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8509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docx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

论陶渊明散文的艺术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钟文辉指导老师:

龙建春

引言

陶渊明生于江州浔阳,生活的时代主要为社会动乱的晋代,卒于宋元嘉四年。

他的一生经历过社会的大分裂、大混战,深刻了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生存状况,感受到了东晋朝廷的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矛盾纠缠。

同时,这一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和思想史上一个大放异彩的时期。

中国文化的悲剧就在于每一次社会的大动乱、大变革总能带来文化的大繁荣、思想的大解放,魏晋六朝也不例外。

晋代以前经历过正始、建安,“文学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

到了东晋一代,思想领域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呈现出儒学、玄学、道教、佛教百家争鸣、相互驳难的精彩局面。

由于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分裂的状况,儒学开始衰落,产生了与儒学并存的门阀贵族的思想意识——玄学。

道教和佛教也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东晋葛洪创立了新道教,佛教在东晋亦有很大的发展。

还值得一提的是,老庄之学在魏晋之际也颇为流行,嵇康、阮籍等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与美学思想,与当时老庄之学的流行也不无关系。

老子主张万物“复归于朴”,庄子也是主张“天道无为而自然”,这一思想反映到文艺思想上来,就是主张自然美,反对雕琢文饰:

“言隐于荣华”。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是老庄玄学兴盛的时代。

可以说,士人的精神风貌无不受到老庄玄学思想的影响。

[1]他在艺术上追求真率自然的创作风格,使之成为建安之后,正唐之前,无论在诗歌还是散文创作上他都是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凡的历史地位。

陶渊明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这一时期,作为封建文人、知识分子,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要么出仕,要么归隐。

一般文人厌恶和逃避现实的倾向大大增强,加上魏晋玄学超然物外思想的宣传,当时社会隐逸成风。

陶渊明的艺术风格和隐逸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下产生的。

他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辞赋家和散文家。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辞赋和散文遭受了冷遇。

其实他的辞赋和散文同他的诗歌一样,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思想面貌和人生理想,同样有着不同凡响的成就。

明张溥就曾为他大鸣不平:

“《感士》类子长之倜傥,《闲情》同宋玉之《好色》,《告子》似康成之《戒子》,《自祭》若右军之《誓墓》,孝赞补经,传记近史;陶文雅兼众体,岂独以诗绝哉。

”[2]尤其是他的散文,虽然篇目不多,但悉数珍品、精秀绝伦。

他的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他都算是魏晋散文的集大成者,代表着这一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

散文和诗歌一样,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数量极其丰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都有相当高的成就。

它们都追求意境的创造,可以说意境是散文和诗歌的魂。

诗歌和散文除了讲求审美意境外,对艺术性的追求也是相当重要的。

陶渊明散文的艺术体现,实际上就体现在他散文的真情实趣,指的是散文在反映生活时所显示出来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艺术意趣。

陶渊明散文的艺术性能够触动、感动或打动人心,深达人们的灵魂深处,其散文中的艺术性是对人、对事、对物的一份真淳,无论文中那份情,还是文中那份趣,都脱离不了一个真字。

陶渊明散文的艺术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隽永,并且情文并茂,至情至性;他的散文,虚实相间、虚实结合的想象方式别具一格;他还善于在散文中塑造自我形象,亲切动人;他的散文用语明白干净,语言质朴而自然。

这些都是陶渊明散文极具真情实趣艺术性的主要体现,下面就论文有关陶渊明散文的艺术性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亲切动人的自我形象

陶渊明散文善于刻画、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深刻的形象塑造,使作品更为生动丰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文章中有形象,尤其是作者自己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陶渊明散文的又一艺术特征,这在他的多篇散文中都是清晰可见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写道:

“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五柳先生传》据考证实为陶渊明本人自传,是一篇寄托着陶渊明个人理想志趣的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地描写,展现出了一个淡泊名利、不慕功名的五柳先生。

