20V。

10Ω

+

+

U

30V

20Ω

-

-

图14

16、在指定的电压u、电流i参考方向下,写出图15所示各元件u和I的约束方程。

i

i

i

C

L

R

-

+

u

u

-

+

-

+

u

i=Cdu/dt

u=LDI/DT

u=iR;

图15

20、在交流电中,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称为正弦交流电。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21、工频电流的频率f=50Hz,周期T=0.02s,角频率ω=314rad/s。

22、设u=311sin314t伏,则此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初相位为0。

23、有两个正弦交流电流

则两电流的有效相量为

50∠-30°A(极坐标形式);

A(指数形式)

A

24、有两个正弦交流电流,其有效相量分别为

A,则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分别为:

i1=

Ai2=

A(f=50Hz)

25、在纯电感电路中,已知u=10sin(100t+30˚)V,L=0.2H,则该电感元件的感抗

XL=20Ω,流经电感元件的电流I=0.5A,电感的有功功率P=0W。

26、在纯电容电路中,已知u=10sin(100t+30˚)V,C=20µF,,则该电感元件的感抗

XC=500Ω,流经电容元件的电流I=0.02A,电容的有功功率P=0W。

27、某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分别为:

则该元件代表的是电阻元件。

29、已知负载的电压与电流相量为

∠60°V,

∠60°A。

则负载的复阻抗等于10欧姆,是电阻性质的复阻抗。

30、已知负载的电压与电流相量为

∠120°V,

∠30°A。

则负载的复阻抗等于10欧,是电感性质的复阻抗。

31、已知负载的电压与电流相量为

∠30°V,

∠120°A。

则负载的复阻抗等于10欧,是电容性质的复阻抗。

32、在下图的负载联接:

(a)图是星形联接(b)图是三角形联接

33、某三相对称电源作Y形联接后对外供电,若电源线电压为380伏,则相电压为220伏。

34、三相电源的相电压是指火线与中线间的电压,线电压是指火线与火线间的电压。

35、对称的三相电源是指三个幅值相同、频相同、初相依次相差120度的正弦电源。

U

V

W

N

36、如图所示三相对称电路,若UUN=220V,

则UVW=380V。

灯为“220V,60W”白灯,

通过灯的电流0.27A。

37、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

它是由铁心和绕组构成的。

它可用

来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

 

38、变压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的电压与一次、二次绕组的匝数成正比关系。

一次、二次绕组的电流与一次、二次绕组的匝数成反比关系。

39、在3300伏的交流电源中,接入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输出电压为220伏,若一次绕组为2100匝,则变压器的变压比为15,二次绕组的匝数为140。

40、异步电动机是把交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它的结构主要有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43、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980转/分,则此电动机的磁极对数为3,同步转速为1000转/分。

44、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1450转/分,电源频率为50赫兹,此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为1500转/分,磁极对数为2,额定转差率为0.033。

45、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直接起动和Y-△降压起动。

4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变极调速、变频调速、变转差率调速。

47、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制动方法有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48、在控制电路中用熔断器电器作为短路保护;用热继电器电器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用交流接触器电器或元件作为欠压和失压保护。

49、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三价元素,构成的是P(空穴)型掺杂半导体,其中多数的载流子是空穴;若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的五价元素,构成的是N(电子)型半导体,其中多数载流子是电子。

50、当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就导通,而当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就截至,这叫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特性。

51、N型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主要靠电子导电;P型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主要靠空穴导电。

51、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所形成的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其中N极接正,而P极接负的电压称为反向电压,此时PN结截止。

52、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所形成的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其中P极接正,而N极接负的电压称为正向电压,此时PN结导通。

53、二极管具有单相导电特性,它导通的条件是P区接高电位,N区接低电位(PN结加正向电压)。

55、半导体三极管是由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三个电极,发射结集电结两个PN结构成。

56、要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发射结必须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必须加反向电压。

57、三极管按其内部结构分为PNP和NPN两种类型。

59、三极管有三个工作状态,即放大、饱和和截至状态,放大状态具有放大作用。

6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时,相当于开关断开;工作在饱和状态时,相当于开关闭合。

61、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明显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是死区和导通区;对硅管而言,这两个区的电压大致为.05v和0.7v。

62、晶体三极管作共射组态时,其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类似,但其输出特性较为复杂,可分为放大区外,还有截至区和饱和区。

63、放大电路中,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在于不失真放大,若静态工作点过低,将会引起截至失真;若静态工作点过高,将会引起饱和失真。

6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过高时,容易产生饱和失真;设置过低时,容易产生截至失真。

65、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具有虚断(输入电流为0)和虚短(输入电压为0)的特点。

66、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个具有高放大倍数的、直接藕合的多级放大器。

67、放大电路采用负反馈的目的是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68、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较为理想的特性,所谓理想主要反映在其开环差摸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差摸输入电阻也可近似为∞,故在分析运放电路时才有“虚短”和“虚断”。

69、用一个二极管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其后接入100Ω的电阻负载,则电阻上的电压平均值为45V,流经二极管的电流为0.45A。

70、.直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而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作用是改善放大电路性能。

71、在数字电路中,基本的工作信号是数字信号,这种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是离散不连续的,而且只有0和1两个基本数字,反映在电路上就是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态。

72、(16)10=(10000)2,(10011)2=(19)10。

73、逻辑代数中,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有三种,即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

74、晶体三极管截止时相当于开关断开,而饱和时相当于开关闭合。

&

A

B

Y

75、如图所示的逻辑符号是与门电路。

其逻辑表达式为Y=AB。

76、如图所示的逻辑符号是或门电路。

≥1

A

B

Y

其逻辑表达式为Y=A+B。

答案:

或,Y=A+B。

 

如图示的逻辑电路功能,写出表达式,列出真值表、说明逻辑功能。

&

&

&

≥1

A

B

L

 

逻辑电路如图所示,

(1)求输出Y的逻辑表达式。

(2)列出真值表。

(3)说明该电路的逻辑功能。

如图所示的函数卡诺图,化简后最简的与或式。

BC

A00011110

0

1

1

0

1

1

1

1

0

1

 

化简下列表达式,并根据化简后的逻辑式画出逻辑图。

分析图25所示电路。

&

&

A

Y

B

C

(图25)

D

(答:

F=(A+B)•(BC+CD)=A+B+BC+CD=A••B+BC•CD=A••B+BC(C+D)=

=A••B+BC•D

列真值表

A

B

C

D

Y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1

0

1

1

0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分析图17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写出表达式,列出真值表、说明逻辑功能。

&

&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