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336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docx

云南院典设指标分析

限额指标分析

1、限额边界条件:

《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2009年水平)中工程量指标对应的边界条件如下:

(1)未使用拉线塔;

(2)耐张塔比例为杆塔总数的10%;

(3)未考虑林区高跨的影响;

(4)交叉跨越按一般情况考虑,未考虑城市近郊等多跨越情况的影响;

(5)污秽等级按II级考虑,绝缘子按三相I串考虑;

(6)海拔高度按1000m以下考虑;

(7)丘陵、山区塔位地形坡度在20°~25°之间;

(8)河网泥沼地形中灌注桩基数比例杆塔总数的按10%考虑;

(9)河网泥沼地形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60~70kPa考虑;

(10)山地和高山大岭铁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方型铁塔;

(11)导线规格4×LGJ-400/50(30m/s,20mm)模块耐张塔比例为杆塔总数的15%;

(12)紧凑型线路平地、丘陵、河网泥沼地形耐张塔比例为杆塔总数的12%,山地、高山地形为15%。

(13)杆塔指标未考虑地震烈度9度及以上的影响,基础指标未考虑地基土液化的影响。

2、指标分析

本典型指标是以50km线路测算,气象条件为10mm覆冰,27m风速,导线型号为4xLGJ-400/50,地线型号为LBGJ-150,基本技术参数和指标见下表

(一)、基本技术参数和指标

冰区

项目

典设指标

线路长度(km)

50

杆塔总数(基)

117

直线塔基数(基)

150

耐张塔基数(基)

18

耐张比例(%)

15%

直线塔平均呼高(m)

36

耐张塔平均呼高(m)

30.

铁塔钢材(t/km)

41.14

基础钢材(t/km)

5.46

现浇混凝土(m3/km)

68.24

1.折算指标计算

地形系数为:

平地5%,丘陵35%,河网泥沼5%,山地47%,高山8%。

对比《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2009年水平),按此地形系数,导线规格为4×LGJ-400/35(27m/s、10mm)单回路限额指标折算见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导线规格4XLGJ-400/35(27m/s,10mm)

平地

丘陵

河网泥沼

山地

高山

峻岭

折算指标

1

杆塔钢材

t

30.32

30.63

33.67

35.90

36.67

37.25

33.73

2

基础钢材

t

4.39

4.27

11.29

5.12

5.12

5.38

5.09

3

现浇混凝土

m3

62.75

61.07

125.50

64.02

64.02

67.23

66

4

工程地形系数

 

5% 

35%

5% 

47%

8%

100%

2、对比限额指标分析

主要材料指标比较表

比较项目

单位

限额设计

4×LGJ-400/35

(27m/s,10mm冰)A

典型造价

4×LGJ-400/50

(27m/s,10mm冰)B

差额

B-A

导线

t/km

16.19

18.12

1.93

铁塔钢材

t/km

33.73

41.14

7.41

基础钢材

t/km

5.09

5.46

0.37

混凝土

m3/km

66

68.24

2.24

本体投资

万元/km

88.51

112.4

23.89

本典型造价指标与限额折算指标主要差异及其原因在于:

(1)铁塔:

考虑高强钢Q420的应用,相比不用Q420高强钢节省钢材约3%,铁塔单公里耗量减少:

1.01t/km

a、限额导线规格为4×LGJ-400/35,地线规格为GJ-100,本典设采用4×LGJ-400/50导线,,地线规格为LBGJ-150-20,采用4×LGJ-400/50导线,LBGJ-150-20地线,铁塔荷载增大,导致铁塔耗量有一定增加,综合考虑导地线的影响,经计算与比较统计,铁塔耗量增加约8.5%,因此,这部分因素导致铁塔单公里耗量增加:

33.73×8%=2.87t/km;

b、本典设按1500-2600m设计,相比1000m以下海拔电气间隙有所增加,塔头尺寸及横担尺寸增大,相应铁塔计算荷载也有所增加,经计算比较,按1500-2600m海拔设计时,铁塔耗量比按1000mm以下海拔设计增加约6%~8%,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典设的影响,经计算与比较实际工程,考虑7%增重,则相应每公里耗钢量增加(33.73+2.87)×7%=2.56t/km。

c、本典设共测算铁塔117基,其中耐张塔18基,耐张比例为15%,比限额(10%耐张比例)增加5.9基耐张塔。

在满足同等使用条件要求下(主要为档距及对地高度),结合塔型的使用情况,单基耐张塔比直线塔平均增重约9.5t/基,则相应每千米耗钢量增加5.9×9.5/50=1.12t/km。

d、本典设使用猫头型直线塔,经测算使用猫头型直线塔比酒杯型直线塔平均增重约5%,因此,这部分因素导致铁塔单公里耗钢量增加33.73×0.05=1.69t/km

e、为满足地形坡度要求,铁塔最大级差有所增加,此因素导致铁塔单公里耗钢量增加约0.37t/km

f、以上因素共导致铁塔每公里耗钢量增加7.6t/km。

综上所述,折算限额指标33.73t/km加上与典设边界条件差异引起的钢材指标增量7.6t/km后的控制指标应为41.33t/km,典设指标41.14t/km略小于限额指标41.33,因此,本典设铁塔指标是合理的。