在文章开篇前两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树,因以为号焉。

”这几笔就把一个深藏不露的五柳先生展现出来,语气平淡但味道醇厚,一种高气笼罩全篇;“好读书”四句写读书时的形象,“欣然忘食”四字把他那种求知若渴的情态、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性嗜酒”八句写喝酒,展现了他喝醉时的形象:

他嗜酒如命,但因为贫困而不能常常喝酒,遇到亲朋好友招待他,他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喝醉,之后醉醺醺的向主人告别;“环堵萧然”五句写他贫困潦倒的形象:

他家徒四壁,衣服常常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遮挡不了,单薄的粗布短衣还常常打满补钉,经常食不果腹,饮食短缺,而他却安于这种贫穷消闲的享受,怡然自得。

全文简短明快,把一个穷苦潦倒却安贫乐道的封建文人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他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超然品德为后人所称道。

整篇文章不足两百字之间就勾勒出了一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萧统《陶渊明传》曰:

“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又曰:

“时人谓之实录”。

《五柳先生传》一文表现出了陶渊明洁身自好、乐天委分的高尚节操,因此后人多把此作为陶渊明的自我写照。

清新明快的文风,叙述、描写自然而毫无做作夸张,加上对自我形象和理想的完满展现,使得此文影响极为深远,王绩曾模仿作有《五斗先生传》,唐代大诗人有《醉吟先生传》,欧阳修有《六一居士传》等,由此足见陶渊明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记传、疏祭一类文章是陶渊明散文的主要内容,除《五柳先生传》外,还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自祭文》、《祭程氏妹文》、《祭兄弟敬远文》等,在这些文章中作者都生动刻画或再现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在《与子俨等疏》中有: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

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4]这短短的三句话,刻画出了作者青少年时的三种形象。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一句描写自己少年时喜爱读书,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形象;一句描写自己游玩时留恋山林、喜不胜言的形象;一句描写自己五六月在北窗纳凉的形象。

这一段文字具体而形象,通过细腻的叙述、描写,极具画面感,读罢之后仿佛作者少年时的三幅图画就呈现在眼前,生动活泼地再现了自己青少年时的形象,既感亲切而又有趣。

纵观陶渊明的多篇散文以及很多诗序,他是善于在文章中塑造自己的形象的。

他在《饮酒》二十首序言中表现了自己生活潦倒、百无聊赖的形象。

在漫长的秋夜里,白露添愁,诗人万般惆怅,于是借酒浇愁。

仅八个字“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就把诗人凄凉痛苦的形象写的格外分明。

他一个人孤独的饮酒,越饮越愁,而且不止一次喝醉,一个借酒浇愁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这就是陶渊明晚年的形象,不禁令人有凄苦之感。

陶渊明的散文,也正是由于这些各个不同时期具有鲜明特点的形象的塑造,使得他的散文更加的亲切动人,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二、淳朴真挚的艺术风格

魏晋散文继承了秦汉散文的优良传统,不仅出现了众多叙事、论理性的散文之外,还出现了丰富的抒情、写景散文。

在题材、风格上更加丰呈多彩。

陶渊明散文充分吸收了魏初文章的自由通脱,他发对很多文人华靡的文章风格。

这就使得他的散文在风格上更加的清新、平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大大超越了在他之前正始、竹林时期的散文成就。

昭明太子就称赞他:

“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章,独超群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5]可见陶渊明在散文创作方面是有很高造诣的,昭明太子对他的这段评价也是极为中肯的,有助于我们理解评价他的散文作品。

陶渊明的散文,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隽永。

他的作品,行文如行云流水,抑扬跌宕,无论叙事还是抒情,都以意尽而后快,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深得自然之妙,丝毫无雕琢斧饰的痕迹。

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这样优美的散文。

陶渊明还常在一些诗赋前附有长短不一的序言,如《游斜川诗序》: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

