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337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课时

13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用连加、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扎实地打好计算基础。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安排的,第一阶段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阶段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先是不进位后是进位;第三阶段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先是不退位后是退位。

学完后再通过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了解加、减法的含义。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等。

2、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和推理能力已初步形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的智力有所发展,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已初步形成。

3、学生已初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之前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教师已强调学生养成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地计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小括号在运算中的意义。

3.通过计算加数相同的连加和减数相同的连减运算,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通过操作、类比、标注口算过程图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逐步形成口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

启发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法、练习法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

教学内容:

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

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

(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二、联系生活,在情境图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课件出示图片)

(一)谈话过渡,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

在学习中善于交流,分享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你们瞧,一

(1)班上的小朋友在忙些什么呢?

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观察单元主题图,说自己观察并分析的信息。

(二)汇报交流,完整表述相关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预设情况:

学生可能会根据主题图无序说一些信息,如:

有几个人,男生几个,女生几个……

教师引导学生把图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发书、写大字、剪五角星)进行观察,了解相关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三、主题定位,经历删选、操作、感悟、明确“理清法明”的探究过程

教师:

我们一起去了解在发书过程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1)主题定位,信息重组

学生汇报信息,教师选择性进行板书。

可能有:

共有30本;(学生直观感受)10本10本地数。

教师引导追问:

1.这些书是怎样摆放的?

2.为什么是10本10地数?

左边10本,右边有20本,一共有30本。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20+10=

(二)自主探究,直观操作

学具操作,尝试验证。

学生汇报过程,可能会出现:

1.小棒摆放。

左边2捆小棒,右边1捆,共3捆,就是30根。

2.计数器拨数

先再十位上拨出2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出1个珠子,十位上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3.直接数数。

10个10个地数,数到30.

4.旧知迁移

因为1+2=3,所以10+20=30.

  (三)感悟算理,促进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汇报中追问:

在摆小棒时,为什么是一捆一捆的?

拨数时,为什么总在十位上拨珠子?

数数时,是10个10个地数?

学生感悟,突出对整十数的计数单位“十”理解,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

(四)算法多样,算理明确

1.即时口算练习:

30-20=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体现用多种方法理解算理。

课件出示小棒图,附一图三式。

请学生口答补充完整。

2.口算抢答。

3+2=4+5=6-4=7-3=

30+20=40+50=60-40=70-30=

(1)夺红旗。

(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完成在书上,指名汇报。

(2)购物。

(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

(教材63页思考题)

  1.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2.汇报分析,方法多样,明确解题策略。

基础题(必做题)

完成课本63页练习十四第1—5题。

拓展提高(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4、反思回顾:

请你说一说,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内容:

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内容,是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计算教学因纯数字的教学会显得抽象且枯燥,教材中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实物操作,直观呈现算法过程,再通过语言表征,简化思维,理解算理。

丰富学生对本课知识建构,同时为以后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探究法、讲解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数字卡片:

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教师引导:

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

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个(),个位上的()表示()个()。

2.再出示53

教师:

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师:

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

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教师:

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

表示几个十?

以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数意义的理解的知识。

根据教师依次出示的数字卡片,指定学生说出数的意义。

(二)课件出示:

口算题(开火车)

40+2050+3040+250+3

(三)新课引入

教师:

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

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1.了解信息。

教师:

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教师摘要信息并板书;

小林:

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小红:

我才写了20个。

教师: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整表述,摘录可探究问题。

让学生能完整地把条件和问题完整说一说。

可能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有选择性进行板书,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比较“一共要写”和“已经”的含义。

教师:

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25+20

师生分析,肯定算式。

三、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一)尝试计算,触发疑问

  教师:

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可能有学生会计算,请学生说出结果,教师可用粉笔轻轻写在算式的后面。

并追问:

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检验吧。

  教师:

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二)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追问:

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

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

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教师:

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教师:

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

拨几个?

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用语言表征过程中简化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三)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

(课件演示)

 

(四)学以致用,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应用,内化算理

(一)小猴摘苹果。

(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我来试试。

(课件呈现)               

5+3=2+6=

35+3=2+46=

35+30=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预设:

如果有学生发现每组算式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适时拓展学生思维。

突出“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增加”的变化规律。

  五、创造发现,回顾点题

课件再次出示苹果卡片上的数字。

(一)创造算式,比较大小

教师:

老师把苹果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4053+40

追问:

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653+6

22+553+5

追问:

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二)列式设疑,孕伏新知

课件添加数字“9”,教师提出问题:

还能组成新的算式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这样算式,教师板书:

22+953+9

追问:

这两道算式你会算吗?

