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27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docx

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

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知识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考查内容和设错形式: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渗透于高中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考查,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但难度较小,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错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

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解决该类试题时一定要细心、仔细。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水、三氧化硫、己烷、三氯甲烷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4.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

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2、Si、P4、CO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2O、18O2等。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特别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题常设的五大“陷阱”。

(1)“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

①在标准状况下的非气态物质,如H2O、SO3、戊烷、苯、CCl4等。

②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粒子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2)物质的组成。

①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

②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CO2、CnH2n+2等。

③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

④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中的粒子数目,如N2、CO、C2H4等。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分析。

如Na2O2、NO2与H2O的反应;电解AgNO3溶液、CuSO4溶液的反应;Cl2与H2O、NaOH、Fe的反应等,分析该类题目时还要注意反应产物以及过量计算的问题。

(4)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可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发生微弱水解。

如0.1mol·L-1的乙酸溶液和0.1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c(CH3COO-)不相等。

(5)一些特殊的反应。

如一氧化氮和氧气不需要条件即可反应,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合成氨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等。

知识点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1.配制步骤

―→

―→

―→

―→

―→

―→

2.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

(1)量筒或托盘天平 

(2)烧杯 (3)玻璃棒 (4)容量瓶 (5)胶头滴管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

(2)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

①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②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3)误差分析

①砝码生锈:

偏高。

②定容时,溶液温度高:

偏高。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高。

④称量时物码颠倒且使用游码:

偏低。

⑤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偏低。

⑥称量易吸水物质时间过长:

偏低。

⑦转移时,有液体溅出:

偏低。

⑧滴加蒸馏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

偏低。

⑨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偏低。

⑩容量瓶内有少量水:

无影响。

4.换算关系会推导

(1)气体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某气体V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c=

mol·L-1。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c=

(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ρ为溶液的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

【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漏。

(2)称量NaOH固体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不能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3)稀释浓硫酸应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再倒入浓硫酸。

(4)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

(5)读数时,眼睛要平视,定容时应使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定容时仰视、俯视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仰视会造成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俯视会造成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知识点四滴定法的应用

1.明确一个中心

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见量化摩,遇问设摩”。

2.掌握两种方法

(1)守恒法: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包括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

它们都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淡化中间过程,利用某种不变量(如①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不变;②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建立关系式,从而达到简化过程,快速解题的目的。

(2)关系式法:

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

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方法技巧】

1.利用守恒法计算物质含量,其关键是建立关系式,一般途径有两种:

(1)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

(2)利用微粒守恒建立关系式。

2.多步滴定常分为两类

(1)连续滴定:

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定。

根据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

(2)返滴定:

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定计算出过量的物质。

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高频考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

例1.[2019新课标Ⅱ]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L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

数目为0.1NA

C.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举一反三】(2018年全国卷Ⅰ)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变式探究】【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

NH4Cl溶液中,

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高频考点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例2.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

【变式探究】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甲)>M(乙),则气体体积:

甲<乙

B.若M(甲)

甲>乙

C.若M(甲)>M(乙),则气体的摩尔体积:

甲<乙

D.若M(甲)

甲<乙

高频考点三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3.体积为V、密度为ρ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mg。

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各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A.c=

      B.m=Vρw

C.w=

D.ρ=

【变式探究】实验室常用98%(ρ=1.84g·mL-1)的浓H2SO4配制1∶4的稀H2SO4,此稀H2SO4的密度为1.23g·mL-1,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A.4.6mol·L-1B.5.7mol·L-1

C.3.88mol·L-1D.18.4mol·L-1

高频考点四 滴定法的应用

例4.碱式次氯酸镁[Mga(ClO)b(OH)c·xH2O]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微溶于水的无机抗菌剂。

为确定碱式次氯酸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1.685g碱式次氯酸镁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用足量乙酸酸化,用0.8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离子方程式为2S2O