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

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

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

遥想灵山,有爱嘉名。

欣对不足,率尔赋诗。

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6]这则精美的山水小记,是一篇别放异彩的散文小品,词采精简,情文并茂,妙趣横生。

这段话写景如此平淡通俗而又十分清新自然,确实是用“田家语”了;序言中长短句参差交织,偶用排偶,使人读起来犹如泉水叮咚,自然而轻快。

这些都体现出了陶渊明行文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其次,他的散文除了风格上朴素自然的特点之外,他的散文艺术魅力还在他笔锋常含情,他散文至情至性的情感流露往往摧人肺腑。

如《祭程氏妹文》:

“黯黯高云,萧萧冬月。

白云掩晨,长风悲节。

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寻念平昔,觞事未远。

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如何一往,终天不返。

寂寂高堂,何时复践。

藐藐孤女,曷依曷恃。

茕茕游魂,谁主谁祀。

”[7]这篇文章叙述胞妹和自己幼时多灾多难的家庭环境,其妹死后凄凉的情景。

骨肉同胞,情谊深甚,其妹离殁不久,作者的痛苦跃然纸上。

这样郁结悲伤的深情形之笔端,又怎能不凄恻动人呢。

《祭程氏妹文》和《祭从弟敬远文》是陶渊明两篇很出色的祭吊文。

两篇文中饱含哀伤,可谓以血泪写就的至情之文,可与韩退之《祭十二郎文》相媲美。

《祭从弟敬远文》中作者追忆了自己与堂弟敬远之间的手足之情:

“惟我与尔,匪但亲友。

父则同生,母则从母。

相及龆齿,并罹偏咎。

斯情实深,斯爱实厚。

念彼昔日,同房之欢。

冬无褐,夏渴瓢箪。

相将以道,相开以颜。

岂不多乏,忽忘饥寒。

余尝学仕,缠绵人事。

流浪无成,惧负素志。

敛策归来,尔知我意。

常愿携手,置彼众意。

每忆有秋,我将其刈。

与汝偕行,舫舟同济。

”[8]这段话再现了他与堂弟自幼亲密相处的美好境况,行文自然通脱而又充满了真情实感,一片出自内心的至情,不需要任何辞藻的修饰,完全是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对堂弟的逝去发自肺腑的哀痛之情,感人肺腑令人泪涕具下。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自然而又丰富的情感的情感流露,也是陶渊明散文具有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除《祭程氏妹文》和《祭从弟敬远文》外,他的名篇《自祭文》历来被视为陶渊明的绝笔,后人模仿很多。

这篇《自祭文》写于陶渊明晚年,也是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曲悲歌。

这段话着重回顾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自幼贫困,靠着自己辛勤的耕耘生活,他没有虚词夸张,也没有无病呻吟,对于自己的生平也没有丝毫的羞愧和懊悔。

陶渊明面对生死大事依然心平气,他明白必须乐天委分,顺应自然,以一颗平常之心对待生死问题。

整篇文章行文自然朴素,情感质朴,文风茂实,充分展现出了他崇高的形象和他心目中对待人生的那一份情、那一份真。

三、朴素自然的语言艺术

语言的朴素自然、亲切动人是陶渊明散文极具情趣的又一大艺术特点。

陶渊明以其高远的思想意境、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卓越的表现才能,苏轼说陶诗“癯而实腴”,[9]陶文又何尝不是呢。

陶渊明创作出的这些出之自然、归之自然的精彩文章,极大地推动了了中国古典文学平淡清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元好问在《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中称赞陶渊明“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天然对雕饰,真赝珠相悬”,说出了陶渊明诗文语言朴素自然的特点。

陶渊明的散文和诗一样,语言明白如话,平易近人,多用轻笔点染,形象突出,形成了朴素自然的风格。

如前文举出的《五柳先生传》一文,整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文字极其简练,多一字无用,少一字不可。

