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155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docx

届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高三年级化学科试卷

答题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Ca-40

客观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文物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朝·《竹林七贤与启荣期》砖画的砖块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C.清·乾隆“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中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2.化学与生产、生活、技术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B.“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物理和化学变化

C.节日燃放的烟花,是碱金属、锶、钡、铂、铁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现的

D.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性的性质而设计的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C.SiO2熔点高,可以用石英坩埚加热熔融碳酸钾

D.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4.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使一定量的胶体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浓度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其凝聚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某胶体遇氯化镁溶液或石膏水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使此胶体发生聚沉的“聚沉值”等于Ca2+、Mg2+

B.该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该胶体遇氯化钡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D.该胶体的微粒直径为10—7cm~10—9cm

5.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福尔马林、淀粉均为混合物

②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必须用到两个量筒和两个温度计

③由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④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⑥蒸馏在天然香料,药物提取及核燃料处理等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⑦Ca(HCO3)2、Fe(OH)3可由化合反应制得,Fe3O4可以由置换反应制得

A.①③⑤B.①⑤⑦C.②③⑤⑦D.①②④⑥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有机物C2H6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一定为7NA

B.在K35ClO3+6H37Cl=KCl+3Cl2↑+3H2O中,若生成71g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5/3NA

C.1 mol的P4O6中含有6NA个P-O键

D.将1mol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A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中性溶液中:

Fe3+、Ba2+、NO3-、Cl-

B.使甲基橙变黄色的溶液中:

 Na+、AlO2-、SO42-、Cl-

C.Kw/c(H+)=1×10-13mol/L的溶液中:

 NH4+、Ca2+、Cl-、NO3-

D.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

Na+、Cl−、S2−、ClO−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丙丁

A.用装置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B.用装置乙制取CO2气体

C.用装置丙蒸发CH3COONa溶液得CH3COONa晶体

D.用装置丁模拟工业制氨气并检验产物

9.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H4+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

B.1mol联氨(N2H4)中含有5mol共价键

C.1molNH4+经过过程

,(假设每步转化均完

全)得到氮气的体积约为11.2L

D.该方法每处理1molNH4+,需要的NO2—为0.5mol

10.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pH(Na2CO3)>pH(NaHCO3)

B.实验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

C.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比NaH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多

D.两溶液中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1.a、b、c、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且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b、c均为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则构成c中的阳离子半径

小于其阴离子半径

B.若a为一种气态氢化物,X为O2,则a分子中可能含有10个

或者18个电子

C.若b为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则X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D.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X为O2,则O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8

12.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和HI的平衡转化率[

C.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2O+I2=H2+2H2SO4+2HI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晶体

B

向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通入SO2

溶液红色退去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

AlO2-与HCO3-发生了双水解反应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

+2HCO3-→

+2H2O+2CO2↑

B.在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

HCO3—+Ba2++OH—=BaCO3↓+H2O

C.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Mg2++2HCO3-+2OH-=MgCO3↓+2H2O

D.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

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15.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

+O2+4OH-=Fe3O4↓+S4O

+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B.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ol

D.O2是氧化剂,S2O

与Fe2+是还原剂

16.将镁铝合金溶于100mL稀硝酸中,产生1.12LNO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L

A.原溶液中c(HNO3)=2.6mol/LB.沉淀最大质量为4.08g

C.m(Mg):

m(Al)=8:

9D.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mol/L

17.溶液X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浓度均为0.1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

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阳离子

阴离子

Na+、Fe3+、Ca2+、Fe2+、Mg2+、Al3+

OH−、NO3−、HCO3−、CO32−、SO42−、Cl−

A.X溶液中一定含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

B.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HCO3−或CO32−

C.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NO3−+4H+=3Fe3++NO↑+2H2O

D.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Mg2+

18.为了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进行了如下图装置所示的实验,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后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检查氢氧化钠溶液出口处无氧气产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

B.反应管内产生的红色粉末可能是Fe2O3

C.B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SO3的存在,此处用Ba(NO3)2溶液也可以检验SO3

D.反应管内得到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19.某氮肥样品可能含有NH4HCO3、NH4C1、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称取该样品1.000克,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

将溶液分成两等份依次完成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10mL0.2mol•L-1的盐酸与之充分反应,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44.8mL(设产生的CO2全部逸出)。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6mol•L-1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设产生的NH3全部逸出)至少需要25mL0.15mol•L-1的硫酸才能被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0g样品中一定含有NH4HCO30.316克

B.向①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NH4C1

C.原样品的含氮量为21%

D.无需另外再设计实验验证,就能确定原样品中是否含有NH4Cl

20.向FeCl3、Al2(SO4)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aq),形成沉淀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沉淀的生成的pH列于下表(已知:

偏铝酸钡易溶于水)。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氢氧化物

溶液pH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3

3.4

Al(OH)3

3.3

5.2

 

A.OA段产生的沉淀为BaSO4和Fe(OH)3

B.据图计算原溶液中c(Cl-)=c(SO42-)