(2)基础钢材

本典设耐张比例为15%,大于限额设计10%的耐张比例。

根据典设塔型及基础选型情况,考虑耐张比例增加影响及抬高部分基础立柱的影响,基础钢材增加约0.39t/km。

限额设计基础钢材指标为:

5.09t/km,典设指标为5.46t/km,限额指标折算到与典设实际边界条件相同时控制指标应为5.09+0.39=5.48t/km。

因此,典设基础钢材指标是合理的。

(3)基础现浇混凝土

(a)耐张比例影响

根据线路的实际地形条件及初步估算的基础,结合塔型使用情况,通过计算比较,由于耐张比例增加的影响,基础混凝土平均增加约1.8m3/km。

(b)基础高立柱的影响

由于部分基础立柱较高,为满足承载力及偏心的要求,在加高立柱情况下,同时需适当加大基础底板尺寸。

综合考虑小底板高立柱、大底板高立柱基础,根据本线路估算的基础型号,经过计算比较,由于高立柱的影响,基础混凝土增加约0.8m3/km。

综上所述,折算限额指标66m3/km,加上典设特殊条件引起的增量2.6m3/km后的控制指标应为68.6m3/km,典设指标略小于限额折算控制指标。

3.技经部分

原因分析:

①限额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绞线,典型设计采用LGJ-400/50型钢绞线,导致单公里导线增重1.93吨,根据测算,平均每吨导线综合本体造价为1.95万元,因此此项变动增加造价3.76万元;2根GJ-100镀锌钢绞线,典型设计则采用2根150截面的LBGJ铝包钢绞线,地线型号不一致导致典型设计本体投资增加约1.3万元/km。

②由于塔材每公里增加7.41吨,根据测算平均每吨塔材综合本体造价为1.15万元,因此此项变动导致本体投资增加8.52万元。

③典型设计采用06版线路补充定额,导致典型设计投资增加约3万元/km。

④混凝土用量每公里增加2.24立方米,根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混凝土综合本体造价为0.28万元,因此此项变动,导致本体投资0.63万元/km。

基础钢材用量每公里增加0.37吨,根据测算平均每吨基础钢材增加本体投资0.7万元/km,本项变动增加单公里本体投资0.3万元。

⑤由于限额指标中的绝缘子配置为中相I串,而典型造价指标中的绝缘子配置为中相V串,因此绝缘子数目每公里增加约100片,3.13万元/km。

挂线金具相应每公里增加0.37吨,根据经验挂线金具每增加1吨,本体造价单公里增加3.2万元,本项变动增加单公里本体投资1.2万元。

综合上述各项分析,考虑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的本体投资增加27.95万元/km,限额方案的本体投资调整为116.46万元/km,而典型设计本体单位投资为112.4万元/km,,由此可见典型设计的投资略优于限额设计。

 

典型造价与实际工程对比

1、基本技术参数和指标

冰区

项目

实际工程指标

线路长度(km)

74.8

杆塔总数(基)

159

直线塔基数(基)

85

耐张塔基数(基)

74

耐张比例(%)

46.5%

铁塔钢材(t/km)

55.35

基础钢材(t/km)

6.11

现浇混凝土(m3/km)

94.89

(1).折算指标计算

地形系数为:

丘陵35%,山地57%,高山8%。

对比本次典型设计限额指标,按此地形系数,导线规格为4×LGJ-400/50(27m/s、10mm)单回路限额指标折算见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导线规格4XLGJ-400/35(27m/s,10mm)

平地

丘陵

河网泥沼

山地

高山

折算指标

1

杆塔钢材

t

41.25

40.1

41.42

41.67

42.38

41.18

2

基础钢材

t

5.19

5.05

10.38

5.30

5.30

5.21

3

现浇混凝土

m3

64.88

63.15

129.76

66.19

66.19

65.13

4

工程地形系数

 

 

35%

 

57%

8%

2、实际工程对比典型造价指标分析(技术部分)

主要材料指标比较表

比较项目

单位

典设限额

4×LGJ-400/50

(27m/s,10mm冰)A

实际工程

4×LGJ-400/50

(27m/s,10mm冰)C

差额

C-A

导线

t/km

18.12

19.53

1.41

铁塔钢材

t/km

41.18

55.35

14.17

基础钢材

t/km

5.21

6.11

0.9

混凝土

m3/km

65.13

94.89

29.76

本体造价

万元/km

112.58

161.28

48.7

本典设限额指标与实际工程指标主要差异及其原因在于:

