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584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Word文件下载.doc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风国貌的一个方面。

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演唱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陶冶人们灵魂,提高人们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一种升华。

因此合唱艺术有着它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合唱的分类

合唱包括:

1.童声合唱。

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

4.混声合唱,即泛指男、女声或加入童声的合唱,简称混声合唱。

三、合唱的排列方式

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

女低。

四、合唱指挥的拍子

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所以作为一个合唱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

所以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员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炼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做到动作大小适度。

“点”到情绪到,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

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以及你的预示和眼神情感。

美,即指挥的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要美观大方并有可欣赏性,将你内心的感情融会在你的动作之中,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

因此,指挥的动作姿态要端庄大方,雍容可亲,情感真挚,通过指挥的表演激发演员的情感,同时通过演员的演唱使观众得到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指挥的击拍方法有以下几点:

1.身体挺拔端正、两脚站稳、肩放松、腿稍分开,给人一种稳定感,达到一种外形和谐的美。

2.指挥的动作要适度,不要过分地夸张,尽量减少多余的动作,做到准确而精炼。

通常是右手掌握节拍,左手提示各种表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3.根据作品的内容,指挥在处理作品强弱、动作上要有一种“重力向下、离心向外”,即重拍、强拍手势向下,弱拍、轻拍向外的动势规律。

手臂不要抬得过高,基本上是在胸前,尽量减少大臂挥手,要以小臂带动手腕,肘关节作为上下运动的枢纽,手腕、手指的关节要灵活,并富有弹性,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要掌握动作的中心部分是手腕。

一般指挥快速的动作,主要靠手腕去表现,速度越快,动作越小。

大臂主要用于速度慢、力度大、较辉煌、声势浩大的作品。

小臂则根据作品强弱快慢的变化起一个枢纽带动作用。

4.指挥的动作线条要有一定的技巧,富有音乐性,而不能太平铺直叙,太常规化、简单化。

在学会图式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一定的指挥技能,动作要做到和你内心世界是相辅的,感受和动作是统一的,这叫做手中有拍,心里有内容。

5.指挥要善于调动每个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和挖掘出演员们最大的潜力,在作品的处理和表现上要有独到之处,从而体现音乐表现的最高意境。

6.指挥的拍子有明拍、暗拍,明拍是眼能看得见的拍子,而暗拍则是“隐伏”在心里的拍子,这种“隐伏”拍是靠你的感觉和心里节奏,使“点”到位,使合唱队员不但理解明拍意图,也能意会你暗拍中的拍点、节奏及情绪。

7.指挥要有案头工作,对作品要有分析能力,如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段落之间的变化、对比,作品的内涵节奏、速度、力度、强弱、快、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千万不要“遍遍过、句句抠”,使演员对作品再也引不起新鲜感。

这就是你排练的失败。

8.简单地说,指挥的艺术就是起拍和预备拍的艺术,因为预备拍就给演员提示了速度、力度及情感。

清晰的击拍点是指挥的灵魂,是音乐时值准确的体现。

指挥的拍子、图形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但指挥的主观能动性和他巨大的潜能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

无论快慢及各种复杂的拍子的交替,只要指挥能掌握好击拍点,合唱队就能达到统一整齐。

9.起拍与收拍。

起拍:

起拍是指挥音乐开始前的预备动作。

无论作品是热情奔放,或抒情优美,或威武雄壮,或深情细腻,当它发出声音的一刹那,是最能抓住和影响听众的情绪,而引起这些情绪的力量就是音乐艺术所追求的最佳效果,“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指挥家们对起拍动作有以下几个内容:

准确的速度,是慢还是快,还是中速鲜明的力度,是弱还是强,还是不弱不强。

丰富的表情,是优美抒情还是坚强有力度。

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

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也是精确地给演员开始演唱的呼吸口,使演员们统一→吸气→张口→演唱,也就是预备→虚拍→实拍的过程。

在某些多声部的演唱中它的声部是依次进入时,除了要给预备动作以外,还要绐其他声部进入提示。

如《怒吼吧!