言简意赅是先秦散文的优良传统,陶渊明继承和发展着这种传统,用极为简练质朴的文字创作了极为优美的散文作品。

在《五柳先生传》前面一段中,陶渊明仅仅用了百余字,就把自己的志向、爱好和性格分明的展现出来,用语何其精炼明快,语言何其简朴自然。

陶渊明散文的质朴是显而易见,这是他散文作品用语的一大特点。

如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每以家东西游走”,再如“余常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

”这样的文章语言仿佛闲话家常一般,妇孺儿童皆能轻易明白。

他的散文语言也毫不讳饰,读起来总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质朴感,极大地增强了他散文的抒情效果。

其次,陶渊明的散文还善于巧妙地运用排偶和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铿锵有力,极富音乐美。

《答庞参军一首并序》这首诗的小序中,语言清新流畅,句子长短参差、错落有致;段中多用排偶,富有诗的韵味和节奏感。

他的这些成就与魏晋六朝很多文章华而不实、内容空虚、形式繁缛形成了明显的区别。

当时文坛,“作者芜音累句,云蒸泉涌。

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隻,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陶渊明积极改变这种文风,他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散文简练质朴的优良文风并用于自己的散文创作中,为魏晋散文增添了一抹亮色。

陶渊明散文朴素自然之美还表现在文章中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

他的散文抒情性很强,而且文章中所表达出的感情常“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是那样的自然。

吴云在讲陶渊明时曾这样形象地概括他的抒情方式:

“陶渊明表达感情的特点与屈原的奔放、爆发式特点迥然不同,陶渊明也是多情而才高的杰出诗人。

但他在表达感情时,极其自然,有如泉水从发源处缓缓流出;也好像一位老人从容地、声调不高不低地给人们讲故事,让人感到是那样自然而亲切。

”[10]例如《感士不遇赋序》: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

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

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

悲夫!

寓形百年,且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

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

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

[11]怀才不遇是封建文人的共同命运,这段序言中知音不遇、明主难逢的悲哀情绪不时流露其中。

对当时社会的浮华、市侩展开尖锐的批评,愤懑的情感犹如大河决堤,一泻千里,极其自然,可以说是“直写胸中天”。

魏晋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一个重要部分。

陶渊明以自己不朽的诸多散文作品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他的一生不断遭受着社会动乱之苦,生活屡受折磨,但他坚持以自己高尚的节操、思想和不朽的文学作品为中国古典文学史、思想史的发展添上了璀璨的一页。

他深受儒学和道家思想的熏陶,憎恶社会动乱、国家分裂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陶渊明富于感情,首先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多情封建文人。

因此它的散文情感充沛,很有艺术感染力。

在《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与子俨等疏》等文中都表达了他对家人和亲人的深切感情。

其次,他还是一个真率正直的人,这就使得他在散文风格上追求朴素自然的境界。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的诗文和他的人格一样,以一个“真”字为核心。

在艺术上他追求平淡自然,在做人上他追求真率淡泊。

这种高尚的人格和节操与陶渊明诗文自然的艺术特点是紧密相连的,正所谓文如其人是也。

这也是后人对陶渊明大加赞赏的原因。

再者陶渊明安贫乐道,率真而为,在安贫而养真的心性之下,他以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自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样一来,散文的自然真淳也就成为本能的追求。

[12]陶渊明的历史地位历来在后世很多人心目中具有的崇高形象,甚至很多大文学家把他作为封建文人思想和人格的典范来加以推崇。

苏辙说他“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苏轼更是把陶渊明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他的诗文对唐宋之际甚至今天都有深而广的影响,历来对他的推崇、研究也方兴未艾,今人孙静先生说:

“在我国文学史上,他与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鼎足而三,具有相当广泛深刻的影响,[13]可见后人把陶渊明的文学历史地位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四、玄风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想象

个性和思想是作家的灵魂,文学创作受到作家个性和他所处时代思想的影响,不同的文学作品不仅作家个性、思想观念的影子,也必然具有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烙印。