教师:

这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基础题(必做题)

完成课本64页“做一做”1、2题。

课本66页练习十五1——3题。

拓展提高(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现有鸭5只,鸡40只,鹅30只。

鸡、鸭、鹅共有多少只?

5、全课总结:

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65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列竖式的加法(进位)奠定基础。

本课对理解“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是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旧知迁移,感知“进位”的必要性。

借助学具操作,引导比较,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等方式。

沟通算法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进位加法特点的理解。

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建立对进位加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通过学具操作,观察思考,对比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的研究过程,理解并掌握“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3、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计算方法相互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方法:

复习法、启发引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利用旧知的经验为新知迁移做铺垫

课件出示复习题

(一)比一比,算一算(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

9+8=35+20=4+7=32+5=

20+78=3+9=4+71=32+50=

(二)列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结果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经历探究进位加法算法的过程

  教师: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需要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一起去一

(1)班联欢会的现场看看吧。

  

(一)主题引入,信息整合

课件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发现的信息,教师选择性的进行板书。

(课件演示突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闪烁。

如“24瓶”“桌上有9瓶”可以添加这条信息。

选取的信息有:

盒子里有24瓶矿泉水,桌子上有9瓶。

  

(二)提出问题,列式促研

  1.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课件出示男孩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问题。

2.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表述出来。

课件进行完整性的呈现。

学生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女孩列出算式)

3.比较算式,引入课题

板书算式:

24+9=

4.提出问题:

观察算式24+5与24+9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可能会说,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同点:

24+5是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24+9比较难。

(个位相加超过十,要进位)

  (三)学具操作,直观感悟

  1.思考:

怎样计算24+9=,课堂上没有矿泉水瓶,用什么学具代替我们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引导,借助小棒代替矿泉水,尝试摆一摆,算一算。

2.操作:

同桌合作,摆出算式,算出结果。

相互之间说一说是怎样得出结果。

3.汇报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请学生板演算式中小棒的摆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这样几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

左边24中4根加上右边9根中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3捆就是30,再加上3根,共33根;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这样几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

左边24中4根加上右边9根中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3捆就是30,再加上3根,共33根;

方法二:

左边24中1根加上右边9根合起来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3捆就是30,再加上左边的3根,共33根;

方法三:

左边24中4根加上右边9根合起来是13根,,20加上13就是33根;

 

方法四:

直接往后数9个;

方法五:

24加10再减1;

……

  三、分析操作过程,把握本质,体会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刚才操作交流的过程,共同分析方法一、二都是运用“凑十法”,方法三是直接把根数相加。

再次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回顾梳理。

  

(一)数形结合,初建模型

(课件呈现两种方法,动态演示,突出10根小棒捆一捆),

借助小棒摆放,课件演示,体现思考过程。

  教师:

第一种方法中的原来的2捆为什么变成了3捆?

为什么要把后面的几根重新打捆?

第二种方法中1捆多3根是怎么得到的?

1捆表示什么几根?

让学生对着课件演示,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棒演示过程按照“先……再……”的顺序说一说。

(二)符号表征,明确算理

  结合小棒摆放图,把算式过程图填写完整。

  (课件出示算式,以学生表述过程陆续呈现步骤,突出算法不同。

利用课件呈现小棒图,出示算式,每种算法的呈现以小棒图与口算过程图相对照,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法。

  教师:

引导学生结合小棒摆放,说出算式一是把9分成两个数,运用“凑十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结果是多少?

算式二结合小棒图,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结果是多少?

  (三)即时练习,深化算理

  (课件出示)教材65页“做一做”。

让学生观察小棒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练习,全班交流,课件反馈。

4、专项练习,强化对进位加法算理的认识(课件出示)

(1)快乐的小猴。

(说一说□里能填几。

(2)捉害虫。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解决问题。

教材66页第4题。

巩固练习

基础题(必做题):

完成课本65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五4——6题。

拓展提高(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1.3位同学跳绳,1号同学跳了9下,2号同学跳了18下,3号同学跳了20下,三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2.一

(2)班有45人,从一

(1)班调8人到一

(2)班,两班人数就相等了。

(1)班原来有多少人?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通过本课的练习,你对加法计算有什么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