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8925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9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试题

高二化学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考试时间:

90分钟。

试卷总分:

100分)。

(提醒考生注意:

必须在答题区域内答题,否则不给分)

第I卷(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Cu:

64B:

11Na:

23N:

14C:

12S:

32

一、选择题(共25小题,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CF2Cl2B.PCl5C.HClD.BF3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子中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和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就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A、CF2Cl2的F和Cl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C的化合价为+4价,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A正确;

B、PCl5中P和Cl的化合价分别是+5价和-1价,则P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Cl原子满足,B不正确;

C、HCl中H和Cl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1价,则H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Cl原子满足,C不正确;

D、BF3中B和F的化合价分别是+3价和-1价,则B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F原子满足,D不正确;

答案:

A。

【点睛】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多填2个电子,不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的结构,所以有氢原子的选项可先排除。

2.在下列所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1s22s22p2B.1s22s22p5C.1s22s22p63s1D.1s22s22p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A是C,B是F,C是Na,D是Ne,所以氧化性最强的是F,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得出元素种类,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灵活运用即可。

3.下面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A错误;B.2p能层有3个电子,应在3个不同的轨道,不符合洪特规则,B错误;C.3d能级有8个电子,应在5个不同的轨道,违反了洪特规则,C错误;D.符合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D正确,答案选D。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OH与

均表示羟基,A正确;B、NaCl的晶胞如

图所示,B错误;C、甲烷的球棍模型可表示为

,C正确;D、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D正确,答案选B。

5.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若以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E(3s)>E(3p)>E(3d)B.E(3s)>E(2s)>E(1s)

C.E(4f)>E(4s)>E(3d)D.E(5s)>E(4s)>E(4f)

【答案】B

【解析】

【详解】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

A、由以上分析可知相同能层不同能级的电子能量E(3d)>E(3p)>E(3s),故A错误;

B、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电子能量E(3s)>E(2s)>E(1s),故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E(4f)>E(3d)>E(4s),故C错误;

D、应为E(4f)>E(5s)>E(4s),故D错误;

答案:

B。

【点睛】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为:

①.相同n而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为:

ns<np<nd<nf,②.n不同时的能量高低:

2s<3s<4s2p<3p<4p;③不同层不同能级ns<(n-2)f<(n-1)d<np。

6.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分子空间构型也相同的是()

A.H2O、SO2B.BeCl2、CO2C.H2O、NH3D.NH3、CH2O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水中O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6-2×1)÷2=2,采取sp3杂化方式,水是V型结构。

SO2中S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6-2×2)÷1,采取sp2杂化方式,SO2是V形结构,故A不正确;同样分析氯化铍中Be原子是sp杂化,是直线型结构。

CO2是直线型结构,碳原子是sp杂化,B正确;氨气中氮原子是sp3杂化,含有1对孤对电子,因此氨气是三角锥形结构,C不正确;甲醛中碳原子是sp2杂化,属于平面型结构,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杂化轨道理论对有关判断和应用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判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是答题的关键。

7.下列物质中都存在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的是()

A.硝酸铵、氢化铵、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硫酸铵

B.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氢化钠

C.硫酸、氢氧化钠、氮化钙、氢氧化钡

D.氯化铵、氢氧化钠、双氧水、过氧化钙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铵离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氨分子中氮原子上有孤电子对,H+、Cu2+、Ag+有空轨道,能形成配位键,A正确;

A、只有硫酸四氨合铜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氢化钠只有离子键,A错误;

C、硫酸含有共价键,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氮化钙只有离子键,C错误;

D、只有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氢氧化钠、过氧化钙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双氧水只有共价键,D错误;

答案:

A。

【点睛】配位键的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配位键的含义和形成条件,其形成条件为中心原子有空轨道,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常见配体有氨气、水、氯离子等。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谱分析可用于元素检测,稀有气体He就是在分析太阳光谱时发现的

B.X射线衍射实验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

C.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总数,导致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现了稀有气体氦,故A正确;

B.晶体会对X射线发生衍射,而非晶体不会对X射线发生衍射,通过有无衍射现象即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所以X射线衍射实验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故B正确;

C.等电子体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

CO和N2是等电子体,其二者的化学性质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

D.CO2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9.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2s22p2和2s22p4B.3s23p4和2s22p4

C.3s2和2s22p5D.3s1和3s23p5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2的元素为C,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4的元素为O,二者可形成CO2,故A不选;

B.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的元素为S,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4的元素为O,二者可形成SO2,故B不选;