魏晋六朝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一个颇为特殊的时代,三百余年的战乱,王朝更迭。

整个社会,包括封建文人、知识分子开始积极思考人生,魏晋士人迎来的是一个思想解放、文学自觉的辉煌时代。

前文提过,这一时期儒学式微,玄学兴盛,影响了文学。

魏晋之时玄谈之风极为盛行,王弼、何晏等人探索把儒道两家的思想调和起来,将两汉以来确立的具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道家化。

这样,一方面使得儒学统治地位相对衰落,具有鲜明老庄思想的玄学开始盛行。

到了西晋之时,郭象继承和发展了王弼、何晏两人的这种思想,巧妙地将儒家和道家紧密统一起来。

“圣人常游外以弘内”,他认为“游外”与“游内”是一致的。

所谓“游内”就是现实礼法之中,“游外”也就是超越现实之外。

西晋之后,玄学也基本按照这样的道路发展下去。

由于玄学的兴盛,它对当时士族文人的思维方式、审美倾向乃至人生观、生死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深广地反映出了玄风影响下魏晋士人的性格和心态。

从竹林时期到左思、刘琨,当时很多文人都在努力追求达到老庄的玄学理想人生境界。

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的竹林玄学追求在人格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超越。

他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

陶渊明的理想田园生活就是对嵇康、阮籍理想人生的继承和发展,他找到了一条既能得到精神自由又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这也是对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那个时期封建文人的超越,这也是为什么陶渊明历史地位超然于嵇康、阮籍的一大原因。

魏晋玄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崇尚自然。

加上当时社会黑暗,朝廷腐败,陶渊明积极入世的政治抱负成为幻影,仕途无门,“兼济天下”的思想抱负无法实现。

由此在这种特殊时代下产生的玄学思想影响了陶渊明对于崇尚自然的思考,他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在生活上积极追求一种顺应自然状态和变化,抱朴含真的生活。

这种生活、思想反映在创作上,就是他的作品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为核心,追求人生的淳朴真诚、淡泊高远。

因此它把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相结合,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就是这一个理想社会的典型代表。

陶渊明散文朴素自然的风格,正是得力于魏晋玄学“尚自然”的思想和他安贫乐道、淡泊功名的崇高节操。

他的散文朴素自然,清新隽永也是魏晋玄学影响下得审美心理。

诗歌和散文给读者的审美感受重在意犹不尽的想象和感受。

丰富的想象能使散文的感情形象化,达到散文所特有的感染力。

而陶渊明散文的想象方式却是别具一格的,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他的很多诗文作品似虚非虚、似实非实,采用虚实相间、虚实结合的方式,初读让人捉摸不透,细细回味让人感到余香永远,创造出了完美的艺术理想和艺术真实,大大增强了感染读者的魅力,让读者倘佯在他的作品之中并产生心灵共鸣,这也就是陶渊明散文情趣的独特之处。

《桃花源记》就是这种想象方式的绝妙篇章。

淳朴优美的桃源境界,放射出理想的光辉,引起无数后人的遐想。

[14]整篇故事构思自然巧妙,情节虚实相间,读起来让人将信将疑,真假难辨。

“桃花源”是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无有虚幻的境界。

但是作者在对理想世界里的“桃花源”进行想象创造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这个理想的桃源盛世也不完全是空中楼阁,不完全是凭空臆想。

文中,作者在进入“桃花源”之后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而又具体的图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这样的情况是多么自然而现实。

同时,“桃花源”的人们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道人,他是是因为“避秦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少历史资料证明,桃源理想正是当时普遍存在于北方的“堡坞”的折射和升华,[15]所以,桃花源的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依据,并不是作者完全凭空想象出来的。

倘若我们将李白的《蜀道难》与《桃花源记》放在一起做一比较,将更能体现出陶渊明这种想象方式的特点。

李白的《蜀道难》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夸张想象,给人以一种奇特的审美感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丈,不与秦塞通人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全文以神话想象开篇,整篇文章的气势完全靠想象与夸张来支撑。