+I2===2I-+S4O

),消耗25.00mL。

②另取1.685g碱式次氯酸镁试样,用足量乙酸酸化,再用足量3%H2O2溶液处理至不再产生气泡(H2O2被ClO-氧化为O2),稀释至1000mL。

移取25.00mL溶液至锥形瓶中,在一定条件下用0.02000mol·L-1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Mg2+(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消耗25.00mL。

(1)步骤①需要用到的指示剂是__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碱式次氯酸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方法技巧】

1.利用守恒法计算物质含量,其关键是建立关系式,一般途径有两种:

(1)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

(2)利用微粒守恒建立关系式。

2.多步滴定常分为两类

(1)连续滴定:

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定。

根据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

(2)返滴定:

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定计算出过量的物质。

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变式探究】测定某草酸晶体(H2C2O4·xH2O)组成的实验如下:

步骤1:

准确称取0.5508g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简式为

)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2.50mL。

步骤2:

准确称取0.1512g草酸晶体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步骤1中所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H2C2O4+2NaOH===Na2C2O4+2H2O),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1)“步骤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1.[2019新课标Ⅱ]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L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

数目为0.1NA

C.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2.[2019新课标Ⅲ]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c(

)+2c(

)+3c(

)+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9·全国卷Ⅰ,27(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

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2019·江苏,18)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

以FeSO4·7H2O为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

(1)将一定量的FeSO4·7H2O溶于稀硫酸,在约70℃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红棕色黏稠液体。

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水解聚合反应会导致溶液的pH______。

(2)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

用5.000×10-2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Cr2O

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mL。

①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2018年全国卷Ⅰ)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2.(2018年全国卷II)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3.(2018年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1.【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

NH4Cl溶液中,

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2.【2017新课标3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的

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A个P-Cl键

3.【2017海南】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A

B.1mol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C.1L0.1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A

D.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1.【2016年高考海南卷】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m

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

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B.0.1mol/L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

C.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

D.室温下,稀释0.1mol/L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3.【2016年高考四川卷】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

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4.【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5.【2016年高考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

A.0.80B.0.85C.0.90D.0.93

6.【2016年高考上海卷】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g,加入含0.1mo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1792ml(标准状况),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

A.1:

1B.1:

2C.1.87:

1D.3.65:

1

7.【2016年高考江苏卷】(12分)过氧化钙(CaO2·8H2O)是一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供氧剂。

(3)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如下:

向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MnSO4和碱性KI溶液,生成MnO(OH)2沉淀,密封静置;加入适量稀H2SO4,待MnO(OH)2与I−完全反应生成Mn2+和I2后,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①写出O2将Mn2+氧化成MnO(OH)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取加过一定量CaO2·8H2O的池塘水样100.00mL,按上述方法测定水中溶解氧量,消耗0.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13.50mL。

计算该水样中的溶解氧(用mg·L−1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8.【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5分)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_______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__________mol·L−1。

(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

9.【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

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

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

10、【2016年高考上海卷】(本题共14分)

C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应用广发的化工产品。

CO2与过氧化钠或超氧化钾反应可产生氧气。

完成下列计算:

(1)CO2通入氨水生成NH

4HCO3,NH4HCO3很容易分解。

2.00molNH4HCO3完全分解,分解产物经干燥后的体积为_________L(标准状况)。

(2)某H2中含有2.40molCO2,该混合气体通入2.00LNaOH溶液中,CO2被完全吸收。

如果NaOH完全反应,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3)CO2和KO2有下列反应:

4KO2+2CO2→2K2CO3+3O2

4KO2+4CO2+2H2O→4KHCO3+3O2

若9molCO2在密封舱内和KO2反应后生成9molO2,则反应前密封舱内H2O的量应该是多少?

列式计算。

(4)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合成甲醇的原料:

CH4+H2O

CO+3H2

已知:

CO+2H2

CH3OHCO2+3H2

CH3OH+H2O

300molCH4完全反应后的产物中,加入100molCO2后合成甲醇。

若获得甲醇350mol,残留氢气120mol,计算CO2的转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