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127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docx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纲要案例定稿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案例

产业对接体制创新

为装备制造业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一年来,学院在四川省经信委、德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装备制造企业一起,按照“体制创新、省市共建、产业对接、校企合作”原则,在行业引领下积极建立适应和助推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新机制,在政府统筹下,以“德阳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载体,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新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共育高水平技能人才,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行业引领,建立适应产业对接的新机制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7+3”优势产业之一。

“十一五”末,四川GDP达16898.6亿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491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5%,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的发展要求,《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纲要》、“5785”战略工程、《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实施,到2015年,将形成5条万亿产业带、7个千亿产业、8个千亿产业园区和50个百亿企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

“十二五”期间,四川将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省经济实现“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全省经济和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

据调查,目前四川省现有装备制造人才约为44.8万人,技能人才已成为装备制造企业人才的主体。

例如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技能人才占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达66.8%,其中,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比例偏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的高技能人才分别占本企业职工的3.4%、4.4%、5.5%,高水平技能人才十分紧缺。

为此,四川省经信委为实施装备制造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保障工程,2011年,特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产业对接的通知》。

“十二五”期间,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技能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与我省100家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和10个重点扶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对接,实现学校办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产业对接的部分案例一览表

序号

产业

企业或机构

对接内涵

案例说明

1

高端装备制造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校企科研联合攻关

学校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分课题“切削加工中加工液对与金属构件微组织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的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及数据分析

成都南光机器有限公司

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

学校承担国家“863”项目“新型真空泵关键零件转子叶轮、外定子叶轮研制”的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及数据分析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

学校承担“新型燃汽轮机涡轮研制”项目,完成涡轮工艺技术研究和试制

中国燃汽涡轮研究院

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

学校承担“新型飞行器燃汽涡轮研制”项目,完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和试制

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

学校承担“新型飞机发动机关键产品叶栅研制生产工艺技术研究”项目,完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和试制

中国二重

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

联合培养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世界之最)首批操作工、核电重容焊工,制定电气自动化岗位职业标准

2

新能源装备

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校企科研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联合成立“东汽发展-工程职院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德阳智科电子有限公司

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

校企合作,共同组建“风电与新能源开发研究所”

3

新材料

攀长钢集团

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制造类、材料类高技能人才培养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在职人员技能提升培训

4

节能环保

东方电气集团

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

联合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核电、风电、大型水电、燃汽轮机焊接人才

6

新一代

信息技术

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人才培养

联合培养芯片封装技能人才

四川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处、创新处

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技术技能培训、技术服务

建立“德阳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德阳市装备制造业服务平台”,并纳入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中,搭建了直接服务产业的共享平台

二、政府统筹,形成服务产业的创新体制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其产业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

例如:

东方电气集团已基本形成了核电、风电、大型水电、燃汽轮机、光伏发电“五电并举”的新格局,重装的产品结构调整率已达80%以上。

为探索高职教育改革,服务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7月,国务院在德阳布点启动了“德阳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市政府还成立了由陈新有市长为组长、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高校和企业的代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德办函[2011]51号),德阳市政府印发了《德阳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德办发[2011]35号)。

在省经信委、市政府领导下,我院作为试点项目承建院校,正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整体推进”的原则,与行业企业共建“德阳重装产学研示范园”、“德阳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东投发展-工程职院新兴产业孵化基地”等,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对接平台。

与政府、行业企业一起研究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并组建、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

政府主导,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职业对接;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对接。

通过“三个对接”,建立起“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机制。

省市政府通过“德阳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产业对接、校企合作、政策配套、财税支持等方面实施统筹,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分担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成本的新体制,促进职业教育、产业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校企合作,共育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为跟进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以“对接产业、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为工作主线,深化“12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示范建设,深入落实《纲要》精神。

1.搭建对接产业的育人平台。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投入3亿元,与行业企业共建“德阳重装产学研示范园”,与行业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搭建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育人平台;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

在“三引、三进”中,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2.加强对接产业的内涵建设。

学院按照“一个方案、两个标准、三个规范”的内涵建设思路,正立项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和“重点课程包开发项目”,各专业在行业指导下,科学定位,通过与东电、东汽、二重等代表性企业深度合作,引入国际相关行业、职业标准,制定相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同开发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专兼职结合共同开发重点课程教学资源。

截至目前,已经立项建设32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52门重点课程。

同时,立项建设和修订《教育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范》、《实训基地建设使用管理规范》等,积极促进教学管理与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项目驱动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国际化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建设基础。

3.构建对接产业的育人机制。

为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学院党委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建立了党委、教务与学生工作系统、系(部)和产学结合部门的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定期研讨教育教学工作,及时解决突出问题。

同时,为了深入贯彻“育人为本”方针,创新地建立了“班级导师制度”,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副高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企业专家担任班级导师,与辅导员一起落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指导、法纪安全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工作,开创了育人新机制。

【案例1】为东方电气集团新能源产业培养高水平焊接技能人才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东方汽轮机厂,发扬胡总书记“泰山压顶不弯腰”精神,落实温总理“建设美好新东汽”指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设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但焊接生产关键岗位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告急!