这与陶渊明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虚实相间的想象方式迥然不同。

而《桃花源记》,作者通过想象创造一个理想中的“绝境”托空寄意,如果说作者想象中的理想境界在天上,那么实际上的“桃花源”就是在人间的。

他的想象方式是架构在大地、现实之上的驰骋飞跃。

这种想象方式的精彩之处还体现在其《自祭文》中,《自祭文》同样是采用这样的构思方式。

试看,“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

”[16]这段话是作者想象自己死去之后的情景:

老朋友听闻他死去的消息都很悲痛,并且一同为他送行。

他们带来了鲜美的菜蔬和祭酒。

看着他的脸色逐渐开始昏暗,听着我的声音越来越远去,更加增添了无限的悲痛。

这样的想象与描写形象而又生动,是作者建立在生活经验和基础上的再创造。

再看,“自余为人,逢运之贫。

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

翳翳柴门,事我宵晨。

春秋代谢,有务中园。

载耘载耔,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荣,心有常间。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17]一读完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段作者写的是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

从出生之时,他就遇到了痛苦的命运,生活异常贫贱,食不果腹,衣不保暖。

就连饭碗、水瓢也常常是空空如也,冬天只能穿单薄的麻布衣服。

有时只能自己去山谷里打水、打樵,回来的时候背着柴草一面唱歌一面走。

日日夜夜陪伴他的只有昏暗的柴门。

只能靠自己辛勤的耕耘来过活,春天的时候又是耕田又是培土,又是育苗又是繁殖。

但是他以此为乐,闲暇时喜欢看书,又以琴声调和。

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洗洗清泉。

辛勤的劳作,心中也常常有闲情逸致。

乐从天道,顺应自然,安守本分的终其一生。

这是作者对自己田园生活的描写,其中的点点滴滴,诸如去山里打水、打樵等这样很多的细节,描写也很细腻、生动。

纵观全文,行文从想象回到现实,这种虚实相间、虚实结合的想象构思,不仅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而且使得文章更为生动形象,别有神韵,让人忘乎桃花源存在的真实性。

很显然,艺术离不开想象,但同时艺术的生命也在于真实,正由于这种虚实相间、虚实结合的想象方式使得陶渊明的散文别有一番情趣和魅力;这种想象方式实现了艺术想象与艺术真实的紧密统一,有想象而又不过分离谱夸张,这也使得陶渊明的散文有自然之姿,形成一种朴素自然、清新隽永的风格。

因此我们品读陶渊明的散文,为他那虚实结合的想象方式所散发的魅力深深折服,他那朴素自然、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历来是后世名家模仿的典范。

陶渊明的散文,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隽永,抒情方式平和缓约。

即使是他处在一个黑暗动荡的社会,他的感情常常受到严重的压抑,他也没有强烈、直接地释放自己不满与激愤的情绪。

而是怀着一颗乐天安贫的心,顺应自然。

他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是从胸中自然流出的,他把内心的情感与他所描述的客观事物、景物融合在一起,十分自然自如。

他的散文借助想象,但又不是完全凭想象,而是把现实植入一个梦幻的境界中,使人感到自然可即,多一份亲切。

他还善于在真实事物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象的刻画,尤其是他散文中对自我形象的再现和塑造,充分体现出了他超群的艺术天分。

文学史语言的艺术,他的散文用语一改六朝绮丽浮华的弊病,精炼、平淡而又分外朴素,更加增强了他散文的情趣。

正因为这种自然朴素的文风和文中那份真情,奠定了他在魏晋散文乃是中国古典散文中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且影响极为深远,风力所及,直取唐宋。

 

参考文献:

[1]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427.

[2][5]钟优民.陶渊明论集[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95.225.

[3]谭家健.中国散文史纲要[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105.

[4][10]吴云.骨鲠处世:

吴云讲陶渊明[M].天津:

天津古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