黄河》它进入顺序是男高、女低、女高、男低……

收拍:

就仿佛是话说完了,故事讲完了。

那么无论是热情的、激烈的、宁静的、柔和的或是神秘的,等待的是指挥用手势鲜明地交代清楚,给观众以完美的结束感。

反之,如果不确切、不干净、不适度、不恰当,你就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你可能会使作品艺术表现前功尽弃,留下后悔和遗憾!

所以收拍是作品表演成功与完美的关键。

10.左右手的配合。

一般是左手掌握感情,右手掌握拍子,要学会节省每只手的作用,如指挥单声部时,能够用单手完成的任务尽量不去用双手。

右手准确地给予拍节,左手协助右手做起拍、止拍和加强音乐表情的作用,可协助某一声部延长而不影响右手的击拍,可协助指示各声部进入等。

总之,指挥的双手配合应是均衡的协调、统一的完美。

但要切记,虽然左手很重要,但右手准确的击拍仍占主要位置,两手的配合主功能仍属右手。

五、合唱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1.轻声训练。

首先是让队员们学会有控制的歌唱技能,它能起到很快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并能使喉头松弛,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

大声的弊病是普遍存在的“通病”,声音出来发白、发散,没有穿透力,声音不集中,一般在没有受到相当好的头声训练时,一定严禁大声唱,否则美好的声音将会被错误的喊叫而毁掉。

也就是说把发野的声音“管制”起来,用吟着的感觉唱,喝气的感觉唱,让声音在“楼上”响,即眉毛上,也就是头声,而不要在“楼下”唱,即脖子,也就是喉音和过多的胸声。

我们所讲的轻并非松垮无力,而是有气息支持,积极主动的有相当兴奋状态的一种歌唱。

2.歌唱的状态。

歌唱状态应是兴奋,歌唱的艺术是微笑的艺术。

但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各种腔体的兴奋。

简单地讲就像打哈欠的一刹那,更形象一点地说是用你的上唇去够你的眉毛,使你的上齿露出来,唇和齿离开,这就形成了兴奋状态。

兴奋才能保证声音通畅,微笑的歌唱才能发出最美的音质。

合唱需要的是音质而不是音量。

3.吐字。

字正是前提,以动人的语言达到优美的声腔,字清声美为一体。

字与字之间要相互靠近,做到“宽母音窄唱,窄母音宽唱。

横母音竖唱,扁母音圆唱”“向前的字往后靠,明的字向暗靠,横的字向竖靠,扁的字向圆靠”。

把声音送向头腔面罩,使声音获得统一的共性。

4.呼吸。

独唱讲究个性,而合唱要求共性,在用声、用气上要受多方面的制约,既要有统一规定的气口,又要有不减低音量为原则的循环呼吸,还要控制各种音量的变化,有时轻得扣人心弦,如《摇篮曲》,有时重得激动人心,如《怒吼吧!

黄河》。

有群体吐字唱词的一致性,和各种对比的默契感。

所以习惯性的东西往往是达不到艺术的效果的。

虽然合唱训练难度大,但乐趣也在其中。

因此,呼吸是发声的动力,说话用气是无意识的,而唱歌则必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使用,如整体呼吸、声部间轮流呼吸、循环呼吸等。

5.声音的共鸣位置。

合唱艺术的共性在于共鸣的位置的统一。

解决好各声部的共鸣位置,才能取得合唱队声音的统一。

合唱的基础是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是个人基本功的提高,在合唱队的用声上必须服从整体,而适当地淹没自己。

好的声音位置和好的音质来自于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兴奋的歌唱状态及统一的头腔共鸣声区,松懈声音易偏低,喉头发紧易偏高。

我们常用哼鸣练习来体会声音的共鸣位置。

六、合唱是整体素质的体现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面对现代化的未来,更需要民众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李岚清同志曾讲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国家的人民假若能多方面发展艺术才能,就能在经济上比其他国家占更优越的地位……”综观合唱发展历史,它对社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估量的,合唱所体现的音乐精神,也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价值的缩影。

参考文献:

[1]《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秋里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10

[2]《合唱指挥法教程》吴承篪、吴淑贞着吉林音像出版社19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