C.AB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2SO42-+2Ba2+ +Al3+ +3OH-=2BaSO4↓+Al(OH)3↓

D.C点溶液呈碱性是因为AlO2-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O2-+2H2O=Al(OH)3 +OH-

主观卷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0分)1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阳离子

H+、K+、Mg2+、Al3+、NH4+、Fe2+、Fe3+

阴离子

Cl-、Br-、I-、CO32-、AlO2-

(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cmol/L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像数据计算a=mL

(3)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8L

5.6L

11.2L

n(Cl-)

1.25mol

1.5mol

2mol

n(Br-)

1.5mol

1.4mol

0.9mol

n(I-)

xmol(x≠0)

0

0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5.6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x=mol

22.(14分)有资料显示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在常温下可合成岩脑砂(主要成分为NH4Cl),某实验小组对该反应进行探究,并对岩脑砂进行元素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

I.岩脑砂的制备

e

(1)该实验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所需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确定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

a→____→ef←___(用小写字母和箭头表示,箭头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3)装置F中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装置D处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为:

导管太细,生成的氯化铵固体可能会堵塞导管,之二为:

___________。

II.岩脑砂中元素的测定:

准确称取ag岩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加热,利用右图装置测定岩脑砂中氮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之比。

充分加热后,G中产生红色固体,H、I装置质量增加,K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5)写出G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6)若没有H装置,会导致测量值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3.(14分)铁、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铁、铝及其化合物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配制氯化铁溶液,先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②FeCl2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FeCl3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③利用氯水和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中有无Fe2+

④加热蒸干Fe2(SO4)3溶液获得Fe2(SO4)3固体

⑤含amolAlCl3的溶液和含1.5amolNaOH的溶液,无论正滴和反滴,生成Al(OH)3的质量相等

⑥由于金属铝性质稳定,所以Al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其作用原理为

(3)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和Fe2O3、SiO2)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为

2在实验室灼烧操作应选择的实验仪器为

3反应

中,加入NaHCO3一段时间才有沉淀生成,写出加入少量NaHCO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25℃时

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Al(OH)3]=1.1×10−33

1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Al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

②溶液中某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0×10−5mol·L−1时,可认为已沉淀完全。

现向一定浓度的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当Fe3+完全沉淀时,测定c(Al3+)=0.2mol·L−1。

此时所得沉淀中________(填“还含有”或“不含有”)Al(OH)3。

24.(12分)氨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亚硝酸(HNO2)、连二次硝酸(H2N2O2)、尿素[CO(NH2)2]等多种含氮的化工产品

(1)已知:

25℃时,亚硝酸和连二次硝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HNO2

H2N2O2

电离常数

Ka=5.1×10−4

Ka1=6.17×10−8、Ka2=2.88×10−12

①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NO2和NaHN2O2溶液的pH(NaNO2)_________pH(NaHN2O2)(填“>”“<”或“=”)。

225℃时,NaHN2O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其水解常数Kh=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0.1mol/LNaHN2O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

(2)以NH3与CO2为原料可以合成尿素[CO(NH2)2],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

2NH3(g)+CO2(g)

NH2CO2NH4(s)ΔH1=−159.5kJ·mol−1;

反应

NH2CO2NH4(s)

CO(NH2)2(s)+H2O(g)ΔH2=+116.5kJ·mol−1;

反应

H2O(l)

H2O(g)ΔH3=+44.0kJ·mol−1。

则反应

NH3与CO2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NH3)∶n(CO2)=2∶1的原料气,使之发生反应

,反应结束后得到尿素的质量为30g,容器内的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高三年级化学科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B

D

C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B

A

A

A

C

D

B

21(10分,每空2分)

(1)H+Al3+NH4+(错写不得分,少写一个得1分,少两个0分)

(2)20/3(或者6.7)

(3)①5Cl2+8I-+2Br-===4I2+10Cl-+Br2 ②10∶15∶4③0.15

22(14分,每空2分)

(1)MnO2+4H++2Cl—

Mn2++Cl2↑+2H2O

(2)→dchg←ji←b

(3)除Cl2中的HCl

(4)无尾气处理装置

(5)2NH4Cl+3CuO

3Cu+N2↑+2HC1↑ +3H2O

(6)偏低

23(14分,每空2分)

(1)①④⑤(错写不得分,少写一个得1分,少两个0分)

(2)K2FeO4中+6价铁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消毒杀菌;同时FeO42- 被还原成Fe3+,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各1分)

(3)①Fe2O3②坩埚③HCO3-+OH-=H2O+CO32-

(4) ① Al(OH)3     ②   不含有

24(12分,每空2分)

(1)①<②1.62×10−7

③c(Na+)>c(HN2O2-)>c(OH-)>c(H+)>c(N2O22-)

(2)2NH3(g)+CO2(g)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CO(NH2)2(s)+H2O(l)ΔH=−87.0kJ·mol−1

(3)①128(mol/L)-3②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