铁塔:

a、实际工程共使用铁塔159基,其中耐张塔74基,耐张比例为46.5%,比典设限额(15%耐张比例)增加50.1基耐张塔。

在满足同等使用条件要求下(主要为档距及对地高度),结合塔型的使用情况,单基耐张塔比直线塔平均增重约9.5t/基,则相应每千米耗钢量增加50.1×9.5/74.8=6.36t/km。

b、实际工程线路途径大量密林区,为减少对森林的破坏,保护环境,需采用高塔跨越的长度约为44km,共计93.5基塔,按塔高平均增加9m跨树考虑,塔高每增加一米塔重平均约增加580kg,则相应每公里铁塔耗钢量增加93.5×9×0.58/74.8=6.53/km。

以上因素共导致铁塔每公里耗钢量增加12.89t/km。

折算典设限额指标41.14t/km加上与典设边界条件差异引起的钢材指标增量12.89t/km后的控制指标应为54.03t/km,略小于实际工程指标55.35t/km,因此,本典设铁塔指标是合理的。

基础钢材

实际工程耐张比例为46.5%,大于典设限额设计15%的耐张比例。

根据实际工程塔型及基础选型情况,考虑耐张比例增加影响及抬高部分基础立柱的影响,基础钢材增加约0.88t/km。

典设限额设计基础钢材指标为:

5.21t/km,实际工程指标为6.11t/km,典设限额指标折算到与典设实际边界条件相同时控制指标应为5.21+0.88=6.09t/km。

因此,典设基础钢材指标是合理的。

基础现浇混凝土

(a)耐张比例影响

由于实际工程耐张比例增加的影响,基础混凝土增加约17.5m3/km。

(b)基础高立柱的影响

由于实际工程地形条件十分恶劣,多数塔位位于高陡边坡,少数塔位位于40度以上陡坡,另有部分塔为位于高坎台地中,导致基础立柱平均抬高较大,由于立柱加高较大导致底板弯矩增加较大,为满足底板承载力要求,底板相应加大,此因素导致基础混凝土增加约5.5m3/km。

(c)由于塔高增加导致基础荷载有一定增加,此因素导致基础混凝土增加约2.2m3/km。

综上所述,折算典设限额指标65.13m3/km加上实际工程特殊条件引起的增量25.2m3/km后的控制指标应为90.33m3/km,小于实际工程指标94.89m3/km。

3、实际工程对比典型造价指标分析(经济部分)

原因分析:

①典型设计为计算驰度、跳线长度而实际工程计列,导致单公里导线增重1.41吨,根据测算,平均每吨导线综合本体造价为1.95万元,因此此项变动增加造价2.75万元;地线实际工程采用1根GJ-100镀锌钢绞线,典型设计则采用2根150截面的LBGJ铝包钢绞线,地线型号不一致导致典型设计本体投资增加约1.4万元/km。

②由于塔材每公里增加14.17吨,根据测算平均每吨塔材综合本体造价为1.15万元,因此此项变动导致本体投资增加16.3万元。

④混凝土用量每公里增加29.76立方米,根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混凝土综合本体造价为0.28万元,因此此项变动,导致本体投资8.33万元/km。

基础钢材用量每公里增加0.9吨,根据测算平均每吨基础钢材增加本体投资0.7万元/km,本项变动增加单公里本体投资0.54万元。

⑤挂线金具相应每公里增加2.48吨,根据经验挂线金具每增加1吨,本体造价单公里增加3.2万元,本项变动增加单公里本体投资7.94万元。

实际工程间隔棒的单公里指标为82片,而典型造价间隔棒的单公里指标为52片,经测算每增加一件间隔棒,本体投资增加400元,因此项差异每公里增加本体造价约1.2万元。

由于实际工程中的工地运输距离人力运输半径为1.1公里,典型造价方案中的运输距离为0.827公里,且由于受工程建设地点距离水泥厂较远等因素影响,因此项差异每公里增加本体造价约4.8万元。

实际工程耐张比为46.5%,而典型造价耐张比为15.16%,经测算此项差异,引起单公里本体投资增加2.2万元。

典型造价中未考虑降阻剂,而实际工程中每公里的降阻剂指标为1.9吨,经测算,每增加一吨降阻剂本体投资增加3685元,此项差异引起单公里本体投资增加0.7万元。

综合上述各项分析,考虑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的本体投资增加46.16万元/km,限额方案的本体投资调整为115.12万元/km,而典型设计本体单位投资为112.4万元/km,,由此可见典型设计的投资略优于限额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