 

然而,要在短期内培养这种高水平的焊接技能型人才,难度大、成本高、资源缺,学校领导班子抓住这一校企合作的良好契机,快速反应、对接产业、调整教学安排。

校企联合紧急从毕业班学生中选拔出71名焊接专业优秀学生,从2009年12月至次年3月,由双方共同实施3个半月的高强度技能培训。

东汽为此按每人2万元投入专项培训经费,将整车的钢板、焊条、焊丝送到学院焊接实训中心。

实训项目完全针对东汽产品及其要求来设置,采用与工厂同样的设备、材料、工艺和管理模式,双方共同组建了以“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高凤林特级技师领衔的师资团队(其中东汽派出6名高级技师参与培训指导),对学生进行原滋原味的技艺传授。

于是,这批学生开始像真正的工人一样,在实训中心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11点苦练技能。

他们在隆冬季节,焊花四溅、挥汗如雨、干劲十足!

三个半月下来,学生脱了一层皮,71名学生全部获得符合欧洲EN焊工标准的资格证书!

他们超常规的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学生到产业工人的蜕变!

2010年3月底,他们被紧急补充到生产岗位。

按照这一校企合作机制和培养模式,2011年校企又成功培养了第二批71名这样的毕业生。

作为校企合作的“代表作”,“东汽班”毕业生在核电产品生产等关键焊接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被分配到焊接分厂低压工段的梁强同学曾自豪的说:

“我们生产的大多是核电缸、核电箱产品。

现在我已经能够焊接出符合欧洲标准的核电产品了!

以后国家的核电设备发出的每一度电,都凝结着我的功劳,想到这些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被分配到焊接分厂装配工段的李浪在给师弟师妹的信中说:

“2010年10月,正当对工作有一点头绪的时候,师傅因病住院了,师兄也调到了其他岗位,整个班组就剩下四个和我一起进厂的同学,我们面临着核电产品高要求和生产任务紧的各种挑战,这都得由我们几个稚嫩的肩膀扛着。

我们利用在学校及之前师傅教会的知识和技巧,一边摸索一边思考,苦干加巧干,常常下班后还要主动申请加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按技术要求完成了产品生产任务!

我们几次到东汽进行回访,听到企业领导说得最多的是“这批学生不错”……。

东汽人力资源处杨宏鸣处长说“我们通过校企合作,从国际化要求和政治的高度来培养这些学生,为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个路子是走对了”;东汽焊接分厂党总支杨均书记评价“我工作这么多年,他们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一批学生。

他们不仅理论强、技能高,而且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乐于担当。

所以,他们很快成了生产骨干,让工厂渡过了难关,还在班组文化建设上起到了‘诸葛亮’的作用,这在我们企业历史上,很难得见到这种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团队!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中已经有部分人进入生产管理岗位,有的已经开始带徒弟了”……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高凤林传授绝技

东汽焊接班部分毕业生毕业生焊接核电产品

【案例2】为中国二重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培养首批高水平操作人才

大型模锻压机是提升国家航空、航天、核能、造船、国防实力的关键。

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二重建造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美国、俄罗斯、法国已分别拥有4.5万吨、7.5万吨、6.5万吨重型模锻压机)。

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建设期为三年,投产后年产值将达40亿元以上。

世界之最的中国二重8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模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大型模锻压机是提升国家航空、造船、核能设备等制造能力和水平的关键装备

但是,“世界之最”,谁来操作?

中国二重与学院签订了大型模锻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校企联合成立了“大型模锻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领导小组”,采取“厂中校”模式培养该类高技能人才,从培养方案制定到教学各主要环节,均由企业主导,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2010年和2011年先后毕业了两批学生,其中27人目前正在参与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总成安装调试和强化培训。

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国家承担着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大型模锻、重型压力容器等大型装备制造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对其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求理论强、技能精,而且要求职业素质好、国家意识强。

在对接产业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校企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们校企双方的必然选择,“贯彻《纲要》、创新体制、培养人才”是我们探索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高职发展之路的不懈追求,“服务产业、报效国家”永远是我们的崇高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