C.价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元素为Mg,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元素为F,二者可形成MgF2,故C不选;

D.价层电子排布为3s1的元素为Na,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5的元素为Cl,二者可形成NaCl,故D选;

答案:

D

10.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A.15B.35C.51D.3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构造原理可知,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2+8+18+5=33,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元素原子序数的计算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构造原理的含义,然后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灵活运用即可。

11.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配合物[TiCl(H2O)5]Cl2•H2O,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6,故A错误;

B.中心离子是Ti3+,内配离子是Cl-,外配离子是Cl-,故B错误;

C.配合物[TiCl(H2O)5]Cl2•H2O,内配离子是Cl-为1,外配离子是Cl-为2,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

2,故C正确;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外界离子Cl-与Ag+反应,内配位离子Cl-不与Ag+反应,故D错误;

答案:

C。

12.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胞的结构是晶体的结构B.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C.晶胞中的任何一个粒子都属于该晶胞D.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构成晶体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晶胞的结构并不是晶体的结构,A错误;

B.相同晶体中晶胞

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不同晶体的晶胞大小和形状不一定相同,B错误;

C.晶体中的大部分粒子被若干个晶胞所共有,不完全属于某个晶胞,C错误;

D.知道晶胞的组成,利用“均摊法”即可推知晶体的组成,D正确。

答案:

D。

13.下列说法和解释错误的是

A.冰融化时,需破坏晶体中的全部氢键,所以冰融化时密度变大

B.卤化物

从F到I,由于分子量增大,分子间范德华力增大,熔沸点也逐渐升高

C.由于石墨晶体中层间距较远,电子不易实现迁移,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

D.金属中的“电子气”在电场中可以定向移动,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冰融化时,需要破坏晶体中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冰融化时密度变小,故A错误;

B.对于分子晶体来说,熔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随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力增大,其熔沸点升高,故B正确;

C.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相隔340pm,距离较大,是以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即层与层之间属于分子晶体,电子不易实现迁移,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故C正确;

D.金属内部有自由电子,当有外加电压时电子定向移动,因此金属可以导电,故D正确。

故选A。

14.一般情况下,下列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键角:

H2O

Cl—Cl>F—F

C.键能:

C—C

σ键>π键

【答案】C

【解析】

A.水分子是V形,二氧化碳是直线形,键角:

H2O

Cl—Cl>F—F,故B正确;C.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能:

C—C>C—Si,故C错误;D.一般而言,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强度越大,强度:

σ键>π键,故D正确;故选C。

15.以下是摘自高二实验班某学生在这次考试复习中对教材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总结,其中与教材说法不符的是()

A.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电子云半径越大

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C.书写电子排布式时,按照构造原理,依据电子的填充顺序从左到右书写能级

D.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子排布指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答案】C

【解析】

A、能层越高,能量越大,即不同能层同一能级的电子云半径越大,故A说法正确;B、每一个能层都是从s能级开始,其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故B说法正确;C、书写电子排布式时,能层低的能级要写在左边,不能按填充顺序写,故C说法错误;D、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通常所说的电子排布指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故D说法正确。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2O与CO2、CCl3F与CC12F2互为等电子体

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

C.H2CO3与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二者的酸性(强度)非常相近

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A.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N2O与CO2的价电子总数均为16,CCl3F与CC12F2的价电子总数均为32,它们互为等电子体,A项正确;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分子为四面体形,C原子与其它原子以单键相连,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B项正确;C.碳酸属于弱酸,磷酸属于中强酸,它们的酸性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非羟基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Na2O2,Na2O2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

答案选C。

17.有5种元素X、Y、Z、Q、T。

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

B.T和Z各有一种单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ZQ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则X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Z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C元素;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则Y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Y为Fe元素;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Q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Q为O元素;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T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则T为为P元素,据此分析。

A.元素Y和Q分别是Fe、O,可形成化合物Fe2O3,A项正确;B.T和Z分别是P、C,它们形成的单质有P4和金刚石,它们的分子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型,B项正确;C.X与Q形成的化合物SO2或SO3都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D.Z为C,CO2是直线型分子,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项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元素的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8.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碱性:

NaOH>Mg(OH)2>Al(OH)3B.电负性:

Si<P<S

C.第一电离能:

Si<P<SD.Cl-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

【答案】C

【解析】

A、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增强,即金属性:

Na>Mg>Al,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碱性:

NaOH>Mg(OH)2>Al(OH)3,故A说法正确;B、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即电负性:

S>P>Si,故B说法正确;C、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IIA>IIIA、VA>VIA,因此第一电离能:

P>S>Si,故C说法错误;D、Cl-是Cl得到一个电子,即Cl-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D说法正确。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则ABn为空间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

B.水很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

C.H2O、NH3、CH4分子中的O、N、C分别形成2个、3个、4个键,故O、N、C原子分别采取sp、sp2、sp3杂化

D.配合物[Cu(H2O)4]SO4中,中心离子是Cu2+,配位体是SO42-,配位数是1

【答案】A

【解析】

A.依据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可知,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则ABn为空间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A项正确;B.水很稳定的原因是水分子中H-O键的键能大,而水分子间的氢键使得水的熔、沸点升高,B项错误;C.在NH3、H2O、CH4中N、O、C均采取sp3杂化,只不过NH3、H2O分子中孤对电子占据着杂化轨道,C项错误;D.Cu(H2O)4]SO4中配位体是H2O,配位数是4,D项错误。

答案选A。

20.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双键中,σ键比π键稳定

B.N2与CO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对应相等

C.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至少有1个σ键

D.HCHO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2∶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双键中,σ键比单个的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大,更加稳定,故A正确;

B.CO与N2结构相似,分子中σ键都是1个,π键都为2个,故B正确;

C.单键中含有1个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则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至少有1个σ键,故C正确;

D.C、HCHO中含有2个单键和一个双键,则σ键与π键数之比为3:

1,故D错误;

答案:

D.

【点睛】σ键头碰头重叠,π键肩并肩重叠,共价键中一定含σ键,则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σ键,而没有π键,单键中含有1个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21.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

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同一层即同一能级中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故A错误;B、基态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B正确;C、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满,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故C错误;D、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排布式和排布图的书写的相关知识。

2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③金刚石、SiC、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⑥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⑧氯化钠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

A.①②③⑥B.①②④C.③⑤⑦D.③⑤⑧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分子,其晶体中不含化学键,故错误;

②晶体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其中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故错误;

③金刚石和SiC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中键长越长,熔沸点越低,Si的半径比C的半径大,因此金刚石比SiC熔沸点高,H2O和H2S属于分子晶体,H2O分子间含有氢键,因此H2O的熔沸点高于H2S,熔沸点高低判断:

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综上所述,故正确;

④离子晶体中除含有离子键外,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但分子晶体中一定不含离子键,故错误;

⑤根据化学式以及晶胞结构,Ti2+位于顶点,O2-位于面上,Ca2+位于体心,因此每个Ti4+周围最近的O2-有12个,故正确;

⑥SiO2中Si有4个键,与4个氧原子相连,故错误;

⑦只有分子晶体中含有分子间作用力,且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稳定性是化学性质,故错误;

⑧离子晶体溶于水破坏离子键,故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答案:

D。

23.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碳有新的单质形态C60存在。

后来人们又相继得到了C70、C76、C90、C94等另外一些球碳分子。

21世纪初,科学家又发现了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大大丰富了碳元素单质的家庭。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C60、C70、管状碳和洋葱状碳都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C60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

D.熔点比较:

C60

【答案】A

【解析】

【详解】A.C60的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石墨能量低,金刚石能量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正确;

C.以晶胞顶点上的C60为例,与之距离最近的分子在经过该点的面的面心上,这样的面有12个,所以这样的分子也有12个,故C正确;

D.C60、C70、C90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在这四种物质中熔点最高,熔点比较:

<金刚石,故D正确;

答案:

A。

【点睛】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

24.二茂铁分子[Fe(C5H5)2]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是燃料油的添加剂,用以提高燃烧的效率和去烟,可作为导弹和卫星的涂料等。

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茂铁中Fe2+与环戊二烯离子(C5H5-)之间为离子键

B.1mol环戊二烯(

)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NA

C.二茂铁分子中存在π键

D.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答案】C

【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的化学键是配位键,A不正确。

碳碳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所以1mol环戊二烯(

)中含有σ键11mol,B不正确,C正确。

根据构造原理可知,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答案选C。

25.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SO2易溶于水只是因为相似相溶原理

B.乳酸(

)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由上图知酸性:

H3PO4>HClO,因为H3PO4中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A.SO2易溶于水除了因为SO2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外,还由于S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增大了溶解度,A错误;

B.乳酸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可表示为

,B正确;

C.碘单质、四氯化碳、甲烷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